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简•尼尔森的思想对接——读《正面管教》所思

我喜欢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教育著作《正面管教》这本书,喜欢文字间跃动着的仁爱、柔软的情怀。感触良多之余,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位仁爱的伟人——孟子。不自不觉中,脑海里简•尼尔森和孟子竟悄然地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对接。

而我则自由地穿越于大师们的思想天空中,恣意地呼吸,仰首中更有种种提升。惶恐地想写些什么,于是以孟子思想为线,把读《正面管教》零碎偶得连缀成篇,也算自己不足为皮毛的一点思考。

一、以人为本

“仁也者,人也。和而言之,道也。”仁就是人,为人道,也就是为仁之道。有时看来,道德是柔弱的,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似乎惩罚、强制、征服的力量来得更有效一些,也正因为如此孟子的思想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并不能实施。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的每一个举措,其思想离不开这样几点:是否能让孩子获得成长的经验?是否能让孩子在接受教育时也能身心愉悦?是否平等真诚地理解孩子的感受?是否能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尊严和爱的体验?能否让孩子主动地改变自己、体现自我的价值?这些都是从学生出发,把学生当做一个“人”,用“仁”去与他们相处、去引领他们,从而获得一种和谐的父子、母子或师生的关系,让孩子在家庭或学校获得归属感。

“责任感不等于责难或羞辱”“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非得羞辱或责难”“ 你只是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惩罚教育换来的是抱怨、报复或委屈讨好或怯弱自卑等畸形的心理”……反复读着这样的语句,这些语句如声声警钟在敲击着我的心灵,平日里对自己孩子或学生痛快淋漓的训斥责备的场景涌现在眼前,烧灼着我。这不仅仅是作为教育者的反省,更是作为普通的人为人之本的反思,仁善之怀丢弃到哪里了啊?

二、人无教近于禽兽

面对桌前大堆的作业试卷,面对课堂里学生面无表情听着枯涩地机械地文章肢解,我常常在想:我能为孩子做一些什么?我们拼命地抓分数是为自己的虚荣还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于是,每天我都在一面困惑地行走,一面苦苦追寻。

简•尼尔森提倡对孩子的有效管教让我眼前有了豁然敞亮之感。文中阐释有效管教的最终目的是能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是什么?孟子有言:“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先贤圣哲对人的教化,首先要教会生存的技能,能够种五谷,让自己衣食无忧;然后教以与人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道德规范。这样看来,简•尼尔森所言技能可否理解为孟子论述的内容呢。然而,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这样的责任了吗?

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又在哪里呢?简•尼尔森毕生致力于探究教育孩子的研究,恰是担当了一项社会使命。孟子主张设庠序学校教民,想出易子而教的方法,是认识到无教的危害;简•尼尔森提倡正面管教的有效教育,是认识到无效教育的危害,他们灼灼的社会责任心是多么一致啊。我已在教育之路上行走十几年了,回望,我为自己留下什么?我给一路伴我同行的孩子们留下了什么?我不敢想,只是将目光送向了远方。

三、恭者不侮人

“恭者不侮人”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言外之意就是生活中无论对谁,都要有一份恭敬的心,这样才不至于做出侮辱伤害他人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生活中只要我们处于略微的强势,比如面对学生、面对儿女、面对下级、面对弱贫者等等,这样恭敬的态度就会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傲人之上、指手画脚、说教训斥,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好为人师之态。

而简•尼尔森恰是看到了这一点,我们的老师家长为何能凌驾于学生之上,经常用说教、训斥的口气说话,是缺少对人的“恭”的意识而已,才会有种种近乎羞辱孩子的教育手段。她尤其反对惩罚式教育,因为惩罚意味着不尊重。

“我走的桥比你吃的米多”“小屁孩,你懂得什么呢?”“我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做的……”“闭嘴,听我的没错。”“站在那里,你没有资格与我争辩什么!”……哦,无数句这样盛气凌人的话语怎么就那么顺口地蹦出来了呢?因为我本身就缺少一种恭敬别人的意识。

简尼尔森书中的一些措施,倒是帮助我控制了这样颐指气使的言行发生的频率。有几点相处之道印象很深:1.同感理解,改责备为同情;2.不看错误本身,而是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3.回避锋芒,尊重自己。孩子有不敬言行,我们可以先选择离开,而不是与他们顶针。4.真诚相待,不以惩罚加深矛盾。我把它们作为与孩子相处的信条,记忆在心中。

四、“自上而行于下”“反求诸己”

孟子告诫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齐宣王听了倒抽一口凉气。我看了也倒抽了一口凉气,平时管理孩子们,他们置之不理是否为我之错?“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别人拒绝你的仁爱,别人拒绝你的管理,别人不以礼相答,都要想想自己是否不够真诚,不够智慧,不足礼仪呢?

在我和孩子的交往中,我处于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我不能反求诸己,怎能实现有效管教?简•尼尔森在谈及对待孩子不良行为时,要求承认转变态度,她说:“幸运的是,我很快认识到,既然我希望孩子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要求我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为过。”简•尼尔森在探究现在孩子变得自由、自主的原因时,从社会变化的大背景去谈,她说,今天的成年人不再给孩子树立顺从、服从的榜样了,成年人忘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像过去了,“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双方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这样看来成人是孩子们追随的榜样,尤其父母。当我们在责备孩子种种缺点时,是否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许多自己的影子呢?

感觉还有许多想说的,言语可以结束,但思考与反省不会结束。感谢这些仁爱的贤者,能让我成为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想起《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用我的思想装饰别人的梦。

感谢您的阅读,闲暇不妨参与评论,一起做教育路上的仁者和智者。#423头条知识节#征文活动#知识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