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问题多,国产车为什么还要偏爱双离合?

何心恺

双离合变速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使用,那是因为它优点突出。

1.换挡快。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时间非常短,比手动变速箱的速度还要快,只有0.2秒不到。

2.省油。双离合变速器因为消除了扭矩的中断,也就是让发动机的动力一直在利用,而且始终在最佳的工作所以能够大量节省燃油。相比传统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箱更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油耗大约能够降低15%。

3.舒适性好。因为换挡速度快,所以DCT的每次换挡都非常平顺,顿挫感已经小到了人体很难察觉的地步。

4.在换挡过程中,几乎没有扭矩损失。

可以看出,双离合变速箱保持了自身的优势之外也吸收了传统变速箱的诸多优点,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DCT双离合变速箱,就连之前一直执着于AT变速箱和CVT变速箱的本田也为国产的讴歌CDX配上了一台8速双离合变速箱,对于这样一款讴歌在华的翻身之作的配置,也能看出双离合变速箱现在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

目前有哪些双离合变速器出现过问题?

但双离合变速器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最为沸沸扬扬的是当年大众DSG变速箱的那次召回。诚然DSG变速箱在行车过程中突然动力中断确实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如果正好处于上坡阶段,突然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之后大众对所有涉及DSG动力中断的车型进行了召回,通过对变速箱系统进行调整,也算是比较完整的解决了问题.

其实不止大众,其他品牌的双离合变速器也经常被爆出发热、低速抖动、换挡顿挫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很多消费者对双离合变速器产生怀疑。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还不是双离合变速器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双离合变速箱对电控换挡系统及标定要求非常高,包括换挡点的控制、各种行驶模式下的换挡控制、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等等。这些才是真正考验变速箱成熟与否的关键。

所以,并不是双离合变速器本身不好,而是与之相配套的电控系统没有适配国内的路况。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使用了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常常被厂家要求进行软件升级,升级之后往往能大大改善之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也充分说明了拿来主义的弊端。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双离合变速器真正进入民用市场的时间还不长,尤其是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对各种复杂的工况与行驶状态的应对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虽然国外很多车型已经在用双离合了,但国内的道路情况复杂,用车环境多样,双离合器问题频出,说明厂家在实验验证阶段还没有完全考虑周全。但是,随着摩擦材料的进步,以及标定结果逐步完善,疆哥个人认为一段时间后干式双离合会更适应国内的使用环境,但目前还是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沉淀。

双离合变速器能不能买还要结合你自身用车环境来看,如果基本上是城市内使用,我还是推荐CVT、AT车型,如果以高速、国道、省道为主的,双离合也是可以的。要是追求稳定安全,还是选择更加可靠稳定的CVT和AT变速器吧。

总的来说,疆哥建议除非是一些高性能车,民用车选购目前不推荐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对于干湿两种双离合变速器,目前来说还是湿式双离合靠谱一点。


车域无疆

双离合变速箱本身其实是被用于赛车领域的一项技术,由于传动速度快,换挡效率高,导致这项技术在高端领域被运用的非常广泛,就比如日产GTR的GR6双离合变速箱。

另外例如保时捷911、法拉利F458、兰博基尼上那个类似双离合的序列式都在此列。然而,我们看到的国产品牌的双离合能够和这些机械结构复杂的双离合媲美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并且问题频频。

其实这个里面涉及到一个成本问题,目前在AT变速箱领域,世界市场基本被爱信、ZF、捷科特、科特拉克等等知名品牌占领,国产品牌例如广汽传祺GS8就采购的是日本爱信的变速箱。但是之前就爆出变速箱供应短缺的问题,这样就严重限制的品牌发展和销售。

4AT变速箱技术简单,但是整体来说过于老旧,已经严重跟不上市场步伐,再加上大的变速箱公司不愿意和小型车企合作,这就变得想要使用上AT变速箱难度更高了。

所以国产车型在“双离合”上另辟蹊径,并且在这个领域开始形成抱团,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我们熟知的博格华纳品牌就已经和中国众多车企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共同研发双离合变速箱的关键技术,形成一个大型平台,并且提供参与的车企研发生产自己的变速箱。

这样一来,整体成本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其实目前我们看到的市面上大部分双离合变速箱都是在手动变速箱和AMT基础上开发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造成大面积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高端领域,其实双离合变速箱由于高精度、高机械化、高电子化,导致成本极高,很少有车能“用得起”高端双离合。而在低端领域,一个在MT基础上开发的双离合帮助车企在成本控制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然这点国家层面也给予了很大支持。

虽然不见得双离合就好,但是作为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并且正好能够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同步提高,这的确可以说拥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的。


