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聪慧过人,后代却遭杀戮,被虐杀的前五名都是谁?

姒莞萱



司马懿后代死的最惨前五名

司马懿字仲达,自幼胸怀韬略,精通兵法,精于谋略,善于算计,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是曹魏三代托孤辅政大臣,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让司马懿威声大震,在曹魏深得人心。后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三族,从此掌控曹魏政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世袭爵位,司马师多次征讨有功,有在朝中铲除异己,最终确立司马家核心领导地位。



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世袭爵位,司马昭大肆诛杀异己,独霸朝政,成功剿灭蜀国,位极人臣。司马昭死后,其长子司马炎通过禅让某取皇位,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然而晋朝并不太平,在司马懿死后的几百年里,司马懿的后代惨遭杀戮虐待,都不得善终,司马家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以下笔者简要分析司马家被虐杀的前五名。



第五名司马衷,字正度。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也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267年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90年继位,有太傅杨俊辅政,因为人痴呆,不堪朝政。在此列举两例子:其一司马衷从小智力低下,司马炎对此很犯愁,为了测试一下司马衷的能力,专门出了几道题目,并且限制司马衷三日交卷,但司马衷一题都不会,他的妻子贾南风便请几位学识渊博的人帮着作答,司马炎看到答卷后非常满意,于是就下定决心立司马衷为皇帝。其二传说有一年灾荒,百姓忍饥挨饿,官员们把情况告诉给司马衷:百姓们忍饥挨饿都没有饭吃,司马衷却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官员们都苦笑不得。



正是因为司马衷憨厚痴呆,太后贾南风杀害太傅杨俊,独揽朝政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赵王(司马衷叔祖)篡夺皇位,让司马衷做了太上皇,把他囚禁在金塘城,后来群臣共同诛杀司马伦党羽,迎取司马衷复位,诛杀司马伦全家,后来由于司马衷智商底下,又被诸王辗转挟持,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司马衷被司马越毒死,享年四十八岁,葬于太阳陵。



第四名晋怀帝司马炽,字丰度,也是西晋第三代皇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司马衷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炽开始被封为豫章王,司马衷在位期间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衷死后,司马炽被扶植继位,年号永嘉。司马炽在位期间,由于内部权利斗争激烈,加上八王之乱,晋朝的国力大大消耗,与此同时,五胡开始建立政权,永嘉五年(311年),司马炽密诏讨伐司马越,三月司马越病死,余众推举王衍为元帅,后来晋君全军覆没,。六月,以刘聪为首的匈奴攻克洛阳,司马炽逃亡长安,在途中被俘虏,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炽被刘聪用毒酒毒杀,享年三十岁。



第三名西晋孝愍帝司马邺,字彦旗,司马炎之孙,吴王司马宴之子,司马邺开始被过继给秦王,永嘉七年(313年)司马炽遇害之后,司马邺,留在长安继位,改元建兴,但当时西晋已经没有什么战斗能力了,兵马粮草奇缺。建兴四年(316年)八月,汉赵刘曜围攻长安,城内发生严重的饥荒,二两黄金才一斗米,而且出现吃人的情况。十一月十一日,晋愍帝投降刘曜,后来被送到平阳过流亡的生活,被封为光禄大夫,怀安侯,后来受尽刘聪对他的百般凌辱,就连上厕所也让司马邺拿着马桶盖,318年,司马邺被刘聪杀害,享年十八岁。



第二名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炎从子,司马觐之子,太熙元年司马睿被封为琅琊王,晋怀帝继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大将军。永嘉七年,司马睿被晋愍帝司马邺封为丞相、大都督,司马邺死后,司马睿在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称晋王,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继位,他就是晋元帝。但司马睿由于信任王导,并尊称他为仲父,王家在南朝时期也出现了八位皇后,司马睿对大权旁落十分愤恨,开始试图压制王氏政权,永昌元年,王敦在王导的帮助下,起兵谋反,司马睿一败涂地,司马睿也曾哀求让位于王导,但并没有抚平王导的野心,王导不久便自封为丞相,司马睿的皇帝便徒有虚名,后来王敦遥控朝政,司马睿的朝廷便成了摆设。司马睿于是不出宫门,逐渐抑郁成病,卧床不起,323年,司马睿在忧愤中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第一名晋恭帝司马德文,他也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起初被封为琅琊王,后来被任命为中军将军、侍中、司徒等职位,元熙元年,从义熙(司马德宗年号)八年开始,刘裕便独揽朝政,诛杀异己,皇室已成为摆设。后来刘裕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元熙二年,刘裕令党羽傅亮草拟禅让诏书,胁迫司马德文抄袭,并且布告天下,刘裕功不可没,延长朝廷将近二十年,心甘情愿禅让皇位给刘裕。



刘裕登基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由刘遵考将军看管。永初二年(421年),刘裕命令亲信翻墙进去司马德文室内,并将毒酒放在他的面前,逼迫司马德文饮用,司马德文信任佛教,担心自杀后转世不能投胎,与是士兵便把他挟持到床上,用被子蒙住脸,用力闷死,让后跳墙而去。司马德文被杀后,葬于冲平陵,晋朝自此不复存在。

你是如何看待司马懿后代们的命运?


