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心灵小语

文笔上的区别就不细说了,金庸文笔流畅顺滑,古龙文笔奇谲,区别很大。但是这不是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因为文笔只是个工具,是为小说服务的。

我认为金庸小说与古龙小说最大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金庸重视故事性,古龙则重意境。

金庸集东西方故事技巧之所长,融会贯通,青出于蓝。他的小说在故事性上达到了顶峰,引人入胜。

比如《连城诀》,简直是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的翻版,可以说他完全学到了大仲马的精髓。《雪山飞狐》有日本小说《罗生门》的影子,但是比《罗生门》复杂得多,主体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不同人从各自的视角描述了二十年前的离奇往事,技巧非常高超。

所以金庸最喜欢写英雄的成长,小人物的逆袭。为什么?因为这样写故事性强,能吸引人,是成年人的童话。现在的网络小说,大多学的是金庸的套路。

古龙小说的故事性则比不上金庸,而且是差得远了。古龙小说中主角的行动有时缺乏逻辑性,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着主角走。古龙很多小说,比如陆小凤系列,模仿侦探小说的写法,但是往往到最后突然抓出一个之前出现过的配角说,这就是凶手,强行解谜。这些都是他讲故事技巧不高的表现。

当然古龙的小说胜在意境,他写的人物都是来去如风,放浪不羁,个个潇洒似黄药师,颇有魏晋风骨。因此读古龙的小说,不能太在意故事情节,要去体会其中的意境,就像读诗一般。

第二,金庸写的是现代人眼中的古代人,古龙写的是穿着古代人衣服的现代人。

金庸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处在一定历史背景之中的。他们有的参与到了历史的进程中,有的则为古代的社会文化所影响、束缚。比如陈家洛,一心想着光复汉人河山,甚至甘愿将心爱的恋人送给乾隆。比如杨过,因为搞师生恋被宋代礼教所不容,引出一系列故事。这些都是现代人不会遇到的情景。金庸是以一个现代人去想象古人会怎么做。

而古龙呢,他隐去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就是为了不用古代的思维去限制自己笔下的人物。古龙的人物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欢乐英雄》,我看了感觉这就是大学男生寝室啊。

所以古龙的小说,虽然写的是武侠,但又不仅是武侠。你给他的故事换背景,可以变成西部牛仔的故事、太空骑士的故事、古惑仔的故事、商战的故事等等。


梦露居士

关于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区别,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金庸和古龙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创作出发点的不同,金庸写人的江湖,古龙写江湖里的人

金庸先生在成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之前,已经是非常著名的时评家,他的身上富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也正是这种历史责任感,使他在武侠小说创作上选择了借古喻今这条路线,所描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管主角还是配角,都为推动整个故事服务,

最终所传达的都是“为国为家,侠之大者”这一观点,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治世理念,为了实践这一理念,郭靖战死襄阳,萧峰舍身取义,张无忌挂冠而去,韦小宝也放弃了满汉之别拒绝刺杀康熙,当一个人的武功天下无敌,名望足以呼风唤雨,却能勇于牺牲,放弃权势、地位甚至生命,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疑使人深受触动。

各种金庸式的悲剧,都来自于固有观念造成的偏见、冲突,而自我牺牲是金庸式侠客最为突出的特征,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政治隐喻,结合创作时期特殊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网上也有很多分析文章,武侠小说能够具备如此深度的作品,至今无人可以超越。

金庸的作品因其格局和深度,已经超越了武侠小说的局限,一代文学大师,当之无愧,有人说金庸穿凿历史,就我个人的观点,这种穿凿本身恰恰是最为难得的创新,历史是发生过的事实,如何在历史中叙写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是最难做到的事情。


而古龙出身贫寒,自幼混迹社会底层,虽然其本人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但是他和黑社会份子关系密切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制约了古龙的眼界,但是另一方面却使他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早期古龙为了混稿费,也写过很多不成功的作品,但是在他不断求新求变这一理念下,从《欢乐英雄》开始,古龙惊人的文字天赋和深刻的人性洞察相结合,终于大放异彩。

在金庸的作品中,读者为大侠高尚的情操所感动,而在古龙作品中打动我们的,却往往是人性中共通的部分,寂寞,软弱,痛苦,迷茫,当然也有绝境中的乐观,困窘时的洒脱,如果说武侠小说本身是一种超现实的创作,古龙小说中关于人性的现实写照,才是最让读者感动的部分。

通过挖掘人性中的缺陷和弱点,使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更为闪耀,每一个古龙所创造的成功角色都是复杂矛盾的,为情所困的李寻欢,玩世不恭的陆小凤,痛苦扭曲的傅红雪,就算最接近神的盗帅楚留香,也如渣男般四处留情,但是也恰恰是这些不完美的部分,拉进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金庸一代宗师令人高山仰止,古龙却是每一个武侠爱好者心里的朋友,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无数痛哭失声的夜晚,有歌有酒的时候,那些迥异而鲜活的侠客,便如一缕涓涓细流,陪伴着你,抚慰着你,鼓励着你。

