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對於養殖戶來說,養殖的的成本和利潤核算是及其重要的一項工作,那作為養鵝的養殖戶來說,2018年養鵝的成本及利潤核算也是他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1000只鵝的養殖成本和利潤需要多少錢?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我國有3000多年的養鵝歷史,有十多個各種類型的優良鵝種,是世界上的養鵝大國,年飼養量約達8億隻,佔世界養鵝總量的40%左右。

1000只鵝的養殖成本和利潤需要多少錢?養鵝和養豬相比,同樣的飼料量養鵝可得到三倍於豬的產量。鵝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飼養週期短,60—90天即可出欄上市,養鵝的利潤高,經濟週轉快。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一起看看2017年養鵝的利潤與成本核算:

鵝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飼養週期短,60—90天即可出欄上市,養鵝的利潤高,經濟週轉快。

一隻小鵝十幾元錢,長成後按市場價一隻大鵝能賣到70-100多元錢,除去人工費等,每隻鵝的利潤大概在20元以上。所以,養1000只鵝利潤大概在20000元左右。

目前我國肉鵝飼養方式主要有圈養方式、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兩種。

在我國小規模肉鵝飼養一般採用舍飼結合放牧的傳統方式,而規模化、集約化肉鵝養殖則推行種草養鵝的圈養模式。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小規模養殖養鵝成本與利潤分析

1、在放牧補飼條件下,每隻鵝的成本:鵝苗:每隻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0015-30日:精料2.5斤×0.9元=2.25元;30-70日:放牧+精料8斤×0.8元=6.4元;70天-出欄:育肥料5斤×0.9元=4.5元;免疫+藥費:1元;

綜合成本:8+1.6+2.25+6.4+4.5+1=23.75元。

按平均體重7斤、每斤7.5元計算,共52.5元,去成本23.75元后,在放牧補飼條件下每隻利潤28元以上。

2、圈養料飼條件下每隻鵝的成本:雛鵝:每隻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45日:精料9斤×0.9元=8.1元;45-75日:粗料15斤×0.8元=12元;免疫+藥費:1元;

綜合成本:8+1.6+8.1+12+1=30.7元。

按平均體重7斤、每斤7.5元計算,共52.5元,去成本30.7元后,圈養料飼條件下每隻利潤21元以上。

●大規模養鵝成本與利潤分析

打算從事肉鵝生產的養殖戶需要分析肉鵝養殖效益、飼養週期及全年養殖批次。以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每批養殖3000羽肉鵝為例,其養殖效益為:

(1)產出預算:

3000羽肉鵝飼養75天,按出欄體重4.5公斤/羽計算,共計13500公斤。每公斤肉鵝售價按15.5元/公斤計算,則總產值為13500×15.5=209250萬元。

(2)投資預算:

①鵝苗:12元/羽×3000羽=3.6萬元。

②飼料成本:

精飼料:1-7日齡:0.4公斤/羽×4元/公斤×3000羽=0.48萬元。8-21日齡:0.75公斤/羽×2.6元/公斤×3000羽=0.585萬元。21日齡-上市:10公斤/羽×1.6元/公斤×3000羽=4.8萬元。

青飼料:2元/羽×3000羽=0.6萬元。

③水電、防疫:2元/羽×3000羽=0.6萬元。

④人員工資:2000元/人、月×2人×3月=1.2萬元。

⑤鵝舍建設:1萬元。

以上各項投入合計128650萬元。

(3)純利潤:209250萬元-128650萬元=80600萬元。

因此飼養一隻良種肉鵝,一般可獲利20元一隻左右。如按每年養殖4批計算,肉鵝年飼養量10000羽,淨利潤達200000萬元以上。

降低飼養鵝成本的方法

一、選好良種最關鍵

優良品種鵝發育快,生長週期短,產蛋多,產肉多,羽絨質量好,經濟效益好,因此選擇優質良種是養鵝能否增效的關鍵一環,目前我國的優良種鵝有:四川白鵝、獅頭鵝、五龍鵝、籽鵝、浙東白鵝、漵浦鵝等。

