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文章《腾讯没有梦想》,腾讯是否真的在丧失产品能力变成投资公司?

宋祖椽

在米粉看来,小米的雷军恐怕多少有些落寞。

正当他那篇10w+文章《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拉动起“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成为热门话题不久,在满屏诸如《徐小平回复雷军:真格是谁,真格为什么而奋斗》《Bilibili是谁,Bilibili为什么而奋斗》……的助攻中。

昨晚,杀出个程咬金——腾讯到底有没有梦想?被冷落的则是小米赴港IPO……

伴随文章在朋友刷屏的,还有那张马化腾板着脸接电话的小图……

据知情人士称,潘乱为了写这篇文章,与大量业内人士打听消息,前后操作几个星期,“从北京写到巴厘岛写到上海,大量考据,从四万多字删到一万多,又一次次推翻框架重塑主线。

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的核心和结论在于“腾讯没有梦想”。

作者开宗明义:“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总结下来,全文共有以下几个观点,在作者笔下各个犀利:

1. 腾讯主战场遭遇跨界打击,错过信息流和短视频的风口。

2. 腾讯迷信流量,还用投资做防御。

3. 腾讯的组织结构老化,赛马机制导致内耗严重,不够灵活。

4. 腾讯“聪明人太多”,大家画PPT斗嘴,不干实事。

5. 腾讯不宽容失败,导致新人没有磨炼机会。

6. 社交和内容产品主攻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善变,腾讯已经老了。

文末评论中,不乏知名人士拍手叫好。有“媒体圈跳槽王”之称的王以超坦言:比起《腾讯传》的洋洋洒洒,这一万字要更犀利,更接近本质。

评论中大部分人认同此文,对腾讯的质疑和诟病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战略层面,投资大于业务;二是管理上,人员冗余反应迟钝;三是腾讯产品上确有不足。

谢璞更是犀利点评:标题太含蓄了。腾讯的问题不是没有梦想,是没有灵魂。

这还了得,《历史的温度》作者馒头大师很快断定“这篇应该肯定能传到Pony那里。

马化腾深夜回应“有批评蛮好”截图热传

有人承认截图是自己PS

马化腾说:“……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他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

随后,一位网名为Zen的人推文《腾讯的梦想其实是我PS出来的》(目前该文已被删除),承认截图属于自己恶搞:“在这边和pony以及腾讯道歉,我本人也买了腾讯股票,很喜欢pony以及腾讯,做这个事情完全是出于对运营的好奇心。”

此前腾讯科技首页那篇题为《腾讯没有梦想?马化腾:理想是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的文章,也于晚上9点40分左右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篇题为《腾讯需要梦想吗?》的自媒体文章。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则称,文中有很多地方偏颇,这几年在很多领域腾讯都保持着高效的创新和突破……会吸纳,接受监督……

腾讯联合创始人Tonyzhang张志东也发表看法称:“有一些不实的Bug,但尖锐批评对鹅厂是好事。

一场围绕“腾讯梦想”的大讨论已经展开。(新榜确认,Martin和Tony的表态不是伪造的,是真的)

批评腾讯者

对《腾讯没有梦想》称赞有佳

“投资大于业务”

上,不少人提起年初腾讯的财报,对于“腾讯投资的公司市值已经超过其本身,上一家这样的公司是雅虎”的观点,深以为然。

“连线家”联合创始人认为,腾讯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梦想都被光鲜的投资财报掩盖了。“腾讯近年来尝到了走出去投资的甜头,忘了内部核心生产力的重要。”

互联网观察人士尹生,曾在分析腾讯财报时说:“腾讯这样的绝对领导性公司常常会犯的错误,就是远离最初的创新精神,以及对这种精神可能带来的变化力量的敏感性,进而用一种在位者的资源掌控和防御模式来行为。”

