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投资尽调碰上财务造假,神仙遇见都怕!

一边做事,一边传道,既要会做事,又要会传道,我是虎哥,《虎成论金》让中国人更懂金融!

IPO投资尽调碰上财务造假,神仙遇见都怕!

虎成论金--让中国人更懂金融!

你要问发审委委员:“你最怕什么?”“最怕企业财务造假没看出来,这太有损我们的职业形象了。”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自2014年IPO重启后,审核通过率达到80%,而审核未通过的原因,通常集中在财务会计不规范,持续获利能力存疑,过度依赖关联交易,业务运行不规范,商业模式合法性,同业竞争问题,募集资金运用,历史沿革等重大问题的合法合规等八个方面上。


财务会计不规范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排第一名的,不光发审委委员怕,作为一个投资机构的法人,虎哥,我也很怕。光怕有什么用呢?年轻的时候,我觉得防守最好的方式就是进攻,现在不这么认为了,防守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逸待劳,但这个“逸”,不是盲目乐观自信,而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的,对防范财务造假最好的认知方式,莫过于知道怎么造假。正好最近在北大国发院又系统地学习了一遍财务知识,这仿佛都是上天的安排,我就用逆向思维,结合大量的案例,要将企业财务造假讲个透彻。

财务造假,总的来说有三个level:低等级玩营收、玩利润;中等等级的玩成本、玩费用;高等等级玩合并报表、玩递延所得税资产、玩少数股东权益。但对于拟IPO企业来说,发审委根本不可能给你高等玩法的用武之地,今天重点讲的是低等玩法和中等玩法。《虎成论金》 里说过,我现在看Pre-IPO企业已经有火眼金睛的能力了,那听完虎哥这部分的内容,你也可以。

会计的恒定公式:收入减费用等于利润。简单理解,如果一家企业想要虚增自己的利润,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费用。

  • 增加收入

围绕“增加收入”的造假方式,虎哥从手段的罪恶性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恶劣的:虚构收入

收入都是客户自己子虚乌有、凭空捏造出来的完全百分百的虚构交易合同,类似的案例有万福生科、太化股份、海联讯,都是通过伪造合同、伪造收款流水以虚增收入的。

第二、严重的:阴阳合同

合同的名义单价和实际单价不同,常常是买卖双方为了避税或者是虚增收入等目的签订的。这里有单方面虚增合同价格的,也有串通客户或经销商联合起来虚假销售的,比如说对方预付定金但不提货,之后再将定金由第三方绕账等方式退还给客户,或者直接按照退货进行处理。

第三、一般严重的: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隐瞒有失公平的关联收入,将非营利的交易确认为收入,或者是借助一次性行为夸大收入等等。华锐风电,就是在产品未发货前就确认收入的案例,这是违背收入确认原则的。隐瞒关联收入的案例就多的数不胜数了。

IPO投资尽调碰上财务造假,神仙遇见都怕!

虎成论金--让中国人更懂金融!

虎哥:

虚构收入,有六种作案手段,我们必须多加留心。

第一种:成立空壳公司或关联公司。当然这个很容易被发现,这个造假手法是比较低端的。

第二种:利用真实客户来造假。难度有所提升,比第一种方法更为隐蔽,通常伴随着银行单据的造假。

第三种:利用海外客户造假。难度再上一层楼,隐蔽性更高,因为尽调、核查的成本比较高,此外存在境外关联公司配合开具虚假函证,或者不配合开具函证的情况等等。

第四种:和客户串通,私下利益交换。隐蔽性最强,有真实的客户,你情我愿的配合,很难察觉出问题。

第五种:利用业内同行公司的客户,代走业务流水,通过体外循环走资金流水。

第六种:通过预收定金来实现虚增收入。具体做法是:通过预收定金,提前确认收入,之后通过延后的形式将账目摊平。比如在后续年度将销售单价提高,但账面仍然低价销售,差额部分就被摊销掉了。

采取虚构收入的方式进行财务造假,相对而言可以同时解决多个问题,包括:公司的主营业务变得十分突出,能很容易营造收入、资产、利润同步增长的态势。

  • 减少费用

2017年6月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发行监管,在严防造假的同时,严密关注公司通过短期缩减人员、降工资、减少费用、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等方式粉饰业绩的情况,一经发现,将采取监管措施,严肃处理。

