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提起霍金,你可能會想到《時間簡史》,想到他那些難懂的理論,想到你曾援引很多次的“勵志”故事。

關於他,你還應該知道些別的……

關於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

2016年他開通了微博,引起轟動,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教授非常nice地為中國朋友們提供了中英雙語版本。他的微博簡介是,“本微博由霍金團隊以及社交媒體公司Stradella Road共同管理維護,落款SH的內容均來自於霍金教授本人。”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於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摩羯座的天才好像很多的說)。霍金是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研究主任,也是劍橋理論宇宙學中心的創辦人,還曾擔任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他的著作《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轟動世界。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有兩個妹妹和一個領養的弟弟,父母親都曾就讀牛津大學,全家都是知識分子,生活簡樸,日常生活無法更和諧,吃飯時安安靜靜各捧各書。看人家這學習境界,算了,我還是好好吃飯吧。

學術與事業

學業啟蒙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如今世界無敵的霍金曾經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中小學時期的霍金沒有傲人成績卻有突出的聰明才智,同學們稱他為“愛因斯坦”。霍金的啟蒙學校是Byron House School拜倫貴族學校,不過貌似霍金本人對於這所學校的“進步教學法”頗有微詞,因為木有好好培養他的閱讀能力(親,你已經很厲害了好麼)。

8歲時霍金轉學到St Albans High School for Girls聖奧爾本斯女子學校,在當時的年代,年紀小的男孩可以在其中一間社堂(House)上學,之後呢他又轉學到Radlett School拉德雷特公校讀了一年,1952年9月進了St Albans School聖奧爾本斯公校。霍金的父母十分重視教育。父親希望霍金可以考進廣受好評的Westminster School西敏公學,但是13歲的霍金在獎學金考試當天生病了,沒有獎學金也沒有助學金,父母無法負擔昂貴的學費,所以霍金留在了St Albans School。

大學時期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傲人的天資讓他與眾不同。剛進大學時霍金覺得無聊寂寞,他的年紀比其他同學小,卻覺得大學的功課“荒謬的簡單”。大二大三的時候,霍金變得活潑幽默,人氣飆增,對古典音樂和科幻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大變身很大部分是因為參加了學院的划艇會。所以,親愛的同學們,多參加社團活動,別讓自己活生生變成個書呆子。

雖然霍金的大學三年沒有成為學霸,但他的計劃非常明確,就是進入劍橋大學研究院讀宇宙學Cosmology。最終他也成功以一等榮譽學位進了劍橋大學。可惜天妒英才,霍金21歲的時候被診斷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稱漸凍症,預測只能活2年。然而醫生對霍金的預言就像2012世界末日一樣沒有發生,或者說,生命為他創造了奇蹟,時至今日,霍金依然開心快樂地活著。

霍金在劍橋大學開始研究生課程時,物理學界對於宇宙的創造有兩大爭論:大爆炸理論和穩恆態理論。霍金受到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的黑洞中心時空奇點原理的啟發,把同樣的想法應用在整個宇宙,並在1965年撰寫了相關的論文。霍金在1966年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起點與時空幾何》(Singularities and Geometry of Space-Time)與潘洛斯的論文共同贏得了當年威望極高的亞當斯獎。

工作與事業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1975年,霍金返回劍橋大學擔任大學教授,當時的霍金已大有名氣,常常接受媒體的採訪,他在宇宙學的成就也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和讚揚,發佈的論文和研究也受到了高度關注,卓越的研究成果也獲得了無數獎章。在1977年他榮升為引力物理學講座教授,又在1980年成為第17位盧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這是劍橋大學授予物理學者的最高榮譽職位。霍金任職至2009年,退休後擔任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研究主任。

霍金在1988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宇宙奧秘的科普書《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迅速登上美國和英國的暢銷書榜,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售出了一千餘萬本。委媛也買了哦,不過好像只起到了裝飾作用……2001年霍金撰寫了續篇《果殼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講述《時間簡史》後的研究結果,這本書獲得了2002年的皇家自然社會科學書籍獎,也讓物理學的最新發展眾所周知。除此之外,霍金與女兒露西還共同撰寫了喬治探險宇宙系列兒童故事書“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George and the Big Bang”和“George and the Unbreakable Code”,Amazon都有賣,雖然童書是給小朋友閱讀的,但是感興趣的大朋友也可以買來看看哦。

生活與婚姻

愛情婚姻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1963年的新年派對,霍金遇到了朋友的妹妹簡·懷爾德Jane Wilde,當時霍金正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漸凍症的症狀也逐漸出現,但是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他們在1964年十月訂婚,1965年7月14日結婚。後來霍金說,訂婚給了他生存的意義——“Something to live for”。所以男生們,對你的兄弟好一點,說不定他的妹妹就是你未來孩子的媽。

