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男足球员水平那么低,工资却那么高,合理吗?

蛋43343733

如果大家看了今晚中国杯中国队比赛,估计是以为中国派出的是业余足球队,太诡异了,完全是颠覆你三观。来自中国豪门俱乐部的主力,竟然可以停球5米开外,是不是颠覆三观。在面对国内球队时个个像打鸡血般,而面对着国外球队瞬间像得了鸡瘟一样,萎靡不振!是不是很诡异。联赛的明星本土前锋在国内杀得风生水起,在球场上面瞬间变得软弱无力!是不是很难解释。




最终输0:6也就算了,比赛场面太惨不忍睹了,相比对手,我们看到的是全方面差距!我开始心疼那位老人家了。


更让人难于理解的,今晚中国队这些球员随便拉出一个都是身价过千万的,有的更是过亿身价,是的大家没看错身价过亿,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其实也值几千万的人只不过忙于搬砖没空去踢球而已!


老纳不走

如果拿水平和工资来做比较的话,确实不合理,而且是很不合理,个人认为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内大环境炒起来的;二是因为在中国好的国内球员非常稀缺。

中国足球目前属于一种泡沫发展阶段,自恒大进入中超以来,不断引进高水平外援,不但提高了中超外援引进的水平,而且也相应提高了国内球员的转会身价和工资水平。国内球员的高水平转会最早要从孙可自江苏苏宁转会天津权健开始,当年的权健还在中甲,2015年他们以创纪录的6600万人民币将孙可招入队中,这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当年携亚冠最佳射手名头的穆里奇身价也才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90万人民币),之后国内球员身价便居高不下,更是出现了毕津浩转会申花8000万人民币,赵明剑转会华夏幸福1.5亿人民币这样让人咋舌的交易。

球员身价虚高,这在中国足球届的普遍现象,就拿目前国内球员身价最高的武磊来说,据传在国内武磊的身价已经达到了3亿元人民币,折合3483万欧元,且属于有价无市。这样的身价在欧洲也是属于一流球星的身价,但在世界公认最合理的德国转会市场网站上,武磊的身价仅为150万欧元,这之间相差了近20倍,可见中国球员的水分有多高。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足球人口却少的可怜,因此高水平的国内球员更是凤毛麟角,这使得稍微有点能力的球员身价都高的离谱。曾经国内有一个报道说是采访国内从事足球训练的小球员,问他们踢球的目的是什么?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小球员的回答是踢球以后可以挣大钱,这很实际但也很悲哀,小球员们已经将踢球挣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纯粹的想法我们不能说是错,但却失去了足球本身的意义,试问这样中国足球何以进步?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中国足球虚假繁荣的影响。

这样的高工资低水平的现象,使得中国球员失去了原有的上进心,他们认为踢得差又怎样,我不照样开豪车搂美女住别墅,因此在本届中国杯上有不少球员都不积极不尽力,毕竟在国家队没有俱乐部的高薪待遇,且有受伤风险,友谊赛无关成绩,因此他们也只是来走走过场。他们踢完国家队回俱乐部照样高薪,又怎么会体会到中国球迷是多么的伤心?!


三晋神侃体育汇

昨晚的中国杯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国足停球能停到5米开外,真是这技术真是醉了,中国球迷对于中国男足真是几十年来,一直恨铁不成钢,可是几十年了国足水平还是如此,不进则退。近年来中超联赛发展迅速,可是国足的水平始终上不去,这令太多的球迷很纠结,水平不高工资这么高。




近几年中超的火爆,导致本土球员的薪水大幅上升,外援就不用说了。在本土球员中国字号球员加上奖金和薪水没有不破千万的,就是俱乐部主力年薪加奖金也都在600万以上。


国内球员年薪比日韩略高,主要得益于中超联赛快速发展。很多日韩球员相当羡慕中超球员的薪水,都想来中超联赛踢球。本土球员
水平一般,收入却虚高合理吗?首先这不管他们合理不合理,球员的年薪是俱乐部发的,我们球迷说合理不合理用处不大。再说了现在中国足球就是这个价,最主要还是国内球员供不应求,价格必然高。



