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事业退休工资越拉越大谁来解决?

13019728125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自2015年10月开始实行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制后,国家一直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办法,也见到了成效。在有些地区,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第二,我们也应该承认,从总体上看,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造成企事业退休工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的现实的政策的因素都有,是长期形成的,牵涉到方方面面。解决起来也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解决是肯定的,但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心理准备。

第四,广大企业退休职工对缩小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距的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退休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

第五,国家既然对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实行并轨,就是为了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距问题,这是必须的,不能动摇的。

第六,养老金并轨,缩小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距是大势所趋,我相信一定能够解决。有人说,那得用一百年。我觉得不用那么久。一二十年内我们就可以看到。

第七,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没有绝对的平均。绝对的平均体现的不一定是公平公正。即便养老金并轨完全到位,也不能要求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一致。可能有的事业单位比有的企业单位退休工资高,也有的企业单位退休工资比事业单位高。但从整体看,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平衡而不应该有明显的差距。我理解,这是正常的情况存在。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谁怜一灯影

企业与事业退休工资越拉越大谁来解决?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a00000e551a0ee97ae\

天笑讲职场

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越来越大,一直是国家关注的并努力调节的问题。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破除了机关事业退休双轨制,但是,我们的退休待遇并没有差距,并没有立马消除。

原因有这么几个:一是我们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是以稳定为原则,保证我们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不降低。



第二个就是我们企业退休人员,一般缴费时间短、缴费基数低,导致退休待遇低。


第三就是社会发展太快,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不够完善,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在一系列制度设计上也做了不同的完善。在未来,我们国家会逐渐打通机关事业与企业人才流通的渠道、消除企业事业收入退休待遇差距的。

一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办法标准,跟企业退休待遇计算标准完全一致。

其实,随着时间推移,中人不断退休,我们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的退休待遇,最终只有这两项,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是完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企业年金是2004年就已经在部分国有企业实行,2018年2月1日,国家正式实行了企业年金办法。

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年金也将会成为强制性的。

第三项是加强养老保险的征缴管理工作。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企业都没有按照员工的真实工资水平给缴纳社保。

按照百分之百基数交纳社保,要比按照60%缴纳交纳社保,退休待遇高30%。

下一步,我们国家会将社保费的征缴工作转交机构改革后的地方税务部门,通过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的统一征收,保证我们的缴费基数更加真实。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还是大部分要按照现收现支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的。社保费收入增加后,不仅能够提升我们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的水平,而且,还能够实现缴费费率的降低,降低中小企业负担。

因为我们中小企业的工资水平不高,大家按照最低缴费基数交纳社保可能就是真实水平。如果高收入人群缴费基数上去后,自然通过缴费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缴费比例就会下降,中小企业的负担也就会降低。

中小企业才是我国解决就业,让大家收入增加的最主要途径。

第四是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降低企业的负担,提升企业交纳社保的能力。

我们国家规定要继续使用国家权力,将所有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降到20%以下,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支付月数超过九个月的可以降到19%,青岛市目前的缴费比例是18%,深圳市是14%和13%。

另外国家为了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将逐步降低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目前是执行5%到12%,原先最高的时候是20%。而且企业自主选择缴费比例,管理更为灵活。

国家始终在努力,消除企业和事业的养老差距,提高企业养老待遇。在未来,理想化的水平下,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退休人员,40年的社平基数缴费的情况下,退休待遇能在110%社会平均工资左右。


暖心人社

当然要靠国家的政策来调整,主要是有关部委专家,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病原根子,对分配方案要改革,已不适应我国国情当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企事业并轨,目的是为了什么?缩小企事业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情的方案,当然历史遗留上存在问题,大家也都很默认,关健是怎样缩小分配政策,我想比造臭旦类的高端武器好解决多了,命革到自己头上了,损失个人利益办法完了,拖不是好法子,要动真的,封顶,包底,总有好办法解决头疼的疾病。.


