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記憶中的老照片:1940年前後的燕京大學

童年照相館 讀書


記憶中的老照片:1940年前後的燕京大學

童年照相館 讀書


史學史(學術史)研究中的“學”與“行”——從《創榛闢莽:近代史研究所與史學發展》一書談起

歷史學 歷史


楊天宏:從數字看歷史——北洋時期民意調查中的軍閥形象

歷史學 我在宮裡做廚師 中國近代史 四川大學 文化 體育 政治 基督教


11.03 金以林:蔣介石的第二次下野與再起

蔣介石 汪精衛 孫科 郭臺銘退出中國國民黨 黃郛 吳敬恆 胡漢民 歷史學 張靜江 上海 李石曾 政治


戴鞍鋼:太平天國再認識

太平天國 歷史學 我在宮裡做廚師 洪秀全 韋昌輝 南宋 南京 經濟 馮雲山 廣西 上海 石達開 楊秀


“親顧原則”:拿破崙家族輝煌的奧祕

拿破崙·波拿巴 法國 丘吉爾 歐洲 熱羅姆·波拿巴 我在宮裡做廚師 皮埃爾·高乃依 科西嘉島 意大利


馬勇:屬國體制與現代中國建構

大學 史學 復旦大學 馬勇


復旦史學論壇|從考古視角出發:菲力斯汀,起源及其與早期以色列人的交流

考古 史學 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復旦大學


復旦史學論壇|物質文化和中國生活史研究

大學 史學 復旦大學


“理解美國:對美國的研究與中美關係”研討會議程

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復旦史學論壇|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述評

大學 史學 復旦大學 東華大學 中山大學


東廠論史|趙慶雲:論一九五零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范文瀾 陳垣 北京大學


歲末重磅|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18年12月系列活動

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湖南大學


復旦大學朱蔭貴教授|“知青生活回憶:教師傅的眼淚

復旦大學 北京大學 大學 經濟 清華大學


名家論史|汪朝光“二戰中的中國:中國對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

二戰 亞洲 日本 軍事歷史 抗日戰爭


張俊義:以史料敘說歷史

中國歷史 檔案 史學 中國近代史 中日關係


唐啟華:中國外交史研究的省思

政治 史學 大學 東海大學 歐洲


“世紀回眸:多重維度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學術研討會日程

軍事歷史 一戰 世界歷史 英國 日本


「歷史圖像學」方法論系列講座

大學 復旦大學 政治 廣州美術學院 文化


李志英 宋健 著《北京工業遺產研究》

考古 史學 中國近代史 文化


「國際視野下的民國史研究」:第二屆中華民國史青年論壇

中國近代史 復旦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大學 抗日戰爭


復旦史學論壇|生死相依·和平·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一戰 世界歷史 復旦大學 大學 史學


復旦史學論壇|牛軍:東亞冷戰與中國研究的幾個問題

大學 復旦大學 史學 北京大學 教育


「跨越邊際的古代東方醫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議程

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大學 中醫


06.25 “新史料與新視野:上山下鄉與知識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復旦大學 大學 文化 地理 社會科學 上海 農村 歷史 體育 農民 密歇根大學 經濟 政治 清華大學


「新史料與新視野:上山下鄉與知識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大學 社會科學 中國近代史 地理 農民


“戰爭與近代中國之形塑”工作坊議程

抗日戰爭 謝敏 復旦大學 周武 歷史 華東師範大學 周健 政治 孫青 北京師範大學 上海 日本 南京


06.11 復旦史學論壇|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何星亮教授今晚6:30 在復旦大學歷史系演講文化與民族復興問題!

復旦大學 何星亮 歷史學 演講 文化


復旦史學論壇|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何星亮教授今晚6:30 在復旦大學歷史系演講文化與民族復興問題!

大學 史學 教育


復旦史學論壇|何星亮:文化整合與中華民族的復興

何星亮 文化 復旦大學 歷史學 哈薩克族 興寧 烏蘇市 維吾爾族 新疆 達斡爾族 不完美媽媽 福海縣


復旦史學論壇|“粵人好鬥”:從珠三角地區“擲石為戲”風俗談起

歷史學 歷史 演講 南海


05.20 復旦史學論壇|“粵人好鬥”:從珠三角地區“擲石為戲”風俗談起

歷史學 歷史 演講 南海


05.17 復旦史學論壇|汪朝光:“時空光影:20世紀上半葉中國電影的歷史學考察”

