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土雞養的更好?

怎樣把土雞養的更好?

答案:土雞養得好的密訣是,食餵飽,放場好,防病早,長得好。

在農村,過去農民家家養雞。雞是農家主要油鹽的經濟來源。農民非常重視養雞。雞沒有養好,意味著,家庭經濟發生危機。現在,改變了過去的現狀。養雞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的食物結構。要想雞養得好必須做到四點。

第一,育好雞苗。農民養雞,一般雞苗是讓母雞孵出,也有在市面購買。不管農民家裡雞苗來源怎樣,都要認真飼養。雞苗通常是春季開始培育。在一個月之內的雞苗,晚上氣溫很低,要保溫保暖,放養時,地面要乾燥,不能有水。食物只能用很小的碎米或小米。飲水要結合防病,把適量的防病藥加入水中,讓小雞飲用。要養好雞,必須先養好雞苗。


第二,飼料餵飽。飼料青精搭配,七成青飼料,三成精飼料。青飼料是以綠色葉類蔬菜為主,如白菜、蘿蔔菜、芥菜、芹菜、紅薯葉等等綠色葉類作為食物。精飼料以小麥、玉米、水稻、高粱、小米等糧食,農民為了雞和雞蛋的品質好,無公害,不購買市場上的專用雞飼料。雞每天是要飲水的,要提供充足的乾淨飲水。

第三,要有好的自然放場。

自然環境裡,如荒蕪土地,山林等地方,有大量的雞能食用的野草、草種子和小蟲等小動物,是雞生長所需要的優質營養食物。雞長得好,一半要讓雞自行覓食,放養得好。

第四,要早防雞病。農民養雞都是定時對雞防病的,一般是通過餵食時在食物里加入防病藥來完成的。雞病是重在防預,一到發病,就束手無策,很難治好的。所以農民養雞十分注重防病。

總之,在農村,農民養雞做好育苗,喂足食物,有好放場,提前防病。養雞不是難事,自然會長得好。


旭日東昇付先

真正意義上的“土雞”,就是農戶散養著在房子、院子周圍的當地土品種。公雞,冠子大,血紅血紅的,性子烈,好鬥。母雞的雞冠極小。土雞,抗病力強,肉質鮮美。我們浙西地區,也叫“草雞”。

小時候,村子裡來的那些挑擔貨郎、生人,大公雞一見到,就會追著這些生人去啄,生人的腿上經常被啄得血淋淋,我記憶猶新。現在人們常說的土雞,離我心目中的土雞,相差甚遠啦。

那麼怎麼樣才能養好真正的土雞呢?

我總結了一下:

①血統要純正。我們浙江的土雞有麻雞、柴雞、三黃雞,仙居雞、蕭山雞、白耳黃雞、絲毛烏骨雞還有雁蕩麻雞。這些品種的土雞,都是浙江地區的優良品種,野性十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農村,這些雞在山裡跑,樹上飛,村落裡到處可見。由於農村的環境衛生相應的提高,村落裡養雞的習慣慢慢的取消了。那麼這些純正的品種從哪裡來?要去那些偏遠的小山村尋找。在那些地方往往都留有血統純正的土雞。

②雞苗孵化要原始。把血統純正的公雞和母雞找來以後,留好母雞所下的蛋,讓其自身孵化,不去人工干預。有的人會說,只要把母雞下的蛋收集起來,然後用人工孵化的辦法,這樣能夠保證雞苗的孵化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大自然是很公平的,你不適合生存的生物,他就不讓你生存。母雞孵蛋,也是這個原因,有些體弱的,它就早早夭折了,留下強壯的,這樣良好的基因就能夠繼續的延續下去。

③養殖方式要放養,不能控制其生活範圍。

現在村子裡面是不允許養雞了,這也真是沒辦法的事,雞糞太髒,拉得到處都是也不是個事。那就養在果園裡,茶園裡,山坡上。不要限制它們的的活動範圍,任由它們自由覓食,自由活動。吃的蟲多了,食雜了(小蛇、蜈蚣、蜥蜴),肉質就會越好。還有就是要有乾淨的水源,最好養殖地有條自然河,水是流動的。

④餵養食材要選當地的土飼料,不能吃購買的飼料。除了它們自由覓食以外,一天不要給它們過多的糧食吃。一般一天就傍晚喂一次,增加產蛋率。糧食喂少了,這樣它們就會拼命去尋覓食物。平常可以喂一些青飼料,菜葉、紅薯藤、地瓜,等農村常見的土飼料,增加其維生素的攝取。

