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如果曹丹姝没有嫁给赵桢会不会更幸福?

点点弹史


一定会的。


曹丹姝到了41集,电视剧中的人设越来越莫名其妙。


跟官家说着说着话,好像突然便恼了,搬出宫中规矩来怼皇帝,而且只对皇帝如此说话,这可能是另一种撒娇吧。

- 张娘子借皇后车驾,怼官家对张氏娇宠太盛让宠妃逾矩。

- 怕徽柔对朝堂事乱加评价,停了让徽柔去宫学读书。接着怼皇帝不曾把自己当妻子,于是她便时时处处按着皇后身份和责任来办事。

- 最兴来和徽柔染了疫病,罔顾皇帝的爱子女之情,用废后来劝阻官家去探望最兴来与徽柔,致官家竟然没见到小皇子的最后一面。

- 徽柔病糊涂了直喊爹爹姐姐,这时皇后突然有了人伦亲情,又不拦着官家去看徽柔了。虽然小编是绝对不赞同重男轻女,但也绝不赞成重女轻男,可怜小小的最兴来直到死也没见上爹爹一面。真正无语。


说回正题,为什么说曹丹姝如果没有嫁给赵桢会更幸福呢?我们分析一下她不幸福的原因:

第一、赵桢并非出于自己意愿,而是大臣们帮皇帝立的皇后,两人没有感情基础。

第二、没有感情基础,但曹丹姝是仰慕皇帝的,皇帝见了皇后真面也并不讨厌,反而敬服她大方得体,深孚众望。这就怪皇后了。她在这个位置上,太过拘谨,反被这位份拘住了自己的真性情。她也说自己就像庙里被万人膜拜的女菩萨,高高在上,完美无瑕,但就是少了人情味。她不敢做自己,不容自己有丝毫真我性情操纵,对身边人也是如此。


这些不幸福的原因,都是嫁给赵桢当了皇后之后形成的。如果她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世家公子,或者嫁给封侯拜相的朝堂重臣,她抛下皇后的荣耀和那份让她畏首畏尾如履薄冰的责任,加上她的才华、胆识和治家能力,必定可以与夫婿相得益彰,幸福长久。


再说回,曹丹姝毕竟是爱赵桢的,嫁给赵桢就是嫁给了自己爱的人啊。但是可惜这份爱得不到回响,渐渐就变成怨怼。


怨忿对官家的名场面一:

怼官家名场面二:


曹丹姝年少时对官家的远远的敬爱,如果没有嫁给他,或者尚可保留在内心深处,渐渐随岁月淡去。毕竟大部分人不会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又有多少人是与初恋爱人结婚并幸福一辈子的呢?更大一部分是在往后满满人生中找到适合的爱人,共渡此生。


她识


曹皇后如果嫁给了其他人应该会比现在过得自由,开心,不受拘束。随着《清平乐》的播出,又一个好皇后走入观众的心中,上一次还是《延禧攻略》中的富察容音皇后,白月光一般地存在。

曹皇后则是能文能武,精通书画的全能皇后,她不仅仅是一个温柔顾家,善于女红的女子,她也是一个精通兵法,善于谋略的女强人。若她不是女儿身定会成为扬名千古的英雄,不仅可以打仗,还拥有聪明的头脑。可是她是女儿身,还嫁给了皇上,成为了宋朝的皇后。她势必就要收藏起这些东西,安安静静地管理后宫,让官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政事的处理之中。不仅如此,她开始变得不再活泼,她要收起之前的小性子,因为她是一国的皇后,万民的母亲,谏官门在时时刻刻监督着她的行为举止,后宫嫔妃们也在看着她们的六宫之首。

她变了,她隐藏了自己的情绪,即便官家不爱她,甚至五年了都没有圆房,她也不闹,只说了一句:若不能做他的妻,便做他的臣。她的确说到做到了,她帮着官家谋划,给官家提意见,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当张妼晗要反出一片天的时候,她选择尊重官家给张的宠爱,并没有驳了官家的面子,而是请官家自己来处理。作为夫妻,她给了官家最大的尊重。她成为了一个人人尊敬的皇后,嫔妃们爱戴她,宫人们敬仰她,大臣们称赞她,就连官家也会听取她的提议,将她视为自己的贤内助。

可是曹丹姝并不幸福,她所做的一切是因为她的身份,她并不开心,她也想做一个爱发脾气的小女子,让她的夫君宠着她,可是她不可以做,因为她是皇后。倘若她当初嫁的是一个普通的官人,那应该会比同官家的相处更好,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极聪慧的女子,她会选择什么事她应该做,应该说的。虽然还是会有点拘束,可是毕竟不是皇后,她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可以同夫君一起赏画,吟诗,过上“赌书泼得茶墨香”的神仙眷侣生活。或者她嫁了一个将军,她可以同其讨论兵书,兵法,想必她也是快乐的。凭她的才华,肯定可以找到一个真心爱她的男子,那她就不会再为丈夫爱上别的女人而掉眼泪了。所以说曹丹姝若嫁的不是官家,她会生活得更加幸福,自由,而不会像被禁锢在笼子里一样。


红雨说历史


题主你好,我是葵花子籽籽,《清平乐》追剧到28集,对曹丹姝的人设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曹丹姝如果没有嫁给赵祯会不会更幸福,这个问题,我想有句话就可以给你答案。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会幸福。”

曹丹姝应该算得上是这样的女人,如果说赵祯不是皇帝,他们二人也许真就能成为一对神仙眷侣!

曹丹姝的才学和胆识是得到过赵祯的认可的,若是以男儿身,便是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但是太有才华的女人,给男人的是压力感,剧中的赵祯也经常因为曹丹姝的太讲原则性以及对军事谋略上的看法而感到隐隐的不安,但是曹丹姝并不是仗着一身才华,一定要施展拳脚,像庙堂上的众臣子一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她懂得了赵祯对她才华的肯定,也一样懂得赵祯对她才华的厌弃,赵祯需要她的才华来统领后宫,也需要她的才华来为自己教育子嗣,但是她的才华也是赵祯所忌惮的,赵祯担心将来她会成为第二个章献太后。

官家对曹丹姝的种种看法,曹丹姝心里也都明了,但她能够自己拿捏好分寸,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对前朝的政事也是官家问了自己才会随口说两句,点到为止,不再过多说明自己内心的主张,为官家教育好皇子和公主,给官家一个安稳的后方,让他能够安心处理朝政。

这样的曹丹姝,她能懂得男人需要的是什么,夫妻二人一抑一扬的配合,就算是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和发挥,总能给爱的人一臂之力就是好的。如果不是嫁给了皇帝,嫁给任何一个她所爱慕的才子,即使这个才子的才学不如她,她也能够将婚姻经营的风生水起,两人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个人浅见,分享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