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鞅变法中得到莫大好处的秦国,为什么会这么恨商鞅呢?

秦孝公推崇商鞅,允许其在秦国境内大力推行新法,商鞅变法彻底实施之后,也确实为秦国国力的增强做了不少贡献。然而,商鞅最终却成为了“全秦公敌”,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为何商鞅变法的成功,反倒预示着商鞅必死无疑呢?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所涉及到的人

商鞅变法的实施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阻碍,首先反抗的就是秦国的旧贵族们。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商鞅变法中要求“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也就是说强化军功在朝廷中的地位,旧贵族就算是出身再显赫,也不得比有军功的头领地位尊贵。这项规定极大地威胁到了旧贵族们的朝廷地位和发言权,自然受到了旧贵族们的暗自愤恨。

但是这项规定却在潜移默化中鼓励了军中的将领英勇作战,靠真本事获得荣华富贵,也为日后秦国的军事战斗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还要求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所谓“连坐法”就是一人犯罪,邻居死光!如果一个人犯了罪,周围的人没有举报或者帮忙抓捕他,那么周围的这些人就与罪犯同罪。这条法律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反感,那些无辜被连坐枉死之人的亲属无不伤心欲绝,怒气冲天,将所有的恨意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头上,那就是这次变法的始作俑者——商鞅。

2. 商鞅变法之后的政治形势

商鞅变法成功后,首先得到封赏的就是在这次政治改革中贡献最大的商鞅。秦孝公对其大肆称赞并赐予大量封地和财宝,商鞅也毫不推辞地收下,并来到自己的封地颐养天年。

商鞅知道这次的改革中自己得罪了无数百姓和众多达官显贵,许多人重金悬赏想要他的项上人头,所以商鞅来到自己的封地之后,花重金聘请了二百多个勇士贴身保护自己。

然而,商鞅万万没想到的是,秦孝公早在变法成功之时就已经对他起了杀心。政治改革的成功,让商鞅居功至伟,成为了一等一的功臣,让秦孝公不得不封赏他土地和财宝。可是,这次变法让百姓和贵族们怨声载道,甚至有的地方因此产生了些许动乱,这堆积的民怨必须有人来平息!

平息这民怨最好的人选,当然是商鞅。

3. 商鞅之死

商鞅为秦孝公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面对天下悠悠众口,秦孝公自然不能处死商鞅。可是秦孝公的儿子可以啊!秦孝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赢驷继位。嬴驷为了平息民愤,巩固地位,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商鞅。据说嬴驷的老师就是被商鞅削掉了鼻子,嬴驷以此为借口,抓捕商鞅,并罚以车裂,将商鞅当众五马分尸,以解众怒。

商鞅为秦孝公鞠躬尽瘁,给秦国成就霸业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最终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唏嘘!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便是杀身之祸”啊!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商鞅该死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