我们总是能从古龙的小说中得到一种力量,去挑战自己不敢面对的事情,那些使我们痛苦的,也许是宿命,但是能够战胜这种痛苦的,也正是我们自己。


最后我想引用金庸作品和古龙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两段话,通过这两段话,也能够看到立意上本质的不同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金庸

痛苦能使人清醒,人活着就是痛苦,那本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事情,你若能记住这句话,你一定能活得更坚强些,更愉快些。因为你渐渐地就会发现,只有一个能在清醒中忍受痛苦的人,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人格才值得尊敬。——古龙



一笑风云过


最大的区别是金庸的小说很多有书君是一口气通宵看的,如《鹿鼎记》四大本,不到两天就看完了。每一部都看了,有些还反复看多遍。而古龙的小说,看得很累,没有完整看完一本的。

金庸的《神雕侠侣》《侠客行》《鹿鼎记》《天龙八部》等,是成年人的童话。

每当工作压力大,心情不佳时,翻看这几本小说,总会为其环环相扣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武功,名动江湖的兵刃,缠绵悱恻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气概,为国为民的大侠之大,身不由己的人心之险所吸引。


读两遍后,随手翻一页都可以继续往下读,确实是休闲解压的好帮手。

古龙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还好看一点。不然真的连他的小说名,主人公是谁都记不清楚。

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是:


一、武功描写不同


金庸描写的武功一招一式,都讲的详尽透彻、生动具体。


你来我往,每一个动作都那么逼真,就像在自己的眼前交战。


很多人能把金庸小说中的招式脱口而出,如数家珍:洪七公、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周伯通的左右互博,段皇爷的一阳指,过的杨黯然销魂掌,小龙女的玉女剑,段益的六脉神剑,凌波微步,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

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


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金庸“武功”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金庸的比武,是论剑,讲求点到即止。


古龙的“武功”我一招也记不得,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追求无招胜有招,重精神不重招式,强调以快取胜和“攻心为上”。


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错误的。


“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 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比武,是决命,一招出手,只有生死。 

二、表现历史不同


金庸小说依附历史,虚构故事。各种史料信手拈来,穿插在小说之中,有如真人真事,让人信以为真。


他把人的命运和家国天下联系起来,个人命运总是在历史中沉浮,这也是让人捧起就爱不释手的原因。


如萧峰夹在宋辽之间,痛苦不能自已;郭靖夫妇最终战死襄阳;张无忌权谋玩不过朱元璋;最惨的是陈近南,死于小人之手。

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只是纯粹的江湖。


三、写作特色不同


金庸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


他的小说博采百家,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元素和类型元素,一股脑地全装进了他的武侠小说,又融合中西写作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极高地提升了小说的观赏性。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形象各具特色,虽然有的亦正亦邪,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但善恶泾渭分明。


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


古龙的小说受西方侦探推理、悬疑惊悚小说影响比较大。书中暗藏玄机,各种行怪陆离之事比比皆是。


他打破了以往武侠以段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重视人性的矛盾挣扎,整体感觉有些压抑。


古龙善于写浪子的内心世界,浪子受尽苦难。其作品主人公性格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甚至变态,自尊心强。小说人物黑白混沌,正邪相容,很难确定好坏之分。


古龙写了太多聪明人故事,人物形象有重复。还有作品中歧视女性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四、稿费计算不同


金庸当时的稿费计量标准是按字计算,所以他写上百万字的长篇。


而古龙的稿费是按行数来计算,就是说一行只写了一个字,也按一行的稿费算。


所以古龙对与场景描写,人物武功描写大量使用短句,采用的都是意识流,用破碎化的语言跳跃式的思维来写侦探推理、悬疑,很费脑,这才是让人看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绝大多数人都看过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尤其是金庸,他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几部小说被港台内地百拍不厌,可也算是中国电影电视的经典题材了。古龙的小说,相对来说,似乎没有金庸小说那么热乎,但其几部经典如《楚留香传奇》系列、《陆小凤》系列、《小李飞刀》系列、《七种武器》系列等也是武侠迷们万分熟悉的。所缺的是未能很好的搬上荧幕,且次数也比不过金大侠被热捧的那几部小说。更不知为何,古龙的小说被拍出来后,离原著也就差了十万八千里!甚至感觉有那么点心痛!呵呵

