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

上善若水156868016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来成了我国的专称。



“中”字在中国文化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周易》中多次出现“中正,中道,正中”。《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

“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即是“中央之城”,“中央之邦”的意思。



汉代开始,人们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但是各个朝代都没有把“中国”做为正式的国名,中国做为正式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才做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在世界的舞台!


我是一个小书虫

“中国”称呼的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商朝,而见之于文献记载则在周代。

“中国”一词在古代与现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它所包括的范围而言,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从词性来讲,古文献的“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古代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以“中国”作为它的正式国名。一开始,“中国”只是指京师和天子直接统治区。商、周时期,中原各地,小国林立,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不过是王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由于王都位于东、西、男、北之中,所以把这块国土成为“中国”。凡天子直接统治的皆称之为“中国”。

另外,凡是华夏族、汉族所处的区域都可以成为中国。由于华夏族居住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居住着夷、戎、蛮、狄四种少数名族,故而人们把中间的华夏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因为华夏族、汉族多居住在黄河南,北的中原地区,所以中原地区即为中国。由于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的拓展,时间越靠后,中国所代指的范围就越广。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其所包括的地域范围很广。《史记 天官书》说:“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一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为了争正统,也以“中国”自命,而汉族建立的王朝迁离了中原地区,还任以“中国”自居。如在南北朝以及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一词在各国史籍中屡见不鲜。直到清代,随着清王朝的强盛,疆域不断扩大,这时的“中国”就成为其统辖下的全部领土的代名词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开始作为我国全部领土的专有名词,而不代指具体的区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则是在辛亥革命才有的。


哥神科技

中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有多种说法,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随然简单不够全面,但说中了要点。中国:古时人们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看作为世界的中心,千百年来,许多朝代在中原称王.所以采用中国这个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