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死敌,曾经的东巴(孟加拉国)怎么和印度没有冲突啊?

汪175403556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矛盾源于印巴分治——这是英国人在撤出南亚次大陆之前的最后一大杰作: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将原英属印度划分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和信奉印度教的印度。然而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独立建国之路却并不平坦,这在相当程度上和英国当初的殖民政策有关:英国入侵印度时印度内部存在很多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土邦,英国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英国直辖地区称为英属印度,而在直辖地区之外英国仍认可土邦王公相对独立的权利。根据印巴分治的决议:这些土邦有权自主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是印度,然而在某些土邦这一分治决议却遭遇了尴尬——以至今印巴之间仍在争议的克什米尔问题为例:克什米尔绝大多数公民信奉伊斯兰教,然而当时统治克什米尔的王公却是印度教徒,于是就倒向了印度,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此后两国之间还曾多次交锋。然而正如题主所说曾经的东巴基斯坦后来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并随即退出了印巴之间的冲突,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图是印巴分治地图,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巴基斯坦的领土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部分,而在两者之间隔着印度的庞大国土。巴基斯坦的主体部分位于西部,东巴基斯坦实际上成为了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即使在信息咨询已相当发达的今天拥有飞地的国家也屈指可数,在上个世纪的南亚地区以巴基斯坦的国力想要控制这样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其实并不容易,与此同时印度也不会放弃巴基斯坦这个可以被自己利用的软肋。印巴分治完全依据于宗教信仰,而忽略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在民族文化上几乎是完全不相通的:西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旁遮普人,其次是信德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东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孟加拉人,其母语为孟加拉语。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远离本土的东巴基斯坦的控制就在这里强制推行乌尔都语,以试图彻底同化东巴基斯坦地区,然而这引起了东巴基斯坦人民的抵触。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国内经济建设上始终偏重于西部本土,而对东部飞地则显得不太上心,久而久之双方的恩怨日积月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东部人民认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综合在一起使东巴基斯坦对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强。

1971年3月26日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并在4月于印度加尔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随后东巴基斯坦发生大规模动乱和难民潮。印度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打击巴基斯坦的大好机会,于是出兵当时的东巴基斯坦,随后战争又扩大到西巴基斯坦,最终酿成第三次印巴战争。当年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从此东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既然孟加拉国的独立是在印度的帮助下实现的,而孟加拉国之所以选择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又是源于同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矛盾,那么独立后的孟加拉国退出印巴之间的冲突对峙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尽管如此,也并不是说孟加拉国和印度之间就完全没有任何冲突。尽管孟加拉国的独立是在印度的帮助下实现的,但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孟加拉国从独立之日起就对印度试图控制自己的盘算极为排斥,费尽千辛万苦才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的孟加拉国自然不愿又被印度所控制。与此同时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同样存在领土争端:印度在孟加拉国有飞地,孟加拉国在印度也有飞地——两国互相共有飞地198块。孟加拉国第一大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有两大支流:其一为发源于中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其二为发源于印度的恒河,印度掌握着这两大流域的上游,孟加拉国则指责印度的水利设施影响了位于下游的孟加拉国的用水。不过这样的争执都是孟加拉国和印度之间的局部利益之争,孟加拉国从没想过要介入印巴争端中,而孟加拉国和印度的争执相比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之争简直不值一提。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孟加拉国与印度是没有大的冲突,但是也曾存在矛盾。两国之间就存在着飞地问题也存在过争吵,印度和孟加拉国互相共有飞地198块,印度在孟加拉国有飞地,孟加拉国在印度也有飞地。2015年两国进行了162块飞地的领土交换,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基本的解决。两国的飞地问题,可谓历史遗留问题,存在了近300年。这些飞地的总面积不过才50平方公里,两国曾为此问题有过争吵,但是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克什米尔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中心位置,从这里可以俯视西南的巴基斯坦的核心地带印度河平原,也可以俯看印度的核心地带恒河平原,可谓是战略制高点,所以印巴两国对此问题谁都不会轻易让步,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有时道理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尽管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占总人口的近80%。印度与孟加拉国根本不会为了总面积才50平方公里的飞地而大动干戈。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原本是一个国家,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由西巴基斯坦(现在的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孟加拉国)组成,当相隔近2000多公里。在1947年和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就进行了两次战争,其实由于东巴基斯坦的存在,巴基斯坦其实是可以左右开弓的,印度对此估计也是如坐针毡。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终于使相距约2000公里的东、西巴基斯坦内部矛盾变得不可调和。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建立了孟加拉国并成立了临时政府,印度则以战争手段支持孟加拉国的独立,同年11月,印巴第三次战争爆发,印度军队大举进攻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12月,达卡(孟加拉国首都)被攻陷,巴基斯坦在东巴基斯坦的驻军投降,1972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对于孟加拉国的独立,印度可谓“劳苦功高”,为此两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很蜜月。

