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报复性锻炼”易伤身,4条建议帮你找回运动状态→

近日,“报复性”系列爆红网络。“报复性消费”“报复性旅游”“报复性存钱”,甚至“报复性熬夜”……这些新名词,相信你一定有耳闻。

春暖花开,走出家门锻炼的人也慢慢多起来。在家憋太久,一些运动爱好者引出了“报复性锻炼”的概念。

但是,你在长时间的“运动停摆”之后,突然进行大量运动,就可能出现意外伤病。

比如这个视频中的小哥,进行单手俯卧撑训练,却直接倒地。虽说这是一个网络视频“剧本”,但真实地反映出了大多数人的运动情况。

相比这位小哥,佛山一名49岁男子的经历更令人后怕。在公园晨跑时,他突发心梗倒地。男子有高血压病史,因疫情原因多日没出门,这是连日来第一次运动。幸运的是,当时在公园跑步的还有一位医生,看到男子倒地后立马为其心肺复苏,直至救护车赶到现场。

更沉重的悲剧也有过。3月底,一位90后小伙在篮球馆打球时,突然倒地。虽然有人对他进行急救,但依旧未能挽回其生命。对此医生呼吁,长时间没有运动,不适宜突然剧烈运动。

从科学健身角度来讲,运动虽对健康有益,但是过度运动也会损害身体。运动爱好者因疫情影响长时间没有大量训练,如果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突然的剧烈运动,就会致使意外发生。

下面几个建议,希望能为运动爱好者提供参考。

01 安排过渡性训练

在正式训练恢复之前,可以安排一段时间的过渡性训练,让心肺功能得到适应。例如,散步、慢跑等低强度有氧训练均可以起到心肺预热,提高身体兴奋度的效果。

02 充分热身与拉伸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再加之停训期间肌肉和关节活动量较少,在复训前,需要针对柔韧性较差的部位进行拉伸。无论是泡沫轴放松肌肉还是各类伸展运动,对于柔韧性和肌肉张力的恢复都是不错的选择。

03 营养补充与休息

如果停训期间饮食不规律,摄入太多热量与脂肪,那么在恢复运动之前还要注意饮食的调整。粗粮碳水、优质蛋白等都有助于运动状态的恢复,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04 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在恢复训练的这一段时间内,还要注意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例如体重、睡眠质量、运动时的心率等都是很好的数据检测方法。如果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时,应该立即暂停运动,及时就医。

资料来源:上海体育、中新体坛

编辑:吴兴婷

区委书记曹立强对话80后青年干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部署会

普陀区体育中心游泳馆喊你来锻炼啦!

夏天要来了!低热量高颜值美食快收好→

争分夺秒!这个“绿肺”项目复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