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

記憶斑駁舊時光-

這幾年,農村地區學校之間的合併讓大家感覺到學校在變少,另外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到城鎮中小學去讀書也會讓大家感覺到農村的生源越來越少(有的小學甚至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孩子),但是這並不會影響農村的生源,總有一批孩子他們要就近上學,總有家長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去買學區房,在城鎮找不到維持生計的工作,雖然城鎮化的進程很重要,但是學校和村衛生室一樣,是整個大機器中最小且最重要的部分,不能缺失。

小學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就是普惠的教育形式,所以,即使有學校之間的合併,也不會全部取消教學點。

個人認為,不僅僅不應該取消農村中小學,還應該各種加大農村中小學的師資力量、硬件、軟件的質量,保證農村中小學生能夠接受更多元的價值輸入,讓他們能夠通過教育改變,不管改變的內容是他們獲得知識、通過考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又或者是通過學習這條道路來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學校這條路是最快的改變他們命運的方式之一。

而且個人覺得未來那些被撤銷合併的教學點非常有可能還會重新恢復,城鎮中小學的容納學生的量一定,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孩子的增多,家長的需求增加,教育管理者就會更多的考慮就近入學的事,再開設更多的校點是有可能的。

只有在基層的教育搞上去,整個大環境的教育才會有活力,整個國家的人口素質才會提升。而且這些年農村校點之間的合併給不少家庭帶來了很多困惑和煩惱。


九鬥學生心理

就目前來看農村小學生的數量有下降的趨勢,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未來五六年以後,小學生的數量將會有一個提升階段。

另一方面我國小學生的分佈也不均衡,在欠發達地區小學生的數量也很少,所以有些地區出現了一個學校僅幾個學生的現象。

這些地區小學生數量少一是義務教育普及率還有待提升,而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小學生隨父母進城打工而就近入學。但因為小學生少兒取消農村小學也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因學生少很多地方開始合併學校,但學校合併後,小學生上學就出現了很大問題,有些小學生為了上學,每天要走好幾里路甚至十幾里路去學校。不僅上課時間無法得到保證,學生的安全也有隱患。年前網絡爆紅的“冰花男孩”就是一名每天要走9里路上學的小學生。他們村的學校被合併了,所以要到很遠的學校去上學,路上的霜花凝結在他的頭上,也疼在了網民的心裡。

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孩子上學的權利,哪怕只有一個學生,所以未來取消農村小學很難被大眾接受,也不符合實際的國情。

馬雲自稱為鄉村教師的代言人,他在2017年底提出要在偏遠山區推進鄉村學校的“寄宿制”,希望通過資金支持,讓遠距離上學的學生住校,以解決上學的一系列問題。但願“寄宿制”能改善鄉村的教育質量,讓更多的孩子得到關愛。

【大鄉】專注農業、農村、農民,承載您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關注!

大鄉

本人認為雖然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但是農村小學不可能取消。

一、就目前形勢來看,農村小學生越來越少是個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雖然放開了二胎,由於基層原因,二胎政策(大部分都已經有了二胎了)基本上對農村不起作用,所以農村人口對不會因此而急劇增加。

2、一部分農村人受先進思想影響最多要兩個孩子。

3、相當一部分農村人為了孩子,選擇到城市甚至大城市務農,從而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就學機會。

4、目前開啟丈母孃經濟模式,導致很多農村人到城裡買房,從而創造了孩子在城裡就讀的條件。

二、雖然農村小學生越來越少,但農村小學是國家保障的義務教育,具體惠普性質,所以農村小學不可能被取消。

2、國家公益行動對偏遠農村建設希望小學或者個別在外創造財富的有志之士,懷著對家鄉的情懷反哺家鄉,到老家捐資助學,為當地小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小學教育條件,也是義務教育的有益補充。

3、偏遠的農村或小山村,由於經濟或其他原因,國家必須保證適齡兒童有學可上,故而不會取消農村小學的。

綜上所述,儘管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但是取消農村小學絕對是不現實的。


沉默石頭要說話

不請自來。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清楚的,不能銷取消。

受教育是老百姓的一項項權利和義務,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

對於農村小學學生日益減少的狀況,農村學校,特別是小學校,教學點一直在不斷減少。我們學區的,一個行政村最多的時候,全村有五個,小學,並且大多數人數在100人以上。到後來,全村只有一個教學點,兩個年級總共七個學生,再加上,幼兒園的六個,一共13個學生,兩個老師。只好把幼兒園辦成兩節,分別,混在兩個小學班裡,進行復式教學。三年前,這個學校因為沒有生源,已經自然消失了。