对于“腾讯没有梦想”这件事,他的观点是“腾讯的问题不是没有梦想,而是要重新定义梦想”。投资大于业务,反映的是腾讯从创业公司变成科技巨头后,企业理念与战略的一次升级。

管理上的大公司病,引起了更多人共鸣。“雄心财经”创始人王冠雄表示“忠言逆耳”,腾讯在战略和组织管理上已经落后阿里,“潘乱应该得到一大笔奖金”。

也有腾讯前员工留言称,自己深受腾讯的大公司病所害,对腾讯放弃微博难以释怀:“我一直认为产品需要耕耘,需要不断积淀出厚度,但大家自己越来越缺乏耐心了。”另一位离职员工也表示自己想分享,但没敢分享,文中很多点他有共鸣,也见过实例。

科技评论人判官甚至想起了十年前的通信行业外企,言外之意腾讯充斥着“精致的废物”。在自媒体人辩手李慕阳的《腾讯没有梦想?只是你不希望ta有罢了》一文下方,他评论称:潘乱那篇文章,指出的腾讯精英化、老龄化、VC化,算不上批评,事实而已。

反驳《腾讯没有梦想》

腾讯高层的快速回应成亮点

随着讨论的深入,这篇在腾讯平台流出的批评“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本身,以及腾讯高层深夜的快速回应,这两点成为支持者力挺腾讯最鲜活的论据。

在转发“AI蓝媒汇”文章《腾讯到底有没有梦想?我们整理了这份交锋备忘录》后,“蓝媒汇”创始人韩辉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观点:

“一篇作文,腾讯三位大佬集体点评,虽有不认同,但基本持肯定态度。刘炽平更是对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耳提面命:可以作为参考和督促。

知名媒体人罗昌平也评论:“腾讯没有梦想?看马化腾的回应,智商没他高,情商没他高,关键还没他那么努力,人家凌晨两点还在工作。

你说他是在倒时差,看看后面这帮人,都在倒时差?”

他说的后面这帮人正是刘炽平、张志东和张军等……

同样在刷屏表达对《腾讯没有梦想》文章不同看法的还有望月。他表示:

我不知道大公司该不该有梦想,什么才叫做大公司的梦想,但腾讯这个级别的公司,其战略目标显然已经不止做好一两个产品或者赚更对的钱那么简单了,相反,我觉得腾讯的野心极大,布局极深远。这篇文章唯一说对的可能也就只有微视了。

不过,魏武挥则有不同看法:“说腾讯能容忍一篇讲它没梦想的公司大范围传播,以及,允许在自家平台上讨论,就比较值得欣慰。这个见识不高”。

因为,这不是像当年3Q大战一样真正触及腾讯直接物质利益的战争,他调侃:“包括我在内的一众耍嘴皮子的,人要是还不给你耍,那也是太小瞧腾讯了。

这没啥好欣慰的。本该如此。

谁说腾讯没有梦想?

最早刷屏反驳“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之一,来自42章经创始人曲凯,他在《谁说腾讯没有梦想?| 42章经》中从商业逻辑角度提出不同看法,比如:

《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质疑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是一家“没有信念,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的公司,所以在很多层面都只是忙于“应对”。

但我认为,做一家企业最应该想明白的是哪些东西是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业务,是一定不能放手的,而哪些是可以放手,不会对公司有本质影响的。

所以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腾讯没有信念(或梦想)”一说:“腾讯正是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太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才看起来在很多时候都没那么激进。”

在他列举的数据中,有一项:

2017 年,根据 Techcrunch 统计的数据,全球对外投资第一名的企业是 Google,投资了 107 家,第二名就是 Tencent,投资了 72 家(实际数量更多)。

曲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自豪的成绩。他不同意腾讯“资本+流量”是过分关注短期 ROI 的投行思维,觉得“这是非常放眼未来的长期战略”。

而吴怼怼则说:“退一万步讲,腾讯就是纯做投资,做投资就没梦想嘛,人家巴菲特听了想打人。

知名IT评论人Keso则点评:“或许,潘乱认为张一鸣就是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他有点迷信张一鸣”。

有意思的是,从公开截图来看,潘乱文中描述的腾讯最强劲的竞争者——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则转发了《谁说腾讯没有梦想?| 42章经》并作出“这篇比较中肯”的评价。

同样在这篇文章的话题下,新榜内容总监张恒在刷屏中感慨:“如果连接万物还算没有梦想的话,那我真不知道谁还有梦想了。

腾讯不仅有梦想

还让更多人实现了梦想?

