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逃深”回老家工作,后来又回到深圳,什么感受?

康存亮

我是精英酱,现在已经在深圳呆了一年九个月了。

临近毕业那会儿,当时找正式工作,我也在纠结到底是回家乡呢,还是留在深圳呢……于是我回家呆了一段时间,去了家里的电视台实习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回深圳找工作了。

我的老家在粤东的一个三四线城市,现在也是处于发展期,说实话基础设施也不断在完善,出行游玩环境什么的也不会不好,是个蛮适合生活(养老)的城市。

当时回老家那段时间也挺好的,一个月工资3000+跑腿提成,没有五险一金,吃住都可以在家里,每个月可以省下来两三千存入银行。而且平时五点半下班,十分钟就能到家了,吃完饭还能和爸妈出去外面溜达一圈压压马路,这个年纪能陪爸爸妈妈说说话也是挺好的。偶尔和朋友去宵夜,也不怕第二天要早起赶地铁上班迟到。家里物价也比较便宜,吃喝什么的,一顿花不了30块。

而我现在在深圳,每个月到手工资4000,和朋友合租,住房大约要花1200元,吃饭每个月要花1500,交通费300,加上买衣服化妆品什么的,每个月所剩不多了。另外因为住的地方哈公司距离要一个小时地铁,每天早上七点起床赶地铁,遇到高峰期时候可能挤两三趟车都上不了,夏天还会闻着满车厢的汗味差点窒息。晚上下班到家也差不多八点了,偶尔早下班自己做饭也得九点才吃得上,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吃快餐解决,尽管如此每顿还是要25。深圳的生活节奏很快,所以我每天都觉得很累很累,也很少有时间给家里打电话。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还选择来深圳呢?因为我还年轻呀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就该选择在外面体会一下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一下奋斗的感觉。

毕竟过去十几年我都在老家那座城市长大,我知道我选择在老家工作的话,未来是怎么样的。一两年甚至十年,无非就是每天慢慢悠悠,也没什么压力,领着一个可能随着工作年限增长的死工资。等到了年纪,有合适的就结婚,没合适的就相亲,接着生孩子,相夫教子,这样日复一日,到我老了。我知道这样对女孩子来说可能也没什么不好的,爸妈也希望我稳定下来,在家里工作,在他们看得到的地方,做一个“乖女儿”。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自己会在深圳呆多久,毕竟现在这个房价,我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买得起,等过个十年八年的还买不起的话,那个时候考虑到我的小孩上学的问题,我可能会选择回家。

最后我想说,还是看你自己的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了。另外也要考虑你父母的身体情况吧,目前我爸妈是还年轻,所以我不在他们身边也还没关系。


无忧精英网

我在老家工作过,现在在深圳打拼,身边还有一帮面临各种压力、迷茫的年轻人。

内地市场经济欠发达的所谓“老家”和现代移民社会代表的深圳,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老家是熟人协作社会,外来人口少,深圳、北上广、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是陌生人协作社会。两种社会的运作机制是不一样的。

我主要想说:“老家”的世界、深圳的世界、选择

“老家”的世界

熟人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以人情为中心,有丰富人情的人,就是最大的资源拥有的。

我刚毕业在老家工作,湖北的一个城市。这个世界基本是40岁及以上的人在把持的网络,每天下班就自己鼓捣自己喜欢的电脑、网络,人际主要是同学之间的交往。

工作一段时间后,总感觉和领导同事生分,为了融入大家的环境,就需要出去喝酒、打牌、送各种人情礼。刚工作时,那点工资根本不够,我有一个在政府的同学,每个月都要借钱,我虽然不至于借钱,但基本没什么剩下来的。

这样的阶段得持续3-5年才能好转,等到你结下一张人情网的时候。我那政府的同学,持续了3年才没有转机,后来就发展顺利。

我实在是讨厌这样的生活,每天酒囊饭袋似的,身体也不好,虚度光阴的感觉非常难受,生活也很灰暗。就离开了老家。

这些年过去了,老家的经济面貌变化很大,但人情的社会基本没变。逢年过节回家,和人情相关的扑面而来,老家很多的经济形态也很特别,比如烟酒基本就是一个大生意,再比如,餐饮的规模从比例来说可能比一线、1.5线城市大得多,比如,有各种各样的牌局,麻将馆。这个在深圳难以想象。

老家应酬之多,不在局中很难想象。反正我在老家的朋友,有一点头面的,基本不在酒桌,就在牌桌。这些都是表象,表象的背后都是熟人在编制和巩固一张人情的关系网络。

但这张人情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虚伪。这是潮流,经济上一点规模一点的“老家”迟早都要向深圳这样的世界看齐。