金庸

金庸的小说情节紧凑有序,步步为营,逻辑性强,也更为平和,小说多了些“科学性”。主人公的的前尘往事都交待的清清楚楚,也多了些历史典故,虽然不甚真实,放置于小说中,却衔接连贯自然,对于不知历史的,有以假乱真之效!如《天龙八部》、《射雕》、《神雕》等几部小说都是在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金庸小说的人物是在地上走的,往往具备普通人身上的一些性格特点,如郭靖的憨厚老实,杨过年少时的倨傲,张无忌的踌蹰不定。

古龙的小说情节相对散漫,却更为典折离奇,写的轻灵飘逸,洒脱浪漫莫如《楚留香》,在小说开篇对盗帅楚留香欲盗“白玉美人”而以便笺:“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此手法有如桃李春风扑面而来,别开生面!古龙小说中使用了推理,令人信服,像《陆小凤》、《楚留香》等是以侦探模式在武侠世界里多管闲事,最终挫败不良野心的反面人物。主人公的对手往往在最后才出现,即使出现也另有后着。而且无论武艺都大大强过小说主人公,但却往往失败于被主人翁以弱胜强或终因天网恢恢而邪不胜正。古龙的小说对于仇恨的描述最佳的莫过于《小李飞刀》,小说中主人公一直处于一种谦仁,疾病缠身加心灵受煎熬的状态,令读者感同身受!李寻欢的“谦让”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而林啸天对于李寻欢反就此生下了怨恨之心!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却似人间少有,故事也似曾见识过的传奇。

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主人公一开始大多都不太厉害。读者可以看到主角的成长过程,自我努力,和巧遇奇缘的综合,慢慢变成了天下一流的高手。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大多能结交个很可爱的女孩,层出不穷的好运也往往由助人为乐,不贪,善良等美德带来。这是金庸的童话: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总是最多姿多彩的。等你看到主角大成之时,这本书的第三十九、四十回也就到了。

古龙

古龙的童话呢?一个武林奇才,几乎谁也不知他的武功是哪里来的,也几乎从没败过。甚至没人见过他出手(他会略带寂寞地告诉你:“见过我出手的人,都死了。”),面对一个天底下最神秘的大阴谋,大黑色组织,大悬案,全靠主人公的机智,武功,魅力一个人来解决。他身边也会有美女,也会有奇遇,但美女只是解他寂寞,奇遇只是助他脱险,而不是与他贴心,助他成长的那种。等到案件解开,贼首失败,真相大白时,你就已翻到了书的最后一页。

所以金庸从第一本《书剑》到最后一本《鹿鼎》,每一本都在求新求好,试图更上一层楼(他自己也认为后期的作品比前期的好,长篇比短篇好),因为以他成就之高,他追求的还是成长,因为他只在进步中感觉乐趣。等到他认为不能再有大的突破的时候,就象他的书一样,他隐退了。

古龙呢?一个稀世奇才,才华横溢。但你看不到他有什么进步,有什么发展。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才华已尽够了。他面临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决了一个再去对付下一个,直到生老病死。所以你觉不出他文章越写越好,而只知道他临死前还是一样的爬格子换酒喝。

金庸在写第二本书《碧血剑》时,功力就已经超出古龙。就象郭靖学了一招亢龙有悔,超过了灵智上人。此后郭靖一直成长到华山论剑,天下无敌,而灵智上人终究还只是和梁子翁、彭连虎他们混在一起。

武侠小说,首先是小说。

小说,和语录、寓言、哲学都不一样。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小说,也不知有多少共同点,但有一条大概都不能少,就是好的小说,通过讲一段故事,让你明白一些事情和道理。故事要有可信度,要让读者如临其境。道理最好不要灌输,要让读者去自己体会。

金庸的小说,男主角木呆如郭靖,聪明如杨过,豪放如萧峰,无赖如小宝,女角也是或美如天仙,或聪明绝世,加上奇遇怪事层出,按理讲和读者生活中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和读者的个性也是毫不相似。但读起来仍觉得篇篇故事如在眼前,栩栩如生。(网上想娶金书女角的,想当男角的,大有人在,可为一证)

原因何在?金书中的主角配角,时间地点,武功对话,都很合身分。即便是一个无关大局的小配角,说的话使的功夫,都是和他自己的身份角色符合。这样一来奇遇再奇,秘笈再秘,读者也觉得这些事是可能发生的,这些人是可能存在的。也就不知不觉的有了参与感。

我们虽然不能纯从配角写得好坏来判断一个作家的能力,但一个好作家是应当注意而且有能力把笔下的每一个角色写好的。所以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金庸是绝对的大家,而古龙不是。