评论腾讯没有梦想的人纷至沓来,而力挺腾讯有梦想的支持者,亦是络绎不绝。

在《腾讯没有梦想》的雄文下,“视觉志”创始人沙小皮显然有不同看法,他承认“很久没看到这样酣畅的互联网评论文章了”。

说真的,你能在腾讯的平台里各种喷腾讯,不会删帖不会限流,换头条系的平台试试?

面对潘乱文章中将腾讯和今日头条之间的各种比较。他力挺腾讯:

作为内容提供方,更愿意跟头条系还是腾讯系合作呢,我想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在腾讯生态里,你可以成长为一个垂直巨头,或可以赚取可观的利润,至少在这个体系里是可以成长为一个有规模的企业,可以赚大钱。

这也成为一些支持者的主流观点,于是有了那句调侃:“腾讯有没有梦想我不知道,但是,腾讯不仅是很多人的梦想,腾讯还让很多人实现了梦想。

此外,这位自己本身通过公号成就梦想的年轻人还不忘调侃,这家“没有梦想”的公司,给了这些文人假装指点江山的梦想。

坦白说,我是腾讯开放生态下一员,我们深感腾讯对于合伙伙伴以命相依的态度和决心。中国不缺赚钱的企业,缺少受人尊重的企业,缺少伟大的企业,这个愿景值得中国每一个创业者和企业家去实现。

在潘乱写完《腾讯没有梦想》的时候,腾讯股价已从年初最高点的476块港币,跌到382元,跌幅超过20%。

而网友则把调侃编成段子传开——如果马化腾能早点回复雷军:腾讯是什么,腾讯的梦想是什么?就不会让这么多人操心了。

争议仍在发酵。腾讯到底有没有梦想?你怎么解这道题。


新榜

看了马化腾的朋友圈回复,你就知道,腾讯确实没有梦想。

马化腾的理想是“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那么,当人民网批评王者荣耀导致股价大跌以后,为何要亲自前往公关?

“这点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也是这样想的”,就更加暴露出腾讯缺乏共同梦想和价值观。作为创始人和CEO,只能用“相信”“很多”这样的模棱两可的词汇,可见,马化腾自己也不确信腾讯是否在贯彻他自己的理想。

作为企业,想着赚钱是天经地义的,这本来一点也不值得羞耻,赚得多是正义,不赚钱才是失败,但腾讯为何要讳言这些呢?

腾讯确实有过人之处,也正好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但长期模仿跟随导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公司病很严重,但还躺在功劳簿上,现在想的最多的依然是如何遏制对手,而不是发展自我,这确实很危险。

很多人也越来越认识到,虽然腾讯在被投公司的持股比例一般较低,甚至很多都低于10%,且宣布不太干涉对方经营,但因为腾讯扼住了上游的流量和数据咽喉,始终位于产业链上游,并具有绝对的主动权,所以其在所投企业中的话语权却一点也不低。变现效率高又在能力半径之内的,就自己上手做赚取全部的利润;在腾讯公司体内变现效率低,不好上手的,则交给其他主体,腾讯只收“流量税”。

腾讯拥有互联网上最强的流量优势,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流量变现,所以主要是投资一些行业领先者,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这样获得回报稳定性更高,所以,被腾讯投资的企业看起来至少都没有死。但是,腾讯这种投资的后遗症也不少,这些看似“独立”的企业,实际上都已经丧失了独立发展的能力,成为了腾讯社交流量喂饱的温室花朵,在行业中的地位也都面临巨大挑战。

腾讯一直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进,就如同没有导航设备,没有钻进了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迷路的概率很高。更要命的是,腾讯自己确实没有努力做好自己的核心科技研发作为前进的“导航”,已经迷路。


马继华

也谈腾讯没有梦想?

