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聰慧過人,後代卻遭殺戮,被虐殺的前五名都是誰?

姒莞萱



司馬懿後代死的最慘前五名

司馬懿字仲達,自幼胸懷韜略,精通兵法,精於謀略,善於算計,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是曹魏三代託孤輔政大臣,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讓司馬懿威聲大震,在曹魏深得人心。後司馬懿通過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三族,從此掌控曹魏政權,司馬懿死後,其長子司馬師世襲爵位,司馬師多次征討有功,有在朝中剷除異己,最終確立司馬家核心領導地位。



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世襲爵位,司馬昭大肆誅殺異己,獨霸朝政,成功剿滅蜀國,位極人臣。司馬昭死後,其長子司馬炎通過禪讓某取皇位,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然而晉朝並不太平,在司馬懿死後的幾百年裡,司馬懿的後代慘遭殺戮虐待,都不得善終,司馬家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以下筆者簡要分析司馬家被虐殺的前五名。



第五名司馬衷,字正度。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也是西晉的第二位皇帝,267年司馬衷被立為太子,於公元290年繼位,有太傅楊俊輔政,因為人痴呆,不堪朝政。在此列舉兩例子:其一司馬衷從小智力低下,司馬炎對此很犯愁,為了測試一下司馬衷的能力,專門出了幾道題目,並且限制司馬衷三日交卷,但司馬衷一題都不會,他的妻子賈南風便請幾位學識淵博的人幫著作答,司馬炎看到答卷後非常滿意,於是就下定決心立司馬衷為皇帝。其二傳說有一年災荒,百姓忍飢挨餓,官員們把情況告訴給司馬衷:百姓們忍飢挨餓都沒有飯吃,司馬衷卻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官員們都苦笑不得。



正是因為司馬衷憨厚痴呆,太后賈南風殺害太傅楊俊,獨攬朝政最終導致八王之亂,趙王(司馬衷叔祖)篡奪皇位,讓司馬衷做了太上皇,把他囚禁在金塘城,後來群臣共同誅殺司馬倫黨羽,迎取司馬衷復位,誅殺司馬倫全家,後來由於司馬衷智商底下,又被諸王輾轉挾持,受盡凌辱。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307年,司馬衷被司馬越毒死,享年四十八歲,葬於太陽陵。



第四名晉懷帝司馬熾,字丰度,也是西晉第三代皇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司馬衷同父異母的弟弟。司馬熾開始被封為豫章王,司馬衷在位期間司馬熾被立為皇太弟,司馬衷死後,司馬熾被扶植繼位,年號永嘉。司馬熾在位期間,由於內部權利鬥爭激烈,加上八王之亂,晉朝的國力大大消耗,與此同時,五胡開始建立政權,永嘉五年(311年),司馬熾密詔討伐司馬越,三月司馬越病死,餘眾推舉王衍為元帥,後來晉君全軍覆沒,。六月,以劉聰為首的匈奴攻克洛陽,司馬熾逃亡長安,在途中被俘虜,建興元年(313年),司馬熾被劉聰用毒酒毒殺,享年三十歲。



第三名西晉孝愍帝司馬鄴,字彥旗,司馬炎之孫,吳王司馬宴之子,司馬鄴開始被過繼給秦王,永嘉七年(313年)司馬熾遇害之後,司馬鄴,留在長安繼位,改元建興,但當時西晉已經沒有什麼戰鬥能力了,兵馬糧草奇缺。建興四年(316年)八月,漢趙劉曜圍攻長安,城內發生嚴重的饑荒,二兩黃金才一斗米,而且出現吃人的情況。十一月十一日,晉愍帝投降劉曜,後來被送到平陽過流亡的生活,被封為光祿大夫,懷安侯,後來受盡劉聰對他的百般凌辱,就連上廁所也讓司馬鄴拿著馬桶蓋,318年,司馬鄴被劉聰殺害,享年十八歲。



