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信用卡逾期即将爆发,对此你怎么看,你是否也是参与者?

冰诺


从没逾期或分期,都是按期还款的。我是正确按规定使用信用卡。逾期的那些人都是套现,以卡养卡的人,活该


东方阳光007


信用卡逾期即将暴发,我觉得应该与这次疫情有直接关系。

这次的疫情,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肯定会很大,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信用卡大量逾期的问题。

其实,事情也很好理解。信用卡的功能是能够透支,那么哪些人可能透支逾期呢?

信用卡逾期用户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和低收入者,他们经济条件较差,于是经常性透支。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会通过自己努力及时偿还。但一旦因其他因素导致不能及时还款,便会走入恶性循环,于是又通过其他信用卡或渠道透支,于是导致无法偿还。

这次的疫情,正值中国农历过年前后,很多人一年辛苦挣的钱在过年时花完,本想过完年后出去打工,但由于疫情几乎所有人困在家坐吃山空。另一方面,疫情对很多企业也造成了极大影响,限制开工、裁员、减薪也导致很多人出去打工困难,这种现象从全国看具有共性,人数可能以亿计,从时间上看有集中性,即可能在五、六月会大量出现。

我觉得这种情况有普遍性,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但信用卡逾期,对本人会产生较大后果,一定要引起充分准备。我觉得有两方面要注意:

一是民事责任。

信用卡逾期,要承担本息偿还责任,尤期是利息,会不断增多,甚至会导致大于本金的情况。所以,要想办法先偿还本金,这样利息会减少,不至于发展到无法还清的地步。当然,能早点本息全部还清更好。

二是刑事责任。

很多人可能想就是信用卡逾期,至于这么晋严重吗?这事你还真不可大意。

按照法律规定,信用卡逾期后银行会催收,如果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的,有可能认定为“恶意透支”。

下列情形就有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如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而导致无法归还的;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导致无法归还的;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等等。如要这样,就麻烦了,有可能在银行报案后公安机关立案,以刑事案件处理。

当然,要构成刑事责任,还是与数额有关系,如果数额较少,不到1万元,则不可能构成刑事责任。

在当前疫情尚未结束情况下,还是要想办法找工作或兼职,我觉得自媒体对很多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微商、直销等都可能考虑。

总之要想办法先度过当前的危机,尽早偿还信用卡是当务之急。但千万不要为了尽早偿还信用卡去借高利贷等,稍不注意,会陷入更大的财务危机不说,也有可以不当受骗。


生命总像一支铅笔


最近,信用卡的逾期开始集中爆发。

银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收紧风控的操作,降额,限额,甚至限制消费场景,比如不能刷卡买奢侈品,等等。

大量用户也反映,自己的信用卡被降额,一位用户的额度从5万直接降到1000元,甚至还有人的额度从10万降到0元。

一些金融机构的风控负责人表示,现在,收紧风控,才能自保。

而美国发现金融的前CRO在接受一本财经采访时,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也许现在放开,才不会错失良机……

1.

/ 逾期爆发 /

最近,多位银行高管透露,银行信用卡的逾期正在上升。

早在2月初,银行信用卡的逾期潮就开始出现。

“但当时有延期还款政策,部分风险还未暴露。”银行从业者李冰表示。

3月23日,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整个2月份,信用卡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

交通银行副行长侯维栋也坦言,2020年,交通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

“最近一个月,大量的用户表示还不上钱了。我们一天能收到上千个延期申请。”李冰称。

“逾期用户,大部分是额度在10万元以下的小额信用卡用户。”李冰认为,底层的信用卡用户受冲击明显。

与此同时,大量用户的信用额度被调低。

很多用户在收到一条风险提示短信后,很快就被降额。一位浦发信用卡的用户称,他的额度直接从13000元降到了2500元。

而在我爱卡、卡农等论坛和一些老哥社群里,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被降额的抱怨。

“5万变1000元。”“10万额度直接变成了0元。”“5万额度直接降没了。”不一而足。

有用户在网上晒出收到的降额提示短信

“现在降额,就是为了缩小风险敞口,度过危机。”一位银行的风控负责人透露,他们最近需要降额的用户清单,“每天一长串”。

除了降额之外,一些银行也开始设置消费限额。

“现在中信银行信用卡的一些用户,单笔消费不能超过1000元。”信用卡中介吴敏透露。

投诉网站收到多名中信用户降额投诉

一些用户反映,兴业、广发、浦发等银行,也开始限制单笔消费金额。

一些信用卡甚至还有使用场景限制,比如,“一些用户可能就不能刷卡买奢侈品”。

同时,信用卡的审批也在收紧。

“去年能批的卡,现在几乎不会通过,通过率变低了很多,10个过1个都算高的。”吴敏称。

因此,很多信用卡中介机构几近瘫痪。

“以往的办卡中介,现在都换行业做退保退息了。”吴敏称。

同时,信用卡的额度也变得很低。

“过去可以批5万元,现在可能就5000到1万元。”

逾期暴涨、信用卡降额、发卡收紧,疫情后的逾期爆发潮全面到来了吗?