⑤飼養週期要順其自然。土雞從雞苗到成品起碼要半年(3斤重)。我們常說的老母雞都是五六年的,有的重七八斤。不要為了經濟收益人為的添加生長素,就讓它自然的生長。長得慢,它的肉就結實,吃起來就會好吃好多。老母雞燉湯給產婦,病後的人吃,營養豐富。公雞肉的口感也很好,那些剛出力的小夥子吃幾隻,力氣大增,個子飛長。但是一定要講究週期長的才有營養。

⑥最主要的是不能喂藥。我們小時候還有誰家會給雞吃藥呀!土雞,本身抵禦疾病的免疫力強,它能夠適應多變的野外環境。如果不是較大的禽流感發生,我的建議是不要給雞喂藥吃。當然禽流感疫苗還是要打的。我們小時候,給土雞吃藥,都是選擇中藥材熬製的湯汁,拌到米糠裡面給它吃。

有人會說,你這樣養的土雞還有什麼經濟效益啊!等著虧本吧!我想說,物以稀為貴,土雞作為賺錢的載體,數量並不在大,品質才是最重要的。養好了,你賣1000元一斤,也會有人買的。



目前,土雞蛋25元一斤,供不應求。土雞的肉極為細嫩,口感好,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80元一斤,市場需求前景廣闊。真正的土雞,是不愁銷路的。這些從未經過人為干預配種,長期以自然覓食,結合粗飼料餵養而成,具有超強野外覓食和生存能力的土雞,將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餚。


千島湖FIRST哥

養土雞首先就是場地,最好的場地就是山林,其次就是田野上。山林裡面蟲子多,有一定的食物來源,當然,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最終還是要飼料,對一個專業養雞專業戶來說,養的雞是千千萬萬而不是一百幾十只,其數量眾多單靠一些自然食物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飼料是不可缺少的,但雖然如此,散養的雞與圈養的雞其肉質的鮮美還是散養的好。散養的雞因為數量多,有一個問題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場地,常在一個地方養因為雞的數量多,這一片的地方就很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所以不能常停留一個地方,最多一年,最好是養大一批又換另外一個地方,避免這些雞感染上了病毒,一般要2——3年又可以再搬回來,如果你想這雞肉有口感吃起來爽口的話,就在雞將近個把月就要出售的時候,就給沒有經過加工處理過的玉米顆粒原粒給雞吃。散養的雞因為不停的走動它的肉質比較厚實,再加上山裡面的一些植物和蟲子,它的味道是比圈養的要好吃的多,再加上用玉米顆粒餵養其肉質鮮美有彈性和爽口,所以雞肉的好不好吃跟它吃的食物有很大的關係。

雞的防病治病,一般來說雞得什麼病就給它吃什麼藥,雞發病有一種特點,要不就不得病,一病就是一大片,今天是幾隻、明天就是幾十,後天那就是幾百甚至是幾千,很驚人的。當雞有病了就要馬上分開,先治有病的,再治沒病的,沒病的給藥它吃是預防,不要等它有病再治,這個時候就晚了,因為數量眾多你根本就顧不上來!最後是眼睜睜看著它死去。一般的養殖戶不具備那些養殖公司的條件,養殖公司都是科學養殖,雞有沒有病都可以預先做檢查,公司裡都有專業的團隊,從雞的血液、大便就可以檢查出來,你一般的養殖戶根本就做不到,全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雞是否得病,所以成活率低,雞病了就意味著你將虧損!

物以利用,將這些雞屎收拾起來,你可以做為農家肥用,也可以拿去餵魚,吃這些屎的魚有鰂魚、鯉魚、鯪魚等,把這些屎投放進魚塘裡,塘水就會變肥,水肥了就會產生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鱸魚就吃。


夜冷清有誰共鳴

要養好土雞有兩點:(一)飼料。即然是土雞,就不能用專門的養雞飼料。我們應該用玉米粒、豆子、麥子皮、蟲子等未加添加劑的飼料餵養。 (二)養殖場地。儘量選擇山林等空曠的場地,給雞自由,雞在行走,撲飛的過程中,得到了鍛鍊,肉質變的結實美味。空曠的場地,空氣新鮮,流通也好,減少了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