第二名晉元帝司馬睿,字景文,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炎從子,司馬覲之子,太熙元年司馬睿被封為琅琊王,晉懷帝繼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大將軍。永嘉七年,司馬睿被晉愍帝司馬鄴封為丞相、大都督,司馬鄴死後,司馬睿在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稱晉王,太興元年(318年),司馬睿繼位,他就是晉元帝。但司馬睿由於信任王導,並尊稱他為仲父,王家在南朝時期也出現了八位皇后,司馬睿對大權旁落十分憤恨,開始試圖壓制王氏政權,永昌元年,王敦在王導的幫助下,起兵謀反,司馬睿一敗塗地,司馬睿也曾哀求讓位於王導,但並沒有撫平王導的野心,王導不久便自封為丞相,司馬睿的皇帝便徒有虛名,後來王敦遙控朝政,司馬睿的朝廷便成了擺設。司馬睿於是不出宮門,逐漸抑鬱成病,臥床不起,323年,司馬睿在憂憤中病逝,享年四十七歲。



第一名晉恭帝司馬德文,他也是東晉最後一位皇帝,晉孝武帝司馬曜次子,起初被封為琅琊王,後來被任命為中軍將軍、侍中、司徒等職位,元熙元年,從義熙(司馬德宗年號)八年開始,劉裕便獨攬朝政,誅殺異己,皇室已成為擺設。後來劉裕殺晉安帝司馬德宗,立司馬德文為皇帝。元熙二年,劉裕令黨羽傅亮草擬禪讓詔書,脅迫司馬德文抄襲,並且佈告天下,劉裕功不可沒,延長朝廷將近二十年,心甘情願禪讓皇位給劉裕。



劉裕登基後,降司馬德文為零陵王,把他遷到秣陵,由劉遵考將軍看管。永初二年(421年),劉裕命令親信翻牆進去司馬德文室內,並將毒酒放在他的面前,逼迫司馬德文飲用,司馬德文信任佛教,擔心自殺後轉世不能投胎,與是士兵便把他挾持到床上,用被子矇住臉,用力悶死,讓後跳牆而去。司馬德文被殺後,葬於衝平陵,晉朝自此不復存在。

你是如何看待司馬懿後代們的命運?


三國逐鹿

不僅司馬懿聰慧過人,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是玩弄權術於股掌之間的高手。都屬於高智商的人物,但僅在司馬懿死後的六十年中,後代幾乎都被屠戮殆盡,下場悲慘。並且連司馬家的宗廟和陵寢都被人挖墳掘墓。


到底是因為司馬懿父子對曹氏一族殺戮太多而慘遭報應還是因為他們三人太聰明、太工於心計,吸取了後代的聰明才智,導致後代慘遭屠戮呢?我們來一一揭曉:

司馬懿:懂得隱忍,心狠手辣的野心家

司馬懿生於179年,死於251年,享年73歲。魏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石。前後經歷了曹魏三代君主,具有託孤之重的輔政大臣。工於心計,政治手腕極高。也就是說玩心眼是把好手。是曹操最器重的臣子之一。他的功績就不細說了,主要說他的獲得權力的手段。

本應該是做好曹魏的臣子,但卻起了篡位之心,想將曹魏江山過戶到自己名下。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兵變,誅殺了大將軍曹爽等人以及曹氏一族的300多人。心狠手辣,可見一斑。之後徹底掌握了曹魏政權。


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相繼把持曹魏朝政,走馬燈似的換著傀儡皇帝。欺負曹魏的孤兒寡母。司馬炎繼位晉王后,沒有爺爺和父親的那個耐性,第二天就把小皇帝趕下臺。自立為帝,至此開啟了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西晉。

祖宗如此聰慧,子孫如此愚頑—漢獻帝劉協

其子孫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下場都比較慘,我們來說這前幾位。

一、晉惠帝司馬衷:被自己人搶來搶去,最後被毒死

司馬衷是第二位皇帝,可能是心性智力跟爸爸爺爺相比差太多,這是個硬傷,無力掌控複雜的朝政局面,加上皇后賈南風乾預朝政,最後釀下“八王之亂”,自己也是被人當作棋子搶來搶去,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享年48歲。