這個村的學生現在分別在我們學校和我這,其他幾個學校就讀。有些是家裡在縣城邊上買了,自己的房子,就近入學了,還有些是投靠親戚更多的,這是,不得不到,私立學校就讀,因為有校車接送,寄宿或者說是周託。

家長都花錢不說還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不良影響。

由此可見,真的取消農村學校的話,既不方便學生享受受教育的權利,又會影響學生受教育的效果,還會加重家長的經濟負擔。所以我覺得農村學校不能取消。

但是,農村學校生源越來越差,自然消亡,那就是,勢不可擋的了。估計政府會考慮情況,簡可能的合併,而不是取消學校,有計劃的建設寄宿制學校。

各村如果不想讓自己,村裡的成員,受到影響的話,就應該做好村民的工作,確保,學校的生源,僅可能的,防止本村生源外流。



當然,這其中最核心的莫過於發展好,本村的經濟。

願農村學校越辦越好,國家的教育事業越來越棒!


火土道人

取消是不可能的,雖然說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會把孩子送去城裡讀書,但還是有不少孩子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只能留在農村接受基礎教育,只要還有生源存在,農村的小學就不會被取消。

小學生越來越少,主要還是因為農村進城打工的人越來越多,進了城大家都會想盡辦法留下來來,一二線大城市可能比較難,但是小城市想留下還是相對容易的。在城裡努力奮鬥,買下一套房,基本就能夠生存下來了。有了房,家裡的孩子老人也就跟著進了城,自然農村的生源就越來越少了。

但多數年輕人進城打拼的前一部分時間,是不方便帶著孩子把孩子留在身邊照顧的,這也是為什麼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的原因。

感謝關注愛農幫!


愛農幫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農村農民工萬歲看來,農村小學生生源並沒有減少,而是學校的小學學生在減少,對於這樣的情況,要從根本中找出原因,為什麼小學學生會減少。作為農村學生的家長,談談我的看法。

我們這裡,地處中原,村莊人口都在一千口到三幹口之間,當時是村村有學校,搞了個小學會並,9個村合併到一個村上小學,當時的學校是人滿為患。可是在後來也就是今天,學校招不到學生,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學校的教師出現老齡化,基本都是農轉非那一批老教師,沒有接觸到現代的教育模式。是學生學習不到全面的知識和全面的發展,使家長願意出高價讓學生進入私立學校上學。

第二現在農村基本成了空心村,老的老小的小,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啦,10歲8歲的學生家長,也不原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跑幾趟十幾裡地的孩子去學校上學,但心的是孩子安全問題,那怕是外出打工,出高價也要把孩子跟在身邊上學。

農村農民工萬歲以為,農村學校全面小學合併,本身就是錯誤的,達不到因地制易,(個人建議),純屬個人建議,對村人口達到千人一上的,要有自己的學校,小學生生源會漫漫回到過去的軌道上來。

我想不是農村小學要取消這麼簡單的問題,而是要增加農村小學的數量,這才是最拫本的出路,這才真正達到農村義務教育的本質。人人有學上,人人上得起學,謝謝!


農村農民話三農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學校招生困難,那麼未來該取消農村小學嗎?我認為不應該取消農村小學,反而要大力發展,下邊是我的幾點看法。

農村小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是由於多年的計劃生育措施,一個家庭只能生育一到兩個孩子,導致小孩子數量減少。二是現在農村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許多父母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異地上學。三是現在大學生畢業之後工作不好找,工資待遇低,上學無用論盛行,也導致了部分家長不願意讓孩子上學。四是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教學質量都要遠遠低於城市,農村有錢的父母會把孩子送往城市的學校就讀。

雖然目前農村小孩子的數量有所減少,但在數量上還是要遠遠大於城市的孩子。並且,隨著國家放開二胎政策,農村小孩的數量還將會有所增加,對教育的需求也在增加。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農村小學不但不能取消,還要不斷髮展,提高教學質量,滿足農村孩子的上學需求。


