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为什么没以前热门了?

michelle蒙蒙

医学院校还热不热门?大家还能问到这个问题,每天的医疗新闻层出不穷,就证明了医学这个话题一直都有很大的热门度。然而为祖国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当然一直也是热门。接下来我就来为大家介绍和解释一下。



大学里医学院是热门吗

我就以我们学校自己举例子吧。我们学校是湖北省一所一本综合型大学(该有的专业除了军事专业,其他专业几乎都有)。

我们学校最热门的三大学院就是: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建筑学院。这三大院每年收的人数最多,并且每年转专业招收的人数也多。



就拿我所在的临床医学举例。临床医学15年我们学校收160人,2016年就扩到了210人,四个班变成6个班,去年17年收了240人左右。

另外,我们学校不知道为什么每年转专业转到临床医学的最多(有时不是最多也是前三,可能会比经济管理的一两个火热专业少一点)。每年到了要转专业的时候,就是一群学弟学妹加你QQ,问你关于转到临床医学的种种!

这种现象不单单是我们大学,其实很多大学的医学院都是该大学最火学院的前五名(可能除了厦门大学吧,厦门大学医学院很年轻)

医疗行业还是热门吗

如果医学院不热门的话,每年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报医学(人数逐年增加);如果医学院不热门的话,每年就应该有很多成绩好的人,转专业转走;如果医学院不热门的话,那岂不是有很多人会选择毕业了转行?但是是真的吗?很多医学生都会转行吗?


我收集了一些医科大学2015届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

(1)首都医科大学本专科毕业生93%去了医疗卫生单位!

(2)中国医科大学本专科毕业生67%去了医疗卫生单位,硕士毕业生84%去了医疗卫生单位!

(3)大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44%去了医疗卫生单位,选择各种企业的有四成;硕士毕业生78%去了医疗卫生单位!


分析:大多数医学本科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医疗卫生单位,即使是那些去了企业的毕业生,有超过75%以上的也是和医疗卫生相关(比如:药物公司,器械有限公司等等)

而医学研究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比例更多,几乎是全部!

说明医疗行业也很热门!

为什么医学被传不热门

我认为这个话题,和这几年医疗的整体行情有一些关系,和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都有很大的联系


有很多人,听说医患关系不好,医生工资不高,升职很难,就阻挡了很多想读医的学生。很多医学生毕业转行等等!

但是事实呢!世界上事与愿违的事情太多了,相反的是,有更多的学子加入到了我们国家医疗的这个行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大学读医!

其实真正被流言,被传媒阻挡学医学的,当医生的,本身自己就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主见并且也有可能是本身就不想读医,对医学没有兴趣

综合上述:医学院并没有不热门,医学这个行业也没有不热门。医疗是新闻的热点,也是民生。为祖国的医学事业锦上添花是我们医学学子的荣幸!


大学生生活

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历年分数线普遍很高,一般是这个院校的分数最高的专业。医学院校一般排名是单独排名,和实力差不多的理工科院校相比,临床分数线要比理工科要高很多。因为学医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大家普遍认为医学是个体面的工作,职业很神圣,救死扶伤为己任,受人尊敬。还有少部分人认为医生工资高,所以读医。但实际上呢?现实生活中的医生工作很忙,甚至一周都没有一天休息时间,工作强度大。而且受人尊敬吗?并没有,现在医患矛盾特别紧张,医生本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竟然被当成是服务行业?甚至一部分人认为,我交钱了,你就得好好伺候大爷我!这种观念真是可怕!




