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葫蘆是最完美的?

娜仁娜

我是《愛瓠說》小瓠。

中國人對於外國人定義的中國美女,總是心有慼慼焉。因為眯眼高顴骨的木蘭,不是中國人心中認為的美女。葫蘆也一樣,不同民族對她的審美認知也不同。對於中國人來說,形狀,皮色最接近自己想要的那種葫蘆,手裡拿著把玩,心裡那個舒坦勁兒,就別提了。就那個型,那個味兒,就代表了無數說不清的含義,這是我們的一種文化心理。

對於外國人來說,基本不注重葫蘆的特有形狀,以及這種形狀內涵什麼特定的意義。而是這個葫蘆做成什麼完美的藝術品,它才是美的。

小瓠見過的葫蘆太多了,數不清。有一次我在葫蘆島葫蘆山莊攤位上,看到一個二十多公分高的亞腰葫蘆,上下肚的大小,粗細,比例勻稱,腰線曲線恰到好處,總體的形完美的契合了中國人對葫蘆蘊含意象的所有想象。體現出一種濃烈的無法說清楚的意蘊,帶有人格化的靈性,一見之下,無法忘懷。當時很忙,沒有回去再買,結果失之交臂。惜哉!

所以我認為中國人心目中完美的葫蘆,絕對是有的。

中國人的審美,是以細膩著稱的。一件事物對於中國人,它得經得起琢磨,得能咂摸出味兒來,不能讓人審美疲勞,而是津津樂道,這才是好玩意。好的葫蘆就是如此,它能觸及我們心裡的那個情愫的點,它的形狀差一點,也不能代表我們情愫訴求的那些內涵。

我們看我們都喜歡那種葫蘆之美:

這是小亞腰,上下肚的弧度,比例差一點,也不行。它就是無形中向我們去說了很多的美(外國人感受不到)小葫蘆容易出完美比例,越大越難看到好的形出現。

這個小葫蘆的形狀,曲線弧度,脖兒的長短,代表的涵義完全不同。


這兩個的形的感覺,又不一樣。

這三個大葫蘆的形,已經可說是非常好的了,但是給人的完滿具足,合心和意的感受都不一樣。

有的時候,也是各葫入各眼。難以說清。

好的葫蘆必須是型正臍端,曲線完美,腰粗細得宜,脖長短和粗細適度,總體比例和諧。才稱完美。

其他種類葫蘆各有各的好,但是標準也就因人而異了。

日本人欣賞他們特有的葫蘆品種的型,傾向於自然型。但是唯我獨賞,審美也很執拗和固定。

葫蘆發源地非洲對葫蘆的型沒有要求,裝扮起來的葫蘆,都是美的。









美國葫蘆則是藝術創造的原材料,葫蘆形狀越自然越好,完美的是作品。

葫蘆給全人類帶來美感和靈感,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她的美的標準,每個藝術家都有完美的葫蘆作品。我希望現在你的手裡,就有一個正在把玩的,完美的你的葫蘆。

我是《愛瓠說》葫蘆文化,書法篆刻,工藝的小築。葫蘆藝術的推廣者。


愛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