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勸人“積陰德”,傳統文化的“陰德”到底是什麼?

xoufei72

謝謝!“積陰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也說說自己對這個詞的一旦點淺見,請大家多多指教!

1、積陰德”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暗中做好事,但不要貪圖回報,這就是積陰德。生活中還有一個詞叫“積德”,意思是多付出,多奉獻,多做貢獻,多做好事就是“積德”,還有一個詞叫“功德”,意思是我們一個人不能僅僅是為了自己,還要對這個社會做貢獻,這才叫功德。通過這幾個詞的比較,我們再看“陰德”就非常明白了。

2、其實“積陰德”、“陰德”講的都是因果關係、因果報應、善惡法則等。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德不孤必有鄰”、“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水滴石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等等,這些話都是為了表達一種因果的循環、善惡報應的法則。

3、“德”與“得”相通,按《易經》的道理,就有一陰一陽,一陰德一陽得,“積陰德”自然也就會轉換為“積陽得”,有“德”就很容易得“福祿壽喜財”,對應五行,金木水火土,積德是開始,得是過程,最後“福祿壽喜財”就是結果。如果一個人一生與“福祿壽喜財”無緣,恭喜你,你的後世子孫們將會有大富大貴之人出現;如果你一個人把“福祿壽喜財”全部享用完了,那你的後世子孫們將一代不如一代,最終會非常窮困,這就是道家講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所以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視“德”、“積德”、“積陰德”等,這就是其中的原因,“德”與“得”相通,有了“得”,自然就可以與“福祿壽喜財”相通。

4、“德”是很隱蔽的,一個人很善良,但不一定有德行,他也經常幫助別人,如果他溺愛他的兒子,兒子長大後可能會賭博,騙人錢財,所以他是無德之人,因為他無德,家庭很混亂,災禍連連,但是他的行為可能影響到他的第5代,第6代子孫積累了“陰德”,他的溺愛行為在前4代中是“無德”的,但從第5代開始有轉化成有德,這就是“德”的隱蔽性,不固定的,也就是老百姓經常講的“陰德”。所以積陰德是看不見的,也是不可量化的,更加是不可測量的。

總之,人還是要多多“積德”行善,不管是“陰德”還是“功德”。有句話叫: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謝謝!


自由小小影

1.所謂陰德


陰德,即福報。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德排在第四位,個人覺得有福之人,必有德,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陰者,即隱、閉、默。積陰德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行善事不圖回報,默默的付出。水滿則溢,當你善事做多了,福氣也就來了,這就是因果。


所謂的積陰德其實就是暗中做好事,不求回報。積陰德是發自內心的善舉,不是作秀,不為好看,亦不是通過幫助別人來抬高自己,而是真心實意幫助他人。


佛家講究福報,而積“陰德”會得天報,這是最大的福報,會福廕子孫後代。



2.怎樣才能積累陰德享福報呢?


講一個故事給你聽:一個商人,在半山腰買了一座宅子,依山傍水,風景很美,門前還有很大一片果園,商人花重金請了一位風水先生來家裡看風水。


快到家門口時商人看到妻子送一個遠方親戚出門,商人在遠處停下腳步,先生納悶兒,隨口問怎麼不繼續走了?商人回答:“這個親戚平日不經常來往,今天來我家想必是遇到了什麼難處需要幫忙,我現在過去他看到我難免尷尬,所以我們還是等他走遠再回去吧!”先生聽了沒說什麼。


等親戚走遠,他們走到家門口,商人忽然抬頭看到一群鳥在園中飛起,繼而停下了推門的手立在門口,先生又問:”到了家門口為何不進門?”商人說:“園中鳥驚起,想必是有領居家孩子在爬樹摘果子,我自推門而入怕驚了孩子從樹上掉下來摔壞了,還是等他們摘完了果子我再進去吧。”先生聽完對商人深鞠一躬,說:“福人居福地,像您這樣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不管住在哪裡都是福地,您平日的為人已經為自己和家人積累了福報,風水自然錯不了。”


