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教育局线上线下齐发力筑牢校园安全“堤坝”

泰山网讯 (通讯员刘静李云涛)岱岳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隐患整改,健全管控体系,筑牢安全堤坝,保持了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一是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全区教育“1234”工作思路,聚焦“教育教学质量”一个中心,坚守“安全管理、师德建设”两条底线,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亮点品牌打造”三大工作重点,狠抓“尽责担当、典型引领、调度督导、考核奖惩”四个到位,全力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印发《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局关于安全管理“一岗双责”的实施意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明确了局主要领导、分工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责任,按照“三必须”原则要求,实行安全岗位全员有责管理办法;明确一名局级领导包保镇街学校安全工作,推行局班子成员联系包保基层单位制度,每名责任督学具体负责一处学校安全工作,包保人员定期深入联系单位和学校,检查安全隐患,督促问题整改,盯上靠上开展工作。将安全工作列入工作要点,明确任务及目标,建立安全工作评估与考核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区教育局、镇街教办及各学校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细化岗位责任及具体任务,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

二是持续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夯实课堂抓阵地。每学期初,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指导各学校上好安全第一课,开好第一节安全主题班会、第一次安全主题校会,办好第一期安全主题宣传栏,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抓好安全课“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全区统一征订安全课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强化安全课教学管理,与区消防大队等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安全优质课评选,促进了学校安全课常规教学质量的提升。丰富活动强载体。充分利用重大时期、重要节点,组织各中小学专题开展防火、防触电、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不法侵害等安全教育活动。汛期来临前,召开防溺水安全工作专题会,下发《岱岳区中小学幼儿园防溺水安全管理办法》、《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督促各中小学深入开展学生及家长防溺水安全教育,排查涉生危险水域,提请各镇街党委政府加强辖区危险水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危险水域安全监管机制,有效防范了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各中小学利用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课外活动等时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防震、防火、防踩踏、防校园暴力等为主题的安全演练,仅2017年度,全区中小学就组织各类安全应急演练达800余次。加强培训提能力。采取以会代训、专家讲座、安全大课堂、校长研修、参加省、市各级专题培训等形式,积极对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干部开展全员培训,不断强化校长、幼儿园长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保人员、餐厅管理人员等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举办岱岳教育双周论坛,将安全教育纳入培训重点,协调三英培训机构,联合区交警大队开展校车安全管理培训,联合区食药局对校园食堂餐厅责任人进行培训,联合区消防大队开展校园消防管理干部培训,聘请专家讲解行业安全法规,以案为例,对症施策,引导各层面人员全面学习岗位安全知识,持续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水平。

三是全面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不断强化警校联动机制,优化校园“三防”建设,充实校园专职保安人员,配足配齐安保器械,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努力推进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接入公安局110报警平台。开学初、“两会”等重要时间段,严格执行校园大门管理“四个一律”及领导干部值班护校等规定,认真落实外来车辆和人员询问、登记制度,严禁管制刀具、易燃易爆、鞭炮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全力防范涉校涉生案件发生。制定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明确校车所有单位、服务学校、驾驶员等各层面的管理责任,强化校车安全管理的“六定”“五有”管理规定。实施警校共建工程,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违规车辆查处专项行动。聘请交警部门领导、干警走进学校解读道路交通标志及道路交通规则,引领学生争做交通安全“小卫士”。争取社会与媒体支持,为近两万名小学生免费发放交通安全反光衣,与市区交警部门联合制作了“交通安全知识动画”宣传片,举行了宣传片发放仪式,极大地增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成效。聚焦校园教学、办公、实验、宿舍楼及食堂餐厅等场所,不断完善消防设施、器材,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标志、消防疏散示意图和应急照明灯,及时对老旧电线、破损电器等进行维修和更换,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的监控和管理,及时查找、整改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健全完善学校楼道楼梯安全管理制度,在校园建筑物楼梯设置上行、下行指示、警示标志,明确要求上课期间教室后门不得上锁;在课间休息、晚自习、集中放学、大规模集体活动及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安排专人值守,加强楼道楼梯学生疏散管理,落实好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