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先生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改为“应是”或“恰是”更好,你怎么看?

谢小楼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近代有学者指出,我们理解错了这句诗的真正意思。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有道不尽的美妙之处,只可惜临近黄昏,好景不长],但近代有学者对此有争议,认为这句诗意思正好相反。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重新解读一下这首诗: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以周汝昌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这首诗的翻译应该是:[因傍晚心情不愉悦,所以驱车登上乐游原。此时夕阳无限美好,是因为正值黄昏时分]。

从新的角度来看,二句登古原,视野豁然开阔,隐有一扫胸中阴霾之势,此时望见无边的夕阳,更应作洒脱,不该仍拘泥于失意之情,如此一来诗才有气象。



之所以造成争议,主要在于[只是]二字

古今许多字有异议,这是造成解读有分歧的主要原因。比如这首诗中的[只是]一词,按如今作转折理解,应当表遗憾之情。

但在古文中,[]有表示正好的用法。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晋未可灭,而杀其君,只以成恶。

如此一来,理解成[夕阳无限好,正是近黄昏]也未尝不可。

远看成岭侧成峰,正是诗的魅力所在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诗也是如此,不一定得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不同的意境,也可为诗增色许多。

或许模棱两可,也是李商隐写此诗的用意。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不知你认为此句该作何解读,欢迎说出你的看法。


诗词补习班

语言在不断的演变,同样的词,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意义,这样的现象,在古诗词中更是常见。李商陷《登乐游原》,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它当成一首感叹年华衰老、美景不长的诗,但周汝昌先生说,一直以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传统的理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都理解成「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一种美景不长的感慨。周汝昌先生认为,这里的只是应当理解成「恰是」的意思,对此,先生在《唐诗鉴赏词典》里有一番论述:

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对于周汝昌先生的这个解释,张忠纳先生评注版的《唐诗三百首》认为,“夕阳无限好”一句为正面颂扬,语气已结,最后一句应以转折意为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句作为好景不长的经典表达,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俗语。而一句话语,一旦用俗了,往往理解就会偏表面化,当我们再听到看到这一句话语时,就很难感受到这句话语深刻内涵带来的强烈冲击体验。相反,周汝昌先生的解释,赋予了这首诗一种新的意义,这种陌生的解读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体悟。

傍晚的时候,诗人心情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诗人没有说。人在很多时候都会没来由地感受到莫名的消极情绪,不是因为月经来了,也不因为受到领导打压同事排挤,只是没来由地感到人生的无望。

心情不好,于是诗人驱车驱车散心,他并没有寻友排遣,而是独自一人登上了乐游原。独自一人很重要,因为当有他人存在的时候,我们总是用各种伪装一层一层地将自己包裹起来,只有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在独自一人的漫游中,我们直视自己内心的悲伤,探寻自己内心的迷茫。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八九,悲伤常在,迷茫随形,沉溺于自我,并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诗人此时登上乐游原,正值太阳落山,霎时霞光万丈,天地都映照在这夕阳之中,在这天地之大美面前,个人塌缩了,诗人也成了这万丈霞光的一部分,个人的悲欢被净化了,诗人的不适也得到了水解。

此一解,我们体悟到了排遣内心不适的方法,打开自己的内心,将自我融入宇宙大化之中,人生的不如意就会被天地之大美消解。蔡元培先生著《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亦有言:

当抑郁之时,则登临山水以解之。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几千年来人们并未理解错,是周先生自以为是了。从古至今,后人化用、借用前人的诗句,而别出新意的例子多了去了,但只改一二字而比原作高明的例子几乎没有。李商隐原作“只是”用的是转折语气,是“可惜”、“惋惜”的意思,前句写眼前景,后句借眼前景一语双关而抒胸中意,正是该诗的诗眼,只所以备受历代诗家推崇,流传千古,关健就在这里。而“应是”、“恰是”只重复了个自然天象,有何深意,高明在那里?至于说语言演变,“只是”几时演变成了“应是”、“恰是”,反还我没发现。

人的感情变化,更是站不住脚,自已彼时心情好,大可以写先赞美夕阳、晚霞的诗嘛,又不是不允许,就是李商隐本人也写过“人间重晚情”的句子啊,但他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时的心“意”肯定是“不适”的,这没有任何疑问。 其实这首诗并不深奥,诗的意境表达的也很明白,一般人都能理解。

作者天将晚的时侯感到心情不美丽,所以驾车去垣上散心。看到将要西下的太阳,美丽的晚霞,心情放松了许多。可惜这样的时光太短暂。其中暗含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感叹,把一个人的心境描写的淋漓尽致。

