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出菇不齊,賣不了好價錢?掌握這些管護技術不用愁!

金針菇出菇不齊,賣不了好價錢?掌握這些管護技術不用愁!

在市場上買金針菇時,長得整齊的往往能賣到更好的價格,也比較受消費者喜愛。那麼,金針菇採收時長得不整齊的原因主要是什麼呢?專家稱,這主要是出菇期管理不當造成的。下面教您如何科學管理,有效預防金針菇出菇不齊。

1.蕾期

採取催蕾管理措施,將菇房門窗打開,增強光照和通風,向空間噴霧狀水,使菇房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90%,降溫至10℃左右,同時鬆動袋口,以誘發菇蕾,但這時一定不能把袋口的塑料薄膜全部撐開,以防培養料水分蒸發,影響菇蕾形成。幾天後,當培養料面出現棉花狀菌絲或黃色水珠時,將袋口敞開,經過1周左右,陸續長出針頭狀的菇蕾。

金針菇出菇不齊,賣不了好價錢?掌握這些管護技術不用愁!

2.馴養期

當子實體長到1釐米左右時,減少或停止噴水,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5%左右。通風降溫,將溫度調節在5℃左右。馴養後,恢復並保持菇房的溫度在10℃左右,以促進子實體生長。

3.伸長期

在金針菇伸長期要採取措施促使菌柄迅速伸長。

金針菇出菇不齊,賣不了好價錢?掌握這些管護技術不用愁!

(1)套筒與拉直袋口:當子實體長到2~3釐米時,把塑料袋口多餘的薄膜撐開,提升拉直,這樣可以限制供氧,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目的是抑制菌蓋開傘,促使菌柄伸長。

(2)調溫:將溫度控制在10℃左右。

(3)增溼: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85%~90%,菇房內噴水保溼,噴水量隨子實體生長而增加。

(4)弱光誘導:在兩排床架正中上方,每隔3~5米安裝1個15瓦燈泡,產生垂直光,誘導子實體成束地伸向光源的方向,促使菌柄伸長。

(5)調控二氧化碳濃度:減少通風次數和時間,使菇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0.1%~0.15%。通過以上管理措施,大概15天后,就可生產出菌蓋直徑1釐米左右,菌柄長度8~15釐米商品性較好的金針菇。

以上方法您學到了嗎?那麼實用的技術,不如收藏起來或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