另外从民族与语言上,孟加拉国与印度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孟加拉国的主体民族孟加拉族是古代从中亚和南俄草原地区迁入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后裔,而占印度人口近半的印度斯坦族也是古代从中亚和南俄草原地区迁入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后裔,孟加拉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东部语支,与印地语一样,是梵语的派生语。要论关系,其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在历史上都是有着很深的关系的。7世纪起,阿拉伯人的入侵给南亚次大陆带来了伊斯兰教,从13世纪起,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为主的军事贵族集团建立的德里苏丹国统治了印度北部大部分的地区,并把伊斯兰教立为国教,后来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化的蒙古人又建立了强大的莫卧儿帝国。这样伊斯兰教在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和恒河三角洲的大部(孟加拉国)完成了宗教替代(其实12世纪之前,相当多的孟加拉族是信仰佛教的),伊斯兰教成为了这两块地方当地的主要宗教,然而作为本土的印度教文明依然在恒河平原和南印度被顽强地保存了下来,这也是后来印巴分治的的一个历史原因吧。

1947年,印巴分治时,由于旁遮普省和孟加拉省的穆斯林不占绝对多数,这两个省被分割,对于当时的孟加拉省,留在印度的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后来就成了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穆斯林占多数的就成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与印度并不存在像印巴之间克什米尔那样大的争端,孟加拉国几乎三面被印度包围,而印度的东北部是没有出海口的,印度东北部的进出口贸易还要仰仗孟加拉国的出海口。并且印度本土与东北部的唯一连接处最窄处仅宽20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和孟加拉国挨着。同时印度本身就问题多多,西边又有巴基斯坦,对于这个人口有1.6亿的穆斯林大国也没有吞并的可能,即使有心也无力。所以实在也找不到两国发生大的冲突的理由。


十三叔看历史

曾经也是冲突很厉害的,现在基本解决了,但是深层次的矛盾还是有,以后爆发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下面按照历史顺序,详细解说。

第一,蒙巴顿方案。蒙巴顿方案是南亚次大陆纷争的根源,其中的克什米尔问题导致印巴三次战争。幸运的是,甘地和赫鲁尼在蒙巴顿方案出台前,上下奔走,终于将加尔各答留在印度版图。我们知道孟加拉国基本全国就在恒河三角洲,但恒河三角洲的精华是加尔各答!从卧莫儿王朝加尔各答就是可以连接恒河平原的最好港口,一直也是恒河三角洲最富庶的地方。因此,印度在孟加拉国方向的野心不如在克什米尔大。

第二,印度的软肋,西里古里走廊。由于印巴分治方案,印度的东北部于印度主题分离,只有一个最窄处仅有20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这导致印度东北部有一定分裂倾向。印度未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吞并了锡金国。顺便说一句近日咱国在洞朗地区修路印度为啥那么打反应,因为洞朗地区就挨着西里古里走廊和已经被吞并的锡金国,这路一旦修成,对印度的威慑太大了。同时,印度其实一直想吞并不丹和尼泊尔,原因都是西里古里走廊。而西里古里走廊南面全是孟加拉国,如果说印度对孟加拉国没有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三,三次印巴战争。三次印巴战争的主战场都在巴基斯坦这边,但孟加拉国方向也动用了武力,并于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巴基斯坦,迫使孟加拉国独立,说孟加拉国喜欢印度是不可能的,只是由于南亚次大陆的地缘过于封闭,孟加拉国的经济活动必须依靠印度。

第四,政治和解。印度毕竟主要矛盾在巴基斯坦这边,因此,从第三次印巴战争打成政治目的后,对孟加拉国采取和解态度,意图稳固后方,将主要精力对抗巴基斯坦。到2015年6月6日,印度和孟加拉国签署了领土交换协议,交换了200多块飞地,厘清了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基本解决了所有台面上的矛盾。

所以,总体而言,印度的主要战略进攻方向是巴基斯坦方向,对孟加拉国采取安抚策略,但是孟加拉国也绝不是盟友。孟加拉国当然也很害怕印度的文化同化,据说,为此使劲增加人口,放中国一个中等大小省的面积上面养了1.5个亿!那些网上常见的印度人爬火车 ,扒汽车的图片大量都是孟加拉国的(就咱们看,印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就是不同信仰的一个种族,所以咱们从图片分不清谁是谁),那里的人口密度比印度大的多!


