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確保大明江山穩固,決定分封除了太子朱標以外的24個兒子和1個孫子為藩王,讓他們駐守邊疆來屏藩皇室。
其實,朱元璋的出發點是好的,讓這些藩王“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但他卻忘記了漢行分封的“七國之亂”以及晉行分封導致的“八王之亂”。有個叫葉伯巨的人,曾建議朱元璋削藩,但朱元璋非但不聽,還說他離間朱家骨肉,下令把他處死了。
由於各藩王在自己的領地內有很大權力,甚至可以節制軍隊,成為了事實上的諸侯王,所以長此以往,藩王坐大,肯定會起兵造反。可以說朱元璋給皇太孫朱允炆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這顆炸彈一定會爆炸,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眾多的藩王中,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實力最大,擁有精兵十萬。其次就是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成為了和朱棣實力不相上下的藩王,而且其手下的大寧駐軍也非常精銳,一點也不差於朱棣的燕軍。
下面咱們就說下寧王朱權,以及他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
朱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1391年13歲時就被封為寧王,兩年後來到了自己的封地大寧,統帥大寧駐軍抵抗蒙古襲擾。寧王雖然只有二十出頭,卻已經多次領兵出征了,而且他多謀善斷,文韜武略無所不曉。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短時間內就控制了北平地區,兵力增至數萬人。那麼此時其他握有兵權的藩王都在幹什麼呢?尤其是實力最強的寧王朱權,他為什麼沒有抄朱棣的後路?
實際上,各大藩王中大部分已經被建文帝奪去了兵權,少數幾個也對朱棣的造反持觀望態度,寧王朱權更是當起了吃瓜群眾,兩邊不得罪,既不響應朱棣起兵,也對朝廷召他回京的聖旨假裝沒聽見。
其實朱權坐地觀望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自己常年和四哥朱棣配合剿滅殘元勢力,兩人的感情還是很好的,其次大寧府和朱棣控制的北平地區相鄰,一旦響應朝廷討伐朱棣,可能朱棣第一個就要收拾他,所以他不敢響應朝廷;另一方面,朱棣起兵之初,朝廷大軍幾乎佔據壓倒性優勢,朱權更不敢當朱棣的造反合夥人,一旦失敗,恐怕禍及滿門。
不過朱棣也真是厲害,不到半年就相繼擊敗朝廷派來的耿炳文和李景隆的幾十萬大軍。然而,朱棣雖然取勝,奈何朝廷有源源不斷從各省開來的援兵和物資,朝廷大軍反而越打越多。
困境中的朱棣便打起了寧王朱權的主意,尤其是對朱權手下的朵顏三衛早就垂涎三尺了。朱棣曾與諸將商議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時,見大寧諸軍十分剽悍。如果我能獲得大寧,截斷遼東,採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啊!”
1399年十月,朱棣抄小路來到大寧,並讓大軍在外邊埋伏。朱棣隻身進城,一見到朱權就使出苦肉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朱權哭訴自己如何冤枉,還拉著朱權一起敘舊。朱權可真是個實在人,一口一個四哥叫著,還好吃好喝招待著朱棣,但雞賊的朱棣早就派人去策反朱權的三衛部長及諸守軍了。
當朱棣覺得策反工作已經差不多了,才告辭回去,朱權也一直送他送到郊外,心想:“總算送走了瘟神”。
但是,朱權剛走出城,埋伏的燕軍立馬一擁而上,“綁架”了朱權,手下的大寧駐軍也全都被朱棣策反改姓燕了,朱權的子女妻妾也被朱棣“綁架”,這樣朱權糊里糊塗就“被”參加了靖難之役。看來跟老謀深算的朱棣比起來,朱權還是太年輕啊!
朱權只能接受現實,不情願得成為了唯一一個在靖難之役“支援”朱棣的藩王。而大寧的全部軍隊都被朱棣收編,朱棣實力大增。尤其是寧王朱權手下的精銳騎兵朵顏三衛,這支部隊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僱傭軍,在靖難之役中多次以少勝多,戰鬥力爆表,為朱棣奪得皇位立下汗馬功勞。
當然了,數萬大寧駐軍能服服帖帖加入“反賊”朱棣,朱權也功不可沒,他是當時燕軍中僅次於朱棣的人物,朱棣也曾對這個十七弟許下一個承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可是當朱棣真正登上皇位成為九五之尊後,朱權也明白當年自己是被迫加入的燕軍,所謂平分天下,不過是鏡花水月,他也從來沒想要。
朱權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再在京城久留恐怕要落個“飛鳥盡,良弓藏”的後果,於是就申請離京,最後就封南昌。
晚年的朱權熱心於戲曲、著述、釋道,整天與文學士子互相往來,還迷上古琴和茶道,宛如一個皇家的陶淵明,絲毫看不出他在靖難之役中的那般叱吒風雲。
閱讀更多 讀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