二、種草養鵝降成本

鵝是草食水禽,對青草中的蛋白、纖維的吸收率很高(與羊相近)。路邊、河塘邊、地田邊、屋前屋後的雜草均可以適量餵養,這種餵養比較適合少量散放餵養。一般仔鵝7—21日齡的對青草的需求量(每日)佔糧食的比例由10%增至90%,28日齡完全可以達到100%,這樣,既節約了糧食,又可以全面吸收各種草類營養,降低餵養成本。而種草規模化餵養,其經濟效益是養豬的10倍左右,而出欄週期僅為養豬的1/3,為了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青草,一般要選擇多年生牧草,如:三葉草、魯梅克斯、串葉松香草與籽粒莧等。除利用多年生青草外,南瓜、甘薯也可以作飼料。因為種草養鵝降低了餵養成本,其經濟效益是一般家禽的1倍以上。

三、雛鵝管理是前提

因為雛鵝羽毛稀薄,對外界氣溫的變化調節能力差,各種器官機能很不完善,抗病能力低,假如管理不善,餵養不當,往往會造成雛鵝的大量死亡,因此雛鵝的合理餵養是養鵝的前提,也是關鍵一環。首先在選雛鵝時,一定要選擇健康強壯的雛鵝,做好育雛準備,科學餵養,選料精良,飼料中加入10%草粉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保證營養均衡。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很重要,應及時注射抗小鵝瘟血清,飼料中要加入土黴素、氟哌酸喹乙醇進行預防,同時要做到飲水清潔、乾燥、通風,避免發生瘟疫病害,並定時定量補充微量元素。

四、適時出欄很重要

何時出欄上市非常重要,這是提高鵝體綜合利用率的關鍵。優良雜交商品鵝65—80日齡,體重一般3—4公斤為宜;中小型鵝70—90日齡,體重在2.5—3.5公斤時就應及時出欄上市。出欄時要做好種鵝的選留,良種鵝一般餵養到6個月,公鵝為180日齡、母鵝200日齡左右即可留種、配種,公母比例一般要求1∶5—6,優良種鵝可利用3—4年。種鵝第一年產蛋少,二三年後產蛋多且個頭大。養種鵝、賣種蛋及雛鵝的效益均很高。但是單純賣活鵝效益最低,羽絨、肥肝、鵝舌、鵝掌、內臟、血液等市場價格均比單純賣鵝效益高、市場銷售快。

1、飼養方式選擇:目前我國肉鵝飼養方式主要有圈養方式、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兩種。其中圈養方式是以種草養鵝模式為代表。種草養鵝不僅可節約勞力,節省飼料,降低成本,而且草質優良,草嫩乾淨,安全經濟,投資少,效益高。在我國小規模肉鵝飼養一般採用舍飼結合放牧的傳統方式,而規模化、集約化肉鵝養殖則推行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

2、肉鵝品種選擇:選擇早期生長速度快、精料消耗少、飼料報酬高、體重大、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鵝種。其主要品種有揚州白鵝、隆昌鵝和太湖鵝。

①揚州白鵝:揚州白鵝是生長快、產蛋量高、體重大、繁殖力強、產絨量高的優良家禽品種。仔鵝70日齡體重3.5千克以上,年產蛋72~80個,該品種仔鵝適合於加工鹽水鵝和鳳鵝,在江蘇、山東等省市具有較大的市場。

②隆昌鵝:隆昌鵝原產於四川省溫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在江浙一帶稱為隆昌鵝。70日齡前生長較快,60日齡重2.5千克左右,80日齡平均體重3.6千克。仔鵝肥嫩,從60日齡開始陸續上市出售。

③太湖鵝:太湖鵝原產於江蘇省南部的蘇州、無錫和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嘉興等地區。屬小型的白色鵝種,主要用於生產仔肉鵝。70日齡左右即可上市,平均體重2.5~2.8千克。仔鵝半淨膛屠宰率為78.6%,全淨膛屠宰率為64%。

3、飼養規模選擇:飼養規模的大小要根據養殖者的資金、勞力、草料資源條件以及市場銷售情況來確定。如果條件不夠成熟,飼養技術跟不上,不必追求大規模,否則飼養管理不善,鵝群患病死亡增多,反而得不償失。我國絕大多數農戶的肉鵝飼養規模為每批500羽至3000羽。初養農戶一般每批飼養肉鵝 500羽左右,一年飼養2~3批,專業大戶每批飼養肉鵝1500~2000羽,一年養3~4批。一般的肉鵝飼養戶適宜規模一般為1500羽,由2人飼養。這樣的規模比較經濟、適度,便於管理,適宜開展種草養鵝。

