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他鄉變故鄉,白穎園再未回過京城是為何?

大宅門,他鄉變故鄉,白穎園再未回過京城是為何?

宮廷爭鬥,白大爺成為了替罪羊,判了斬監候,由於之前積下很多善緣,終有好報,被朱順,嚴爺掉包救下,從此隱姓埋名於西安城外戶縣的山野。此後再也沒有回過京城。

大宅門,他鄉變故鄉,白穎園再未回過京城是為何?

清朝年間未回京城這好解釋,劇中也有交代,白靜怡還差點因為此事再受牽連,白家去往西安躲避戰禍,也僅僅是二奶奶帶著大房的子女在戶縣的集市上,讓大爺見一面,相認都不行,怕漏出馬腳,予人口實。

大宅門,他鄉變故鄉,白穎園再未回過京城是為何?

但為何大清亡了,也沒有回過京城呢?

個人認為原因的原因有幾點:

首先是大清剛剛滅亡,時局不穩,雖說“民主”,“共和”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復辟的醜事還是時常上演,而各軍閥之間輪流主政北京,不能保證有別有用心的人為了白家財產,拿白大爺這件事做文章;二奶奶一向謹慎,這樣的險白家不敢冒。

其次呢,就是白大爺在西安已經生活了幾十年了(1885年逃亡),早已習慣了那裡的風土人情,而且逃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四十多歲,清滅亡的時候(1911年),應該快七十的老人了。他在那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而且有自己的親戚(烏家是他的親家)陪伴,而且那裡的人也離不開他(果真醫者父母心啊)。再者百草廳後來開了西安分號在這,派他的兒子過來打理,他也衣食無憂,能享受天倫之樂了。

最後呢,北京是白大爺的傷心之地,是自己的落難地,是自己結髮妻子自殺的地方。當然不願意再回那個傷心之地了(就像孫中山在北京去世,宋慶齡也不願意去北京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