首都農業人

農村小學學生確實越來越少,我們當地很多農村小學由於沒學生關停了。這是該不該取消的問題,沒有學生了自然就取消了。



我小時候上的小學前幾年就關閉了。我上小學是八十年代,五年制小學,全校四百多名學生,到九十年代末就有一百多名,到2010年就只有四十個學生,2014年由於沒學生被迫關停。如今,周邊的好多小學校逼迫關停,沒關停的也苟延殘喘,聽說一個學校3個老師只有8名學生,老師講課也沒精神,學生學習也沒競爭力,就那樣默默的存在著,估計時間不長,也會關停。



小學學生少,主要原因是:一是孩子減少。實現計劃生育政策、人們的思想觀念轉變、生活壓力加大等原因,農村小孩確實減少了許多,我們那一代一般一個家庭五六個孩子,如今一般都是一兩個孩子,孩子明顯減少。二是教育資源不平等,大多農村家庭都想盡辦法帶孩子進城上學。他們一邊在城市打工,一邊照顧孩子在城市上學。有一個現象就是城市小學學生劇增,報名都要擠破頭,學生都是大班,一個班少則40多名學生,多則5、60名學生。這是人們對孩子為了成長的選擇,也是對教育資源的選擇。



總之,農村學生的確越來越少,部分學校逼迫關停,恐怕再也恢復不了,恢復了也沒有學生。


阿福有約

我覺得“取消”是不太可能,但是“合併”是勢在必行了。

今年清明回老家,跟往年一樣,清明那天可謂是村裡一年當中為數不多的“熱鬧”日子。

我老家不是貧困地方,沒多少“留守兒童”比較多的是“留守老人”。

整個村“老齡化”非常嚴重。

年輕人大都去城裡了,而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往往也會把孩子從小就帶著一起去了。

反而是很多老人因為住不慣才堅持留在農村。

一個村的適齡孩子越來越少了。

所以生源問題(不是質量問題是人數)成了大問題。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農村小學學生越來越少的原因:

一,家庭孩子減少。過去一個家庭五六個孩子,有的還多。孩子與孩子間隔兩歲左右。現在一家一個孩子。間隔五六歲,總體生源下降。如果現在學校只有一百來個學生,那麼在過去可能就是五六百個學生。現在一個班只有十來個學生的可能在過去就是七八十個學生的大班。

二,學校合併是農村學生越來越少。由於生源減少,農村採取合併的辦法,一個四五歲的小娃因為村裡沒有學校而要到一二十里外的學校去上學,並且還要家長專人陪同,給農村就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有的因為既然是同樣是佔著一個人專門陪小娃上學,兒女又在城裡打工,就乾脆在城裡就學,老兩口專門抽出一個人在城裡接送孩子上學。

三,山高皇帝遠,農村學生少了老師教著也沒勁,再加上設施配備也不如城裡好,導致了農村教學質量有點比不上城裡的孩子,年輕的媽媽們眼熱心急,愛子心切不想叫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乾脆把老媽孩子一起接進城在城裡上學,掙的工資就是供了個學生上學,就這麼回事。街上人多多在為孩子服務的人上。城市的繁華農村孩子進城上學功不可沒。

農村小學該不該取消?事在人為。上學不是湊熱鬧,那裡繁華那裡去。在鬧市區弄個一片地把學生都集中在那裡既不利於學習,又為家長增加不必要的麻煩,無故加大了開支加重了負擔。開著寶馬車接車送造成交通擁擠。分散了父母工作注意力,上班遲到了,咋回事?送學生。不到下班又要走,咋回事,接學生。

在農村環境好,開支小,老人也好照顧,路上車少放學還是能站著隊回家,現在農村路車都很方便,學生能安心學習,在城裡學習沒學好,倒學會了花錢,買好吃。家長掙的沒有學生花的多。長大了也是一個咚才。

隨著國家對農村的重視,城鄉差別就會慢慢縮小,農村小學學校不但不能取消,並且還要很好的重視。學習不是讓學生學習在大城市裡享受,要學吃苦耐勞的品德,這樣才能更好為社會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