夜渚月明

引发国家间冲突的一般有三类重要原因:

1、经济因素导致的冲突,因贸易不平衡、自然资源分配不均、市场开放等因素导致一方对另一方不满,积聚成国与国冲突

2、文化冲突,也可以说属于意识形态冲突。这方面情况非常复杂,如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差异等引发的冲突

3、领土主权冲突,这方面的冲突往往是硬的冲突,冲突双方你死我活,很难让步,往往要通过热战解决

印巴冲突主要由文化冲突,具体说是宗教信仰冲突,和领土主权冲突构成。而印度与孟加拉基本上就是文化层面,即宗教信仰冲突。

关于文化冲突,其实质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统治集团间的冲突,可以被激化,也可以被淡化。个人认为文化冲突基本上是被统治集团互相利用以达成自己其他目的的,对于底层群众,没有文化解读权,为这方面的冲突,也就只能被上层建筑挑拨卖命。

我们现在知道,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历二战并美国的挤压后,其日不落帝国光辉难以维护,其皇冠明珠印度次大陆的甘地又领导了不合作运动。起初,甘地代表的印度教在所有印度次大陆各派别反抗组织中实力最强,因此次大陆上各种意识形态代表组织,如印度共产党、伊斯兰教组织等,全部统一战线到甘地阵营。但关于印度独立的斗争路线,其实各方是有差异的。甘地内心并不急于独立,只是试图通过“非暴力不合作”来打击英国殖民统治者,同时凝聚印度各族群,而伊斯兰等组织认为应该尽快武力将殖民者清理出去。当甘地组织的抵抗运动逐步发展到接近爆发点时,甘地突然宣布停止抗议,这相当于出卖了盟友,伊斯兰抵抗组织和甘地基本决裂,印度内部解放组织之间的路线矛盾直接暴露。到1947年,英国人不胜其烦抛出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时,英属印度被按宗教信仰地域一分为二,成立了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而巴基斯坦又被分割为西巴(现在的巴基斯坦)和东巴(现在的孟加拉),地理上完全割裂。东巴地区其实在历史上多次独立建国,其范围还包括印巴分治方案中割让给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由于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在西巴,东巴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如西巴,到1971年初,东巴策动独立,巴基斯坦中央派军队镇压,很快平息分裂运动。遗憾闹独立的头目逃离去了印度,并在印度的支持下得以继续发展。同年7月,印度突然发动对巴基斯坦袭击,印巴爆发第三次全面战争,结果是巴基斯坦战败,被迫与印度签下同意东巴独立的协议。

从印巴发生的武装冲突看,宗教问题不是关键,早期为了从英国人殖民统治中独立,不同宗教组织和意识形态组织在且上层代表机构主导下还紧密合作过。而东巴与印度的宗教信仰差异,在统治集团刻意的淡化下不会爆发为国家间冲突。

再看领土主权问题。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中,关于克什米尔地区是个悬案,因为纯粹以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按照人口宗教信仰计算,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该地区地方统治者多信仰印度教,他们的话语权强于普通信教群众,在印度鼓捣下采取的投票中,尽然同意归属印度,于是印巴双方对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争执不休,演变为领土争议,触发多次印巴全面战争。加上印度霸权插手导致的东巴独立,印巴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脱离了文化冲突的可控范围,而且每次都是巴基斯坦吃了大亏,巴基斯坦焉能不恨死印度?

再看东巴,即现在的孟加拉,他们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边界是明确的,而不同信教群众在分治后也早以难民流动的方式大多数归属了自己的信仰之地。更为关键的是,东巴当年的分离主义人士是靠着印度的支持才活下来,靠着印度的武力才建立了自己的孟加拉国,焉能在上层建筑煽动对印仇恨?既没有领土主权问题,又不愿煽动意识形态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了。

个人看法,专业人士多多指正


没名字不也挺好

这个问题要讲清楚,需要理解这几点:第一,内部矛盾。在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领土被分割成两块,而以西巴基斯坦为主体。无论经济中心还是政治中心,都在西边。因此,在很多政策上,还有发展上。就明显向西边倾斜。这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远在2000公里外的东巴基斯坦受不了了。反正天高皇帝远,你也管不了我,于是就要独立了。