霍金和簡有三個孩子,大兒子Robert在1967年出生,女兒Lucy在1970年出生,小兒子Timothy在1979年出生。由於霍金行動不便,簡必須承擔全家大小事,也讓霍金有更多的時間研究物理。但可想而知,簡一個人照顧一個大家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家在電影《萬物理論》裡面也可以看到)。1975年霍金從加州回到劍橋,有了學生助手的幫助,簡的負擔大大減輕,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從事自己的愛好,比如唱歌。1977年12月簡在教堂的詩歌班認識了管風琴演奏家強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隨後瓊斯和霍金一家越走越近。1980年中期,瓊斯和簡產生對彼此產生了好感,據簡所說,霍金接受了這個狀況,但簡和瓊斯決定不能讓家庭破碎,於是保持了很長時間的柏拉圖關係。

霍金的病情慢慢惡化,需要護士24小時輪班護理,其中一個護士便是霍金隨後的第二任妻子Elaine Mason。那時霍金和簡的婚姻已經緊張了很多年,必不可少的護士和助手不可避免地打擾了他們的家庭生活。霍金明星般的地位對家人和同事來說也有一定的挑戰性,在一次採訪中,簡描述道,她的角色只是簡單地告訴霍金他不是上帝——“simply to tell him that he’s not God”。除此之外,霍金對信仰的看法與簡的基督教信仰也有明顯的差異。

霍金和簡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不容易,到後來也更加艱難,可惜他們無法“且行且珍惜”。在1980年晚期,霍金與護士伊蓮·梅森Elaine Mason關係漸漸親密,1990年2月霍金離開了家庭,1995年春天與簡離婚,同年9月與伊蓮結婚,並宣稱與自己愛的女人結婚很愉快。1999年,簡發表了回憶錄《移動星星的音樂》(Music to Move the Starts),描述了她與霍金婚姻的點滴和後來的破裂,引起了媒體的轟動,許多讀者認為簡是個謹慎誠實且中立的作家。霍金對這本書沒有公開評論,只說他不閱讀關於自己的傳記。

在霍金的第二次婚姻後,他的家人和朋友覺得被霍金排斥在外,他們越來越擔心他會被虐待,隨後警方介入調查。但由於霍金拒絕控告,案件只好終結。在2006年,霍金和伊蓮平靜地離婚,之後霍金與簡合好,重新與孩子和孫子生活。在後來這段快樂的時期,簡將《移動星星的音樂》重新修訂,改名為《遨遊至天涯海角》(Travelling to Infinity: My Life with Stephen)。據說這本書刪除了很多不堪的敘述,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期盼。電影《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就是改編自這本書。

很難說霍金的愛情故事是否算是美好的結局,家庭生活的苦甜辛酸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電影在倫敦Leicester Square Odeon首映時,霍金與簡也有出席。不知道看著他們人生的過往,心裡又是怎樣一番體驗。

業餘生活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雖然霍金現已全身癱瘓,需要用語音合成器與人對話,他仍然積極地豐富自己的人生,我們大科學家的業餘生活可謂是多姿多彩。霍金可以作為一位楷模,他常常發表演講、參與募款活動,並且與11位傑出人士一同簽署了第三個千禧年殘障憲章Charter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on Disability,呼籲政府設定預防殘障措施以及保障殘疾人士的權利。2007年,霍金為了激起人們對太空飛行的興趣以及展現殘疾人士的潛能,參與了零引力飛行,親身體驗了零引力的感覺,我們可以看上圖,就是展示了這次零引力體驗。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的自傳紀錄片《霍金》在2013年發佈,在這部影片中,霍金親自講述了他的童年、他與疾病的抗爭和他成為一位著名科學家的歷程。霍金在演藝圈也是小有成就的,他在《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和《星際大戰:下一代》(Star Trek:The Next Generarion)中都有出演(真的是本色出演啊),在《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中還為卡通霍金配音。他還是科學家中的歌唱家,早在1994年,就在搖滾樂團Pink Floyd的歌“Keep Talking”中獻聲,去年與Pink Floyd再度合作歌曲“Talkin Hawkin”。如此全能的科學家可是千年等一回啊!

還記得火爆一時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嗎?霍金接受了挑戰,但由於他在2013年患過肺炎,醫生建議他不應過度考驗身體的適應力,他的三個孩子自願代替他完成挑戰。

霍金是世界歷史上不可缺少且獨一無二的大人物,他對宇宙的研究雖然多數人都沒有真正明白,但他始終嘗試不同的方式融入群眾,向世界展示各種各樣的自己——科學界嚴謹天才的霍金、公益界積極熱心的霍金、演藝界才華橫溢的霍金。霍金的生平事蹟是一本厚重卻有趣的教科書,疾病使他頑強卻也讓他逃避過,成就使他上進卻也讓他自負過,愛情使他堅定卻也讓他質疑過。歷史匆匆走過留下不朽的痕跡,回顧他過往的成就與人生,更令人期待霍金老爺將為這個世界留下怎樣的精彩與未知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被譽為“宇宙之王”,它認為:人類迄今為止最為深刻的影響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對於人工智能,他有以下十點深刻的思考:

1

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很多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事件,它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如果我們不能學會如何避免風險,那麼我們會把自己置於絕境。

如果有人設計計算機病毒,那麼就有人設計不斷自我完善、直到最終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其結果將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人工智能的真正風險不是它的惡意,而是它的能力。一個超智能的人工智能在完成目標方面非常出色,如果這些目標與我們的目標不一致,我們就會陷入困境。”

2

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可以從短期、長期兩方面來分別討論。短期擔憂——智能自主武器、隱私。

人工智能的全方位發展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比如最大化使用智能性自主武器。

目前,世界上九個核大國可以控制大約一萬四千個核武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將城市夷為平地,放射性廢物會大面積汙染農田,最可怕的危害是誘發核冬天,火和煙霧會導致全球的小冰河期。

這一結果使全球糧食體系崩塌,末日般動盪,很可能導致大部分人死亡。我們作為科學家,對核武器承擔著特殊的責任。正是科學家發明了核武器,並發現它們的影響比最初預想的更加可怕。

除此之外就是隱私的擔憂。由於人工智能逐漸開始解讀大量監控數據,於是人類在機器人面前將變的一絲不掛,你喜歡什麼樣的美食和女人?內心在想什麼?等等,這些都會被機器人洞察的一覽無餘。

3

長期擔憂——人工智能系統失控的潛在風險。

人工智能遵循的一個邏輯是,“計算機在理論上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然後超越”。這一天很快會到來。未來,人工智能可以發展出自我意志,一個與我們衝突的意志。

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將無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幫助,還是被藐視並被邊緣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毀滅。但事實就是:聰明的機器將能夠代替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4

在過去二百年中,人口增長率是指數級的,目前這一數值約為1.9%。 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著,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會翻一番。 2022年,我將慶祝自己80歲的生日,而在我人生的這段歷程中,世界人口比我出生時膨脹了四倍。

這樣的指數增長不能持續到下個千年。到2600年,世界將擁擠得 “摩肩擦踵”,電力消耗將讓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是岌岌可危的。

我相信我們可以避免這樣的世界末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類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人類作為獨立的物種,已經存在了大約二百萬年。我們的文明始於約一萬年前,其發展一直在穩步加速。如果人類想要延續下一個一百萬年,我們就必須大膽前行,涉足無前人所及之處!

5

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情況就如同1492年前的歐洲。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堅信,哥倫布的探險註定是徒勞無功。 然而,新世界的發現,對舊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那些被剝奪權利地位、走投無路的人來說,新世界成為了他們的烏托邦。

人類向太空的拓展,甚至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未來,甚至會決定我們是否還有未來。它不會解決地球上任何迫在眉睫的問題,但它將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全新視角,讓我們著眼於更廣的空間,而不是拘泥眼下。

6

當我們進入太空時,會有怎樣的發現呢?

會找到外星生命,還是發現我們終將在宇宙中踽踽獨行?我們相信,生命在地球上是自然而生的,是在漫長的進化後,實現了與地球資源的高度契合。

因此,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必定是可能的。去年,我們推出了長期研發計劃——“突破攝星”,目標是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突破攝星”是人類初步邁向外太空的真正機會,為了探索和考量移居太空的可能性。

這項創新背後的想法,是以光束來驅動納米飛行器的前進。這樣產生的速度雖然不及光速,但也能達到其五分之一,約合每小時1億英里。這樣的系統可以在一小時內抵達火星,幾天內到達冥王星,一週內就可以追上並超過旅行者號探測器,並在僅二十年後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

再見,霍金先生!時間永留簡史

7

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我相信我們團結在一起,來呼籲國際條約的支持或者簽署呈交給各國政府的公開信,科技領袖和科學家正極盡所能避免不可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

所以,監管和立法在AI的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

8

通過達爾文式的演化過程,侵略性深深根植於我們的基因之中。然而,如今的技術發展已經加快到了某種程度,使這種侵略性可能會以核戰爭或生物戰爭的形式毀滅人類。我們需要用邏輯和理性來控制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

你可能並不是一個討厭螞蟻的人,但也會無意中踩死螞蟻,而如果你負責一個水力發電的綠色能源項目,項目所在的區域內也可能會有許多螞蟻巢穴被水淹沒,對螞蟻來說就非常不幸。我們要避免人類處於這些螞蟻的境地。

9

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我們自身的弱點,即貪婪和愚蠢。(這些人性的基本屬性,將使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境況將變的更加糟糕,因為當機器被設定程序後就知道適可而止,知道就流勇退,但是人類很難,除非是那些極高修為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弱點,但是機器人可以輕而易舉的迴避這些弱點)

10

我們還應該扮演一個角色,確保下一代不僅僅有機會還要有決心,在早期階段充分參與科學研究,以便他們繼續發揮潛力,幫助人類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