木子南山666

■高?低?存在即合理。

■中国的房价高吗,什么时候会跌呢,现在具有跌的条件吗?有房的,希望房价稳 ,而且稳中有涨。没有房、买不起房的 ,总会抱怨。任何社会都是这样。市场决定了商品的基本的价值,偏离价值也是存在的客观现象,回归是必然,但远不是现在。矛盾的声音,冲突的言论总是伴随偏离真相的世界。



同样的道理,球员的身价和收入,还是因为市场而决定的。恐怕除了球员及其经纪人之外,没有人希望收入畸形之高吧。没有一个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拿着与他们付出不相等的收入,足球俱乐部的老板也是这样。可惜,目前中国足球的现状就是这个样子,好的球员,带给俱乐部的荣誉,带来的场外收益,十分诱人。玩足球的,没几个差钱,好的球员就那么几个,人才在市场的流转,目前除了金钱的竞争,还远远谈不上对某种情怀的追求。



说球员的收入和其能力是不相匹配的,正确。但球员的收入并不一定要同他在球场上的能力画等号。

■想要解决中国球员能力和收入之间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只有完全敞开职业足球市场。

譬如,扩军。中超16支扩展到24支,增加球队容量。

譬如,放开外援限制,打造亚洲版英超,中国球员能力和收入差距便会逐渐减小。

譬如,取消u23政策,让年轻球员的收入回归正常。

譬如,采用税收等手段进行调控。



其实方法有万千种,关键是要有适合中国社会体系的一套,要有执行力的管理层,社会大众还要有一个对待职业足球收入的正常心态。

中国高的东西不少,学、医、房,低的事物数不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不断的发展来解决。

足球,算什么?


蜀小叨

中国足球整体水平非常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昨晚的一场0-6惨败,也让球迷从世预赛之后,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国足。没错,中国足球就是这个水平,亚洲二流半球队!


面对同样是欧洲二流的威尔士队,亚洲二流的国足显然与对手相差了N个档次,赛后中国球员都被对手的强大实力所折服。面对的是一条英超顶级后防线,中国足球目前最强前场三人组武磊、韦世豪和郜林显得一点办法没有,所以确实是能力上的差距才导致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再来说一下国足球员高薪低能这件事,如果按照国足球员的水平来看,他们确实配不上几百万到千万的年薪。但是,最近几年国内球员水平不涨,年薪却狂涨是在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就是上层喜欢足球,想搞足球,所以才有了这些“商人”大笔资金的投入(我强调的是商人)。



谁都知道在中国搞足球是一件赔本的买买,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玩足球呢?无愧就是一个利字。所以,想出成绩就得购买球员,而在国内水平高的球员就是那几十个,供不应求,导致了国脚级球员在转会市场上有价去无市,一些球员的转会身价都要高于欧洲二流球员,工资媲美一流球星,才造成了目前中国足球的这个畸形市场。


而随着球员的年薪不断上涨,很多有天赋、在国外刚刚提出一点成绩的球员就都被国内的高薪所吸引回来,因为只要回国,至少可以赚到比国外高十倍的薪水,这也让一大部分有机会成才的球员被扼杀在摇篮里。而很少有像张玉宁一样一直保持着对足球这种热爱,从不把钱看在第一位的球员。



总之,这样现象还会越来越严重。随着大连万达的强势回归足球,今年的夏季转会窗口开启后,王健林又会开启买买买的模式,球员身价、薪水飙升在所难免。除非中国足球出台工资帽政策,否则这样的风气会越来越严重。(小道消息,工资帽一事已经在中国足协的考虑范围内,或许不久就可以实行)


爱嗨体育

中国球员,尤其是男足的队员水平和工资高与低的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伴随着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在讨论着。有一段时间,他们的工资收入很低,就会有人说看看国外的职业球员拿到多少钱,只有拿到高薪才会成为孩子们和家长们让孩子们踢球的一个动力。因为这是一项职业,而且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努力,他就希望应该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这一点本身也是没有错的。