第二,印度帮助了孟加拉。而在1971年,东巴基斯坦发生独立运动,本来凭借巴基斯坦的驻军完全可以控制局势,维护统一。而这些反对派,独立人士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但是,此时印度出手了,其立刻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打入东巴基斯坦,将当地驻军打散,最后不得不投降。于是印度人帮助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了孟加拉,因此孟加拉一直有感恩之心,就像古代的股肱之臣一样,两国关系一直不错。



第三,民族成分。而孟加拉跟印度关系很好的另一个原因是民族成分。孟加拉人和印度斯坦人,都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的后裔,从民族成分上更接近,而且也都是雅利安系语言所以对于孟加拉来说,与千里之外的同一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相比。印度还更亲近。





历史真相背后

孟加拉和印度也有冲突,你不知道罢了。印度独立以后,周边都邻居被印度怼了个遍。(1)其中,锡金被印度吞并了,(2)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殖民地被印度武力夺回了。(3)印度与孟加拉对阿考拉地区的归属有争议,2001年和2005年发生过激烈的边境冲突。(4)2015年,印度还与尼泊尔爆发边境冲突,并切断了尼泊尔的燃油供给。印度在尼泊尔。(5)印度在不丹驻扎有军队,不丹的外交受印度指导,就是说,不丹和哪国断交、建交印度说的算。(6)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三次克什米尔战争,并且几乎年年有边境对峙或冲突。(7)印度与缅甸在那加山区有领土争议,2010年印度和缅甸还发生军事冲突,那加山区的居民居然要像缅甸和印度交两次税(8)印度与中国在1962年爆发战争,并且三年五年就发生军事对峙。你看吧,印度独立后就8个陆上相邻的国家、地区,被印度怼个遍,其中葡萄牙人丧失殖民地,锡金亡国,不丹丧失主权,尼泊尔被印度掐中经济命脉,孟加拉长期处于下风,买缅甸军阀问题突出无力顾及印度。巴基斯坦与印度互有胜负但丧失孟加拉,中国在1962年成建制的歼灭、俘虏印度军队,取得战术胜利,但战略上印度牢牢控制藏南。所以印度是侵略性极强的国家,并且鲜有败绩,不可小觑。


醉雪长亭

总体来说,根据皮尤中心Pew Center在2014年的一项调查,70%到80%的孟加拉人对印度怀有好感。

孟加拉人一般没有反印度和反印度政府情绪。

第一,孟加拉通过对巴基斯坦的强大解放战争获得了1971年的独立。解放战争期间,印度帮助孟加拉以不同的方式在收留了数一百万计的孟加拉难民,并且印度给孟加拉国以武器和外交政策上的支持。此外,印度积极参与这场战争,在当时的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苏联是印度的朋友,其也通过在联合国提供否决权,派遣核潜艇和军舰对抗美国第七舰队和英国军舰,支持孟加拉的解放战争,这都是印度为孟加拉独立做做出的贡献。

第二点是文化因素;孟加拉国和印度之间的种种相似之处, 基本上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特里普拉邦,孟加拉语是其中之一;有孟加拉和印度这些省份之间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此外,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宗教人士促进了宗教交流和与印度的关系。此外,孟加拉三面与印度接壤。孟加拉国边境地区生活的人容易去印度。孟加拉人喜欢去印度历史的地方,像Tazmohal,和其他穆斯林的宗教场所。此外,印度电影业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孟加拉语和印地语,泰米尔语电影在孟加拉年轻人很受欢迎,印度电视剧,戏剧,也是孟加拉最受欢迎的。所以,孟加拉人和印度文化非常接近。

第三,贸易也成为与印度有好感的强有力支持。孟加拉国的边境居民基本上依赖于印度的贸易。印度离孟加拉很近,孟加拉人喜欢与印度贸易,因为它也对我们的商人有利。

四,孟加拉国学生喜欢去印度学习,因为他们很容易承担费用。而印度也对孟加拉国籍的学生设立一些奖学金。


本来世界观

南亚除了印度外,还有两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一个是巴基斯坦,一个是孟加拉国,这两个国家从1947年开始属于同一个国家,孟加拉国被称为东巴基斯坦,直到1971年脱离了巴基斯坦独立,改名孟加拉国,而这一切都是印度挑起的。

印巴两国曾爆发了三次战争:1947年第一次、1965年第二次、1971年第三次。图为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炮兵在查看缴获的印度野战炮。

二战后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而当时英国治理下的印度和中国不一样,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是由各大小邦组合成的,所以大多数印度人来说而没有大印度统一的认同,他们只认同自己的邦和宗教信仰,这里的宗教就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而这两派信仰和生活习惯严重不同,谁也看不惯谁,几百年来两派的冲突一直没断过。

