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差距这么大?

统治心灵

传统意义上说的珠三角地区就是广东省的9个城市,即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省内的其他12个城市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一般不称作“非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和环渤海、长三角并列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发展引擎,广州和深圳两颗双子星更是双双跻身全国一线城市行列,对标世界一线城市。作为代表全省乃至华南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最高发展水平的珠三角,应该以更大的担当、更多的作为、更实的举措努力争先。



珠三角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于澳大利亚或俄罗斯的经济体量,在看到珠三角地区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以更大的维度把脉全省的发展困局,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的不平衡,粤东西北地区在发展基础、发展效率、发展后劲、发展动能上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制约了广东的均衡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破解,笔者提几点思考,供各位看官探讨交流:


一、落实好振兴粤东西北地区战略。 从顶层设计进一步打通全省的交通流、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流,把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的大盘子里考量,把粤东西北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腹地去长远谋划,促进经济全面、平衡、协调发展,从小了说是扶持粤东西北地区的内生动力,从大了说是为广东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二、优化珠三角区域发展质量。 珠三角的实力已经无需多言,但有一个问题要清楚,那就是珠三角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珠江东岸的发展明显强于西岸,珠三角部分城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如粤东西北地区城市,所以说,广东的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维度,一是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二是珠三角内部。要加快优化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夯实珠江东西两岸的发展质量,做到强中更强,优中更优,从而使珠三角在振兴粤东西北战略中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三、打造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县域经济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每年都有不同机构发布全国百强县榜单,指标侧重各有不同,排位也会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各种榜单基本相同的,就是相比起其他经济热点区域,珠三角上榜的县区很少,而且几乎千篇一律都是传统的诸如南番顺这样的老面孔,罕有新生力量出现,反观长三角地区,不仅在数量上一骑绝尘,还呈现出你追我赶、花开一串的局面。县域经济是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水涨自然船高,如果县域经济乏力,就会拖后腿,仅靠个别大城市的拉动是很困难的,大城市和欠发达县区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动能转换的造血式互补机制,在珠三角内部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四个片区打造若干个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四、进一步明确区域内的发展分工。 要真正破除画地为牢的门前雪思维,对比较优势和短板有客观的认识,把自己的发展放在本区域的坐标系中去考虑,在公共配套资源、产业布局等方面错位补位发展,摒弃一遇热点就一哄而上的粗放式发展思维,没有任何发展模式是可以完全复制粘贴到其他地方的,求同存异做大共同的蛋糕,最终自己能切的也就更多了。

一家思考之言,欢迎交流拍砖。


地中海的湛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发展模式的问题。

在区域比较中,大家经常喜欢拿长三角跟珠三角做比较,因为这两个区域目前是国内经济最强的两大区域,但是如果从本质上来看,两个区域的发展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珠三角的发展更像是两只猛虎(深圳、广州)然后带动着一群猫啊狗啊(无贬义)一起奋斗,而长三角呢,更像是几只大狼带动着一群小狼。

知道这个大背景,我们再来分析下广东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的差距为啥这么大。

在笔者的逻辑中,一定是经济发达的地方,那么周边的区域经济就不会太差。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北京连廊坊都带不动,但是可以带动全中国。硅谷连拉斯维加斯都带不动,但是可以带动全世界。硅谷与拉斯维加斯很近,但拉斯维加没有因此成为一个小硅谷,至今只能靠博彩业过日子,真正享受到硅谷“带动效应”的是新竹、班加罗尔、深圳、东京、首尔这些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

城市之间,真实世界的联系,靠的不是“地缘相近”,而是“各取所需”。

珠三角地区有的优势是什么,那就经济,珠三角有全国最牛的基础设施,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企业,有良好的就业机会等等,而非珠三角地区有什么?!有劳动力啊...在前面的时候也分析了,长三角都是一群“狼”,但是珠三角很大程度上是深圳、广州两头虎在带领大家“奔小康”。

(-27东南偏北)


天天说钱

马太效应听说过么?强者越强,弱者想缩小差距,难……

1.珠三角基础比非珠地区好。

珠三角在历史上就是广东的中心,因为其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适合开展农业,港口众多,适合发展贸易。

珠三角同时由于紧邻香港,在改革开放后广东快速发展的外力除中央外,最大的助力就是香港。

在资源有限的时候那肯定是发展中心的珠三角,非珠地区只得自力更生。

2.深圳的特殊地位

改革开放后,广东珠三角快速发展,但深圳由于计划单列,税收不交广东省,所以广东省收入其实不多的,虽然深圳有支援河源和汕尾,但远远不够,同时广东省还得支援内地,比如新疆西藏和广西,导致没有足够资金发展非珠地区,现在很多非珠地区交通都不是很方便,谈何快速发展,要想富先修路!

3.非珠地区地级市太多

广东省有21个地级市,太多了,很多地级市面积小,人口少,非珠地区地级市太多,导致资源分散并且无序竞争,这也制约着非珠地区发展,建议合并一些地级市!


小罗说是

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

第一,珠三角地理位置好,居于广东省中心地段,珠江出海口也就在珠三角,人群总是喜欢沿水而居,就如长江出海口在上海一样,人气旺,人就更愿意来发展,市场大,企业就更愿意来投资;

第二,珠三角地貌环境好,平原多,山地少,非珠三角地市正好相反,平原地区自然更适合和更容易发展;

第三,珠三角是省会城市所在地,是省发展重点区域,政策优势明显;

第四,珠三角有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税收优势和年轻人口红利优势明显;

第五,珠三角有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融资便利,吸引港澳投资和国际投资也容易,而投资多自然发展快;

第六,珠三角交通远比非珠三角地区发达,交通便利加快了人口流动,人挪活嘛,货物运输快,资金周转速度快,企业经营效率就高;

第七,珠三角还有三大港口广州深圳和香港,进出口贸易便利;

第八,珠三角是各类信息集散地,政府、人民和企业都信息灵通,做经济决策更容易、更准确、更富有效率。

总结了八条导致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差距大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