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艺汇•西安】龙泉窑纹饰之变:为何从光素到堆砌的繁缛?

国艺汇文化 今天

GUOYIHUI AUCTION



龙泉青瓷大约始自宋代,经由元代延续到明代,清代基本就消亡了。

龙泉窑烧造的巅峰时期是在宋代。

北宋的耀州瓷、定窑、越窑都优于南宋。

但,龙泉窑是个特例,南宋时期烧造的都比北宋好很多。

古代的政治中心一定也是经济中心,一般都是从政治中心辐射开来,这与现代不同。

金人南侵以后,迫使宋室南迁,偏安杭州。

龙泉窑在南宋时期异军突起,迅速达到了质量高峰。


南宋 龙泉窑青瓷琮式瓶

龙泉窑的优点体现为釉色、造型和胎土。

青瓷以釉色作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南宋时期在颜色上大下功夫,追求最美的颜色,所以有了粉青、梅子青等各种青色,色阶之间的差距非常微妙。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盖杯

宋代整个一朝的贸易都做得很好,国内贸易非常兴盛,海外贸易也很发达。

当时运往海外的主要是两个窑口的瓷器,一个是景德镇的湖田窑,另一个就是龙泉窑。

龙泉青瓷在宋代处于巅峰状态,在元明之际依然尤其光辉。

龙泉窑的商品在演变过程中,受到很多社会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南宋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台北故宫馆藏

很多关于龙泉窑的书,

封面上都印着这件瓶子。

再看看局部细节:



龙泉窑在今天的浙江省,主烧青瓷,北宋时开始流行,与北方的汝窑等名窑,南北呼应,相得益彰。

这个时候的龙泉窑,与北方五大名窑的追求一致:

纯净、素雅;

内敛、含蓄。

南宋时,依然如此。


南宋龙泉窑青釉缠枝花卉纹三足瓷炉

到了元代,风云突变,南方的另一处窑址景德镇,慢慢做大,渐渐一统江山。

随着元青花的诞生,青瓷的地位越发尴尬。

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

元代国风开放,四海通达,其瓷艺品味,早已不同于宋朝的简素之风,渐趋丰富华饰。

为了求生存,景德镇之外的各处窑场,不得不纷纷改造生产线,寻求差异化品牌战略。


元 龙泉青瓷折枝花果纹六棱梅瓶


元龙泉窑贴花卉纹尊

龙泉窑的升级改造,简单说就是:

纹饰由光素向浮雕效果迈进。

具体工艺上,采用雕刻、模印、堆塑,偶有涩胎浮雕黑科技。

于是,元朝的龙泉窑,整体美学风格由内向变得热闹起来,生动盎然。


元 龙泉窑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

估价:700万-90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

同为龙泉窑制造,宋、元不同时期的风格真是迥异,后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用浮夸来形容也是可以的——



元 龙泉窑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局部

元朝时,“浮夸”的龙泉窑很受市场欢迎,改革成功。

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件浮雕效果的龙泉窑罐子,却不幸流拍......

原因之一,也许是忙碌的现代人,更需要安静的东西。

流拍不止这一件:


南宋 龙泉青釉印双鱼折沿盘

估价:3万-4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拍


元 龙泉青釉贴龙纹大盘

估价:30万-5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拍


元-明初 龙泉窑青釉贴双鱼折沿盘

估价:18万-2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拍

流拍的让人心痛......

拍卖市场的天价成交与流拍,其实都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不必过于较真,也未必就预示着某种趋势。

传承到今天的元代龙泉窑器物,多数是这一类的小浮雕,轻描淡写,率性可爱。

其实,已经圈粉无数了——


元 龙泉窑青釉贴牡丹纹小盖盒

成交价:12.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元 龙泉窑青釉贴双鱼纹盘

成交价:13.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以下是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元代龙泉窑瓷器,

我们专门挑选了浮雕效果的贴花类器物,

开眼吧——





元 青釉盘

此盘圆唇,折沿,施青釉,盘心饰四个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胎土,制作的贴花鱼纹;

盘沿处同样以两种颜色的胎土,饰八个贴花贝壳状装饰。





青釉鸟栖桃枝纹盘

此盘呈菱花形口,盘心饰三个露胎贴花桃枝纹,纹饰罕见。

桃在中国传统中为长寿的象征。





青釉月梅纹盘

此盘呈五出花口形,饰梅枝及新月图案。

盘心在釉上饰模印而成的贴花岩石梅枝及月亮纹,露胎素烧,纹饰且以白、褐及黑色沥粉着色。

此盘可能在烧好后又经火,或者在烧窑中过烧,以致釉面出现大量开片。

此类纹饰非常罕见。


青釉四鱼纹盘

元代龙泉窑的陶工,采用了一种新的装饰技法,将素胎纹饰贴于釉面之上,露胎素烧而成的橘红色,与青釉釉色形成鲜明对比,即露胎贴花。

具体工序是:

首先在器物上装饰部分刻花纹饰,如花卉纹,而后整器上釉,但底足有一圈无釉,以方便窑具承托。

其次,将坯泥滚压成饼形薄片,再以模具按压出特定形状,制作成小贴花装饰,贴于器身。

此盘上的四条鱼形装饰,即为此塑贴装饰手法制作。




青釉八仙花卉纹八棱瓶

器身分八棱,陶工们在每一面饰三个印花凸雕开光,而中间位置的开光在上釉前会涂抹蜡或油脂,以确保素烧,形成鲜明对比的色彩效果。

素烧开光处,其中四个重复饰有八仙中的两位仙人图案,以祥云环绕,间隔以花卉纹开光。

八仙是神话及历史传说中的男女形象的集合体,每一位都穿着不同服饰,拿着不同的宝物。

如钟离权头扎丫髻、手持蒲扇,而李铁拐面容奇特,拄拐,手持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