2.

/ 爆发原因 /

信用卡的逾期为何开始集中爆发?

核心原因,还是因为疫情——它导致用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同时下降。

“很多用户发过来的延期申请,都写得特别凄惨,比如没了工作、企业倒闭。”李冰说。

这其中,还有一批中小企业主,“直接申请了企业破产,信用卡也还不上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批催收团队因为疫情无法复工。

“对招行来说,可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因素:我们信用卡40%的催收产能在武汉,这40%是招行整个信用卡催收能力最强的。”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最近表示。

“但这一段时间都不能上班,所以2月份信用卡业务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他称。

一些银行从业者透露,他们已被逼得开始自建催收团队了。

李冰透露,他们现在除了把一部分催收业务外包之外,“也抽调自己人一起催”。

逾期上升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新的增量,分母不能持续做大。

不久前,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也在业绩会上证实了这一点。

他表示,线下的销售人员展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客户面签办卡的意愿也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使得近期发卡的速度放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内部也开始洗牌。

“现在信用卡的销售人员,都开始转型做电话获客、电话催收工作。”李冰称,原本是销售人员的他,现在也变成了审核进件合规的人员。

而转岗人员的压力非常大,李冰透露,自己银行有个员工完不成业绩,甚至让老婆帮他打电话,“最后被发现,员工被开除了”。

同时,银行的压力也非常大,“现在线上的流量基本没有,一个银行动辄养几万员工,还不能减薪。”

3.

/ 风控调整 /

“目前整个银行的风控策略,都是收紧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风控负责人贺峰称。

首先,对一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银行都收紧了风控。

比如,对于运输、餐饮、制造、旅游等行业的从业者,“我们都谨慎审批”。

同时,降额、限额、发卡缩减,也都是风控的常用手段。

“实际上,现在收紧风控,未必是好的策略。”最近,美国发现金融的前CRO在接受一本财经采访时,透露了这个观点。

“所有的风险,都不是即时反映的,都有一到两个月的延时。”他举例称,比如一个人失业了,他不会马上开始逾期,可能要过一两个月才逾期。

而这种延后性,“决定了你不能跟着别人的风控策略跑,你得做提前性预判”。

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他,知道提前预判的重要性。

“早在2008年3月的时候,我们就监控到美国4个州的数据出现了问题。”让他奇怪的是,美国其他州都没问题,唯独这4个州有。

很快,他就发现了这4个州有一个共同性——热衷于炒房。

他赶往这些州调研,发现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一个小经理,名下就有4套房。”

他察觉到风险,并果断收紧了风控。

5个月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

而提前收紧风控的美国发现金融,与危机擦肩而过。

他庆幸自己躲过一劫,但很快,他也因为过于保守错失了良机。

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缓慢复苏,并开始持续上升。

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期,尽管失业者为数仍然不少,却没有新增,“这个存量人群在慢慢减少。”

“这时候,市面上的竞争对手变少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适度给他们一些额度,在危机中帮助他们,他们将变成你非常忠实的用户。”他说。

但在金融危机之后,他们一直在收紧,直到整个经济开始复苏后,才放开风控。因为过于保守,他们错过了一大波优质的客户。

因为提前预判,美国发现金融逃过一劫;但因为没有充分预判,它也错失了一次良机。

“风控是需要预判性的,你得是带头人,不能跟着别人做风控。”美国发现金融前CRO称。

他认为,这次疫情结束之后,经济将会很快恢复,甚至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恢复得还快。

“上次金融危机是内伤,而这次是外伤,外力撤走之后,伤口很快就会愈合。”

他认为,如果预判疫情将在不久后结束,那么金融公司现在的风控不但不应该收紧,反而要放开。

“虽然逾期上升了,但你同时要考虑到,融资成本低了,获客成本也低了。”他认为,要从总体的资本回报率来考量,不能单看一个指标。

一些金融机构的风控负责人和他持同样的观点。

他们预判,疫情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小的消费潮,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盯着这里发力。

“去年11月份,我们的发卡量已突破百万级。”贺峰坦言,疫情期间是用卡高峰,利润收入肯定会增加。

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情况也略有好转。

田惠宇就表示,从3月份开始,招行信用卡的情况有所好转,从信用卡交易量的数字来看,基本达到了正常的水平。

疫情之下,金融行业危机四伏,动荡不安。

但这也意味着,一个大洗牌的机会来了。

就和炒股一样,只要踩对了入场和撤场的时机,就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