欢乐优剧场

第一,医患关系紧张和一些不良媒体的误导。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经常有报道杀医,打医,伤医事件,再加上一些不良媒体的不切实际的报道,如八毛门事情,丢肾门等事件,更是给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导致医患关系跌入谷底,这种工作环境导致更多优秀人才望而却步。


第三,工作压力大,工作忙碌,猝死现象常发生。医生面对的是患者的生命,性命相关,一点不得马虎,加班成为常态,经常有夜班,而且常常报道医生猝死,这种工作状态是不少人望而却步。

在国外医生是个高收入的精英阶级,读医学院是相当困难,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进入医学院,在香港不少高考状元都选择医学院,而在国内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对未来的医学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小小柳叶刀

我是学医的,1998年上的医学院校本科。当时也没觉得医学专业挺热门。但后来发现医学院校的分数越来越高了。

近期学医热门再逐渐趋于降温,我觉得大致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2. 学制很长,本科要五年。本科毕业后很难找工作,就得考研究生或博士。另外毕业后还得进行规范化培训。很多医学生年龄很大了, 还一直在花家里的钱,而没有任何挣钱的能力。这一现实让很多学医的人非常失望;


4.这两年医患矛盾比前几年还要紧张,全国各地都有伤医、辱医事件发生。从事医疗人员安全感较差,压力更大。所以想学医的人也越来越少。


医心大侠

1、中国医生的希望在那里?

2007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曾经的也有自己的梦想:厚厚的课本赋予了我们艰难的征程,厚厚的镜片诠释着我们破茧成蝶的梦想。终于有一天我们长出一双天使的翅膀,那一刻,我们翱翔……

2018年已经工作十年,现在感悟:这群人在当今复杂医患关系中看不到希望,找不到诗和远方的田野。禁锢这个群体的还有道德枷锁和奉献精神,这群可怜的人被社会标签化,好像只有加班加点、带病上班本就属于这个职业。

2、中国医生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承受者,他们受伤了......

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医疗资源的紧缺导致了医患关系的加剧,而这种矛盾本就不应由医生这个群体来承受。

一部分人以双重道德标准要求医生的行为,却不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称得上仁义道德,他们内心充满猜忌和怀疑,稍不满意就恶语相向、暴力相加,这就是中国医生所受的伤。

可怜医生们每日劳作,疲于奔命,顾不上孩子家庭,没时间休息度假,担心过劳猝死,警惕患者砍死,仔细想想,是不是太受伤......

3、医生的成本与收益、付出与受尊敬程度不成比例

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3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初期的收入非常低,结婚生子遥遥无期啊。


医法书生

个人认为:其一:学医太苦,需要学习的太多! 曾经看见一个图片,医学生的书比他们的人都高!

其二,学医压力太大。包括科主任在内,谁没有经历过几个医闹呢?患者轻则吵吵嚷嚷,重则告到法院,想必这个情形不可能不在家里说,潜移默化,孩子们都觉得学医太恐怖。

其三,学医太忙,天天无休止的值班加班,还要活到老学到老,根本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



最后,学医收入太少,同样的付出,大部分医生收入相当于其他行业偏低。

所以,很多因素打消了孩子们学医的热情。医学院校甚至出现了降分招生的情况。情况不容乐观啊!


尚古中医


奇思妙想78275115


宁静致远26909

现在确实越来越多人不喜欢学医了。

以前学医是一种热门专业,在于学医出来工作比较好找,医生在以前也是比较高尚的工作。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很多新兴的工作岗位多了很多出来,比如ai、共享经济等工作岗位。人们总是追求当前这个时代相对较好的工作。

第二个是医生比较辛苦。有时候还要上晚班,有急事还得随叫随到,很多年前人不喜欢这种工作。

第三个是现今医患矛盾的影响。社会总是时不时的爆出医患矛盾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心里担心学医有顾忌。

医生还是这个社会很需要的工作岗位,希望喜欢学医的人不要有什么顾忌。治病救人永远是这个社会最有仁义的事之一。


吴家院子

医者抚慰生命,生命尊重医者,这原本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关系,却在部分人心中已经异化为了等价交换的消费关系。这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这个社会逼着医护人员当服务员,逼着医护人员零失误,逼着把看病当成买卖,逼着医患关系成为等价交换关系,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从医呢?


目前的现状是医生的孩子学医越来越少,因为那是个苦差事,学习成本高,收入低,没有节假日,没有应有的尊重,还时刻提防医闹。学医的已今非昔比,以前不是学校尖子生不敢报医学院,现在还不如学兽医的。

如果认同,请关注我,谢谢!如有疑问,我们可以商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