歷史學 華語電影 演講


復旦史學論壇|汪朝光:「時空光影:20世紀上半葉中國電影的歷史學考察」

史學 大學 娛樂


05.12 讀史札記|鄧野:1943年向蔣介石鑄獻九鼎的流產與非議

蔣介石 顧頡剛 朱家驊 歷史 抗日戰爭 王芸生 徐永昌 史記 大學 陳寅恪 大公報 徐的 大禹 重慶


讀史札記|鄧野:1943年向蔣介石鑄獻九鼎的流產與非議

中國近代史 蔣介石 抗日戰爭 顧頡剛 朱家驊


05.02 史學專論|金光耀:國民政府與聯合國的創建

聯合國 蔣介石 顧維鈞 王寵惠 宋子文 孔祥熙 蘇聯 歷史學 復旦大學 抗日戰爭 重慶 法國 英國


史學專論|金光耀:國民政府與聯合國的創建

抗日戰爭 蔣介石 顧維鈞 王寵惠 中國近代史


04.29 重磅來襲|“五一節”前後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系列講座

復旦大學 文學 社會科學 華語電影 歷史學 韓國 政治 世界歷史 日本 劍橋大學 中美關係 哥倫比亞


04.21 名家訪談|著名史學家濱下武志教授

歷史 歷史學 文化 經濟 政治 大學 日本 東京大學 斯坦福大學 日韓關係 亞洲 金融 香港上海匯豐


名家訪談|著名史學家濱下武志教授

史學 經濟 政治 大學 日本


04.13 地下鐵路:美國黑奴的逃亡史

美國 密蘇里州 亞伯拉罕·林肯 馬里蘭州 堪薩斯州 俄亥俄河 賓夕法尼亞州 經濟 加利福尼亞 歷史


地下鐵路:美國黑奴的逃亡史

美國 亞伯拉罕·林肯 俄亥俄河 經濟 追捕


04.11 王笛教授|中國的史學研究,不是“碎片化”太多,而是遠遠不夠

歷史學 王笛 歷史 文化 中國近代史 大學 文學 澳門大學 社會科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司馬遷


王笛教授|中國的史學研究,不是「碎片化」太多,而是遠遠不夠

中國歷史 史學 王笛 大學 文學


“國際視野裡的儒家文明:道德傳統與近代中國的跨文化交流”會議議程

文化 復旦大學 奧克蘭大學 王立新 大學 蒙特利爾大學 錢穆 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上海大學


03.30 2018年4月11-12日|“近現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醫藥產品”會議議程

藥品 復旦大學 大學 歷史 南洋理工大學 北京大學 英國 華威大學 上海大學 陳麗雲 烏特勒支大學


2018年4月11-12日|「近現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醫藥產品」會議議程

藥品 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 北京大學 英國


03.26 重磅推出|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18年4月系列講座

復旦大學 一戰 陸徵祥


復旦史學論壇|李帆:“中國人種、文明西來說”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歷史學 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歷史 中國近代史 社會科學 海德堡大學 吉林大學 德國


03.23 復旦史學論壇|李帆:“中國人種、文明西來說”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歷史學 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歷史 中國近代史 社會科學 海德堡大學 吉林大學 德國


趙慶雲:范文瀾續寫、重寫《中國近代史》的構想及實踐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 歷史 範文 劉大年 歷史學 胡繩 讀書 光明日報 馬克思主義 金毓黻 毛澤東


03.21 趙慶雲:范文瀾續寫、重寫《中國近代史》的構想及實踐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 歷史 範文 劉大年 歷史學 胡繩 讀書 光明日報 馬克思主義 金毓黻 毛澤東


03.21 復旦史學論壇|“上海新聞”:1950年代初期上海英語新聞生產的經驗

歷史學 上海 英語 復旦大學


復旦史學論壇|「上海新聞」:1950年代初期上海英語新聞生產的經驗

大學 史學 英語 教育


03.16 傅璇琮:《萬曆十五年》出版始末

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 中華書局 傅璇琮 明神宗 黃苗子 文學 廖沫沙 歷史 讀書 明朝 韓國 中國歷史


03.15 葛劍雄:一位歷史學家眼中的霍金

史蒂芬·霍金 葛劍雄 歷史 時間簡史 電腦 超人 劍橋大學


葛劍雄:一位歷史學家眼中的霍金

霍金 葛劍雄 時間簡史 超人 劍橋大學


蔣竹山|探尋世界的關聯:全球史研究趨勢與實踐

世界歷史 史學 經濟 政治 地理


03.13 史學專論|崔志海:美國政府與清末禁菸運動

美國 體育 清朝 歷史學 菲律賓 印度 日本 上海 德國 毒品 荷蘭 英國 唐國安 罌粟 中美關係


史學專論|崔志海:美國政府與清末禁菸運動

中國近代史 美國 清朝 史學 日本


03.10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全球史的時間問題

歷史 文化 歐洲 推理小說 德國 馬克思主義 世界歷史 歷史學 亞洲 美國 法國 英國 經濟 日本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全球史的時間問題

