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将在多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伴随本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旅的开启,中德两国关系正在升温。这是默克尔连任德国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她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的第11次访华。虽是一次常规性访问,但考虑到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和中欧关系近一段时期的发展,此访意义显得更加耐人寻味。据悉,访问期间,双方将就中德、中欧关系与合作,以及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拓展新空间等问题交流和交换意见。

“高层交往对中德关系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透露,除了默克尔访华,年内还将迎来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围绕“一带一路”及第三方市场合作、电动汽车、5G通讯以及机器人等领域,中德双方将展开密切合作。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克里斯蒂娜·奥特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德经贸关系紧密程度前所未有,未来双边经贸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从双边贸易结构来看,两国经济有很大互补性。德国对华出口产品主要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中国对德出口则主要是电子产品、纺织品等。

数据显示,2017年中德贸易额为1805.7亿美元,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是德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在投资方面,2016年中国对德投资2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6%。中德贸易在双方国家经济中均占据重要的地位。

“德国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欧关系,尤其是中德关系的走向在经贸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对中国制造业技术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德国方面来看,中国的转型升级为德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增加了高端市场需求,所以二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据悉,默克尔访华会关注两国关于互惠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解决,而此前中德双方也因外资并购审查等产生摩擦。桑百川认为,“中德经贸关系体量巨大,在双边关系中难免会存在摩擦,这突出体现在外资并购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中德双方都对彼此有不同的诉求,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但是双方都应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应有歧视性审查等行为。” “中国的开放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是循序渐进的。”白明表示,近日中国取消了金融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对制造业的限制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开放起来,中国也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虽然美国与中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局势紧张,且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是主流,摩擦是局部和暂时的,摩擦一旦影响了经贸合作的发展,两国都会着力改善和解决,放下争议共同发展是双方的共识和默契,这是成熟的经贸合作关系。

“未来中德在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还会继续扩大合作范围,”桑百川称,经济的互补性也决定了两国贸易合作的前景广阔,加强中德间技术和产能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德国技术的外溢效应,带动中国产业技术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中美贸易战停火,对美扩大进口不会影响德国利益,中国对德国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此次默克尔访华有助于增进了解,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也释放出了双方协作,共同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积极信号。”白明对此次默克尔访华持积极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