只是应当按照诗人当时心境来解读!不然好句子都给你们解读差了!这句经典切情关意,大众得以共识,千年不改,当今却有些小聪明的人哗众取宠,可笑可笑。

开笔既点出“意不适”,说明心情不太好,所以要去登乐游原,看看夕阳,疏散郁闷的心情。另外古代黄昏是一个时间段,在日入之后,也就是太阳落山之后,按现在说是晚七点至九点间。跟现在说的黄昏不一样,周先生实在弄混了吧。所以此处用“只是”是符合时间环境的,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


笑搞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一这句诗按普遍的解释就是:傍晚的太阳是多么美呀,可是到了黄昏,是暂时,顷刻即逝的,含有一种遗憾。周汝昌解,另辟一径,只是,解为只能是,恰是,说得通,最美不过夕阳红嘛。



骑士悠然行

公元845年,33岁的李商隐为母亲守孝期结束,他回到了长安。但他错过了他岳父的李党的鼎盛期,在李党走下坡路时,回来了。

这一年秋,发生日食。

这一年,唐武宗大举抑制佛教,崇道教不老之术,他认为“僧尼耗蠹天下”,按寺院等级进行裁员,强令大量僧侣还俗,一些寺院财产予以充公。唐武宗年衰,第二年三月死去。唐宣宗继位,唐宣宗偏好牛党。

这年,李德裕虽为宰相,李党势衰,牛党势升。

李商隐,十岁丧父,被牛党的令狐楚看中,一直在培养,从未被启用。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一直平步青云。从公元829年到公元833年,才华横溢的李商隐数进考场,屡屡失败,未中进士。直至837年令狐楚死前,由令狐绹打招呼(可能是令狐楚交代的),才考中进士。他与令狐绹身份天差地别(可能才能不如李商隐的令狐绹一直防备打压),离开令狐派系。

李商隐后被李党的王茂元看中,并成为王的女婿。夫妻琴瑟和谐。李为令狐绹忌恨,处处打压。

牛党李党之争,使藩镇割据、宦官掌权的中期唐王朝,日薄西山,李党势微,亦如夕日。唐宣宗所偏好的牛党跃跃欲试,李商隐意识到了,但不敢说,也不能评说。

《乐游原》是一个好排泄口,抒发了内心的感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意思就是:我们的大唐朝,我们的李党,包括我本人,已像夕阳了,目前表面灿烂,但实在是沉疴难医,已近黄昏,由他去吧。体现一种悲怆的无奈感与无力感。

这是一个33岁风华正茂的青年说出来的。第一眼看到这诗,我以为李商隐至少五六十岁。

===

周汝昌先生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只是”改为“应是”或“恰是”更好,你怎么看?

周先生博古通今,从字词考据入手,提出这个意见,本人表示佩服。我们需要走入李商隐内心世界,才能看到真相。即:字词只是观察工具,洞入人心灵魂才是深途。

因为:我若是李商隐,我也会这么写。


urna风之度0

上海辞书出版社80年代初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选收了190多位诗人名篇佳作,1100多首,由蕭滌非,程千帆,周汝昌等古典文学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撰写赏析文章,李商隐的乐游原这首诗由周汝昌写赏折文章。

这个问题估计是根据周汝昌先生的这篇赏析文章中的观点而提出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千年流传,也被人们作多种解释,大多理解为是诗人抒发人生的无奈,时光易逝,好景不常的悲伤心情,也有人认为暗含对李唐王朝衰败的不安和忧虑,也有人理解为是诗人因见夕阳而得到的满足.慰藉和陶醉,不同理解关健在"只是"二字的解释,"消極"者將"只是"理解为但是.可惜.无奈,"积極"者将"只是"理解为"就是"."正是"之意,周先生赏析文章中认为,"只是"本来写作是祗是,意即仅是.就是.正是之意,从而得出诗人出游得到心理的满足,至少是得到慰藉,这应属於"积极"的理解了。周文只是在"只是"的理解上讲了自己不同於大多数文学评论家的解释,并没有用别的词更改"但是"的意思,一位著名学者会提出更改历史上著名诗人的诗作,这有可能吗?退一步说,此诗中"只是"二字是没有任何其他词可代替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0个字,那个字能改?


