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康熙,在世界史上居于何种地位呢?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人类历史的车轮驶进17世纪的时候,世界当的东方和西方同时出现了三个鲨声全球的君主,他们是中国的康熙皇帝、法国的路易十四、俄国的彼得大帝。康熙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人物,已经逝世了270多年。270多年来,世界与中国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与世界都从古代社会跨越了近代,进入了现代社会。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人们运用着不同的思维尺度衡量着康熙、评说着康熙。

然而,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也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更不管他们从什么问题、何种角度评论康熙,都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对康熙的评论否定的少。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细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康熙顺应了他那个时代的历史潮流,时代潮流玉成了康熙,康熙推动了时代前进。他是满族的骄子,中国的明君,世界的杰人。那么,在世界史上康熙又居于何种地位呢?毫无疑问,康熙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人物,直到今天,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国家,只要他们编写百科全书或传记全书或古代名人录,都必为康熙立传。几乎毫无例外地,他们所谈的都是康熙在中国的文治武功,至于康熙对世界有何贡献,言及此者,至今尚无其人。

其实康熙既然是一个国际性的历史人物,他必然做了一些具有国际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什么?具体说来,第一,康熙日夜精勤,六十一年如一日,为世界缔造了一个社会安定、农业手工业发展、科技文教繁荣的大帝国,使古国文明再度升华,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贡献。第二,康熙创立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17世纪初,沙皇俄国扩张者的魔爪伸向了世界的东方,不久便占据了中国黑龙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康熙一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中俄边界争端。

尽管后来由于沙俄侵略者一意孤行,赖在中国的土地上不走,康熙不得不诉诸武力,然而,他使用武力也仅仅在于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最后和战败者订立《尼布楚条约》,用和平的方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康熙处理国际关系的这个准则,在今天仍然是世界各国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原则。第三,康熙为世界各民族树立了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榜样。

康熙作为东方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强大的兵力,当时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实力,完全可以消灭沙俄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把他们赶回欧洲去。然而,康熙认为兵不可穷,武不可簇,只要沙俄扩张主义者不进入中国版图,不侵犯中国的主权,就可以通商贸易。在谈判中不卑不亢,既不屈服,向入侵者作原则让步,又不恃武力,傲视他国,而是诚恳谋求和平共处,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仁厚大度。

总之,康熙在处理中俄及与罗马教皇使节关系中实行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互不侵犯、通商互惠,在当时殖民主义正在或即将恶性发展的时代,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而且,这些原则在尔后的国际关系中一直没有丧失它具有的真理和正义的光辉。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时间以无休止的前进的步伐使无数历史人物渐被遗忘的时候,人们对康熙的缅怀与评说却与时间步伐一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