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堤坝"

(王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金都街各社区党组织闻令而动,迅速扛起疫情防控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等重要责任。金都街道南市社区党总支部率先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紧急入户排查,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户家庭,为百姓坚实的筑起第一道防疫"堤坝"。

防疫一线,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社区一线的疫情防控对于遏制疫情播散和蔓延至关重要。金都街道南市社区全员集合、众志成城、凌寒而立,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中。南市社区内"无物业"、"无围墙"的三小区较多,并具有封闭难、设卡难、基数大、等特点,工作难度极大,面对这一情况,南市社区党支部迅速制定包联小区机制,按照管理片区划分住宅小区进行项目认领、责任落实,重点抓好小区封闭管理期间日常值守、情况普查、消毒清洁、物品派发、宣导劝阻、证照发放等防控手段。

连续20余天的时间里,社区的党员干部们没有休息,不分昼夜。认真做每项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从地毯式排查外来人员、对小区外地车辆进行登记;为居家留观人员提供定期购买生活用品,进行心里疏导、发放防护物资服务,她们与居家留观人员共度难关。每天的负重攀爬对于社区的每位女同志来说,是最艰辛的工作,每个人都背负十几斤甚至二十几斤的物资进行挨户发放,宣传防疫知识和粘贴印有温馨提示和社区电话号码的纸条,进行逐户全部排查、通知,经常已经是深夜,她们从未拒绝,甚至埋怨,因为她们内心都有一团火,是她们前进的动力。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的刘珊是一名协管员,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但她时刻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防疫阻击战开始那天,便承担起各类表格的报送,任务紧急,经常深夜进行统计和上传排查外地返阿人员信息,再入睡已是早上三四点钟,但是刘珊第二天仍然准时到达工作岗位,从不敢懈怠。春节前夕患了重感冒的她,一直没有彻底的好转,也没休息过一天,爱人担心她,加班时便陪伴在社区,帮她给居民打电话核实信息。正月十五刘珊的妈妈心疼女儿准备了丰富的晚餐,都没时间回去吃上一口,直到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由于排查工作,大家回到社区需要全身消毒,屋里满是消毒水和酒精的味道,刘珊因为感冒未痊愈的原因,闻到消毒液的味道便咳嗽不止并呕吐,社区的姐妹们都很心疼她,劝他回去歇歇,她毅然的拒绝了,说:没事的,我可以,我要和姐妹们并肩作战,战胜疫情。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没有白衣 他们也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防控疫情工作中,南市社区的志愿者们是"逆行者"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放弃陪伴家人的安逸生活,纷纷响应,投身疫情防控中来。他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的帮助社区运送酒精,卡点站岗,挂条幅,贴宣传单,弃管楼道消毒,为居民的发放通行证等。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社区网格员、各类志愿者也发挥了敢为人先的表率作用。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除了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还有自觉组建的,身披"中国红"的"东望人"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当中,有机关干部、人大代表,个体私营业主、普通居民百姓,每天最早到达,领取最难、最苦的任务,任劳任怨,为居民群众解难。在这是全国齐心协力共同抗击冠状病毒的关键时期,这些志愿者,疫情最严重、人人自危、望而却步的当下,逆行出发,充分发挥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他们的名字是杜华峰、张春波、史明博、张艳秋、张旭文、闫志刚、徐士彬、张立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志愿者"。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南市社区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疫

特殊时期的暖心关怀 倍增信心和勇气

在这段特殊时期,在金都街南市社区,"中国好邻居":蔬菜楼的居民送来了防护口罩、童鑫食品批发杨老板给我们送来了十箱桶面、一箱榨菜,让每个一线工作人员内心无比温暖,充满了力量,因为还有广大人民群众心系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安危,挂念着她们的冷暖,并肩作战。

战胜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们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