但是放眼中国,这些球员挣到的钱,确实会让很多人觉得心里特别不平衡。凭什么这些运动员可以有上千万,少则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入。其实,收入高低,与足球的身份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既然是职业足球,他们这样的付出有相应的收获。但是在中国也有一定特殊的国情,因为在国外球员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机遇,会有不同的身价,这个身价是市场给予的,是合理的,也匹配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但是在中国,尽管他们用来踢球的时间也很长也付出了很多,但是他们在球场当中的表现和在国家队的表现,似乎并没有让人那么满意。比如在足协杯当中那些身价千万的球员和那些身价几十万的中国球员同场竞技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的人并没有表现出高出一筹的水平。与此同时,就会有很多人在问你这样的球员凭什么拿那么高的工资?合理不合理,其实都在于对比,如果中国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水平,想必大家也不会认为他们拿到的高薪是不合理的。


足迹王涛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超这16只队伍的背景,里面好像只有上港和权健是是做物流和美容保健(当然这些行业也是来钱快风险低的),其他绝大多数中超俱乐部的投资方都是跟房地产有关,奇怪这是种巧合吗?

楼市房价一路飙,引无数超级富豪不见腰。这些大风刮来的钱砸到了中超,可是不争气的是目前国内注册的球员才有几千还是几万?而其中堪用的那就更是稀缺了,于是乎只有疯抢一气。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球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那么差,收入却那么高,甚至比欧美普通球员还要高了吧。

在泡泡的奇幻世界里,所有的三观都可能被颠覆,没有合理不合理,学会习惯了就好。说足球运动员收入高不合理,很多人其实自身也是一样。比如十年前买了房子,这些年从不看书不学习,现在就凭着这套房子一夜间身价大发了,你说合理吗?说劳动创造了财富,骗谁啊。

那么这些房地产老板为什么那么热衷把钱投到足球啊?

估计投资足球可以做广告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吧

投资足球也可以为所在城市提高知名度和形象

还有最重要的是让上面满意了可以拿更多的地啊

品牌提升了可以贷更多的款融更多的资吧

拿几套房子出来就能玩足球了,这钱多吗?真不多,便宜…


也许经年以后,当这股风歇菜了,我们得庆幸当初这股风好歹没刮进实业。足球垮了就垮了吧,顶多影响大家的心情,要是把实业整垮了,国家也就完了。


东风不破东山在起

合理。有什么不合理的?

虽然刚才在威尔士6-0横扫国猪的话题中,我狠狠批了这帮漫步者,但是他们的收入是职业联赛中所得。


职业联赛是什么?企业、社会盈利性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最大的导向就是供需关系,中超、中甲三十几支球队,每支球队20个本土一线球员的储备,就需要600多人。

然而中国注册球员一共才8000人左右,按人才结构1-2-7,只有800人左右才能进入最后的精英阶层—-职业联赛,他们理所应当啊。

而中国足球市场又不缺钱,王首富、许首富、马首富一个个乐此不疲的投资足球事业,钱这个东西对他们说洒洒水,名才更重要。这种背景下,人不得多拿点?对于球员来说,还是生在中国好。


正品足球

不合理,但是也没办法。

主要是国内孩子学踢足球的门槛太高了,穷人家的孩子根本踢不起球。没有专业的足球场,踢球找个场地都费劲。学习专业技术,还得交付高昂的学费。

即使花巨大的代价学出来了,还得找关系给孩子争取出场机会。基本上不是足球圈子的后代或者过硬的社会关系,想进好的足球学校和足球俱乐部,太难了!

这种大环境,导致足球圈子里很难有新鲜血液进入,始终在一个死循环里。

足球人才的匮乏,导致大多数的庸才成了香饽饽,也是中国足球最神奇的现象。


流星看球

你懂什么,他们工资不是国家给的,是俱乐部给的,俱乐部的钱一部分是赞助商,还有一部分是比赛门票和一些商业活动,球员大多数高收入都是俱乐部给的,这就是为什么进的国家队不卖力不拼命的原因,怕伤,这样影响收入,在俱乐部都玩命拼,不拼不是没钱那么简单了,可能就没有球踢了,所以在国家队提不好,最多被骂骂,不进国家队就是了,不影响他在俱乐部挠钱,赞助商都是国内富豪,你能怎么办,除非大家都不要看比赛,俱乐部就没有太多的收入,那些赞助商看到没有油水了,它还能贴吗,女足为什么厉害,因为和男猪走了是反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