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官家赵祯情商不高又被实锤,在恩师晏殊面前,竟说这话

古装电视剧《清平乐》,正午阳光影业出品,张开宙执导,实力派演员王凯和江疏影领衔主演。《清平乐》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文人辈出的宋代,走进豪放派、婉约派词人曾经的生活,感受宋仁宗时期的文人风骨、治世思想。

话说《清平乐》中的官家赵祯是个胸怀天下的皇帝,智慧仁慈,克己守礼,一心想治理好天下,让百姓过上温馨幸福的生活。赵祯是个好皇帝,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赵祯自不例外,也有他的不足。

《清平乐》官家轻信谣言,贬低晏殊,宠爱张妼唅,三大细节直指一个真相,那就是官家的缺点是情商不高。近期剧情中,官家赵祯情商不高又被实锤,在恩师晏殊面前,他竟然说了这话。一起随知愚宅来看看吧。

细节一,官家轻信谣言说曹丹姝丑,信了不该信的话

众大臣一致推举曹丹姝为皇后,据“街头路边社”消息,曹丹姝极丑。官家没有调查没有研究,竟信了,直接将传言当作事实。这是官家做事欠妥的地方,以官家的能力和权力,想要探查一下曹丹姝的真实情况并不难。

到底是不是丑?就算是丑,那又丑到了什么程度?不同的人审美还不同呢,但官家却什么都没做。

因为听说皇后丑,所以大婚夜找理由不去洞房,这又是另一处官家做事欠妥的地方。不但自己礼数不周,授人以柄,给在洞房花烛等待的曹丹姝也造成极大心理伤害。

古代女子一生中就一次洞房花烛啊,官家却根本没有出现,再忙出现一下的时间还是有的啊。借口还找得这么冠冕堂皇,毫无诚意。

待官家看到皇后的真容,后悔,虽道了歉,诚意却仍不足,至少不足以抵销给曹丹姝造成的伤害。接下来的五年里,皇后明明已经告诉他,听说要进宫,有机会当皇后时,18年来那天她最快乐

官家还是行动上欠主动,当然皇后的行动也很矜持,这也是两人多年过去,互相欣赏爱慕,错过的洞房花烛却一直是错过的根本原因。

细节二,官家宠爱张妼唅,爱了不值爱的人

官家情商不高的又一个表现就是,在后宫宠爱张妼唅。皇帝与普通民众毕竟不同,在后宫就应该雨露均沾,不经易流露自己对谁有偏好,后宫才会平静。

“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的江湖,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

官家宠爱张妼唅,此行为本身就不对,更为离谱的是还爱了一个不值得爱的人。张妼唅人美,人品却差,自私自利,嚣张跋扈,恃宠而娇。在后宫,除了官家赵祯,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她的到来,扰乱了后宫的平静和宁静。

细节三,官家当着晏殊的面,该说的话却没说

官家和晏殊在讨论主持改革的人选,他们知道,但凡涉及改字,会涉及众多人的利益。主持改革的人,自身品德有一点儿瑕疵,都会让旁人以此大做文章。

所以晏殊问官家有没有理想的人选。当时知愚宅以为,官家一定要先夸一夸晏殊,说他品行高洁,但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所以这次咱们可用另一个品行高洁的人——范仲淹。毕竟,晏殊可是官家的老师,品行也确实没得说,且晏殊也以文人的品行高洁自居。

没想到人家官家没有犹豫,没有客气,根本不管晏殊怎么想。立即说:“本朝第一大节无亏,私德无暇,且清白之人,除了范仲淹,还能有谁呢?”

晏殊听到这句话的心理暗影面积,一定是大到崩溃了吧。但晏殊毕竟是晏殊,再说了,自己没给到官家这种美好的印象,也不能强求。所以仍平静地说,确实并无第二人选。

倒不是不让官家夸别人,而是希望官家夸别人时考虑一下眼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官家是对说曹丹殊说这段话,自然没有问题,毕竟曹丹殊和范仲淹工作性质不同。

可官家在对着和范仲淹同朝为官,名气相当,也相当看重名声的晏殊这样来说,就太不妥了,这是对晏殊的变相贬低和不认可啊。

情商不高的人有什么表现?简单说来,就是做事不到位,说话欠考虑

。官家轻信谣言说曹丹姝丑,信了不该信的话,官家宠爱张妼唅,爱了不值爱的人,这两件就是官家做事不到位的证据。而官家当着晏殊的面,该话的话却并没说,这是说话考虑欠周全的实锤。

通过以上三个细节可看出,官家是情商不高的人。

话语是有力量的,行动又胜于语言。一个有高情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游刃有余处理各种矛盾。但人无完人,赵祯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了,仅是情商不高而已,并不是情商低,这点小缺点瑕不掩瑜,阻碍他成为一个完美的皇帝,但并不阻碍他成为一个好皇帝。#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