二、晉懷帝司馬熾:逃跑途中被俘,被匈奴貴族毒殺

司馬熾是西晉第三位皇帝,生於264年,卒於313年,做了7年皇帝,他最初擔任散騎常侍。永寧元年(公元304年),出任鎮北大將軍、都督鄴城守諸軍事。同年12月,立司馬熾為皇太弟。但是立司馬熾為皇太弟,是由於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政治鬥爭的結果,他本人並不想當皇帝。但是沒辦法,做了政治的犧牲品。

永嘉五年,匈奴的劉曜、王彌領兵攻入首都洛陽,在逃跑途中,被士兵俘虜,史稱永嘉之禍。起初,漢王劉聰封他為平阿公,次年進封為會稽郡公。對他極盡侮辱,在永嘉七年,劉聰在一次宴會上讓他穿著戲子的衣服,為百官倒酒。藉此來羞辱司馬熾。西晉舊臣看到這個場景紛紛落淚,這一落淚不要緊,劉聰就起了殺心,留著始終是個隱患。於是賞他一杯毒酒,送他歸西。


三、晉愍帝司馬鄴,受盡侮辱。毒酒賜死

司馬鄴,生於300年,卒於318年。僅僅活了18歲,永嘉之亂以後,晉懷帝被匈奴劉聰劫到山西平陽。西晉群臣擁力司馬鄴為太子。永嘉七年,晉懷帝被毒死以後,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成為西晉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下場最慘的一個皇帝。完完全全的犧牲品。

司馬鄴登基以後,積極備戰,對於抵抗匈奴的侵略顯得信心十足。但西晉的軍隊早就在對戰石勒的過程中打沒了。指望其他王爺來幫忙更是不可能。加之物資短缺。根本抵擋不住匈奴的進攻。

所以又是劉聰,這一次不是洛陽,而是長安,司馬鄴無奈投降,匈奴劉聰再一次把西晉的皇帝擄到平陽,對年僅18歲的司馬鄴百般侮辱,讓他充當打獵的前頭兵,劉聰拉屎,讓司馬鄴拿著馬桶蓋。宴會倒酒,洗酒杯啥的更是常規操作。自不必說。就這樣,讓幹啥幹啥,劉聰為絕後患,司馬鄴依然難逃一死,一杯毒酒,讓他上了西天。


虎落平陽被犬欺這個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皇帝做到這個他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

接下來就是東晉的兩個皇帝了。

第四、東晉孝武皇帝司馬曜:被子捂死

司馬曜是東晉的第九位皇帝。372—396年在位,在位期間發生了著名的“淝水之戰”,大勝前秦軍隊。又一次挽救了東晉政權。可惜在一次喝醉酒的時候,跟自己寵妃張貴人開玩笑的說:你都三十多了,人老珠黃,指不定哪天我就冷落你了。都說最毒婦人心,張貴人這下不幹了,老孃的青春都奉獻給你了。完了你要冷落我,打入冷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司馬曜睡著的時候,拿被子生生捂死了司馬曜,堂堂皇帝就這麼被捂死了,真是荒唐至極,十分可笑。



第五、晉恭帝:司馬德文,亡國皇帝,被劉裕誅殺。

劉裕殺了晉安帝,安帝死後由其弟司馬德文繼位,是為晉恭帝。他是東晉的最後一位皇帝,於公元419年-420年在位,時間不足2年。 公元420年六月,司馬德文禪讓帝位於劉裕。司馬德文被廢為零陵王,同年九月,劉裕派人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時年36歲。同樣被棉被悶死。東晉王朝就此覆滅!



縱觀西晉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乎焉!

當初曹丕欺負漢獻帝孤兒寡母,強佔大漢天下,司馬炎欺負曹魏孤兒寡母,將曹魏江山納入懷中。劉裕強行廢除司馬德文。摧毀了東晉最後一個皇帝。埋葬了東晉王朝。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天道輪迴而已!

司馬懿要是知道後代的下場如此悲慘,會不會捶胸頓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