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療為何如此看重一紙“病理報告”

作者 宣傳部

許多患者拿到乳腺檢查的報告會一頭霧水,這些加號是什麼意思?減號又是什麼意思?病理報告到底怎麼看?

專家推薦

楊文濤 教授

大家在就醫過程中接觸更多的是臨床醫生,可能大家對病理科也非常陌生。

病理科分為很多不同的亞專科病理,其中包括乳腺病理、婦科病理、消化病理等等。

那麼病理科、病理醫生是幹什麼的呢?簡單的來說,病理科就是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體組織細胞的一些非常細微的變化,從而作出疾病的診斷。

就是說我的主治大夫可能拿著我的病理報告,對他不懂的一些內容也會請教到病理科的醫生?

我們一直在提拿到“病理報告”,這個“病理報告”到底是指什麼呢?比如對於我們女性朋友來說,關注自己的乳腺,常常會去做B超、鉬靶,有的時候拿到報告上面有一些加號、減號,或者小於號、大於號。那麼這些算病理報告嗎?

我們患者拿到病理報告,都希望對裡面的一些關鍵的數據有所瞭解,而對於主治大夫來說,他也特別看重這一張病理報告,聽說乳腺癌非常看重病理報告,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HE

ER(+)

HER2(3+)

PR(+)

當我們看到這些符號的時候,到底意味著我的身體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我該怎麼處理呢?

原位癌和浸潤性癌是否也可以通過腫瘤大小來判斷?

可以說是有一定相關性的。腫瘤越大,浸潤性癌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對原位癌,我們要充分取材來確保它不存在浸潤。

病理報告中形容腫瘤大小的T1、T2這樣的字符大概是怎樣的標準呢?

簡單來說,這是腫瘤的T分期,依賴於腫瘤原發病灶的大小。腫瘤分期的判斷有三個標準(TNM),其中第一個就是腫瘤的大小。腫瘤越大,T分期就越晚。當然在分期中不僅僅要看腫瘤大小,還要看有沒有淋巴結轉移(N)、是否遠處轉移(M)。(→戳藍字讀腫瘤 “大”等於分期“晚”?切莫“自我分期”誤病情瞭解腫瘤分期相關科普)

那麼報告中如何體現淋巴結的問題呢?

在淋巴結處理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病人做了前哨淋巴結的活檢,結果都顯示陰性的話,就沒有必要再做腋窩淋巴結清掃了。如果是做了腋窩清掃的病人,病理報告顯示0/16,意思是說取了16個淋巴結,沒有淋巴結髮生轉移;如果是2/16,則是有兩個淋巴結髮生了轉移。淋巴結轉移是決定乳腺癌病人預後好壞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大家應該特別關注。

很多病人會提到,醫生看了我的病理報告之後說需要做手術,腫瘤邊緣也需要一併切除或者活檢,這是為什麼呢?

乳腺癌有不同的手術方式。有些病人會做全乳切除手術、有的則是保留乳房的手術。對於保留乳房的這部分病人, 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腫瘤切除乾淨。這在病理報告中體現為“切緣”是否陰性,因此保乳手術的病人可以關心病理報告中各個切緣的狀況。

醫生提到的“免疫組化報告”是什麼?

通俗地說,我們在顯微鏡下看的、給出的報告還不能把乳腺癌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我們需要用免疫組化這個更好的工具來把乳腺癌更加具體的分類,更好的對付它。

<1mm的微浸潤癌是什麼意思呢?

總的來說,只要突破了基底膜,就算是浸潤癌。但是微浸潤癌的預後介於原位癌和浸潤癌之間,大部分病人屬於早期,預後是非常好的。

活檢報告為什麼不能立刻拿,一定要等幾天呢?

病理報告牽涉到切片誕生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臨床取到的組織要經過取材、脫水、浸蠟、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的步驟,最後才能把一個組織做成染過色的病理切片,在這之後還需要有經驗的病理醫生進行顯微鏡下的觀察,然後再做出判斷,所以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