2.籌措養殖資金:要發展肉鵝生產必須籌備好養殖資金。養殖資金主要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金兩大類。具體包括場地建設費、鵝舍建築費、設備購置費、鵝苗費、飼料費、疫病防治費、水電費及管理、運輸、銷售等費用。資金數量根據養殖規模和飼養方式而定。一般採取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養殖1500羽肉鵝需固定資本0.5萬元,苗鵝費0.75萬元(按5元/羽計),飼養流動資金2.55萬元,合計籌措養殖資金3.8萬元,便可正常從事肉鵝養殖生產。

隨著人們的食品安全、營養、保健意識日益增強,對鵝產品的消費需求量必將日益增加,市場潛力巨大,且尚無國際競爭手因此,我們應該解放思想,認清形勢,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善借入世東風,不失時機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養鵝業。

降低養鵝成本低 鵝的育肥方法

鵝的飼養模式要依據養殖戶所在地理環境、牧草資源及人力情況來確定。如果條件好,可採取全程舍飼的飼養方式,選用高能量、低蛋白的自配料或商品配合料,邊喂料邊供水,讓其儘量吃飽。同時要補充青料,這樣鵝是長得快,但成本高。在農村最好是採取前期舍飼,後期放牧與飼餵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採用放牧結合的方法,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覓食天然飼料與殘株落谷,以節省精料,降低飼養成本,達到迅速育肥的目的。即選擇牧草豐富的牧場,每天上、下午各放牧1次,每次放牧歸來,應根據覓食情況再補飼全價配合飼料。這樣的養殖模式花費飼料與工時較少,經濟效益卻較高。

1.確立飼養模式

(1)飼養方式選擇:目前我國肉鵝飼養方式主要有圈養方式、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兩種。其中圈養方式是以種草養鵝模式為代表。種草養鵝不僅可節約勞力,節省飼料,降低成本,而且草質優良,草嫩乾淨,安全經濟,投資少,效益高。在我國小規模肉鵝飼養一般採用舍飼結合放牧的傳統方式,而規模化、集約化肉鵝養殖則推行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

(2)肉鵝品種選擇:選擇早期生長速度快、精料消耗少、飼料報酬高、體重大、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鵝種。其主要品種有揚州白鵝、隆昌鵝和太湖鵝。

①揚州白鵝:是生長快、產蛋量高、體重大、繁殖力強、產絨量高的優良家禽品種。仔鵝70日齡體重3.5千克以上,年產蛋72-80個,該品種仔鵝適合於加工鹽水鵝和鳳鵝,在江蘇、山東等省市具有較大的市場。

②隆昌鵝(四川白鵝):原產於四川省溫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在江浙一帶稱為隆昌鵝。70日齡前生長較快,60日齡重2.5千克左右, 80日齡平均體重3.6千克。仔鵝肥嫩,從60日齡開始陸續上市出售。

③太湖鵝:原產於江蘇省南部的蘇州、無錫和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嘉興等地區。屬小型的白色鵝種,主要用於生產仔肉鵝。70日齡左右即可上市,平均體重2.5~2.8㎏。仔鵝半淨膛屠宰率為78.6%,全淨膛屠宰率為64%。

本地區一般選擇揚州白鵝或隆昌鵝作為規模化養殖肉鵝品種。

(3)飼養規模選擇:

飼養規模的大小要根據養殖者的資金、勞力、草料資源條件以及市場銷售情況來確定。如果條件不夠成熟,飼養技術跟不上,不必追求大規模,否則飼養管理不善,鵝群患病死亡增多,反而得不償失。我國絕大多數農戶的肉鵝飼養規模為每批500羽至3000羽。初養農戶一般每批飼養肉鵝500羽左右,一年飼養2-3批;專業大戶每批飼養肉鵝1500-2000羽,一年養3-4批。一般的肉鵝飼養戶適宜規模一般為1500羽,由2人飼養。這樣的規模比較經濟、適度,便於管理,適宜開展種草養鵝。

2.籌措養殖資金

要發展肉鵝生產必須籌備好養殖資金。養殖資金主要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金兩大類。具體包括場地建設費、鵝舍建築費、設備購置費、鵝苗費、飼料費、疫病防治費、水電費及管理、運輸、銷售等費用。資金數量根據養殖規模和飼養方式而定。一般採取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養殖1500羽肉鵝需固定資本0.5萬元,苗鵝費0.75萬元(按5元/羽計),飼養流動資金2.55萬元,合計籌措養殖資金3.8萬元,便可正常從事肉鵝養殖生產。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鵝飼養效益

