一家之言:改善孩子学习的灵丹妙药(二)

从方法开始:建立孩子的真正的自信。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我们坚持正向的鼓励孩子,且不断鼓励,孩子就会建立自信,但很多时候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结果孩子除了学习不行,调皮捣蛋样样在行,父母非常纳闷,好像这个孩子不是他们生的,父母文质彬彬、学霸型,怎么到孩子这里,就反过来了,于是听从专家多鼓励引导孩子,建立自信,他们也认真的履行了,但结果非常不好。孩子一见到学习头就疼,就犯怵。

其实,孩子分很多种,有些孩子只要鼓励,就能迅速建立自信;还有些孩子,外部的鼓励没有效果,还是蔫蔫的,这些孩子其实智商情商更高,说白了,就是外部的鼓励被他们轻易看穿,认为那是哄他们的假话。

面对这些孩子,很多家长束手无策,鼓励吧没效果,批评吧效果更差,甚至逆反。假如你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数学很差,全班倒数,怎么办?方法如下:

第一, 不管你孩子的成绩有多么的差,绝对不要用定义你的孩子,这在上一篇已经说清楚了!这非常非常重要,不明白的复习上一篇。

第二, 不急于孩子立刻跟上正常学习进度,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三, 建立行之有效的提升计划。

首先,评估孩子目前的数学水平,达到一年级还是达到二年级水平,如果只达到一年级水平,就开始补一年级课(啥,补一年级?),对开始补一年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一年级的数学是太简单了。要求是每次考试100分,不能有不会的,这对于孩子来说不难。每次测试100分,就要夸奖,也许孩子表示不屑,已经三年级了,学一年级的数学100分也不算啥!

这时候你要说:“不,我认为,你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你看只要你学了,就能考100分,其实你数学方面很优秀,之前没认真而已”其他的话不要说。

其次,要不断的往上补,在这个过程中,周期性测试的时候,考100分很重要,宁愿慢一些,宁愿浅显一些,但一定尽量100分。每次都要用类似的话提醒孩子:你学习数学的能力很棒,只是进度比别人慢一些!

在逐渐补课的过程中,注意开始让孩子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从简单的开始自学,如果他自己弄懂了,要极大的鼓励他,这非常非常的重要!当孩子开始自己学习,动脑筋的时候,成功就不远了。你会发现,他补课的进度越来越快,最终跟上甚至超过原来课程的节奏,入门了!

剖析这个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部分孩子智商和情商都不低,简单的鼓励会很容易被他们看破,而让他们觉得这很无聊。对于这些孩子,需要他们真正做到,才能鼓励他们。这样的鼓励他们才会相信。

第二, 鼓励的目的是建立自信,只有从根本上建立他们的自信,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 由浅入深的补课,先从他们能完全掌握的开始,从一开就要建立一个100分的标杆,100分对任何人都是极大的鼓舞和刺激,做到100分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其实从哪个台阶开始爬坡并不重要。

第四, 引导入门,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趁着在学习较浅的时候,抓紧提升他们自己学习、思考的习惯。他们自己学习获得自信远比授课获得的自信强很多倍。

第五, 要逐渐放手,放手不是放任,孩子定性不强,需要不断的提醒。

用一句话来总结:真正的自信来自于自身实践并获得成功,外部的鼓励、引导、夸奖形成的自信与此相比,不值一提。

不同的学科学习方法不同,提升模式也有一定差异,需要一定区分,下一篇讲讲学习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