这就是费用的造假,比收入造假更为轻松自如,除了粗暴的少记财务费用,比如说:登云股份,曾经干过隐瞒咨询服务费等销售费用的勾当。费用造假可操作的手段更多,常见的有四大手法:

第一大手法:调节费用确认时间

主要是为了增加当期利润,这里又可以分为把费用延迟到未来确认和把本期该支出的费用往后拖,比如延长折旧摊销年限和推迟高管年终奖发放,上市公司大智慧就这么干过;再比如通过临时资金冲抵,将长时间的坏账粉饰成刚刚形成的应收账款;再比如推迟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点。

还可以“宽容在当下”,比如忽略已经形成的坏账损失,少提坏账准备金;再比如不对受损资产或过时的存货提取减值准备;再比如工程企业隐瞒项目尾款保证金,无法收回的情况,少确认损失,那么这虚减的部分就是当期可以虚增的利润。

另外,还有增加未来的浮盈的手段:大额计提应收账款或存货差值损失,以便未来转回;将经常性费用归为长期摊费用计提以减少未来的费用。

第二大手法:混淆费用和资产

为增加当期的盈利,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利息成本资本化,将费用暂时挂在应收账款或预付账款科目,把本早就应该尘归尘、土归土的费用拎出来说它一直都在,还有为保住高新企业资质,把大额研发设备直接计入研发费用,设备依旧在,只是财务账面上已经没有它的身影,将生产经营期间利息支出计入“在建工程”等等。

第三大手法:账外或关联公司代付费用

用实际控制人及公司管理的个人银行账户支付公司运营费用或代发薪酬,这是非常普遍和常见的手法。

第四大手法:洗大澡

IPO申报报告期相对比较短,所以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对上市公司来说,这是最常见的利用财务技巧有意将公司经营和资产恶化的手段,具体方法包括:注销资产或存货,以减抵未来折旧或增加未来的浮盈;大额计提坏账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

以上就是财务造假里基于费用造假常见的手法,不用担心听不懂,今天大家可以先了解个大概,后面还会有更具体地介绍。

  • 现金流造假

财务造假,除了在收入和费用上造假,还包括资产造假和现金流造假。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本系列视频,再重点说说现金流造假的手段。

第一种:增加经营性活动现金流

互换贸易,我买入你的产品,你买入我的产品;或者你买入我的产品,我帮你做担保融资贷款;或者我出售子公司或出售某块资产,作价的总额分为首付款和未来收入分账,收入分账部分将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或者先销售存货给出借方,到期再加价回购,创造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以形成很漂亮的数据。

第二种:减少经营活动流出

第三种:美化现金流

比如给出不正常的高额折扣,刺激客户,在账期未到期前付清应收账款;或者为客户提供借款来采购;或者拖欠供货商的货款;或者减少正常的采购,以此来增加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总之,除了分红不能造假,因为你不能拿假币造假,你也不能拿一块钱分出两块钱,其它的数据都有可能造假。其实财务造假的成本非常高昂,一旦被识破,重建信用的成本非常之高,而且还需要缴纳各种税费,比如说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等,所以财务造假,赢家只有一个——税务局。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乐此不疲呢?因为利益巨大啊。

在创作这个系列的内容时,虎哥把两年时间内,被否决的IPO企业全部研究了一遍,脑海中也时常回放起之前优选资本尽调过的那些企业,经常是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当初没有投那些企业真是太对了,按现在发审委审核的标准和细致程度来看,哭都不会让你哭出来。但财务造假又是一个宏阔的话题,虎哥要把它分解成九期,从各个角度深入展开,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虎成论金》 “IPO那些事A股篇”第11期,关键词:毛利率异常。


哪种财务造假手段最难辨? (单选)
0
0%
A:增加收入
0
0%
B:减少费用
0
0%
C:现金流造假
0
0%
D:评论留高见

【延展阅读】

2018-04-24第182期【 】

2018-04-27第183期【 】

2018-05-01第184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