熟人的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要想混得好,必须成为人情网中的一个节点。

这需要时间,所以老家是属于“老人”的,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

深圳的世界

一线城市、1.5线城市外来人口比例很高,最高当然是深圳,外来人口比例非常高,按统计来算都差不多80%了,考虑到很多外来人口并未纳入统计,真实的外来人口比例比这个高多了。

外来人口多,组成的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这就不是单靠人情能维系的,是一个由契约和信用组织起来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人是自由的,选择也是自由的,人和人的组合主要看个人的价值点。

我在深圳生活和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

1、机会多。只要有价值、肯努力,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得多。我们小区是一个开放性小区,就生活了大量的农民工,这些人在深圳已经呆了10多年,就是不愿意回老家,问原因,大体上是深圳赚钱的机会多,不拖欠,现金结算。

2、合作的成本低。老家什么都讲关系,干一件事情非常费劲,规则和潜规则很多,做事的成本非常高。

3、社会分工非常细致和全面。在深圳,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购买,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非常容易获得,这一点在老家可做不到。

4、生活成本可控。扣除房价因素,深圳真实的生活成本和老家其实不大,老家的生活成本不见得比深圳低。

5、压力比较大。深圳有钱人多、创业的人多、优秀的人多,容易有比较压力,加上大家要赚钱的动机大,压力可想而知。

理性选择

纵观美欧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国这样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分离的现象都存在。

总体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大的发展主流,主流的意思就是,中国未来大多数大的城市都将会是一个陌生人的协作世界。

比如美国就曾经历过大搬家时期,美国家庭到处迁移流动。

所以,适应才是王道。

如果想要丰富的、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最好适应深圳这样的社会,提高自己的价值。如有想要平静缓慢的生活,可以生活在老家,但需要一颗安于现状的心、融入现状的心。


江焕勇

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不好混,所谓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是因为在这样的城市里,流泪也不一定有人关心。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天桥上看到有人大声呼喊的宣泄情绪,有人在在大街上歇斯底里的情绪失控都不奇怪。行色匆匆的路人也少人人会留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有时间来凑这个热闹。
所以在这样的城市里归属感会低一些,理论上能够到的梦想,和当前想想如何也够不到的现实,很有意思。的确,大城市是最能接纳梦想的地方,所以很多年轻人一开始选择在一线城市打拼,因为这里相对公平,有更加多元的工作机会,更多的思想,和最前沿的信息。当你习惯了现实的城市节奏以后,对大城市的好处会习以为常,而对它的弊病愈加明显。人都是这样,得到的东西存在感会越来越低,而得不到的存在感越来越强烈。
一旦逃离大城市,刚回到小城市的人刚开始感到更加舒适,更小的压力,会得到短时间的满足,相比之下对大城市的吐槽更加放大。所以很多人选择降维打击,回到自己的小城市,或者是因为家人原因而顺遂推舟回家。但是那些原本得到的好处,在失去了以后,存在感就立马体现出来了,并且还是那么低举足轻重。发现小城市工种有限,很多职业岗位压根就不存在,比如金融,IT这些行业在小城市几乎没有生存之地。小城市处处讲人情,付出难以得到比较大的回报,激情就被慢慢消磨,却又不甘心。不是小满足,小确幸,生活也慢慢暴露出来无奈。小城市人少,经济活力低,那些满怀着希望地小地方开个小店的过个小老板的人发现是门可罗雀,最后赔钱走人。
最后很多人不得已又回到了一线城市,其实啊这都是人生的选择,没有什么逃兵,失败的说法,心理上不要有压力。但我想提醒的是,无论您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至少要看到个三五年,十年,而不是每次都陷于当前的感受,不爽了就走,那么无论走到哪里,发现好像都没有哪里地方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我是职场达人秋叶大叔,欢迎你的关注~

秋叶大叔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回答入木三分,博得了众多网友的赞同。他说他在深圳,过得很辛苦,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但是,身边有很多牛人,大家为了事业,可以拼了老命打拼。他说:“深圳是个神奇的城市,它不会嫌弃你的出身、学历,不会鄙视你家庭条件,它只看你是否努力,真的。”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他回到三线小城市,有四件事,让他忍无可忍,第一,他的专业,找不到工作。第二,能力是个屁,人际关系和家族势力基本就是一切,这几乎是小城所有人的价值观。任何的事情都要靠关系。第三,你的仕途完全是巴结和拍马屁,而周围的人都劝你说: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最后,所有人判断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公务员。