今晚,打开朋友圈,满眼都是马化腾的丧脸。不知道的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原来是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刷屏了。

1、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两年行外人颇喜欢批判头条快手,而行内人则视两者为英雄,更爱批腾讯阿里。个中意味,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

2、腾讯没有梦想?我看腾讯很有可能是太有梦想了,所以懂得了断舍离,做不到的绝不恋战投资搞定,集中全力做他想做到的。

3、如果这叫腾讯没有梦想,我宁可腾讯多没有一点梦想,说真的他有梦想的样子太可怕了。

5、我更感觉最近的文章其实是促打,让腾讯全力攻击头条,这样创业者有更多喘息机会。就好像两年前大家都希望两马大打出手,那叫一个热闹。

8、一个公司能连续两次抓住红利,这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想想美国的公司们。腾讯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满分了,如果再抓到第三波,就是额外加分。你不能苛责一个不急于额外加分的公司没梦想。

9、人家已经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不归故乡,有无数猛士兮守四方。再有梦想就是下一个时代干苹果平谷歌了吧?

总结一句,不是腾讯没有梦想,是大家都希望腾讯没有梦想,是大家恨不得腾讯没有梦想了明天就被自己推倒,这种乐趣大概可以成为意淫。


辩手李慕阳

《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很猛,短短几小时就成功冲掉北大校长念错字的话题刷爆朋友圈。个中原因并不复杂,腾讯是国内最大互联网巨头之一,标题有冲击力,加上近来腾讯市值大跌的微妙形势。

抛开简单粗暴的标题来说,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那就是提到了企业的老化问题。我们知道,企业也是有生命周期的,百年老字号非常难得,就是因为大多数企业难以打破生命周期的制约。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一家企业很难实现基业长青的目标,腾讯也不例外。反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卖身不久的当当、陷入困境的酷派、联想。因此,CEO马化腾和公关总监张军在回应这篇文章时,都提到了感谢外界的批评和警醒,表明腾讯内部对企业老化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

腾讯的投资财技固然了得,但其产品业务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在最新财报中,2017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377.60亿元(363.87亿美元),同比增长56%。经营盈利为人民币903.02亿元(138.20亿美元),同比增长61%;经营利润率也从37%上升至38%。

在文中,作者认为今日头条的崛起就是腾讯的失败,腾讯应该加速头条化,这个说法有些牵强。头条的崛起原因更多是新技术和新理念的迭代,以及字节跳动公司策略的成功和执行力的强大。

以头条所在的资讯行业来看,在资讯行业从PC向移动的转型中,腾讯的表现很成功。从下图来说,尽管头条化的天天快报不太理想,但腾讯新闻表现非常强劲,以绝对的优势领跑。腾讯以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的双保险方式,捍卫了资讯行业的优势地位。天天快报的用户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以头条方式打败头条的可能性极低,腾讯全面头条化未必是可行的道路。

如果我们再回到国内互联网行业早期就会找到相关的证据:早年腾讯因为QQ服务器和带宽成本难以为继时,就曾经到处找人投资,马化腾找了新浪、搜狐等当时的几大门户网站。为什么不找投资公司呢?还不是因为当时投资公司尚未兴起嘛,把创业者逼到互联网企业这边而已。