三国逐鹿

不仅司马懿聪慧过人,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是玩弄权术于股掌之间的高手。都属于高智商的人物,但仅在司马懿死后的六十年中,后代几乎都被屠戮殆尽,下场悲惨。并且连司马家的宗庙和陵寝都被人挖坟掘墓。


到底是因为司马懿父子对曹氏一族杀戮太多而惨遭报应还是因为他们三人太聪明、太工于心计,吸取了后代的聪明才智,导致后代惨遭屠戮呢?我们来一一揭晓:

司马懿:懂得隐忍,心狠手辣的野心家

司马懿生于179年,死于251年,享年73岁。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石。前后经历了曹魏三代君主,具有托孤之重的辅政大臣。工于心计,政治手腕极高。也就是说玩心眼是把好手。是曹操最器重的臣子之一。他的功绩就不细说了,主要说他的获得权力的手段。

本应该是做好曹魏的臣子,但却起了篡位之心,想将曹魏江山过户到自己名下。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兵变,诛杀了大将军曹爽等人以及曹氏一族的300多人。心狠手辣,可见一斑。之后彻底掌握了曹魏政权。


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把持曹魏朝政,走马灯似的换着傀儡皇帝。欺负曹魏的孤儿寡母。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没有爷爷和父亲的那个耐性,第二天就把小皇帝赶下台。自立为帝,至此开启了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西晋。

祖宗如此聪慧,子孙如此愚顽—汉献帝刘协

其子孙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下场都比较惨,我们来说这前几位。

一、晋惠帝司马衷:被自己人抢来抢去,最后被毒死

司马衷是第二位皇帝,可能是心性智力跟爸爸爷爷相比差太多,这是个硬伤,无力掌控复杂的朝政局面,加上皇后贾南风干预朝政,最后酿下“八王之乱”,自己也是被人当作棋子抢来抢去,最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享年48岁。

二、晋怀帝司马炽:逃跑途中被俘,被匈奴贵族毒杀

司马炽是西晋第三位皇帝,生于264年,卒于313年,做了7年皇帝,他最初担任散骑常侍。永宁元年(公元304年),出任镇北大将军、都督邺城守诸军事。同年12月,立司马炽为皇太弟。但是立司马炽为皇太弟,是由于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政治斗争的结果,他本人并不想当皇帝。但是没办法,做了政治的牺牲品。

永嘉五年,匈奴的刘曜、王弥领兵攻入首都洛阳,在逃跑途中,被士兵俘虏,史称永嘉之祸。起初,汉王刘聪封他为平阿公,次年进封为会稽郡公。对他极尽侮辱,在永嘉七年,刘聪在一次宴会上让他穿着戏子的衣服,为百官倒酒。借此来羞辱司马炽。西晋旧臣看到这个场景纷纷落泪,这一落泪不要紧,刘聪就起了杀心,留着始终是个隐患。于是赏他一杯毒酒,送他归西。


三、晋愍帝司马邺,受尽侮辱。毒酒赐死

司马邺,生于300年,卒于318年。仅仅活了18岁,永嘉之乱以后,晋怀帝被匈奴刘聪劫到山西平阳。西晋群臣拥力司马邺为太子。永嘉七年,晋怀帝被毒死以后,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成为西晋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下场最惨的一个皇帝。完完全全的牺牲品。

司马邺登基以后,积极备战,对于抵抗匈奴的侵略显得信心十足。但西晋的军队早就在对战石勒的过程中打没了。指望其他王爷来帮忙更是不可能。加之物资短缺。根本抵挡不住匈奴的进攻。

所以又是刘聪,这一次不是洛阳,而是长安,司马邺无奈投降,匈奴刘聪再一次把西晋的皇帝掳到平阳,对年仅18岁的司马邺百般侮辱,让他充当打猎的前头兵,刘聪拉屎,让司马邺拿着马桶盖。宴会倒酒,洗酒杯啥的更是常规操作。自不必说。就这样,让干啥干啥,刘聪为绝后患,司马邺依然难逃一死,一杯毒酒,让他上了西天。


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皇帝做到这个他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

接下来就是东晋的两个皇帝了。

第四、东晋孝武皇帝司马曜:被子捂死

司马曜是东晋的第九位皇帝。372—396年在位,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战”,大胜前秦军队。又一次挽救了东晋政权。可惜在一次喝醉酒的时候,跟自己宠妃张贵人开玩笑的说:你都三十多了,人老珠黄,指不定哪天我就冷落你了。都说最毒妇人心,张贵人这下不干了,老娘的青春都奉献给你了。完了你要冷落我,打入冷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司马曜睡着的时候,拿被子生生捂死了司马曜,堂堂皇帝就这么被捂死了,真是荒唐至极,十分可笑。



第五、晋恭帝:司马德文,亡国皇帝,被刘裕诛杀。

刘裕杀了晋安帝,安帝死后由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他是东晋的最后一位皇帝,于公元419年-420年在位,时间不足2年。 公元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让帝位于刘裕。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同样被棉被闷死。东晋王朝就此覆灭!



纵观西晋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

当初曹丕欺负汉献帝孤儿寡母,强占大汉天下,司马炎欺负曹魏孤儿寡母,将曹魏江山纳入怀中。刘裕强行废除司马德文。摧毁了东晋最后一个皇帝。埋葬了东晋王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天道轮回而已!

司马懿要是知道后代的下场如此悲惨,会不会捶胸顿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