瀚墨寻梦

个人认为不改最好

李商隐在《乐游原》中写道: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两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伤感,珍惜眼前的启示,千百年来让人传唱。而周汝昌先生的意思呢:“夕阳无限好,恰恰是因为接近黄昏的原因”这就完全变了意思。本来就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改不改有什么意思呢。然而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修改,批判别人的创作,以此来显示自己只能。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本书要是我来写一定比他好”之类的混账话。

著名诗人贾岛曾写过一首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其中最为传神的当属:“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句,意境优美安静,让人读起来就能感受到那份清幽之气。然而千百年来,大家一直在争论:改成“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是不是更好。

贾岛描绘的是晚归的僧人,轻叩柴扉这样一幅场景。而后人觉得寺院只有一人,老和尚自己关门,自己开门更显得孤寂清幽,那么一个人又何必敲门呢,直接推门就好了。我自己觉得,都不错,但是贾岛已经那样写了,你又何必在开脑洞呢,寺庙里多住几个不行吗?为了防止土匪上山,才锁门不行吗?完全无必要争论这些?

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就特别喜欢改诗。有一次 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才知道别人没错,自己错了,错在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而又自负。

还有著名的:“轻风扶细柳,淡月隐梅花”,有人说“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更好一点,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不知道谁写的,原句到底是什么,那就可以尽情辩论了,不用担心欺负古人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同样是吟雪景,谢道韫把下雪比喻成柳絮翻飞,自然比谢郎所比喻的空中撒盐要优美的多了。像这种文斗才是有意义,有意思的,总比你欺负不会说话的古人要强吧?!

我是豫见五羊,经史子集,无一精通。以上皆为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者可以讨论!


豫见五羊

个人建议千万别改!古诗要结合意境!我看过一部叫《唐之韵》的纪录片。里面讲的很清楚!安史之乱!盛唐气象由盛转衰!所以胸怀天下的诗人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古人有一字之师!但我觉的“应是”或“恰是”比“只是”意境相差十万八千里。比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改掉“空”还要差劲!

谢谢🙏!不要改!


zhaozilong3

千年来人们并未理解错,是周先生自以为是了。从古至今,后人化用、借用前人的诗句,而别出新意的例子多了去了,但只改一二字而比原作高明的例子几乎没有。李商隐原作“只是”用的是转折语气,是“可惜”、“惋惜”的意思,前句写眼前景,后句借眼前景一语双关而抒胸中意,正是该诗的诗眼,只所以备受历代诗家推崇,流传千古,关健就在这里。而“应是”、“恰是”只重复了个自然天象,有何深意,高明在那里?至于说语言演变,“只是”几时演变成了“应是”、“恰是”,反正我没发现。说到人的感情变化,更是站不住脚,自已彼时心情好,大可以写赞美夕阳、晚霞的诗嘛,又不是不允许,就是李商隐本人也写过“人间重晚情”的句子啊,但他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时的心“意”肯定是“不适”的,这没有任何疑问。





武丁仗剑决云霓


老街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下,为什么周汝昌先生的观点有些问题。文章里的诗例除了杨万里那一首均为唐诗。

一、其他版本的证明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有另一个版本: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如李义山忧唐之衰云:

“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

可见这首诗至少有两个版本,其奈近黄昏中的“其奈”,意思中带有转折,亦作“ 其那 ”,怎奈、无奈的意思。

比如唐朝有刘禹锡的《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诗:“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虚逢好阳艳,其那苦昏懜。”

宋朝的杨万里本人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可见“只是近黄昏”的“只是”表示转折的可能性最大。


二、只是在唐朝没有转折的意思吗?

假如没有转折的意思,那么“只是近黄昏”会不会不是最初版本,就如同曹植的七步诗那样被后人所改。

只是,可以分开当做偏正词组,“只”为副词,“是”为判断动词,意思是“仅仅是”、“不过是”“就是”。“只是”还可以不分开,整体作为副词。

只是可以在句中,如拾得的诗:

寻常只是闲,言不干名利。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

也可以在句首作为上下句连词用。在唐诗里的例子:

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唐·无可)

醉妆词(唐·王衍)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这两首应该是周汝昌先生的意思,“只是”没有表示转折: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

但是下边的例子:

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不得知。(元稹)

元稹这首就有一点转折的意思了。

另:

朱阁临清溪,琼宫衔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断人肠。

这首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非常相似,明显就是转折,表达的不是“就是”、“恰是”、“应是”,明显是“不过是”、“无奈是”的意思。


结语

不过后面的诗例是我找的,大家也可以找找看,要知道“只是”这个词在全唐诗里被使用了170多次,好多例子可以比较。

周汝昌先生是我们尊敬的著名学者、诗词大家,但是关于“只是”这个观点是八十年代提出的,到今天其本人未必不会有更新的认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周邦彦不甚认可,可是后来深入研究后,又称其“两宋以来一人而已”,可见做学问不可墨守成规,也应与时俱进。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