就这样,BAT等实力强大的互联网巨头就无意中被推上了投资者的舞台。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进入投资业务,可能存在着涉嫌垄断等一些不利因素,但也应该承认客观上起到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向前发展的作用。事实上,早期三大门户正是因为投资业务不够果断而错失了不少机会,而沦为第二甚至第三阵营,甚至出局。中华网、TOM、搜狐等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以腾讯愿景来批评它空洞没有梦想,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企业策略分了很多层级,最高层是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其次才是竞争策略、运营规划、管理程序和技术,等等。

腾讯的愿景是做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代表了腾讯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而文化和哲学本身就是软性价值产物,没有那么实用。如果要了解腾讯的梦想,不能只看第一层面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而是应该去了解第二层面的竞争策略。而从业务线来看,腾讯的大布局非常全面到位,社交、文娱、电商、金融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如果竞争策略空洞的话,这个商业庞大帝国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整体而言,《腾讯没有梦想》文章有独到见解之处,但也存在着不够全面深入的缺点。腾讯确实在投资业务上比重较大,但远没到丧失产品业务能力。对于腾讯和马化腾来说,有人在傍不时敲下警钟还是很有价值的。未来,我预测腾讯有可能把投资业务独立出来,成为一家专业化的投资公司。


蚂蚁虫

什么是产品能力?是事必躬亲吗?

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各有所长,并在各自擅长的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然后,以核心竞争力为圆心构成自己的生态系统。

对于生态系统是完全自建,还是投资已有产品或公司。

这其实是胸怀与理念的问题。

我们说任何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但并不是说,任何人只有一技就够了。但是,人的精心毕竟是有限的,能有一技之长已属不易,如果能更多擅长之技,当然并无坏事。

作为一个公司来说也是一样的,在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结合用户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的范围和类型,有些是自己做,有些是别人做,实现合理分工才是核心。

对于腾讯来说,它的主营收入业务是什么?游戏。但是它安身立命之本其实是依托即时通讯建立起的“虚拟社会生态系统”,用户的各种关系,比如,亲属、工作,各种场景,沟通与购物,都扎根在这些系统之上。

有的是腾讯自己做的,有的不是。

事实上,早年腾讯备受质疑的地方,恰恰是事必躬亲,然后在事必躬亲中对其他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比如,抄袭甚至是不正当竞争。

后来,才转变思路用开放的胸怀看待各种创新服务,然后,符合腾讯对用户服务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就予以投资。

这原本无可厚非。至于突然冒出来的所谓“没有梦想”,那么,要看如何定义梦想了。每个人都梦想的定义都不同,腾讯公司内部人员对梦想的理解也不同。

受人尊敬、能为社会持续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就应该算有梦想的。


李俊慧

关于5月5日潘乱写的《腾讯没有梦想》一文,马化腾也给出了答复,以谦虚的态度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

但是不能说腾讯没有梦想,它的梦想就是为了多挣钱而已。说自己不是为了赚钱的公司都是在耍流氓。

这也说明了腾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开始变弱,一味的拦追堵截必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手身上,从而降低了自身创新的能力。

而后来的战略投资上,阿里和腾讯都已经开始买买买,双寡头竞争格局下,为了与阿里争夺地盘,腾讯也已经把很多精力放在投资上,投资京东、美团、摩拜等,说是为了开放,但是在资本家眼里,不赚钱的买卖谁也不会去做。

所以腾讯的产品能力确实有限,而且以腾讯一贯的谨慎作风,没有前车之鉴,也不会贸然行事,再加上转型到投资领域,多数原因还是为了抢占地盘,与外竞争而以。


王长胜

看了这篇文章,当然也许文章说的某些是对的,但我得出的结论是:作者不懂腾讯、不懂马化腾、更不懂互联网!当然这里面有些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作者缺乏大局观,缺乏全面性,所以结论自然就非常武断主观。姑且跟着我来驳斥一下“乱翻书”的观点。

  • 被吐槽一直在模仿的腾讯其实一直在创新

今日头条是中国互联网的希望,但单纯用“日活”来评价企业实力很显然太过局限。很多人曾经无数次吐槽,腾讯就是靠着抄袭发展到今天的,那么我且要问了,一个全靠抄袭的企业如何能到这样的级别?如何能获得10亿量级的用户?如果这么简单,那么我们是不是设想一下,随便找一个资本扶持一家企业都能再造一个腾讯?

