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产区 透彻理解“苹果”和“苹果期货”

引言

A现货质量标准千差万别

资本市场和实体产业的初次接触一定会有磨合期。苹果期货要想得到市场的关注与认可,自然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交易者要想从这个市场中寻找到机会,自然也需要逐步了解市场。1983年,烟台市劳动模范、如今的烟台泉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延泉当时仅有18岁,为了实现扎根苹果产业与创造美好生活的梦想,他从栖霞市收购苹果,再贩到东营、浙江等地出售,通过不懈努力,如今已拥有了自己的苹果产业集团。多年来,姜延泉感受最深的问题是作为苹果生产大国,我国苹果市场一直没有一个质量与价格标杆,这让他在日常生意往来中多费了不少心思,每天要面对众多果农与客户,需要一家家去确定收购与销售标准和价格。

B仓单成本存在较大差异

“站在现货贸易商的角度,按照当前现货苹果价格(仅限于去年收储和当下市场销售的苹果)可以推算出苹果期货的仓单注册成本。”“现货老苹果”介绍,以烟台地区现货苹果为标的,可以列出仓单注册成本账单。2017年苹果下树时,“果商货”(国标一、二级)收购均价为3.5元/斤,按苹果期货交割标准来注册,估计“果商货”经过实际挑选,约有70%的出成率,核算成标准品成本价格在3.6元/吨,入库成本就是7200元/吨。5月前出货的苹果存储在冷风库,冷藏费是600元/吨,占用的资金成本按民间月息1分计息折算为600元/吨,挑拣成标准品人工费400元/吨,那么注册成期货仓单的成本为7200+600+600+400=8800元/吨。

C期货市场将发挥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