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果农的东西卖不出去,而城市里的人吃不起呢?

吉县村里人


我认为形成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品质得不到保障。

我认识很多果农,同样是种一个品种的,种得好的不但价格高,而且不愁销路。水果作为季节性产品,水外观、果型、颜色、口感、存储期等要求较高,而部分果农往往只一味的为了节约成本,施肥过程中不注重营养搭配,过多施用尿素,忽略了有机肥料和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的结果是产品质不行。农村有句老话说得好:“宁吃好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中间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到了终端价格高出消费者承受范围。

云南各种水果很多,以这两天大量上市的茵桃为例,基地上自己去采摘好的可卖到40元一公斤,而且几天就卖完了,而品质不好的,几乎无人问津,最后只能烂地里了。生产基地均价20元左右一公斤,但一到昆明或省外,至少要卖到100元一公斤,一般老百姓就吃不起了。价格是如何提高上去的呢?批发商从基地收购20一公斤,加上运费和利润,到了零售商手里估计已到了60左右了,然而再加上损耗和零售商的利润,到了老百姓手里基本就到100元左右了。

第三、信息不对称导致。

供需双方没有有效的真实信息对接,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卖方不知往那里卖,需方不知往那里买。而水果又是季节性产品,一旦集中上市,不用几天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地里,果农基乎无话语权。

结合上述三点,农侍倌建议,提高产品品质,借助互联网思维,政府加强引导和宣传是破解当前困局的唯一办法。





农侍倌


网上销售运输、包装、保质期是个问题,实体销售层层加价是个问题


老侯大爷


很大的原因是中国高昂的运费,高运费产生的原因来自于高油价,高过路费,不合理罚款及罚款产生的缘由——低效而落后的交通管理,导致的结果,就是广州到北京的运费比广州到纽约还贵。

再有现有的城市管理有洁癖的将自耕菜农果农选择性的驱离,导致农民入城卖菜卖果难。现在的时代,信息是畅通的,但低效的管理将畅通在终端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