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簡史——共傳三世八十餘年,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西遼疆域覆蓋西域和中亞河中地區,傳三世,國祚八十七年。創建者耶律大石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因為與天祚帝意見相佐而深夜出奔。當時在女真族摧古拉朽的進攻面前,耶律大石力主養精蓄銳以待時而動,然而自負的天祚帝卻不顧國勢衰微主動出擊,結果1125年春在兵敗逃亡之際被金將完顏婁室俘獲,此時距耶律大石出走僅半年左右。

西遼簡史——共傳三世八十餘年,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耶律大石在出走後以遼朝北疆的西北路招討司為基礎,整頓兵馬,磨礪武器而日益壯大。經過五載的休養生息,耶律大石決定向西發展,建立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後再光復大遼王朝。12世紀30年代初耶律大石抵達額爾齊斯河流域的葉密立(現今新疆額敏縣),1132年在此登基稱帝,號菊兒汗,並仿照遼國舊制,上尊號“天佑皇帝”,建元“延慶”,西遼王國誕生。

初創的西遼王國奉行大規模擴張政策,先後降服佔據今吐魯番、烏魯木齊等地的西州回鶻和佔據今喀什、伊犁河流域的東喀喇汗王國,並以東喀喇汗王國都城巴拉沙袞為西遼國都,改名虎思斡耳朵(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以西地區)。此時的西遼“軍勢日盛,銳氣日倍”。而1137年開始的第二階段擴張更是極大拓展了西遼威勢。當時河中地區的西喀喇汗王國面對危局,只得向宗主國塞爾柱帝國求援,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一場東西方的碰撞已不可避免,而歷史將碰撞的地點選在了一個叫卡特萬的地方。

西遼簡史——共傳三世八十餘年,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卡特萬在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城以北區域,在1141年那場決定中亞走向的決戰中,一方是塞爾柱帝國蘇丹桑賈爾集結的伊斯蘭諸國,包括呼羅珊、伽色尼和錫斯坦等國軍隊共十萬眾,一方是西遼契丹鐵騎和葛邏祿盟軍。結果耶律大石親率主力衝擊桑賈爾坐鎮的中軍,迫使伊斯蘭聯軍潰退,僅陣亡者就超過三萬眾,橫屍達數十里。卡特萬決戰堪稱一戰定乾坤,促使中亞徹底變天。進入撒馬爾罕城的耶律大石改立西喀喇汗國大汗,並派兵劫掠花剌子模,迫使花剌子模臣服且每年繳納三萬金第納爾的貨物和牲畜,至此西遼接替退出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的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耶律大石崩逝後,因其子尚處幼齡,故遺命皇后蕭塔不煙攝政。蕭塔不煙稱“感天皇后”,攝政七載後將權柄轉交其子耶律夷列,耶律夷列是西遼仁宗,在其治下,西遼國力漸趨巔峰。據《遼史》記載,仁宗時登記在冊的十八歲以上民眾,已達八萬四千五百戶。兵精將廣、民財殷實的西遼帝國雄踞中亞,為華夏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碰撞、融合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貢獻。

西遼簡史——共傳三世八十餘年,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十三年後仁宗去世,因太子年幼,仁宗之妹耶律普速完憑遺詔臨朝稱制,號“承天太后”。這位承天太后顯然不具備感天皇后的英明睿智,不僅與自己丈夫蕭朵魯不的弟弟私通,而且羅織罪名將丈夫害死,此舉直接觸怒執掌西遼權柄的元老重臣——蕭朵魯不之父蕭幹裡剌。1178年,在一場流血的宮廷變亂中,承天太后及其情夫被射殺,仁宗之子耶律直魯古即位。

然此時的西遼已自巔峰隕落,耶律直魯古沉溺娛樂遊獵,不理政務,各附屬國則遙相呼應,紛紛叛離。東部的高昌回鶻投靠蒙古,西部的花剌子模則在摩訶末統領下掃蕩河中地區,甚至俘獲西遼主帥塔陽穀。轄境日益萎縮的西遼王國氣數將盡啦。1211年,曾投奔西遼的蒙古乃蠻部太陽汗之子屈出律,突襲擒拿了外出狩獵的耶律直魯古後據其位,西遼名存實亡。1218年蒙古悍將哲別率兩萬鐵騎征討西遼,屈出律聞風而逃,後被獵戶擒獲交予蒙古軍隊,至此,西遼徹底覆亡,共歷三世三帝兩後。

西遼簡史——共傳三世八十餘年,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