古龙的小说,我认为是以情节诡异取胜,论起可信度却不太行。古龙对那些小角色不知是不屑花笔墨,还是不会花,总是写得千篇一律。还时常有那种在一个小街上忽然所有人(老婆婆,担夫,乞丐……)都忽然变成高手用所有武器攻击我们主角的可笑场景。难怪读古龙书总是觉得那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事情,有些遥远。其实即便主角,古龙也不是写得很正常,大多数有一种受虐后自认伟大的孤独。

叨叨唠唠了半天,只是想说,金庸笔下的主角,从人品、武功、性格、经历上都不比古龙笔下的人平凡。所以我不赞同金庸要把男主角写得平凡来讨好读者一说。金的主角之所以可信,并不是因为他们平凡,而是因为金大师的高超功力把他们写活了。

至于古龙的那些“警句”,就不用说了吧。强灌的格言,终究不如自己从书里生活里体会得来的深刻。   武侠小说,除了小说外,是写武功,和侠。写武功,离不开比武。

这里有一个现象,就是比武双方的人越厉害,在江湖中的地位越高,这一战就越引人注目,越精彩。比如下围棋的人,提起当年吴清源和木谷的八番十番棋,总是激动不已,津津乐道。因为他们二人都是他们那时代的数一数二的高手。高手决战,不用知道详情,说起来就令人激动。

古龙可以说深知此点,而且很好地利用发挥。他笔下的所谓“一战”很多,而且都是绝世的高手对决。这一点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可谓发挥到了极点:他给天下高手来了个大排队。所以全书充斥了第一打第二,第二打第三,第五打第十一,等等等等。他比前渲染气氛,比后回味无穷的水平又很高,所以就形成了他写武功的风格。

但这实在是一种投机取巧之道。因为这样写很赚便宜,可以很好地掩盖他对详写武功的想象力的缺乏。咱们来看看在他笔下反复提及的“昔年xx与xx那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多姿多彩”的一战:上官金虹与李寻欢(《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关在屋子里打的,紫衣侯和日本剑客(《浣花洗剑》)是沉到水底打的,燕南天和移花宫主(《绝代双娇》)等我们到时已打完了,楚留香和石观音(《楚留香》)是打镜子,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陆小凤》)打时我们只能听到几个观众评论……如此一次是新颖,二次是风格,三次四次就令人失望,用得太多则不能不承认他不太会写真正的武功,所以只好靠比武双方的地位,和这一战的重要性,来吸引读者。   其实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武功”。金庸也不知道。但正如《倚天屠龙》里面提到的,当年写乾坤大挪移的人,写到了第九层,自己功力也已不够,只是悠然一念之间,纵横想象而已。金庸正是如此!他自己未必是什么武林高手,但以他无比的想象力,写出了象张无忌光明顶独抗六大派,张无忌战少林三老僧(《倚天》),黑木崖众人战东方不败(《笑傲》),桃花岛三考郭靖(《射雕》)等等截然不同,惊心动魄的精彩场景。写得详细、曲折,而又十分令人信服。这一份功力,古龙如果有,他笔下主角也就不会总是略代寂寞地说:“见过我出手的人,都死了”之类的话了。

举个例子,古龙写武功象是连环画。大家哎哟作势半天,卯足了力气,一招就没了。金庸则象是个拍得很好的电影,有特技,有慢镜头,远拉近挪,看得过瘾十倍。

我始终有一个感觉(可能是错觉),就是古龙笔下的英雄,和他们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是最让古龙迷们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津津乐道的地方。情节的曲折,武功的诡异,结局的出乎意料,似乎都只是附带的优点。   金古相比,写作技巧不论,武功高低不讲,谈否恋爱不提,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私下认为,是古龙笔下的人消极避世,自我封闭,痛苦不堪,而金庸笔下的人积极入世,改革开放,快乐无比。

那金庸迷和古龙迷之间的区别,也就不远了。

一顶大帽子扣上,有一点玩笑的成分,但细想想,古龙书中印象最深的李寻欢、阿飞、楚留香、西门吹雪、萧十一郎、傅红雪他们几个人。里面除了楚留香外,大家似乎都是痛苦的。

他们痛苦,从根本上是因为他们都是孤独的。不是说孤独有什么不好,但古龙笔下的英雄,在心理上与世完全隔绝。朋友,只是他们自我的一个延伸,除了极少数的朋友外,他们就又把自己封闭起来(萧十一郎的case有点不同,他自我的延伸是个红颜)。除了朋友外,世界在他们的眼里是不公平的,是极度黑暗的。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朋友”在他们的世界里是如此伟大和重要。为了朋友李寻欢可以抛妻弃家,痛苦一世,阿飞在数度挣扎后终于发现女人是假,李寻欢(朋友)才是真。有没有想过,阿飞如果没有李寻欢,傅红雪(?)如果没有叶开,会成什么样子?