人在深圳

我就经历过,在深圳工作了几年,因家有小孩而回老家发展,回到老家发现各方面差太多,首先,

工资待遇:老家工资低,一个月才2000块,工作时间九个小时,不买社保公积金一类的福利,月休四天,还不包吃住。找工作难,找合适自己的更难。

深圳工资高些,随便都有6000到7000块,虽说不包吃住,但起码有五险一金。工作八小时,月休八天。

人事关系:老家什么都说后台,办点事都要托熟人,还不一定能办好,邻里间也看不得你过的比他好,你穷又看不起你,你有钱些又眼红你。

深圳虽说也是有后台好办事,但起码政府部门都正规些,要办什么事都好办。不存在什么邻里问题。

消费问题:老家的经济差消费高的离谱,消费跟深圳看齐,有些行业比深圳还高。

教育资源:老家的小学基本上都到镇上了,乡的小学都没什么老师肯来,教学质量也差,动不动就体罚,过节什么的送礼。

生意发展:在老家的人基本上都没什么闲钱消费,做生意赚的都是维持家开支。有钱的都是黄赌毒骗,只有娱乐场所和饮食行业是一片繁荣。在深圳只要肯捱苦,摆地摊一年都有十来万。

总结:当年纪有五六十了就呆在老家吧!如果还年轻就一定是深圳拼搏赚钱,起码机会多的多。


王又水

记得那是2000年过完端午的第二天,那年17岁不到,独自来到深圳,而且一呆就是11年!深圳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为什么会逃离深圳,说实话我真是一时脑子发热,说回来就回来了,回来已经有一个月了谈谈自己的感受来回的经过!   十年前带着800块去了深圳时,一无文化,二无技术,三无朋友,四无钱,苦与累,现在想想要再活一次我真活不过去!相信和我和同样经历的漂在深圳的朋友一样,很多人梦想,当然我也一样为了梦想去了深圳,我记得小学时老师深圳是经济特区,在我的记忆深圳这两个字太难听了,但老师说得自己都向往的地方,所以一直记得中国有深圳!初中未毕业在家乡的小县跟着别人搞装修学徒,工资是半年1000块,月薪不到200块   一年多后有点积蓄我想到了深圳,独自坐长途大吧在车上我就在想我的梦想是啥,我的梦想就是每月能拿600块一个月就好了,车在路上坏了三天边修边走,7天到了深圳,800块花去车费吃的,只有不到300块,我记得车子把我停在布吉关口,在坐小吧到南油大厦,花1块钱买了一份报纸在里的荔枝林的过了深圳的第一个晚上,第二天开始了找工作,那时还查暂住证听说没证的会送去劳教干活给送回老家,此时的梦想就是能一个地方睡觉,有热饭吃,别提600块的月薪了!几天的幸苦,找不到任何工作,周围全是服装厂,但都要熟手,看在一个巷子在培训车工,我花了100块钱,学了一下午到晚上9点(别人学几天都不如我呵呵),第四天终于找到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服装厂车位工,,,,,,,,,梦想很快实现!!,,,,,,,   不守安份,东跑西闯,梦想越来越多,在现在回想都有点不敢相信的走过了11年,谈不上成功,只能说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后悔就可以了,按照家庭条件以我的出身很难找到媳妇,07年时把所有积蓄在县城买了个房子,为了以后找老婆,但缘分让我找了几个女孩子都以被甩告终,所以偶找了个外面的江西老婆,怕老婆以后回家乡不习惯09年在深圳买了个窝居房子,之后为了方便又买了车,老婆生了我喜欢的女儿(因从小亲戚全是男孩)有自己的小公司,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为什么为逃离很多人迷恋的深圳,我有自己的想法!主要还是自己能力不行在深圳过得太累,回家乡,未必就不能一事无成,,第一虽在深圳有房,但户口没有小孩已经两岁了,上学是一个问题,第二我是家中独子,父母全来深圳,第二,钱虽花得不多,但父母不习惯,第三我是家中独子,父亲身体不是好,第四,我真的想换个环境,第5,现在回家做什么,我老婆认识我后就没上过班,喜欢网购所以就在网上开了个店已经两冠,她说她养我,如今做得还不错(为了广告嫌疑就写出来了)人不能只为了自己活着,回家的提议是我的老婆主意,其实是她也是我选择回家的原因!   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日子过得真是舒服,不用为每天起床几百块的开支 (生活,房代,等)发愁了  钱太多有什么用,过得开心最重要,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呢,如果在北上广太累,逃离这些地方回到小城市为什么不好呢?(可能是我这种没文化的人的想法吧)  


小凯哥哥

早上十点半,我想对深圳的创业者和奋斗者说:“辛苦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深圳?


