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什么被誉为“戏曲之乡”?

用户5997223575739

一直以来,河南都有戏曲大省的称号,其省内的三大剧种,对于戏曲界意义巨大,尤其是河南豫剧,更是名列中国五大优秀剧种,号称“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至于河南为什么被誉为“戏曲之乡”,我想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戏曲萌生早

据考证,夏朝的时候,河南一带就有优伶的出现。在隋唐时期,洛阳已经是早期“百戏”活动的中心,有关“兰陵王”、“参军戏”以及“踏摇娘”等文物出土不绝如缕。另外,“诸宫调”、“目连救母”、北宋杂剧等全都创始于开封,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中国戏曲的源头都在河南这一地区。

二、戏曲种类多

诸宫调和宋元杂剧之后,根据各种野史、小说、笔记、诗文等记载,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之后的400多年,从先后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有近80个。其中戏曲剧种约65个。

三、剧院遍地都是

我国最早出现的演出场所,就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城西的宫廷剧场“平乐观”,到了隋朝,洛阳端门外划定的剧场绵延八里,时称“三百里皆来观”,规模十分之大。

而民间的剧团更多,截至清末民初,河南各类舞台、戏楼还保存有1万余座,经过战争、破四旧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千三百多座。

四、戏曲文化浓厚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因此作为戏曲审美主体,观众的农民、市民在上千年中,对戏曲的浓厚兴趣一直维系并促进着河南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

就以当今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梨园春来看。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也很能说明问题。到目前为止,五年中已有两万六千多人参加过戏迷擂台赛,并产生了456名擂主。

有上面的四大点来看,河南的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戏曲之乡”。


戏曲说

河南省的面积大、剧种多,最出名的当数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代表作太多了不再一一赘述……别的小剧种更是不计其数,个人却只听过道情、四平调、二夹弦、坠剧、打鼓书……




水墨丹青L

不怎么懂戏,所以不知道河南有“戏曲之乡”的称号,但河南戏流传很广倒是真的。以前在陕西的时候就听过“卷席筒”、“花木兰”、“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河南戏。

西北地区流行秦腔,但是豫剧在西北也有一席之地,我觉得原因:一是豫剧唱词容易听懂,二是在西北的河南移民多。当然不止西北,在央视豫剧出现也比较多。


落鸢6

因为古时:河南称为,东京卞凉,开考举天下文人进京赶考,孙落名山的考生,大有人在,赶不上考期的更为甚多,古时三年一考,所以很多文人,能人要等下期三年后再考,在这期间,这些文人要生活费,又不会不体力活,所以就编些书,或编戏,因是天下文人聚集与此,所以说有很多精粹汇集,就产生了河南戏多而精!比如有很多豫剧演员都是外地逃谎过去的,如;崔兰田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