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破产!27年步步为营,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190亿的大佬翻船

他曾是哲学系博士,却放弃高薪工作靠两千元南下创业,一手造就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集团,被称“石油巨子”,身家一度高达一百九十亿元。他的成功史曾被无数创业者津津乐道,而如今,他却因债务逾期无法偿还被法院宣告破产,变得一无所有。这位走到绝境的石油商人就是光汇石油的掌门人——薛光林。

这位曾经身价190亿元的“石油大亨”,应该不曾想到自己会因为区区3025万美金负债而倒下。

这笔钱本应在去年4月23日由他旗下的光汇石油新加坡公司支付给债权人越南汽油总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但至今未付。

香港高院因此于4月11日裁定,给这笔债务做担保的薛光林破产。

只要石油仍占据中心位置,对它以及它所带来的财富和权力的拼死追逐就将继续。

——丹尼尔·耶金

这不是他和他创办的光汇石油第一次被追债。

去年11月,因拖欠平安银行3.39亿借款,光汇持有的1260万股微众银行股权差点被拍卖。其实去年年中,薛光林和光汇已准备断臂求生,要出售位于舟山的油库及码头设施资产和股权、15艘海上运输大型油轮。去年12月,中海油一度雪中送炭,提供7亿美元资金,以确保光汇石油曹妃甸油田综合调整方案顺利实施,但救了局部救不了全局。
为了自保,光汇声明,薛光林破产不等于光汇破产,公司正在推进债务重组,并且努力寻找其他融资方案和引进战略投资者。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现在,薛光林已被撤销董事会主席等职务,但他不想屈服,要对破产令提出上诉,寻求重新委任公司董事。

“石油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不是有钱就能进,既然进来了就要成就自己的背景与信誉。”薛光林早年接受采访时说。

27年步步为营,终于在石油行业扎下了根,如今却要转头成空,52岁的他不能接受。

不能与国企竞争,但可以把生意放在国外。

这不仅是薛光林的策略,也是众多民营企业在垄断行业发展的策略。

2006年,光汇拿到海上外轮免税供油牌照,迄今仍是拥有该牌照的唯一一家民企。不过,此前中国海上供油市场远远落后其他国家,外国船只没有到中国加油的习惯。

为了从别人口中夺食,薛光林展现出不同于在国内的强势一面:与国际大佬抢人抢市场、参与互换市场上的大型仓位交易、争夺亚洲燃料油领导权……一番争夺下来,光汇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海上供油服务商,还将业务拓展到世界各地主要港口,是亚洲石油贸易中心新加坡的第二大燃料油供应商。

当年,戴国芳在长江边上建铁本,提出“3年内超过宝钢”,结果一年后就以“违规建设”等五大罪名被捕,最后却因“虚开抵扣税款和发票罪”获刑。这个教训让人心惊胆战。

下坠,都是从高处开始的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要么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要么与国有资本合作或合资”。

曾经的陕西首富、西安海星集团董事长荣海以自己扩张失败为鉴,总结出教训:民营企业家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他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普遍不畅,基本上是用短期资金来做长期项目。如果头脑过热沉迷于大幅扩张,虽然表面上风光,但信贷收紧时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国有企业则不会出现“短贷长投”问题,他们甚至可以拿到长达10年的贷款。

因为薛光林自信找到一条比以往都更大,甚至可以自由翻身的裂缝:互联网+金融+石油,既可解决石油行业资金密集之困,又能走一条轻资产和重资产结合的新道路。

2016年初,光汇推出电商平台光汇云油,“让大众可以低价买油-储油-用油,甚至低买高卖,获得投资回报”。

薛光林还画了这样一个饼:汽车加油消费一年有4万亿的大市场,光汇云油上线三五年迅速占领中国成品油、燃料油的陆地、海上的线上线下销售市场,实现超万亿元的收入,并将业务范畴拓展到全球。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据《财新》报道,香港高院认为薛光林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偿还逾期债务,且光汇石油不具备偿还债务能力,因此裁定薛光林破产。

在夹缝中步步为营27年,可能就此鸡飞蛋打。1998年走到生死边缘时,薛光林曾安慰自己:“坚持过来,就是一个别人再难以企及的门槛。”现在,又到了他该和自己说这话的时候了。

一个最本分的企业人,却也有“随时准备去坐牢”的悲壮。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经常面临的不是来自市场的风险,而是来自监管层面的风险,主要是刑事法律风险。就《刑法》而言,企业可能涉及的罪名有五十多条,近年经常涉及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经营罪、行贿罪等。而这些犯罪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市场经营的主体:企业家、企业主。条条罪状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民营企业家到底最怕什么、在犹豫什么?怕融不到钱?怕缴不起税?这些当然需要正视和解决。要论最怕的,还是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刑事风险已然成为民营企业家最为致命的风险。

其实在商业上想要成功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凭借“运气”是不可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而创业路上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法律坑,加多宝打官司打了7年多,如果当时能有个明智的法律咨询公司傍身,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所以,正是法兴咨询所说的,预防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创业路上不容易,往往成功的几率是很小的,真正能走向成功的,除了脚踏实地,更应有强大的法律风险防控的护卫,保障公司做的每一个决策都不触碰法律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