鲸车评

双离合之所以被国产车偏爱,主要还是因为双离合自身的优点以及双离合技术本身没有没有专利壁垒的原因!当然,受限于双离合的机械原理和机械结构,双离合的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自动变速箱的现状:

当前,世界上的自动变速箱核心技术主要被爱信、爱达、捷特科采埃孚、格特拉克、博世、博格华纳、德尔福等企业控制,这些企业目前大部分都在国内设立变速箱厂,不过目前主要供应自己的合资汽车。另外,这些企业对国内车企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壁垒,国内车企基本上没办法获得产品或者技术。

另外,我国自主有能力设计自动变速箱的企业只有吉利和奇瑞,还有一个是2013年横空出世的山东盛瑞,生产了国内第一个8AT,而几家公司的产能远远不能供应中国市场。

为什么采用双离合:

  • 双离合自身的优点:双离合换挡速度快、油耗低,双离合采用离合器片切换动力,生去了液力变矩器,采用提前结合挂挡的方式,升档动力不中断,这些优点决定了双离合的未来。

  • 突破专利桎梏:双离合技术很古老,早在二战时就被设计出来,只是由于当时的电控技术和材料限制,并没有广泛应用,由于时间久远,专利保护早已过期,德国大众一直想要布局自动变速箱,但是面对着自动变速箱的重重的专利壁垒,即使是大众也无可奈何,只能采用了这个古老的双离合技术试图冲破壁垒,于是在2003年大众的双离合DSG投放市场。经过十几年的的发展,双离合已经不断完善。国内车企苦无合适的变速箱匹配发动机,一般来说只能匹配手动或者落后的4AT、6AT,这无形中降低了国产车的竞争力,因此,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双离合这个技术,试图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双离合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国内目前可以买到的最靠谱的双离合变速箱是大众,毕竟大众的双离合在历经过“国内大市场”的测试逐渐完善,其它的双离合并没有这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改进。但是,即使是大众的双离合,在日常驾驶时也不是那么完美,低速急加速顿挫是不可避免的。其它厂家的双离合还多多少少存在换挡异响等问题。很多国产的双离合匹配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后,有一些又换回AT,说明双离合目前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不过总得来说,国产双离合变速箱在国外严密的封锁下,突破重重壁垒杀出了一条血路,可以预见的是,双离合仍然会不断发展,成熟度会不断提升。


消费者如何选择:

实际上国内消费者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不够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路况去选择,如果自己的驾驶路况是大都市堵车环境,选择双离合就需要谨慎,路口只是城市通勤,一般驾驶路况,那么双离合变速箱也是可以选择的。
我是众口说车,感谢您的阅读,分享汽车知识,交流用车经验,期待您的关注!


众口说车



看不起开合资丐中丐SB

双离合虽然问题多,但是优点也很突出,我们不能因为有问题就放弃它,毕竟一个产品都是逐步走近完善的。包括大众的dsg,虽然闹得沸沸扬扬,确实也是让车主感受到了担忧,但是,双离合的换挡速度,传动效率很高,而且节油。在实践中大众也把干式双离合换成了湿式双离合,这也是一种进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解决问题,只是之前的车主被动的要为这样的进步买单。希望双离合能够越来越稳定


月月鸟飞16

不是偏爱,是成本低,技术要求低,而且国产造双离合当时上了大众的当,大众当初大肆宣扬双离合的优势,结果国产也入坑了,发现问题后也无法自拔了,再加上成本低,当然还是用自己的东西便宜啊,研究花那么多钱,只能让消费者买单了,我们可以看看,不管是奥迪,还是国产,双离合都用在低端,高端基本都是AT,当然,保时捷的PDK除外,保时捷也是大众的,他为什么不给A4A6用PDK呢,还是成本问题


140923532

问题多不多去自动变速箱维修厂看看就知道了。修理工有句顺口溜,修不完的双离合,大众09G,迈腾02E。日产的CVT通用的6at,本田的大力鼓…总之故障率最低是老式的4at,尽管这4速箱子生产厂家很多,使用在各个车系中,坏的非常少,维修容易还便宜。


某天v

成本低,面子工程,满足一部分人的虚荣心,以及一定的人群无法使用手动挡。厂家赚取高额利润,还有宣传的由头,要面子的傻子才不会问这些问题,他要的是高大上,不怕花钱,哪怕钱是哭着喊着从父母爷爷奶奶闹来的。再有一些人,驾照基本是花钱买的,一沾手动挡根本无法上路。又不懂车,一忽悠就信了,车坏了,都不知道那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