世界歷史 歐洲 推理小說 中國歷史 馬克思主義


03.10 王汎森:現在歷史是什麼——西方史學的新趨勢

歷史學 歷史 王汎森 文化 哲學 政治 地理 馬克思主義 體育 文章 以賽亞·伯林 君主論 自然科學


王汎森:現在歷史是什麼——西方史學的新趨勢

中國歷史 史學 王汎森 政治 地理


03.08 羅威廉訪談:美國中國史研究的多元化

歷史 麻城 美國 大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吳三桂 四川 武漢 政治 經濟 文學 哥倫比亞大學 文化


羅威廉訪談:美國中國史研究的多元化

中國歷史 美國 大學 霍普金斯大學 吳三桂


03.05 張憲文教授與民國史研究的“南京學派”

南京大學 南京 南京大屠殺 歷史 社會科學 大學 哲學 抗日戰爭 南京師範大學 政治 歷史學 洪銀興


張憲文教授與民國史研究的「南京學派」

南京大學 南京大屠殺 大學 中國歷史 社會科學


國際關係史網絡資源,值得收藏

美國 撒切爾夫人 英國 日本 檔案


顧維鈞檔案資料庫正式上線

顧維鈞 檔案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 英語


02.28 李天綱:誰的上海?——近代上海社會的主體性問題

上海 廣州 文化 利瑪竇 復旦大學 香港 太平天國 清朝 日本 歐洲 社會科學 法國 加拿大 朱維錚


李天綱:誰的上海?——近代上海社會的主體性問題

利瑪竇 大學 太平天國 清朝 日本


馬克垚:培養歷史學研究生的經驗與教訓

大學 史學 世界歷史 北京大學 九斤老太


鄧小南:略談歷史研究中的材料與議題

中國歷史 史學 陳寅恪 考古 宋朝


02.19 楊聯陞|報恩與報仇,是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

孔子 禮記 儒家 歷史 論語 哲學 週一良 明恩溥 司馬遷 晉書 戰國時期 哈佛大學 河北 任華


楊聯陞|報恩與報仇,是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

儒家 孔子 禮記 國學 論語


02.02 《歷史研究》主編李紅巖|關於歷史學的前沿理論稿件選取問題

歷史學 歷史 馬克思主義 中國近代史 社會科學 演講 錢鍾書 蘇州大學 廣電總局 海德堡大學 福州


《歷史研究》主編李紅岩|關於歷史學的前沿理論稿件選取問題

中國歷史 史學 馬克思主義 中國近代史 社會科學


痛苦的人格分裂:1950年代的顧頡剛和古史辨學派

顧頡剛 胡適 文學 國學 錢玄同


01.27 卡爾·克勞:一位老中國通和他的“四萬萬中國顧客”

上海 美國 紐約 英美菸草 上海灘 旁氏 怡和洋行 密蘇里州 藝術 伍廷芳 洋涇浜 一戰 舊金山


卡爾·克勞:一位老中國通和他的「四萬萬中國顧客」

美國 英美菸草 上海灘 旁氏 怡和洋行


耿雲志先生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文化 歷史 胡適 政治 哲學 經濟 中國近代史 社會科學 歷史學 上海大學 加拿大 北京師範大學


01.25 耿雲志先生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文化 歷史 胡適 政治 哲學 經濟 中國近代史 社會科學 歷史學 上海大學 加拿大 北京師範大學


「第二屆中華民國史青年論壇」徵稿通知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大學 史學 經濟


01.12 金之夏:第一屆“中華民國史青年論壇”綜述

歷史 歷史學 袁世凱 文化 政治 熊希齡 抗日戰爭 體育 馬克思主義 臺灣 社會科學 日本 中國近代


金之夏:第一屆「中華民國史青年論壇」綜述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史學 袁世凱 政治


復旦學人|朱蔭貴:我在北大的非洲室友阿貝貝

大學 中國歷史 高考 教育


10.04 嚴幼韻:與復旦同齡的跨世紀壽星

嚴幼韻 顧維鈞 復旦大學 上海 哥倫比亞大學 張學良 美國 孫中山 黃蕙蘭 歷史 蔣介石 北京 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