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唐朝詩人並列的宋朝詞人,性格特徵和審美情趣有什麼不一樣?

張芳永

從東漢起,歷魏晉南北朝至唐的中國社會,可以視為門閥士族興起到衰落的全過程。整個第二帝國階段的社會風氣與社會文化,都有著很強的一貫性。

譬如,魏晉六朝時期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士族審美情趣,一直持續到唐依然流行。

如王維,出生於太原王氏河東房,從小就按照貴族培養,《唐才子傳》記載他九歲就“知屬辭,工草隸,閒(嫻)音律”,甫一入京,就獲得了皇族青睞,岐王親自帶著他去見對玄宗頗有影響力的玉真公主,進而高中狀元,走上人生巔峰。

所以王維寫的詩,常常是一種貴族範兒,“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儼然竹林七賢的做派,更有趣的是《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輞川閒居”四個字平淡無波,但是實際上王維在輞川有豪華的山間別墅,詩中有“倚杖柴門外”之句,“柴門”一看好像很窮的樣子,但實際上更類似《紅樓夢》裡大觀園故意做成田園風的“稻香村”。

而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又是民族大融合的過程,時代性格開放、包容、自信、雄健,崇尚像李白這樣的個人魅力超強的個體天才。

而諸如杜甫這樣在科舉中失勢的舊門閥子弟(京兆杜氏襄陽房),在唐代詩壇看上去是有些落寞的。


伴隨著唐的崩潰,五代十國將舊時代的瘡疤血淋漓地揭開,皇權的萎靡不振顯得觸目驚心,短短53年間,中原一帶換了8個姓氏的13個皇帝,士大夫不能有從一而終的道德感。


大宋是遵循了這一時代規律而生的,即奪取權力的模式是武人篡位,為了鞏固皇權,在皇權的左右之下,儒學得到了中興。門閥士族衰落之後,核心權力群體變成了依靠科舉考試的中、小地主,這也極大改變了社會的風氣。

在這一趨勢的作用下,宋代之後的審美特質我可以概況如下:

  • 大一統思想:皇統、道統、文統的強烈歸位意識。

  • 集大成意識:集眾家之所長形成自己特定的風格。

  • 士人文化心理:科舉考試對文化心理造成影響,崇尚博學,以學問為詩。

  • 理學勃興:理學的發生。養氣、寡慾、正心、誠意。

  • 市民文化興起:向內收斂的創作心態,重生活情趣,沖淡閒遠的創作傾向。

實際上我們可以觀察得到,宋詩與唐詩大異其趣,不像是唐詩一般重興象,而是重視義理,重視道德觀念的傳達(詩教)。


夜小紫

從美學角度來講,研究審美情趣其實最直觀的體現是在在書畫、燒瓷等方面。古代美學在宋朝算是一個極致,其審美從唐朝的綺麗華美演變到淡雅的,在各方面都比較追求簡潔的色澤表述。推薦一本書叫《宋代美學史》,諸君可以研讀一下。


以上是說在前面的話。倘若在文學之中追尋審美情趣,那麼最直觀的,應該是對女性的審美了。這裡就談談宋代詞人對於女性的審美情趣。

柳永 丨花叢老手&來著不拒

談這方面,繞不過的第一個就是柳永。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有記載曰:“柳永喜作小詞,然薄於操行......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這段就很能說明他的性格了,總結而言就是又色又不注意操行。

當然也正因為此,柳永的來者不拒,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資料,關於各種少女的情態樣貌。

靈黠的:

意中有個人,芳顏二八。天然俏、自來奸黠。最奇絕。是笑時、媚靨深深,百態千嬌,再三偎著,再三香滑。《小鎮西上片丨柳永》

素顏的:

寵佳麗。算九衢紅粉皆難比。天然嫩臉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態、欲語先嬌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憐才深意。《尉遲杯丨柳永》

有氣質的:

淡黃衫子鬱金裙。長憶個人人。文談間雅,歌喉清麗,舉措好精神。當初為倚深深寵,無個事、愛嬌嗔。想得別來,舊家模樣,只是翠蛾顰。《少年遊丨柳永》

諸如此類太多了。但是最令柳永自豪的應該是下面這段了,但是怕被和諧,關鍵字就用拼音了。

師師生得豔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個打成一個。幸自蒼皇未款,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按。jian字中心著我。西江月丨柳永

提一下,古代這個jian字,是由三個女構成。。。

秦觀 丨外剛內騷

作為政治家的秦觀,是有氣節和抱負的,所以說他“剛”,而作為詞人,他的內心又是極其細膩婉轉的,所以說他“騷”。

雖然秦觀也是花中老手,但是對於柳永來說,格調還是高一些,柳永注重的是“體感”,秦觀注重的還是“感覺”。

得不到的:

腳上鞋兒四寸羅。唇邊朱粉一櫻多。見人無語但回波。料得有心憐宋玉,只應無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麼。《浣溪沙丨秦觀》

別人家的: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虞美人丨秦觀》
“秦少游寓京師,有貴官延飲,出寵妓碧桃侑觴,勸酒惓惓。少遊領其意,復舉觴勸碧桃。貴官雲:‘碧桃素不善飲。’意不欲少遊強之。碧桃曰:‘今日為學士拼了一醉!’引巨觴長飲。少遊即席贈詞。合座悉恨。貴官雲:‘今後永不令此姬出來!’滿座大笑”(《綠窗新話》捲上)

用陳奕迅的一句歌詞來說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大體上,這方面代表性的就這兩位了,別的諸如周邦彥、姜夔等,由於篇幅過長了,便留待下次有時間再說了。


無聊到巔峰

我個人認為,我國古代多詩人,尤以唐朝為最。所以,老百姓至今都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能吟”之說。

詞,是一種文學體裁。初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鼎盛於宋代。是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也是我們今天稱之為的“宋詞”。

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等。

從性格特徵來看: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大都是性情中人,性格或豪放或婉約,有襟懷、有學問。

然而,雖是性情中人,卻也沉湎於聲色之中快樂享受。

從審美情趣來看:宋詞大都以描寫豔情為主。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豔情”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蘇軾的出現改變了宋詞的詞風,擴大了宋詞的詞境,其寄情于山水、以詞明志,為後人所稱讚。


忠哥

詩詞的個性特徵和審美情趣往往與這個朝代的政治、社會變化是密不可分的。強盛的唐朝,國力超群,傲世天下,人民安居樂業。在詩詞上也表現出宏大與綺麗。特別是唐朝以詩入科舉,所以唐詩在格律、平仄上有了規範化和更加嚴格的要求。詩詞在盛唐時期內容多歌頌政治清明,河山的美麗,多半藝術性大於思想性。只是在安史之亂以後,有些詩人才反應民間疾苦,出現了杜甫這樣的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宋朝由盛而衰經歷了一個漫長時期。但從整體來看,宋朝人追求個性解放。雖也經歷文字獄,而文人談經論道,講哲理,講人生,談個人生活情趣成為意識主流。這些都體現在詩詞裡。整個宋代詩詞,生活情趣比較濃厚。語言通俗,貼近生活。特別是南渡以後,南宋皇帝偏安一隅。民間也產生了沮喪、得過且過的消極思想。除了一部分立志收復中原的慷慨之士在詩詞中對自己的思想抱負有所體現以外,大部分都是描寫秦樓楚館,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雖然思想內容消極,但是濃厚的生活氛圍,真實的生活描寫還是很能觸動人的。所以宋詞與唐詩比肩而立實不為過,應視為詩詞雙璧。


師範小王子

唐朝有大國氣象打底,詩人無論是寫邊塞詩還是田園詩,感覺都自在風流,性格不扭捏,崇尚大開大合,審美精緻。宋朝由於江山風雨飄搖,尤其是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性格也越來越江南煙雨 期期艾艾,審美也以淡雅清冽為主,多了傷春悲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