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在皇宮待得好好的,為何被馮玉祥掃地出門?其實是他咎由自取

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之下,清朝的隆裕太后為了顧全大局,只好為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從此清朝滅亡,中國千年的封建社會結束,中國跨入了新時代。

溥儀三歲登基,六歲時退位,這一切發生時他只是個小孩,完全不懂事,而且清朝滅亡之後,民國政府跟清廷簽訂了《清室優待條約》,也算對溥儀不錯了。

溥儀在皇宮待得好好的,為何被馮玉祥掃地出門?其實是他咎由自取

條約中規定,溥儀依舊可以住在皇宮,所有宮女、太監照樣配備齊全,國民政府還每年撥款400萬作為宮廷用度開支,就算袁世凱見到溥儀,都還會稱他一聲“陛下”。

溥儀退位之後,還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可算是非常不錯了吧,但他漸漸長大後,野心也膨脹起來,並以清朝皇室貴族自居,還做出比較過分的事情來。

1917年,當時溥儀12歲,按理說也懂點事了,可他在張勳的鼓動下,竟然還想復辟稱帝,這場鬧劇只進行了十多天,就在全民的反對聲中消亡了。

溥儀在皇宮待得好好的,為何被馮玉祥掃地出門?其實是他咎由自取

溥儀的這次“造反”行動,國民政府並沒有追究他,依舊按照《清室優待條約》執行,不過民國軍閥混戰,民國政府實在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每年撥給溥儀的400萬,也打了些折扣。

對於這種情況,按理說溥儀應該能理解才對,畢竟當時很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民不聊生啊,而且當溥儀16歲迎娶皇后時,國民政府還特意從關稅撥出10萬元作為賀禮。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都還不滿足,那真是無法無天了,但溥儀卻真的偏偏不滿足,他單方面認為國民政府違反了條約,於是開始搞事情。

溥儀在皇宮待得好好的,為何被馮玉祥掃地出門?其實是他咎由自取

接下來溥儀跟一些清朝遺老聯合,比如鄭孝胥等人,偷偷把皇宮中的寶物拿到外表變賣,而且還直接賣給外國人,據此後來被民國政府發現,非常不滿。

再後來馮玉祥看不慣溥儀的行為,加上這位“皇帝”天天處尊養優,於是就讓手下將領鹿鍾麟殺入宮中,強行把溥儀趕出皇宮,馮玉祥此舉雖然做得有些過分,但也符合人心。

溥儀在皇宮待得好好的,為何被馮玉祥掃地出門?其實是他咎由自取

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也沒有任何軍閥勢力為他鳴不平,更沒有任何人願意收留他,可見這一切都是溥儀咎由自取。

如果溥儀能老老實實呆在皇宮,同時體諒下當時的國內環境,估計也不會被趕出宮,更不會流落到外面受苦,也不會投靠到日本人那裡去了,這真是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