许多人神经失常,正是因为被他们的“朋友”出卖。那就象自己的手持刀捅了自己,不发疯才怪。如果李寻欢有一天出卖了阿飞,阿飞会不会发疯?他甚至能不能活下去?

就想到了金庸的《连城诀》,狄云在受了那么多的苦,和折磨,和出卖,和背叛之后,他最多想,世人太难了解了,或许我笨,不能明白。他仍然不恨谁,仍然愿意相信世人,仍然愿意爱与被爱。相比之下,古龙的人物是否有些太小家子气了?(傅红雪,萧十一郎……)

我相信,金庸之所以在《连城诀》全篇大悲剧的最后,写了一段稍带喜剧的结尾,无非是想表达对人生的一个看法: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即使人生是不公平的。

本来挺喜欢古龙的。可是一有人拿他跟金大师比,我就特别的不舒服。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嘛!古龙的很多书很好看,但如果因此就说他与金庸不相上下,是否有一点对金大师不尊敬?

古龙的毛病之一,个人以为,就是他不懂女人。你如果看过金庸的书,现在回想一下,应该能想起不少女主角,个性鲜明,可亲可爱,跟活的一样。再想想古大侠书中的女角,嘿嘿,能想起谁?我闭上眼想了半天古大侠笔下的女人,只能想起以下三类:

第一类,以楚留香的那几个红尘知己为代表,特点是:貌美如花,温柔似水,心胸开阔,面目不清。心胸开阔是指她们或者只求一夜,或者数女共事一夫,相亲相爱。面目不清是指她们根本可以互换,毫无个人性格。脑筋清楚的人都知道,这种女人只是古龙的幻想,真实世界里即便有一俩个也不多。

第二类,以林仙儿为代表,特点是:貌美如花,身材诱人,总爱脱衣,以为一脱可以征服天下所有男人(其实美女一脱,的确可以征服大多数男人,不过这是题外话)。我总会猜想古龙曾上过这类女人的当,所以会认为世间美女都是此类。

第三类,像朱七七一类,比较正常的,可惜很少。这一类女子是你我日常能见到的,应该好好写,可古龙就让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个人猜测是古龙总梦想第一类的,却总碰上第二类的,而对第三类的了解不足。

当然古大侠在书里也写过“如果谁自以为了解女人,就是个大傻瓜”之类的话(大实话!),但这并不能做为他写不好女人的台阶。如果你认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那你可能认为写不好女人不能算做大缺点,但我认识的很多人中,看武侠是武侠与爱情并重,那么古龙就决比不过金庸了。


精彩爱视界

这个问题,应该算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从刚开始痴迷于天马行空的武功,名动江湖的兵刃,到到缠绵悱恻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气概,再到为国为民的大侠之大,身不由己的人心之险。

武侠小说总是被冠以闲书,颇有不务正业之感。所以别的小说,历史演义的,社会风貌的,都叫小说,唯独武侠小说总是要被单独拎出来,好似上不了台面,入不了文学的殿堂。但当我们真正读懂这其中的滋味,才知道我们读的武侠小说,其实跟别的小说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武侠小说也可以写风土人情,可以写推理侦探,可以写家国天下,可以写儿女情长,可以写人心险恶,可以写世俗伦常,唯一不同的地方,恰恰应该是武侠小说让人着迷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那就两个字:“武”和“侠”。


先说金庸先生的小说

查翁之于武侠小说,梁羽生评价过,古龙先生也评价过,他们说的话或许不同,但有一点绝对是一致的:武侠小说到了金庸是一变,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山仰止那种。

有人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百科全书,山医命卜,星象八卦,无不包含;有人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国学启蒙,诗词格律,经史子集,无不囊括;还有人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西贯通,欧陆名家,美洲耄宿,无不谙熟。

金庸的家世,身世,阅历,注定了他会将一些“根”一样的思想潜藏在角色中,场景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有出处的,所有的门派都是有传承的,所有的帮会都是有因循的,江湖世界从来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查翁笔下的英雄,是要问出处的,是要刨根究底,是要回答他从哪里来的问题,身世也好,武功也罢,都是存在这一显著特点的。大侠们都会有一个生命主题在牵引。大侠的角色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平凡无奇的,他应该有成长的过程,有遭遇的磨难,在他与周遭发生关系,产生反应的时候,他的性格就已经逐渐丰满,逐渐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

可能他是完美的,他为国为民,他先人后己,他豪气干云,他忠贞不渝,他家国情怀,但是这些都与他的成长有关。他在与世界的交互中,学得了武功,塑造了人格,匡扶了正义,成就了侠名。

查翁的江湖,当然是宏达的,幅员辽阔,人物众多,市井商旅,达官显贵,三教九流,无所不在,侠客们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中,因为看似淡薄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而显得愈加高大伟岸,因为看似微小却做出撼山岳动雷霆的义事而显得难能可贵。