打算從事肉鵝生產的養殖戶需要分析肉鵝養殖效益、飼養週期及全年養殖批次。以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每批養殖1500羽肉鵝為例,其養殖效益為:

(1)產出預算:

1500羽肉鵝飼養70天,按出欄體重3.5公斤/羽計算,共計5250公斤。每公斤肉鵝售價按10元/公斤計算,則總產值為5250×10=5.25萬元。

(2)投資預算:

① 苗鵝:5元/羽×1500羽=0.75萬元。

② 飼料成本:

精飼料:1-7日令: 75克/羽×2元/公斤×1500羽=0.0225萬元。

8-21日令:0.75公斤/羽×1.8元/公斤×1500羽=0.2025萬元。

21日令-上市:10公斤/羽×1.4元/公斤×1500羽=2.1萬元。

青飼料:1元/羽×1500羽=0.15萬元。

③水電、防疫:1元/羽×1500羽=0.15萬元。

④人員工資:1000元/人、月×2人×2月=0.4萬元。

⑤鵝舍建設:0.5萬元。

以上各項投入合計4.375萬元。

(3)純利潤:5.25萬元-4.375萬元=0.875萬元。

因此飼養一隻良種肉鵝,一般可獲利6元左右。如按每年養殖4批計算,肉鵝年飼養量6000羽,淨利潤達3.6萬元。

4.合理選擇場址

鵝舍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平坦或緩坡地帶,遠離村莊、工廠,交通便利,相對封閉條件良好,土質以透水性好的沙壤為宜。廣大養殖者可利用廢棄的舊房或搭建簡易棚舍,周圍用竹籬笆或粗網圍護飼養;也可利用河、溝等流動水源將棚舍建在河、溝邊圍養。

5.正確佈局建舍

肉鵝場通常分為生產區和生活管理區。生活管理區主要包括居住用房和辦公用房,生產區主要包括育雛舍、肉鵝舍、倉庫、操作間等。肉鵝養殖戶在規劃佈局時應充分考慮地形、面積、規模、坡度走向及全年主風向,合理安排。將生活管理區、飼料間、操作間等放在與外界接觸最近的一端,且處於上風向;將鵝舍放在最裡端,且處於下風向。鵝舍周圍配置運動場,面積應為鵝舍面積的2~3倍,周圍要建圍欄。水上運動場的面積應大於陸地運動場,周圍可用竹竿或魚網圍住,陸地運動場與水面連接處坡度約為25~35度。

鵝舍建築總體要求不高,除育雛舍要求防寒保暖寬敞、通風外,肉鵝舍只要能遮雨擋風,就可達到基本要求。本地區一般選用簡易鵝舍,它是由育雛舍、鵝棚、陸地運動場和水上運動場等部分組成。育雛舍使用毛竹、稻草和塑料膜搭建,鵝棚使用毛竹和石棉瓦搭建。其特點是投資省、建造快、經濟實惠。鵝舍大小視養殖規模而定。以飼養1500羽/批肉鵝為例,需建育雛舍75m2左右,長15米,寬5米。肉鵝舍(鵝棚)150m2左右,長55米,寬6米,簷高2.5米,頂高3.5米。

肉鵝規模化養殖技術要點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一)雛鵝飼養技術要點

雛鵝是指從出殼到4周齡的鵝。該階段小鵝生長髮育快,消化能力弱,調節體溫能力差,必須加以精心的飼養管理和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1.選擇健雛:選擇體質健壯、站立平穩、出雛準時、個體大( 100克 左右)、絨毛粗長、有光澤、眼大有神、無畸形、臍部收縮良好、腹部鬆軟、掙扎有力、仰翻放置翻身快的雛鵝。

2.及早開水:雛鵝第一次飲水為 “開水”。一般雛鵝出殼後24—26小時,或運回後適當休息,絨毛已幹能站立時便可給予。飲水的水溫以 25℃ 為宜,水質要清潔,飲水中可加入0.05%高錳酸鉀或5%-—10%葡萄糖和適量複合維生素B液。“開水”時輕輕將雛鵝頭在水中按一按,讓其自由飲水。飲水器固定,不要斷水,逐步過渡到放水。