  • 投资不是目的,聚焦核心、足够开放、共同繁荣才是未来

看看阿里,这几年的发展,就知道腾讯这几年的开放共赢的战略是多么正确。腾讯早期的战略跟阿里一样,控股,收购,Do everything I want!但事实上呢?3Q大战之前这是腾讯所有的战略核心,然而搜索失败了、电商失败了...

但是在腾讯战略改变以后,腾讯先后入股但并不控股自己投资的企业,这也是腾讯学到的企业发展哲学。于是,腾讯投资的企业,京东成功了、58成功了、搜狗成功了、阅文成功了、音乐成功了、滴滴成功了、美团成功了、拼多多也成功了...而看看阿里,日复一日的寻求控股、全资收购,最后换来的是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产品的失败。这是发展哲学不是投行思维,腾讯寻求的也不仅仅是财务上的回报,而是围绕腾讯建立起来的一个帝国生态,这些生态里面因为足够多的自由度可以更好的发展。

未来是留给开放的,只有共荣才能获得发展,Google(Alphabet)在前面已经做好了标杆,就连曾经封闭的Apple和Microsoft都慢慢走向更加开放的怀抱。

  • 流量确实不等于用户,但是流量和用户可以互相转化

流量确实不等于用户,但是本质上流量和用户依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好比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或者想想物理、化学知识,物理变化是什么样的,化学变化又是怎样的。

不管是用户还是流量,最终一句话:我离不开你!那就是好东西。

  • 如果以为阿里和腾讯是军备战争,那你首先就输了

竞争是企业保持竞争力,是市场保持健康的根本原因!过分安逸的市场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历史经验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数据支撑,你还看不懂?

竞争不是目的,保持竞争力还是原因!其实竞争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市场环境,最终归结到底,不是没有胸怀,不是格局不够,恰巧是大企业家的格局让他们知道,他们做的这些在常人看起来的是企业之间的没有胸怀,其实他们在做的都是救自己,赌未来!

作者真的懂信息流吗?我持怀疑态度

作者真的懂懂信息流吗?作者也真的懂头条吗?我同样持怀疑态度,文章中作者拿微视和抖音做对比,并且多次强调头条已经是“日活”行业第二。这根本就是一个谬论,头条发展得很好,但是这能用来说明腾讯不行了?这是什么逻辑?

但是从腾讯采取开放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腾讯的不擅长的业务已经交给自己投资的企业去做了,只是信息流腾讯还没放弃,没找到合适的企业帮自己做而已。

  • 国际化不成功,这是第一代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通病

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必须经历的阵痛,而腾讯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爆发以来,小米、今日头条、共享单车等等中国本土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走出国门,我们相信,中国互联网走出国门只是时间问题,腾讯也一样。

  • 创新是什么?失败是什么?

创新同样是因为模式创新的原因,我们走的还不足够远,中国的互联网起步晚,计算机技术起步更晚,我们在应用领域已经行业领先,但是在我们在理论研究领域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所有的所有只是我们做得还不够。但我们依然在努力,我们不怕失败!

这才是我觉得创新的意义,反思失败的价值!

  • 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使命感?什么是梦想?