還有,華人首富李嘉誠縱橫商海幾十年,在商界一直有很高的威望。他教育子女最簡單的道理便是:面對利益,如果能得七分一定要拿六分,多留一分給對方,這樣合作才能長久,生意也會越做越大。


所謂:愛出者返愛,福往者福來。 行善積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說遍佈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記人好處或是扶危濟困,亦或是助人於危難,都是行善積德。



3.舉手之勞的無聲善舉。


你有餘錢可以資助貧困學生讀書,給自己積福報,不要去養情人破壞別人家庭損陰德。

夜晚回家路上,看見收攤小販可以買點東西回家,買誰都是買,誰要是條件好也不至於起早貪黑擺攤。


撿到錢或者物儘量想辦法歸還施主,以己度人,誰丟了東西都會心急,也許你拾到的是人家的救命錢。


遇到老人或者小孩需要幫助的,儘量幫忙聯繫家人,或者送到當地派出所,以免出現意外,常盡能及之力。


總之,積陰德就是默默的幫助她人,也許是一杯水,或是一碗飯,也許是一次舉手之勞的幫忙,都會給人帶來方便,好事做多了,日積月累你的福報就來了。


事事輪迴,你的每一個舉動,都會成為你日後的因果。做人多存善念,積善言,行善行,福報自來。




有書共讀

陰德一說,與天人感應學說有關,也作陰騭。了凡四訓第三篇說,“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同時又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


道家《陰騭文》解釋,陰德就是凡人不必通過轟轟烈烈的場面來表現自己,只要心地善良,從一點一滴的善事做起,便可以得到報應,當然這種報應是上天的答覆,善良的結果。近一點報在自身,遠一點報在兒孫身上。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餘慶不單指自己一身,也指能惠及後世子孫。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如何積陰德呢?《了凡四訓》指出有大約十種途徑,一是與人為善;二是愛敬存心;三是成人之美;四是勸人為善;五是救人危急;六是興建大利;七是舍財作福;八是護持正法;九是敬重尊長;十是愛惜物命。


南方鵬

陰德,何為德,沒德如何有福氣,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有了好命含金鎖匙出世,更要有好運才行,如果沒好運就要積累陰德,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德排在第四位,其實不然,個人認為德為第三位,如風水寶地,要有德行的人才能配得上,福人居福地,冥冥中自有安排,沒德之人強求也不來。


積陰德,有陰德的人,其實福報最大,上天必將賜福於他。行善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沒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時時處處行善,這才是真的積陰德,福廕子孫後代,自古聖賢就提出厚德載物,而且無論佛,道,皆導人向善,這是有一定的道理。


佛祖教導弟子說:一滴水怎樣才能不枯萎。弟子想了很久也說不出來。一滴水怎樣看也不能長久保持,佛祖說:把這滴水放入大海,就不會枯萎。積一點陰德,可以理解為一滴水,你用完就沒有了,但你持久下去,水滴越來越多,聚沙成塔,水滴成河,甚至成海,力量就強大了,積的陰德庇護子孫三代,但是你在積德,子孫不一定會積,當福德用完,三代而終,自然又是一個循環了。


當你積累陰德夠多了,自然人生一帆風順,有付出就有回報,世事萬物自然有規則運行。你去工作,老闆自然回報酬勞給你,你去種地,自然有飯吃,沒付出又怎麼會有收穫,一因一果,你積陰德了雖然沒人知道,但是上天不會忘記你的付出,自然會有所回報,不是報在你身上就是報在子孫後代,所以說生活中處處可積德,也可以處處損德,關鍵你在抱著什麼心態活著。


雲深梧桐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這是俗話說人生的福報來源。

那麼積陰德怎麼樣才是正確的解釋呢?