3.適時開食:“開水”後看到大部分雛鵝已經飲水即可開食(飲水後5—10分鐘)。開食料用精飼料加上切細的少量青綠飼料。開食方法可將飼料撒在塑料布或席子上,引誘雛鵝自由吃食。精、青料比例一般為:4日齡前1:2,4—10日齡1:2.5,10日齡後1:4。青料可用嫩青草或菜葉,要洗淨切碎。精料在育雛初期(前3天)主要是米飯,以後慢慢摻用配合料,1周齡後全部喂配合飼料。飼料飼餵次數一般3日齡前每天喂6—8次,4—10日齡喂8次,10—20日齡喂6次,20日齡後喂4次。

4.保溫降溼:雛鵝保溫根據育雛季節、氣候而定,一般需人工保溫3—4周。溫度計數量按育雛室大小確定,溫度計懸掛高度為離地面15—20釐米牆壁上。溫度掌握的原則是小群略高,大群略低;弱雛略高,強雛略低;冷天略加高,熱天略降低;夜間略高,白天略低。溫度適宜,雛鵝分佈均勻,活潑好動,安靜休息,偶爾發出輕平的叫聲,雖然喜歡相互依靠在一起,但不打堆。溫度偏低,雛鵝集中在熱源處擁擠成堆,背部絨毛潮溼,併發出低微而長的鳴叫聲,應及時加溫。溫度過高,雛鵝遠離熱源,張口喘氣,大量飲水,食慾下降,行動不安,應停止加溫或降溫。一般溫度要求為:第1~5天27~ 29℃ ,6~10天25~ 27℃ ,11~15天23~ 25℃ ,16~20天以上18~ 23℃ 。

溼度與溫度同樣對雛鵝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兩者互相作用。育雛室內應保持乾燥清潔,相對溼度在60%—70%左右。低溫高溼使雛鵝體熱散發很快,感覺更冷,致使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打堆、感冒、拉稀,造成僵鵝、殘次鵝和死亡數增加。高溫高溼則使雛鵝體熱難以散發,雛鵝食慾下降,容易引起病原菌的大量增殖,雛鵝發病率上升。因此要注意防止育雛室過溼,經常更換或添加墊料,喂水切忌外溢,加強通風換氣,必要還可用生石灰吸溼。

5.合理分群:隨著雛鵝的長大,要及時進行分群(分欄)。一般要求育雛密度為:1—5日齡25—20羽/平方米;6—10日齡20—15羽/平方米;11—15日齡15-12羽/平方米;16—20日齡12—8羽/平方米;20日齡後密度逐漸下降。分群應根據雛鵝的大小,強弱進行,每群(欄)以25—30羽為宜。為提高整齊度,要加強弱群,小群的飼養管理。

6.注意放水:鵝是水禽,需進行放水,以提高鵝的體質,增強抵抗力。一般育雛1周左右,就可選擇氣溫較暖、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放水,初次放水應在淺水塘中,水溫在 25℃ 左右為宜,自由下水幾分鐘後即可趕上岸。但在冷天要防止放水引起受凍。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二)中鵝飼養技術要點

中鵝是指4周齡至60日令轉入肥育前的青年鵝。該階段鵝的覓食力、消化力、抗病力都已大大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很強,是肌肉、骨胳和羽毛迅速生長階段。其食量大,耐粗飼,飼養管理雖比育雛簡單,但生長髮育好壞與出欄(上市)肉鵝的體重及品質關係密切,仍十分重要。

1.種草養鵝:對於規模化肉鵝養殖,實行種草養鵝是育成鵝最好的飼養方式。種草養鵝要根據飼養規模,人工種植牧草,滿足肉鵝飼草供應,並適量補飼精料。一般要求肉鵝飼養場(戶)的人工牧草種植面積為120—150羽/畝。

①選好牧草品種:選擇適應性強、適口性好、產量高、無病蟲害的優質牧草。根據本地區氣候條件和立地條件,一般選擇魯梅克斯、黑麥草、蘇丹草、苦蕒菜、冬菜等品種作為鵝用牧草種植品種。

②搞好草鵝結合:種草與養鵝是兩個相聯的環節。在實施種草養鵝時,養殖戶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及養鵝的時間、批次,選準合適的種草養鵝模式。為保證牧草常年供應,本地區一般選用以下牧草種植模式: 10月上旬播種黑麥草,1月份播種苦蕒菜,5月播種蘇丹草,9月播種冬菜。