在最后最关键最关键的文末,作者居然提到了文章中也多次提到的腾讯市值!很显然作者依然是不能免俗的用钱作为了衡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那么我且问了: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使命感?什么是梦想?香车、游艇、豪宅、美女、首富、优秀企业家?...当然作者直到最后也没说明白腾讯为什么没有梦想,也没有回答好这几个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答案?相信每一个中国计算机人、互联网人都有有一个梦想,因为我们计算机技术起步晚,我们互联网行业发展晚,但是我们一直相信努力的价值,相信奋斗的意义。

我们想我们的计算机教育能更进一步;想我们能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能够作出更多贡献;我们期望能出现更多像鸟哥一样的在底层研发作出巨大贡献的顶级开发者;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家能受到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尊重;希望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也能够像谷歌、苹果、微软、亚马逊、脸书一样闻名全球....

我们也希望有一天我们有一天也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有自己的处理器、有自己的编程语言、有自己的开发工具...

我们希望我们每一天能多种一棵树;每天能多帮助一个山区的留守儿童;我们可以从死神手中多抢回一些生命;希望我们的技术可以让更少的交通事故发生;可以避免灾害带来了的损害;我们可以攻克更多的疾病...

我觉得这才是每一个中国计算机人的梦想,我相信腾讯一样,马化腾也一样!!!


EmacserVimer

潘乱老师的这篇《腾讯没有梦想》在朋友圈火了。


据知情人士称,潘乱为了写这篇文章,与大量业内人士打听消息,前后操作几个星期,“从北京写到巴厘岛写到上海,大量考据,从四万多字删到一万多,又一次次推翻框架重塑主线。”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的核心和结论在于“腾讯没有梦想”。

作者开宗明义:“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

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一个略有些虚的词,它与使命、远景、战略息息相关。

腾讯的战略

腾讯有没有战略?当然有

但相对来说,腾讯的战略,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大家的感知都没有那么鲜明,但实事求是地说,腾讯的战略和企业文化,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比较奏效的。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在腾讯的2017年第四财季中,网络广告收入仅有123.61亿元,只占总营收的18.6%。从腾讯的营收就可以看出,QQ会员和各种钻服务,加上网络游戏,占腾讯总营收的8成以上。大部分收入来自网络游戏。这也说明了腾讯服务方向的改变,从最初的社交软件QQ到现在的手游王者荣耀,荒野行动,时代在变,受众在变,腾讯也在变


2012年创立的今日头条,的确展现了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从最早的“内涵段子”,到今日头条APP,再到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展现出了强大的战略前瞻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腾讯这些年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寻求新的进步。


有没有梦想,这是一个伪命题,天天喊着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才叫有梦想吗?我认为,一家公司的梦想应该就是做好本能工作,毕竟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出品:懂财帝。


懂财帝

腾讯的投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否认腾讯的产品能力。

腾讯在投资方面的侧重源于腾讯和阿里之间的间接竞争,两大巨头担心对方的发展会威胁自己的市场,所以通过抢占市场上的热点企业来进行防守。

在腾讯的游戏产品中,网络游戏曾占据大头,在2015年甚至占到了腾讯总营收的60,如今由于手机游戏的关系下降到了37%,手游对网络游戏的冲击较大,但腾讯丧失了产品能力了么?答案是没有,腾讯的手游业务同样吸金,王者荣耀创造过日入1.5亿的神话;在AppStore免费游戏榜单中,腾讯出品的游戏在2017年常年占据第一甚至出现过同时占据前6的程度,在竞争激烈的游戏行业,没有优秀的产品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腾讯开发的《绝地求生》系列手游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成功,但该游戏未进行商业化运营,在商业化后如果能有效留存用户,使用更好的收费策略,可以预测在这几款游戏能给腾讯带来较高的利润。



华尔街见闻

5月5日当晚我们收到这篇文章《腾讯没有梦想》所有人都通宵拜读,马化腾也是凌晨2点对这篇文章给出了回复:蛮好。

《腾讯没有梦想》是潘乱写的文章: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他开文就直接指出:腾讯这家公司快20年了,不仅没有把战略眼光放在全球国际化创新上,反而变得越来越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文章从当年的3Q大战这8年,公司内部缺少了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在搜索/微博/电商/信息流/短视频/云等核心战场不断溃败,特别指出在社交化战场中被今日头条张一鸣的后来者冲击得无能为力。腾讯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家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但却不断的失去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并举例说明:在腾讯的社交领域中面临头条和抖音的挑战时,显得非常手足无措无法有效应对。