我们感受着这个波澜壮阔,却也有着细腻缜密的世界给予的深切感受,它有昆仑之巍巍,有大河之汤汤,有萤火之茫,有烛光之熹,它塑造不是哪一个人,不是哪一群人,是一个江湖,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人,但其中总有着一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人心之间。

再说古龙先生的小说

爱他的人,爱的不容任何人侵犯;诟病他的人,说他其实就是个会写小说的流氓渣男。

他的经历是不幸的,是饱含了辛酸与泪水的,因为有朋友的帮助,他才能够活下去,才会有后来的自己。他从来都不吝啬对于朋友,对于友情的着墨,浓墨重彩,大肆渲染。

他的江湖里有相见恨晚的朋友,有以死相知的朋友,有义无反顾的朋友,有生死两忘的朋友。他喜欢对友情的赞扬,因为他觉得这是最纯粹的情感,没有利益的相倚,没有名望的相顾。

他的笔就像只皮鞭,抽打着江湖中的人。贩夫走卒,会困窘于捉襟见肘的家庭温饱;名门望族,会桎梏于无可选择的身世责任。每个人都是在踽踽而行,无论你是哪一种人,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无可选择。

他们的抉择总是一场内心的革命,他是一种心灵焦灼,煎熬,是一种仿佛被别人放在手心,任人蹂躏的痛苦。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事你不愿意做,却不得不做,谁也拦不住;有些事却一定不能做,刀架在脖子上都不能做。

古龙的江湖里,人物大多是满级出场的,是出于武功巅峰的,他们在与世界的交互中更多的是自己的内心的纠结,那种纠缠,痛苦,让读者感觉那字里行间仿佛就是自己的呼吸。所以我们能够感受傅红雪的煎熬,萧十一郎的孤独。

每个人的生命,总该是有个归宿的,古龙写的是人生的归宿,人生的方向。他喜欢用意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他也喜欢用语言的沟通去反应人物的内心,所以我们总是能够他小说里人物说的一些话,却总是对情节记的不够清楚。我们在人性的洞察纠葛里,窥探世界需要的正义与慈悲,社会需要的博爱与公平。


金庸写的是故事,故事里有无法忘却的人物;古龙写的是人生,人生里有难以磨灭的感受。

金庸写的是人所在的江湖,古龙写的是江湖里的人。
金庸想要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古龙想要解决我们到何处去。
金庸写的是你路过的全世界,古龙写的是你所拥有的全世界



鱼山坎坎侃侃古龙

我觉得他们两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描写上了。而不同的描写的原因又在不同稿费计量标准上。

金庸当时的稿费计量标准是按字计算,所以金庸小说金庸的小说端庄大气,跌宕缜密,动辄就是百万字的大长篇,语言风格极为讲究实化,对人物的外貌,场景的介绍,武大的一招一式都层层雕琢,细致入微。比如对于降龙十八掌来说都要带入易经的思想,写的有形有质。


(正如金庸所描写的那样,好美。)

而古龙的稿费计算更接近现在的计费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按行数来计算,就是说如果一行有20个字,你只写了一个字,那也按20个字的稿费算。所以古龙对与场景描写,人物武功描写采用的都是意识流,用破碎化的语言化实为虚,刻意用简短的语言营造一种朦胧感。比如,诗化:秋,木叶萧萧,夜,冷月西垂。别有一番意境是吧。


(正如古龙风格,意境流。)

稿费的蝴蝶效应引来的不同的描写风格,一个尽量把场景实化,从而采用大篇幅的描写铺垫,引人入胜,造成武侠空前盛世,成为武侠大家。一个尽量化实为虚,描写简化诗化,营造意境,形成独特的古龙体,为今人所膜拜造就不朽丰碑,成为武侠奇客。


夹心个个



可以说啊,作为80后的我,真的是看金庸古龙的小说长大的,他们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没有少看,现在就谈谈我的看法。

金庸在朝,古龙在野。金庸主流,古龙非主流。金庸博大,古龙忧郁。金庸深邃。古龙深沉。金庸泾渭分明。古龙黑白混沌。

金庸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他的小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各色人等星罗棋布精彩纷呈。好比铁壶煮水。初始很一般,但随着情节展开,各种人物纷纷登场。开始大放异彩。犹如沸水滚滚上升,最终是热气直上云霄。但金庸小说主流却是在朝,没有离开历史大方向。各种史料信手拈来,穿插在小说之中。有如真人真事。让人信以为真。可以说金庸的小说是阳光的(鹿鼎记不算),读起来不压抑。让人值得回味品尝。