2.加強管理:一是加強種草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精耕細作,搞好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二是加強養鵝管理。堅持割草養鵝,採用草架飼餵。注意游水塘水的清潔,勤換鵝舍墊草,勤清掃運動場。為防消化不良,運動場必須堆放砂礫。同時因舍飼缺少運動,要特別注意合理補飼精料,在飼料中保證蛋白質的營養和鈣、磷比例合理。此外,種草養鵝還應根據牧草長勢,適時調整鵝群數量,防止飼草不足或浪費。

(三)育肥仔鵝的飼養技術要點

育肥仔鵝一般指60日齡以上至出欄上市的商品性仔鵝。該階段鵝型與成年鵝大體相同,但沒有達到最佳體重,膘度不夠,肉質不佳,肉色常為黃色,需經過短期育肥,加快生長速度,增加膘情,改善肉質,提高肉鵝經濟效益。

中鵝飼養到60日齡左右即可進行育肥,肥育期一般在10—15天。對於規模化肉鵝養殖是採用舍飼肥育法。其飼養上的關鍵是充分餵養,自由採食。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於消化的高能量穀類飼料如玉米、稻穀、麥子、糠麩等為主,適當搭配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也可使用配合飼料與青綠飼料混喂,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1次,喂量不限,讓鵝充分吃飽,使體內脂肪迅速沉積,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管理上的關鍵是要限制鵝的活動,控制光照並保持安靜。仔鵝育肥應在光線暗淡的肥育舍內進行,要儘量減少對鵝的刺激。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四)防疫消毒技術要點

1.嚴格消毒

消毒工作要堅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肉鵝養殖要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進苗前和肉鵝出欄後,對鵝卵石舍應徹底清掃,並用生石灰、2.5%漂白粉、滅毒王或2 %燒鹼對場地、器具進行全面消毒。 場內無疫情時,每月帶鵝消毒2次,有疫情時,每週消毒1次。

2.正確免疫

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適時進行免疫接種,可增強鵝體的特異性免疫力,有效預防傳染病發生。對健康鵝群應實行計劃免疫,切實做好防疫工作。根據本地區肉鵝生產情況,建議免疫程序為:1日齡肌肉注射小鵝瘟弱毒疫苗或在4日齡時肌肉注射抗小鵝瘟血清(高免蛋黃液)。如果種鵝在產蛋前已注射過小鵝瘟活疫苗2次,所產蛋孵出的雛鵝就不需要注射小鵝瘟疫苗。3日齡肌肉注射鵝副粘病毒活疫苗或鵝副粘病毒油乳疫苗。6日齡肌肉注射鴨瘟活疫苗。 10日齡肌肉注射禽霍亂活疫苗。15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

3.規範用藥

鵝是強健的家禽,有較強的抗病能力,一般情況下肉鵝很少發病。在日常飼養中比較為多發的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寄生蟲疾病。本地區肉鵝常見病主要有小鵝流行性感冒、鵝痢疾、球蟲病、鵝矛形劍帶絛蟲病和鵝軟腳病。小鵝流行性感冒可使用青黴素、磺胺類藥物防治。鵝痢疾可用土黴素、諾氟沙星等藥物防治。鵝球蟲病可使用馬杜拉黴素、抗球靈、複方敵菌淨等藥物防治。鵝矛形劍帶絛蟲病可使用硫雙二氯酚(別丁)、吡喹酮、抗蠕敏等藥物防治。鵝軟腳病可使用魚肝油、鈣片、維生素D等藥物防治。在防治疾病時,應選擇高效、安全、副作用小、殘留少的藥物,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

2018養大鵝,養鵝成本和利潤核算,1000只鵝利潤多少錢?

鵝養殖注意事項

1.堅持全進全出制飼養商品肉鵝,同一棟鵝捨不得飼養不同日令的商品鵝,更不能與其它畜禽混養。

2.肉鵝育雛期間禁忌油膩物,否則,若吃到油物會自行拔毛而消耗體質。

3.規模養殖肉鵝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反應,防止驚群的發生及鼠害等野生動物的侵害。

4.合理安排肉鵝養殖批次,每批間應有一定的休養期,以便徹底清掃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