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弟弟侵吞兄长的财产,对簿公堂被一群盗贼讥讽后道出了真相

明朝时,河北沧州某县有姓齐的两个兄弟。

祖上三代都是农民,他们父亲也没有留下什么钱财,大哥名叫齐伯仁,以贩卖茶叶和丝绸为业,凭借着自己辛苦经营,20年来攒了不少银子。

弟弟名叫齐忠仁,为人也算老实,家中本来有十几亩地,分家的时候齐伯仁都让给了他。

齐忠仁就是靠着种地后来娶了媳妇儿,还生了个两个儿子,虽然不算富裕,但是生活也勉强能维持。

这一年,齐老大因为病重卧床好几个月,请到家中看病的郎中们都说,他已经时日无多了。

故事:弟弟侵吞兄长的财产,对簿公堂被一群盗贼讥讽后道出了真相

齐老大也知道不久人世,这天叫来了弟弟,在床边留着泪嘱咐道:“二弟啊,我眼看不行了,可是我儿子才6岁,今后这个家就要靠你多多照应了,这里是2000两银子和房屋地契,等到我儿子成年之后,希望你能分一半给他们母子,让他们不至于露宿街头,这是大哥最后的心愿了!”

齐忠仁于是接过了那个装着银票和地契的盒子,流着泪答应了齐伯仁最后的请求。

齐伯仁见他点头,这才满意的咽了气。

处理完了他的丧事,齐忠仁就带着自己一家子住进了齐老大的家中。

俗话说的好:财帛动人心。

齐忠仁搬过住,原本是想着两家人离的近点,方便照顾嫂子王氏和小侄子齐祥生,可是看着他哥哥这么大的家业,每天有使唤的仆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几千两的银子,这些都是自己种一辈子地也不能挣回来的!

他也从来没享受过被人伺候的感觉,再加上他媳妇儿每天吹枕边风,没两年的时间就起了侵吞他大哥家产的念头儿。

故事:弟弟侵吞兄长的财产,对簿公堂被一群盗贼讥讽后道出了真相

后来,干脆将他侄儿齐祥生母子赶到了后院的破房中居住。

他们母子两人没有生计,只能寄人篱下,每天吃残羹冷炙,忍气吞声,一直就这么熬了10年。

嫂子王氏见儿子长大,就理直气壮的去找齐忠仁要回丈夫的房产和银两!

可是齐忠仁和他媳妇儿却抵赖说这房产本来就是他们家的,反倒是把王氏气的卧床不起!

齐祥生一怒之下就将这个贪财忘义的二叔告到了县衙。

当时的县令名叫徐文朗,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

等到将双方传唤到县衙,对簿公堂的时候,因为那些房产地契都在齐忠仁手中,又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银子和房产的来源,徐县令一时也无法判决!

故事:弟弟侵吞兄长的财产,对簿公堂被一群盗贼讥讽后道出了真相

这时,差役们在两县交界处抓到了一伙儿强盗在堂外候审。

这强盗们听了齐忠仁的话,纷纷议论道:“我们虽然是盗贼,偷了东西也敢承认,这齐老二怎么发的家?还不是跟我们一样,那些银子肯定不是偷的就是抢的,说不定还有人命在身,打他一顿就全招了!”

这时齐忠仁一听又是害怕又是恼怒,当即大喊道:“胡说八道!这是我大哥留给我的银子和家产!哪里用得着去偷去抢?”

徐县令听完笑着道:“你还是招了!看来这群盗贼正是你去世的大哥派来的证人!你还如何狡辩?”

齐忠仁这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结结巴巴的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徐县令当即将财产和银两都判还给了齐祥生母子,还让齐忠仁一家三天内搬出齐家大宅!

这件事后来在乡间传开了,齐忠仁又搬回了自己家的破房子中居住,因为名声坏了,好少有人跟他来往,他后半生都过着贫寒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