印巴对峙天天都在上演。

比如印度教来说牛是他们的神物,不吃牛肉,而伊斯兰教呢,他们主要吃牛肉,所以经常杀牛,所以巴基斯坦独立运动的领袖就说过:印度只是个画着的国家,我要吃牛肉,而印度教的人跟我握手后都要去洗手。于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教形成一个国家叫印度,伊斯兰教形成的地区属于西巴基斯坦,信仰穆斯林的孟加拉归属巴基斯坦,称东巴基斯坦。

如今的孟加拉国有三多,人多、蚊子多、雨水多。图为孟加拉一个火车站站台。

独立以后的巴基斯坦也不稳定,因为政治军事中心全在西巴,而处处劣势的东巴民众满,于是掀起了自治的旗号,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人物的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为领袖,这其中和印度的关系也暗流涌动,到了1971年3月开始掀起了独立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起义军遭到了西巴的军队镇压,打败后的西巴逃往印度,而后再卷土重来,败了再次逃亡印度,而且印度处处提供援助,于是在同年12月西巴空袭了印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穆吉布·拉赫曼,孟加拉国第一任总理,可4年后军事政变,他成为了这个新生政权的殉难者。

悲剧的是这次印巴战争由于印度提前准备,西巴战败投降,印度也见好就收,无力再支配东巴起义事宜的西巴只能眼看着孟加拉国独立,而支持孟加拉独立的印度只是想分裂巴基斯坦,削弱巴基斯坦,但是本就信仰穆斯林的孟加拉如果归了印度,那每次握了手都要去洗手,岂不是很麻烦。另外孟加拉国独立时,巴基斯坦政府释放了拉赫曼,而近年来印度政府和孟加拉友好的互换了多块边境领土,总的来说,这三个国是互相牵掣、防备的关系。


图文绘历史

印度帮助孟加拉建国,孟加拉感激;孟加拉与印度民族关系近;但是不能说没怨言,近年来有反对印度对孟加拉霸权倾向。

话说当年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隔着个印度,期中西巴基斯坦主导者整个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大权。随着时间推移,东西部矛盾越来越深。而1947、1956两次印巴战争中也让印度认识到腹背受敌的战略危局,遂生肢解之心。巴基斯坦内部的矛盾终于不可调和,1971年东巴宣布独立,印度趁势攻入东巴,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最终,以巴基斯坦军队投降,东巴在印度帮助下成立独立的孟加拉国而告终。这种建国之助,不论外界怎么不看好,内部怎么有不同意见,肯定在孟加拉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孟加拉国与印度西孟加拉等邦民族相同,都是孟加拉族,生活习惯大致相同,都讲孟加拉语。所以在印巴分治之前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印巴分治也并没有完全隔断民族上的认同。在孟加拉独立之后,自然对印度,尤其对亲缘民族之间有着某种亲近感。

同时,不得不提,印度出兵东巴基斯坦,道义居于其次,肢解巴基斯坦,控制孟加拉,进而维护其南亚霸主地位是最主要的。在扶助孟加拉独立后,印度也向孟加拉派驻各种“顾问”,同时在孟的政党中扶持“亲印”人士,力图将孟加拉纳入其战略轨道。随着时间推移,孟加拉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不少人已经对印度的影响表示不满。但是目前,印度依然对孟加拉局势有着不小的影响。


北玄武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敌,历史上曾经爆发了三次战争,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次印巴战争。而战争起因都是因为印度推行地区霸权,以及和巴基斯坦存在领土纠纷。


孟加拉国是第三次印巴战争的产物

第三次印巴战争起因是印度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借助于东巴爆发的反政府叛乱,印度趁机出兵干涉,在短期内就控制了东巴。完成了肢解巴基斯坦,而且印度还不罢休,对付完东巴后,调转头对付西巴基斯坦。

而且巴基斯坦一度无法抵抗,最后在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下,印度才撤兵。所以孟加拉国的成立离不开印度,但是却是印度为了对付巴基斯坦的产物,由于存在宗教上的差异,孟加拉国对印度也没有多大好感,只是也没出现多大矛盾。

孟加拉国经济上高度依赖印度

孟加拉国建国后,由于国内缺乏必要工业能力,所以在一些商品上依赖于从印度进口,像汽油。孟加拉国没有炼油工业,只能从印度进口,而且印度还为孟加拉国提供电力。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孟加拉国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印度。

所以虽然历史上曾有过领土纠纷,但是最后孟加拉国都选择了退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