很多人理解的意思是做好事不留名,不讓他人知道為之積陰德,陰的意思是沒有人知道的。

其實陰德除了指做好人好事不要在乎別人知不知道,但行好事,不計名利之外,還包含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首先從佛教中推行的因果觀,明白到一切果皆有因。因此,人生所作所為都有其明顯的果報,同時果報還包含著一個因引起眾多緣生的暗顯果報。

如果做了好事不留名,讓人不知道,那麼他的功德有時候就得不到宣揚效應,在一個小圈子裡應用學習效仿。

近期有袁立效應,如果袁立一直只是以個人的行為,個人的力量,去資助整個社會的塵肺病的善舉,那是很有侷限性的。但是,因隨著網上的發酵,得到多數人的認可和支持,最終成就了對塵肺病的廣範關注及資助。如果沒有媒體的曝光,就無法積累下那麼大的陰德。這就是因陽德產生的陰德現實事例,這才是真正積陰德的意義。



所以,陰德的德與功德的德是相同的意思,功是所作的事,德是所作事產生的善惡連鎖效應。

功德所指不是功勞而是作用,說功德無量意思是因此事,所產生很大影響作用,很長久好的善的作用。

陰德不是沒有告訴他人的善行善事,不是做好事不告訴他人,而是所作善行善事產生的效應,德是產生的作用,產生的連鎖反應的範圍,才是真正的陰德含義。

俗話為什麼說要積陰德呢?這就要從佛教的因果觀去理解。佛教有三世因果觀,說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傳統文化中也主張: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所以,積陰德是善因,陰德有功德和福德在內。

比如,曾經報道過的一些故事有:

(大意)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賓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無奈飯店的夜班服務生說: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若是在平常沒有空房的情況下,我會介紹二位到我們的聯鎖旅館,可是我無法想象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你們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是還是蠻幹淨的,因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這位年輕人很誠懇的提出這個建議。老夫婦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青,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檯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的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賓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賓館。”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嗎?”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我叫做威廉.阿斯特。”“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希爾頓飯店

這個服務生無意中積下陰德,意外產生了福德,這個故事的傳頌產生功德。這就是典型善有善報的積陰德因果關係。


關注啦你

陰德是道家思想。就是:暗中做得,不被人知道的,有德於人的事。行善不求有人知道,是傳統美德。傳統思想講究有陰德的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





行善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默默無聞,堅持不懈地做善事,這才是真正的積陰德。

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所有的惡事瞞得過世人,卻瞞不過鬼神。


李彬文

積陰德,為什麼影響深遠?值得一看!

積:持續不斷點滴積累,聚集。陰者,閉也、默也、隱也。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陰德:人們都不知道的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陰德:也叫不欺暗室,持虛器,宛如盈,入虛室,如有人。陰德與陽德相對。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提醒我們時刻要心善念,言善言,行善行。

陽德:在人們有意注意的地方行善,相對比較容易做到。陽德重在有意識的行善。陰德重在無意識的行善。自動自覺的行善。

陰德與陽德是相互轉化的。將陰德比作一座冰山,陽德就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如果有潛水員去測試冰山的大小,那麼潛在水中的原本屬於陰德的部分也就變成了陽德。

人行善,福雖未來臨,禍已遠離;人行惡,禍雖未來臨,福已遠離。

陰德是什麼,陰德就是德,就是永恆的行善之心和持之以恆的善行。教導我們,做一個至純、至善之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選擇善,其對立面自然遠離。只要活著,就要用善言、善行來默默地彰顯自己的善良。將自己的本善,做出來,做真實的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將自己潛在的德行,做出來。生活本身就是在積陰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善的火花多了,同樣可以形成燎原之勢。一開始的時候,小善不易為人知,這也是陰德。我們要做像點燃的香一樣的人,默默地詮釋著自己的善,香飄萬家。大善、至善可感,更可行。積陰德就是將自己本身具有的潛在的德行,一點一點地做出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積陰德就是做真實的自己!


智慧慈光

對社會的貢獻叫功德;多做貢獻,多做好事叫積德;暗中做好事而不圖回報叫積陰德。

行善積德源自“因果報應”;

積陰德,源自於因果報應,就是誰的因就是誰的果,就是俗話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的善惡法則。“因果報應”觀念深入民間,也算是普世價值觀吧!