古龙的小说恰恰与金庸的相反,一开篇就奇峰迭起,让人目瞪口呆。各种任务晦暗不清,黑白不分,充满灰色地带。古龙的小说永远在野。与主流向反。古龙的小说受西方推理惊险小说影响比较大。书中暗藏玄机,各种行怪陆离之事比比皆是。正邪相容,很难确定好坏之分。古龙的小说几乎没有历史背景。完全是天马行空,无章法可循。也缺乏主流思想意识。充满对主流价值观的不懈。古龙的小说读起来有些压抑。感触颇深。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才能感觉古龙的深意。

总体而言。双方都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值得好好品读。


清水空流

我个人的爱好非常广泛,除了打球,看nba,玩英雄联盟,我也看小说,无论是传统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中的玄幻小说,我基本上都看。我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

上个世纪,我国的文坛出现了两个风云人物。他们现如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还是男女老少,几乎都喜欢观看。

但是我个人认为,金庸先生其实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而古龙前辈则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喜剧是主流,而古龙先生的作品中,悲剧似乎是一条主线。郭敬明为什么喜欢看古龙的作品,因为郭敬明也是一个习惯以悲伤作为主题的作家。


金庸先生与古龙先生小说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从文字上来说。

我认为金庸先生的文字,更加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

我们可以来看一段文字。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倚天屠龙记,于是就摘抄一段。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作这一首《无俗念》词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道号长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词品》评论此词道:“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颂这美女,乃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 “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长春子丘处机和她在终南山上比邻而居,当年一见,便写下这首词来。

从金庸的字里行间,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他所依据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宋词,还是古文的运用,完全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再来看看古龙先生的作品。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天涯明月刀,于是就摘抄里面的一段。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麽会远?”

  “明月是什麽颜色?”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那?”

  “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

  “刀就在他手!”

  “那是柄什麽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彷佛是空的!”

  “空的?”

  “空空蒙蒙,缥缈虚幻,彷佛根本不存在,又彷佛到处都在。”

  “可是他的刀看来并不快。”

  “不快的刀,什麽能无敌於天下?”

  “因为他的刀已超越了速度的极限!”

  “他的人呢?”

  “人犹未归,人已断肠。”

  “何处是归程?”

  “归程就在他眼前。”

  “他看不见?”

  “他没有去看。”

  “所以他找不到?”

  “现在虽然找不到,迟早总有一天会找到的!”

  “一定会找到?”

  “一定!”

如果懂一点文学的,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古龙先生,更加善用诗化的语言,吸收的是西方哲学得思想。

这二人可谓是一中一西各有千秋。作为武侠文坛的两位大师,是当之无愧。



我们再从武功的描写方面来看。

金庸先生更加注重和强调内功的使用。而古龙先生则更加注重招式的使用。

古龙先生的主角大多是一招就能搞定对手,主角大多以奇怪诡异的招式为主,内功的话,则很少描写。

代表人物有小李飞刀,李寻欢。弹指神童楚留香,萧十一郎,陆小凤,西门吹雪,傅红雪,叶开,沈浪,三少爷谢晓峰等等。

但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武功招式诡异,有的以怪取胜,有的以快取胜,基本上都是靠招式取胜。

我们再看金庸先生的主角。主角大多内功牛逼。你像乔峰,郭静,杨过,张无忌,段誉,虚竹等等。基本上内功都是非常牛逼的。不用出招,直接靠内力就能震退对手。

最后,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爱情观的处理上。爱情无论在武侠小说还是玄幻小说中,都是一个永久不变的话题。在历史上,被无数文人骚客所歌颂。当然。这二人也不例外。

金庸先生的人物,大多爱情美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如张无忌,段誉,虚竹。

而古龙前辈的呢,大多以悲剧收场,虽然偶尔有一个完美的。但也是少数。

比如沈壁君嫁给了连成壁。比如傅红雪喜欢的女人,一生只喜欢公子羽。而李寻欢的女人却嫁给了自己的好兄弟。

我想这也与二人的性格和遭遇有关。金庸先生出生书香世家,表哥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对人处事比较乐观。时常一副笑脸。而古龙先生,则看似一张苦瓜脸。据说,他还得罪了黑社会。

但是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中国武侠小说所做的贡献是不容质疑的。他们为观众带来的欢乐是值得肯定的。

这二人,完全配的上巨匠和大师这两个称号。

文—飞天鱼


飞天鱼

在众多武侠作家的书中,古龙是独具个性的奇葩。他的书既是武侠小说,也是散文集,还是哲学笔记。他所讲的故事情节变幻莫测,悬疑重重,惊险恐怖,但读起来却让我觉得有一种真实感,因为他的书的主题是在揭示和塑造人性。

他的书并不执著于功夫的高低,而是在一种极具写意的氛围中来展现生活和生命的冲突。尤其是他的文字充满灵性的光芒和浪漫的气息,比起那些只注重故事本身的武侠小说,更具艺术上的成就。