1、这里的城市环境、人口素质、公司环境相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都具有优势。


2、这里的政府行政部门相对公平些、不会像二三线城市那样“迂腐。”至于其他的,我觉得都还一样,在深圳创业过的都知道。

3、如果是年轻人,深圳的薪资水平比二三线高、只要是人才、这里可以找到你奋斗的地方、比如IT、金融行业、这里的公司相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要正规的多。

4、虽然这里有很多人都有思家情节、但是年轻人还是要有梦想的,毕竟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去奋斗、要比在三四线城市奋斗的人希望更大些。


奋斗吧、创业者们。


时光书简

以史为鉴,为你讲述时光里的故事


时光书简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人在北京工作,几年前就以100多万在北京买了房子,但有一天,他觉得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很没意思,拼尽全力也只能在北京混个温饱的水平,他觉得累了,于是把房子卖了,回老家工作。这时候,他的房子已经涨到了400万。

他回老家找了一份清闲的工作,并拿着这400万买了一个房子,剩下的钱就供自己补贴着用。他过了两个月舒舒服服的生活,无忧无虑。但渐渐地,他觉得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想的那样,老家是一个工作氛围死沉,凡事看资历、不看能力的社会,这让习惯在大城市生活的他感到越来越不适。

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又卖了老家的房子,并贷款以470万在北京重新买了自己居住的那个小区的房子,又开始了在北京的生活。

这个人的情况已经算好的了,起码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而更多的人,是在北京辛辛苦苦打工好多年都买不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其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房价高企的一线大城市的情况都一样,无数人怀揣着梦想,在大城市默默地奋斗,希望有一天能在这个城市立足,享受最前沿、最繁华的都市生活。

大城市很包容,它不问你的出身,给你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让有眼光、有能力的人通过奋斗获得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大城市也很残酷,绝大多数有才华的人都汇聚在这里,你的才华可能会被其他人淹没,你的奋斗可能永远盖不住别人的光芒。

所以,很多年轻人一开始满怀憧憬来到大城市工作、生活,不久后就会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萌生退意,想回到家乡,过上相对舒服和安稳的生活。

其实,很多没经历过的人不知道,任何一个东西的好和坏都是相对的,大城市不仅有繁华,也有无数被埋没的血泪。小城市也不只代表安稳的生活,还有那些人情世故以及灰色的潜规则。很多人都有题主这样的情况,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再从小城市回到大城市。其实这也是一个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你总得亲眼去看看,亲身去感受,才知道你想象中的世界真实是什么样的,你总得让自己处于完全不同的环境,接收到现实与内心的碰撞,才知道自己的心灵属于哪里。

有些人不适合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活,所以在小城市找到了最舒服的生活姿态,有些人本来就属于大城市,小城市的发展的弊端让他无法忍受,那他最终还是会回到与自己同频的环境中,即使会劳累许多,即使会头破血流,但这终归才是自己的家。

没有什么路是白走的,该你经历的,你一件都逃不掉,所以,题主所说的“逃深”和“回深”,说到底只是一个提高认知的过程,不要把重点放在逃或回,而要清楚自己在这条路上收获了什么,拿住你收获的东西,以更成熟和从容的心态去迎接前路,才是成长的正路。


科技扯谈官

深圳消费水平确实高,月薪不过万,在深圳是很难存到钱的,在深圳靠打工买房已经是梦想了,一平方6/7万靠打工一年也存不到,打工十年还是打工,要以存钱为目的去打工才能真正赚到钱,很多人一开始都有梦想,带着梦想去打工,想先打几年赚点本钱就回家自己创业,可是又有多人做到了呢,他们慢慢的安于现状,不舍得放下那几千块一个月的固定工资,一晃多少年就过去了,当他们有了经历有想做点事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到最后只能选择回家创业,谁都知道创业不易而且风险太大,很多人舍不得投资,他们甘愿继续去给别人打工也不愿意自己投资当老板,所以打工路上来来回回,最终把创业交给下一代。




火星情感

在深圳混了8年,税后8K,租不起房,养不起娃,为了孩子只能抛妻弃子,一个人独自奋斗,就在今年,决定回老家,四线城市,工资税后6K,终于在市区买了套房70万,贷款买了辆车,回老家也只要1个小时,但不习惯家里的生活方式,犹豫要不要再回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