行善積德也是傳統美德,做在明面的善,叫陽善,就是公開行善;為善而人不知, 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也有說是:陰德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傳統文化中對陰德的闡述和記載;

在陰德的闡述中,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 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二者之間雖有差異,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將因果報應最多的那本民間的書--《太上感應篇》裡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就是這個道理的。您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惡為非則會樹立冤家敵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這所說都是勸人向善。積陰德是善行。

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 「為人」但不為人所明;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

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凡是積德,不分陰陽,總是好的

怎麼才是積陰德?

多積積陰德好處多多,多行善必有好報:點滴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在積陰德:

(1)如果錢還寬裕,悄悄幫助幾個貧困山區的學生。別讓人家知道你是誰,要不然見面了多尷尬,多不好意思。 但是你心裡一定會覺得舒坦,比包**奶提心吊膽的要好得多! (2)遇到夜裡擺地攤的,能買就多買一 些,別還價,東西都不貴。家境哪怕好一點,誰會大冷天夜裡擺地攤?

(3)遇到學生出來打工的、勤工儉學的, 特別是中學生、小姑娘。她賣什麼你就買 點,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難,出來打工也需要勇氣的,鼓勵鼓勵她吧!

(4)撿到錢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實在缺 錢就把現金留下。打電話告訴失主就說你 在廁所裡撿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證、駕駛執照還給人家,一般人家也不會在乎錢 了。把人家的地址記在你的筆記本上,以後發達了去找人家道個謙,把錢還給人 家!

(5)遇到迷路的人打聽某個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動告訴一聲。別不好意思, 沒有人笑話你。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頭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車、送到 派出所也行,如果有電話的替老人或小孩 打個電話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兩個電話費!

(7)雨雪的時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 的傍晚,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賣報紙 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買就全買,不能全買就買一份,反正吃什麼也是吃、看什麼也是看,買下來讓人早點回家!

(8)上車遇到老弱病殘、孕婦,讓座的時 候別動聲色,也別大張旗鼓。站起來用身 體擋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給需要的人, 然後裝作下車走遠點。人太多實在走不遠,人家向你表示謝意的時候微笑一下!


如果時間還寬裕,就請把這幾句話多轉幾個地方,畢竟好人多了咱們心裡也舒坦!



聞而思之

行善、做好事統稱為“積德”,積德又分為兩種:陽德和陰德。通常做好事被別人誇獎或者以獎品、獎狀的形式予以回報,這樣的好事都統稱為陽德。相反如果你默默做好事,只有你知、天知地知再無別人知道,這種做好事就叫做陰德。比如你凌晨一點鐘在馬路上看見下水道井蓋被打開,你好心將井蓋蓋好或者做了警示標誌。既沒有人知道是你做的,你從此也沒有再對第二個人說起過,這就算是陰德一件。


翔德媒

行善積德,福雖未至,禍己遠離。

有句口頭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者,幾十年的經歷和感受讓他明白;人生順利,家人平安,不能隨自己使性子,要兼顧,不能自私自利,這樣做,就能趨吉避凶,子孫平安,家庭幸福。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各種思想和行為充斥著這個世界,各種性格和慾望讓這個世界充滿著焦慮和紛擾,有好人,也有惡人,有善緣,也有違緣,世界不斷的災難,很多都是人為的,為了一己之利益,不斷破壞環境和他人利益,最後招來惡果,不信因果,沒有敬畏之心,往往招來現世報。

老人常說的“積陰德”,就是做好事,做善事,幫助他人,做義工,愛護生靈,不隨便殺生,放生,佈施,這都是在積德,大家知道了就是陽德,沒人知道就成為陰德,積陰德是最大功德,在往生後,會到極樂淨土或人道,不墜三惡道,旺及子孫,這就是“積陰德”的真實因果。有佛性的人就會懂規矩,有敬畏心,信因果,有佛緣的人,常常懷有慈悲心,人生較順利,多善緣,無有違緣,這就是老人常勸人“積陰德”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