而我对古龙武侠小说的看法也经历过曲折性的转变。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推崇他的小说,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才慢慢领略到他的文学才华。

在我上中学时,金庸的书占据着正统的地位,是“畅读榜”上久之不衰的至尊。谁要是能搞到一本金庸的书,在班上的地位也会平步青云,甚至压倒班长和学委。打饭不用排队,喝水有人备上,点名帮助答“到”,俨然是一个拥有万贯家产的财东。要想从他那里借来看,得提前预定,而且要“进贡”,并根据贡品的贵重程度决定借阅者的阅读次序。

大家之所以喜欢金庸,是因为他书里的一招一式都讲的详尽透彻、生动具体。你来我往,每一个动作都那么逼真,就像在自己的眼前交战,读来酣畅淋漓,如沐三月春风,恨不得自己也参加进去,斗它三百八十回合。

而古龙在当时却处于边缘地位,因为他的书对话太多,颠来倒去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再加上对重大决斗场面的描写过于简单和玄妙,超出现实太高,往往不能理解,有一种不尽意的感觉。就像在宴席上喝酒,酒杯已经端在手中,领导训话太长,最后仰头而饮时却发现摇晃的只剩下杯底一滴了。

等到上了大学,经过高考一年的疲于奔命、劳神伤心后,我再次拾起武侠书籍来重温那种刀光剑影的生活,却忽然被古龙深深吸引住了。他的诗化空灵的语言如此清新畅快,激情跳跃而充满浪漫和悲剧的气息,如一朵初绽的花在清晨的云雾里亭亭玉立,走进一看,那花瓣上竟有晶莹的血珠在滚动。这是一种神韵,一种山水画般的写意。

细读之下,你会逐渐发现文字背后竟是一首首哲理诗,蕴藏着深奥的人生哲理。他善于营造神秘而富有灵感的意境,行文中言犹未尽却意蕴千古的,如细细咀嚼,会获得一种人生意义的升华,感受到生活的变幻无常和美妙。读金庸是一种热乎乎的激情之感,而古龙却带有远山上冰川的纯净和溪水里青藻的浮游,身在烟雾里眼前却是一派明朗之霞光。

金庸是端庄的古朴的,而古龙是潇洒无羁的,如春风荡漾,很飘渺,又很绚烂。金庸的书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古龙的书却是自由奔放的艺术美感。
在我的眼中,真正好的武侠小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从那些侠客的成名历程中我们会回望自己成长的道路,从那些波澜曲折的江湖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人生的无常,从那些悲剧性人物的命运中我们学会了人文关怀。文字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真正的内容却是我们每天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陈令孤

新派武侠小说,金庸和古龙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金庸的小说中,医卜星象皆可融入武功之道;古龙的小说中,讲求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像孔雀翎、暴雨梨花钉,几乎就是现代科技的雏形。

金庸小说情节如长江大河,层层铺叙,一浪胜过一浪;古龙小说情节则如雾中奇峰,诡异难测,若隐若现之间峥嵘尽显。

金庸是剑,雍容而不失典雅,中正平和,堂堂正正,有王者之相,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古龙如刀,偏执而又隐含霸气,招招走偏锋,是黑道枭雄,展示的是侦探小说的奇诡。

金庸是黄药师,天文地理无不涉及,阴阳五行皆可为武学之渊源;古龙是阿飞,终日混迹于虎豹狼群之中,武功招式尽是自性命相搏间千锤百炼而来。

金庸是禅宗,讲究顿悟,令狐冲一夜间通独孤九剑,杨过于刻骨相思之际创黯然销魂掌,皆是此理;古龙是密宗,注重苦修,傅红雪每日练拔刀千遍,李寻欢终日刻木自苦,但一旦功成,出手一招,天地失色。 

金庸讲武如纹枰论道,高段低段之间,差距昭然,高手相争,胜负皆在千招之外;古龙讲武则如火枪手对决,无论高手低手之间,对战之时,所争者只在一息之间。 

金庸的比武,是论剑,讲求点到即止;古龙的比武,是决命,一招出手,只有生死。 

金庸喜剑,杀尽仇寇,难求一败的,是剑;古龙好刀,出手一招,例不虚发的,是刀。 

当然,金庸也讲剑,古龙也用刀。但即使有了号令天下的屠龙刀,后面却还有谁与争锋的倚天剑;西门吹雪手中握的是剑,可他人却是刀——偏激的刀。 

事实上武道本云:刀求厚重,剑尚轻灵。可两位大师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于是便有了三寸六分的小李飞刀和无坚不摧的玄铁重剑,由是可见,能自成一径者,便可称宗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