去年时长增长最猛的就是短视频。腾讯万万没想到去年短视频会大爆发,抖音这种“算法+短视频+开放式关系”产品竟然奇袭了他的社交大本营,在腾讯主导了十多年的“熟人通讯+封闭关系”之外打开了一条新路。继QQ每年以亿级用户往下掉之后,朋友圈的人均时长也从去年12月开始忽然暴跌。等到腾讯意识到抖音的崛起,马上就把微视复活,又拿出30亿来补贴,但三四个月过去了,抖音日活已经上亿,结果腾讯微视,用抖音的方式狙击抖音,不在产品上创新,却不断的利用自己的资本和原有的流量进行复制。

腾讯内部有二大派而且分歧很大:1、一派认为腾讯战略要以资本+流量为核心,这就是做投资型公司;2、一派认为应该主张以产品创新为主,开发新业务,比如张小龙。


但腾讯选择了以资本+流量为核心的投资型,马化腾曾说“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这其中的伙伴就包括了互联网黑马“拼多多”,而拼多多创始人也曾表达:拼多多是腾讯干儿子,所以,当我们看到拼多多创造奇迹时,我们还应该感受到腾讯在的资源正在下滑,腾讯财技很好,自2011年以来,通过这套资本+流量的打法,腾讯公司市值涨了10倍。隐藏在十倍市值增长背后的,是过分关注短期ROI的投行思维。这二年的财富排行榜上升,但是是不是能持久,有没有未来的战略优势呢?这一点与马云相比显然要弱了很多。



腾讯的流量能力分布在两个极端:QQ和微信,这种纯熟人封闭式关系,一旦网络游戏、视频和小说,社交化、短视频、兴趣部落被引爆,这种以陌生人的开放式关系领域一旦兴起,腾讯将全军覆没。

腾讯对流量一直有些迷信,但流量是冷冰冰的词,不等于用户,只是一串数字。把用户视为流量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用户的冒犯,而社交化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却是顺应了这个需求,智能化的社交化推荐系统,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腾讯的战力不断的被分解,一方面要遏制社交化平台的新生力量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遏制阿里巴巴马云。

为了遏制或钳制竞争对手的过分逼近,腾讯系跟阿里巴巴系自13年起开始了投资的军备竞赛,电商、支付、打车、外卖、单车、云、新零售等领域都是贴身肉搏。


几年前曾经有人问过马化腾,腾讯投了这么多家公司里,你最在意哪家?回答是:只要是能够遏制阿里巴巴的事情我都很感兴趣。这一方面是马化腾本人也相信马云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是遏制阿里巴巴的跟随策略,据说当时投资支持黄铮的拼多多,也是这个意思,现在每个月都要对一次拼多多发展情况,拼多多对淘宝和天猫的影响很大,同时加速与京东刘强东合作,也是在遏制阿里巴巴。


如今腾讯战投的自我定位就是“最像财务投资人的战略投资人”却偏离了自己的航道,比如现在腾讯的投资边界远远大过阿里,但阿里巴巴却仍然坚持自己的原有航道,坚定自己的战略方向,马云好象是一个太极高手一样,有时往往对这些视而不见,这种霸气就是底气,更多是阿里巴巴的立场和原则。


在之前腾讯一直是集中精力遏制阿里巴巴,然而现在可能要再加上一个,重资重启微视,就是希望能够像火山拖住快手一样拖住抖音


腾讯系的产品,每个事业群和产品间不够团结,必须互相能够带来好处,才可能有合作,而且你很难从他们的合作上发现这是同一家公司。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的解析,希望大家收藏吧,我是孙洪鹤希望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