不老的酒

政府应该理所应当地来解决这一问题。试想如果没有企业来创造价值,生产产品,创造税收,社会发展的动力何在。现在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极为严重。行业之间,企业内部大量存在着分配不公的问题。如果政府还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长此以往,社会的发展将失去动力,社会财富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加据,社会将产生危机。希望政府的有关专家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蓝色飞翔001




企业与事业退休金的悬差到底有谁来解决,用什么方法来补差?

一、机关事业单位的酬薪、待遇肯定要保障,非但不能减少、还应梯式递增;事业单位的现行退休制度要延续到2024年;其内部的改革、改制到2019年才能完成;

二、企业人员退休金的悬差,单凭社保资金肯定无力解决,国家财政应拨专款、用3一5年时间来完成,以缩小两者的距离;

三、企业现己退休的人员,92年以前视同交费的工龄、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应同机关事业单位按同一个标准计算:因为都是国家财政支付的(企业退休是按工资的40一60计算,而机关事业是按90%计算)這显然不合理;這是企业养老金低的重要原因;

四、企业养老保险交费不固定,是同企业效益好坏相关联,而交费是按最低档交纳的;机关事业是国家财政按高档、足额交费的,這是企业养老金低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应该补缺;

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的福利待遇、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光丧葬费和抚恤金就是企业人员的7、8倍之多(其他补贴、福利也很高,企业人员什么也没有,也没人管),人死了应该公平一点;

我们看到,国家己出台许多有利企业养老金上调、补悬的具体政策,希望在即!


海海147035523

沙漠绿洲说话欠妥,极大伤害了广大企业人员,难道就你事业机关有文化,有能力,我看不一定,也有草包一类的,企业中也有英雄好汉呀,再说工资,在职时,机事业拿得是纳税人的钱,而企业是靠生产利润拿钱的。退休了,从目前这种状况分配方式是极不公平的。己经造成贫富两极,这对社会稳定不利的。


用户264809484

想立马解决企业与事业退休工资差距很难,这是陈年老帐本,想拿出来在太阳底晒晒,两家一对比,差距悬殊过大,企业退休人员比事业退休人员明显矮一截,从近几年调整的退休金的情况看,两者差距并沒缩小。

这是块烫手的山芋,以前,事业人员分文不用交,现在高退休金照样拿,企业自掏腰包交社保而且退休金拿得少。

根据近几年的退休金的涨幅,基本用的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矩,双方的差距和茅盾,只能以徐徐渐进的緩慢化解并随着退休人员的年龄老化减员,而迎刃而解。


老刘105751014

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差距从本质上来讲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企事业单位可以有职业特点的差别,有个人能力的差别,但绝不能有政策性和制度性差别。从宏观上讲,工人阶级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把企业的效益与退休金挂钩无可非议,然而,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就与社会服务质量没有关系吗?就能“旱涝保收”吗?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完全由财政支付,是强制性的,与其社会服务质量毫无关系。而企业年金则是自愿性的,是由企业的经济效益所决定的,尤其在企业重税情况下,企业负担极重,根本无力支付职业年金,就全国而言,企业年金只是一种形式。要明确一个大概念、大道理,退休待遇是国家对全体国民的福利性待遇,因此,任何差距都必须建立在政策上的、制度上的公平公正基础之上,建立在社会信服的基础之上。公平比金钱更重要,为了保证社会公平,只要企业能为国家交税,退休待遇就应该与体制内待遇相同,而且,企业年金必须顶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强则国家强,工人富则国家富。


大力66986883

打通机关事业与企业人才流通的渠道、消除企业事业收入退休待遇差距的。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办法标准,跟企业退休待遇计算标准完全一致。完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加强养老保险的征缴管理工作。很多企业都没有按照员工的真实工资水平给缴纳社保。 按照百分之百基数交纳社保,要比按照60%缴纳交纳社保,退休待遇高30%。



国家和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在考虑减轻企业负担,试图降低缴费比例,同时不降低退休人员待遇。企业人员期望国家进一步出台缩小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的有力度的措施,结束很多企业按最低或打折社保缴费基数给员工上社保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