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是什么反应?

funnyapp

我是军事妹子,据说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勃然大怒:这都是群什么盟友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希特勒就曾多次反省德国战败的原因。除了犹太人在第二帝国的背后侵蚀德国经济导致德国战败以外,希特勒认为一战的最大变数就是美国对英法等国提供军备生产贷款和后续的参战。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一再命令潜艇部队在无限制潜艇战时一定要避免攻击美国商船。

图为德国元首希特勒

即使是这个商船在向英国输送武器装备以及生活物资,狼群也不能对其发起攻击。可见希特勒宁愿让美国偷偷摸摸的支援英国,也要尽量避免和美国的战争。而在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消息传来时,希特勒的第一反应可以说是崩溃的。德国虽然已经征服法国,兵临莫斯科并积累了大量的工业基础。但是和美国对比起来,仍然是矮子和巨人之间的差距。

图为珍珠港事件

在当时,美国虽然军费少的十分可怜,但是总产值却几乎是第三帝国的三倍有余。以至于希特勒在得知日本将美国拉入战争之后,几乎说是各种脏话都说一遍,就差不能把日本这个猪队友直接生吃掉。可以说,正当那一天开始,希特勒才第一次失去了获胜的信心。在随后的几年中,苏联和英国在美国的援助下逐渐回暖,并开始主动的进行反击。

图为美国对德国的战略大轰炸

到了1943年时,还未全部开动战争机器的美国已经可以完全供应同盟国所需要的所有武器弹药以及食物。与此同时,美国战略轰炸机所的进驻也使得在东线节节败退的德国军队雪上加霜。到了1944年末期时,德国地表上的所有工厂几乎都被美英的战略轰炸机摧毁,而苏联军队也乘坐着美国供应的大量威利斯吉普车和6轮道奇卡车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略大机动并攻克柏林。


军事新观察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希特勒”当时“完全不想和美国开战,请注意,是“当时”——希特勒曾言:“美国迟早是要参战,要战胜强大的美国需要更多的资源,而这资源就在东方(苏联)。”也就是说,德国打算在打败苏联之后再对美宣战。从当时世界大战的形势而言,确实如此,苏德战争已然爆发,此时作为德国的盟友,日本完全应该加入对苏作战的行列中去。然而,日本人却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决定:对美开战,发动太平洋战争。

正是因为日本的这个举动,苏联得以将在远东驻守的20万精锐军队,调往欧洲,直接扭转了莫斯科战役的局势——结果德军中央集团军覆没,50万德军被歼灭。而随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德宣战,德国人不得不面临大西洋彼岸的强大对手。

显然,日本的行动打乱了希特勒的计划,因此希特勒暴怒:日本这种民族只配在海边打鱼!

但实际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日军早就策划了珍珠港事件,但直到这一年的12月,希特勒才得到消息,他狂喜: 我们不会输掉战争了 !”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希特勒对美国非常仇视,他认为美国实际上是犹太人控制的国家。在事件发生前的11月28日晚,希特勒曾召见日本驻德使官大岛,敦促日本向英美两国宣战。大岛颇觉奇怪:“德国和美国之间已实际处于战争形态?”德国人说,并没有走得那么远,但“罗斯福是个疯子,他会做什么,谁也不清楚。”所以,如果日本故意打美国,德国会和它结盟。“

随后,日军便发动了珍珠港事变。而德国,则保证会同日本一起,与美国开战,决不单独媾和。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关于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的反应,网上流传着很多说法。很多人,包括前面的一大堆答案都说希特勒大发雷霆,还痛骂日本人愚蠢云云,然而这些说法都是胡扯,基本都是国人的想当然之举。这些人觉得日本偷袭珍珠港会把美国也拖入战争,让德国更加困难,所以希特勒会生气,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看看希特勒真实的反应吧。12月7日深夜,纳粹德国新闻主管奥托·迪特里希向希特勒通报了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消息(迪特里希本人也是通过收听英美两国的电台才获知此事)。希特勒先是一怔,然后问迪特里希:“确定消息属实吗?”迪特里希回答:“完全属实。”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事后回忆:“希特勒听了这条消息后,马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德军最高统帅部副参谋长瓦利蒙特将军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狼穴’。大本营内,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希特勒告诉身边的亲信:“这下我们终于能和西方真正的‘巨人’(美国)较量一番了。”瓦利蒙特从1938年到1944年一直在纳粹德国最高统帅部任职,离希特勒很近,他的回忆总比不知道什么人的臆想靠谱吧。

事实上,美国参加二战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据分析,即使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最晚也会在1942年左右加入战争。而且,就算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也在实际上介入了战争。《租借法案》为战争中的英国、苏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基地换军舰为英国海军提供了急需的50艘驱逐舰;美国海军甚至还直接接手了大西洋西岸的护航任务。可以说,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美国已经有半只脚踏进了战争。所以,希特勒对于美国早就满含不满和愤怒,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对珍珠港事件有什么不满的。


联合防务

珍珠港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第一点标志是因为日本对美国人发动了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阶段。全世界第一大的国家苏联,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全世界最能打的国家德国都开打了。

还有个节点性事件是,美国人参战让同盟国一方加入了一个大大的强力援助。

当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全世界的政治强人们大概都有什么反应呢?罗斯福什么反应?希特勒什么反应?苦苦支撑的丘吉尔和蒋介石又是什么反应?

这在历史中都有章可循。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二战爆发之初,罗斯福摁着美国人搞经济大发战争财不假,但是也给给与了反法西斯国家一定的援助。他警惕纳粹主义的兴起,也警惕日本在中国的肆虐,但是美国人的孤立主义情绪严重,美国人认为如果战争不蔓延到美国,就不应该参战。

罗斯福曾经发表演说:我们还是实行‘不卷入’,‘不承担义务’的政策。我要扮演的不是什么调停人,而是邮电局或者电报局。”

但是这次突然的袭击,让美国人伤亡惨重的突然袭击点燃了美国上下的怒火,一开始捧着孤立主义的免死金牌置身事外的国会议员们有了极大的危机感,他们震惊,他们愤怒。美国人民们更是不必说了。

珍珠港事变发生当天,罗斯福便赌咒发誓:“美国公民们,我向你们宣誓:我与我的同事,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1941年12月8日中午,罗斯福走进国会山发表了演讲:“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代表全体美国人民的思想在此讲话。由于美国在昨天——12月7日——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遭到了日本军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我要求国会自日军进攻时起,宣布国家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他的演说赢得了热烈掌声。最后,参议院以82票对0票,众议院以388票对1票通过了宣战决议。

从此,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强国美国人加入了反法西斯盟国一边。知道这个消息的希特勒暴跳如雷,据一些回忆录记载,希特勒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气的拍着桌子大骂:“日本人真是太愚蠢,为什么要惹那个美国人!”希特勒心里深深清楚美国参战的威力,也十分清楚,一战的最重要转折点,就在于美国人投入了一战才让霍恒索伦王朝一败涂地。所以希特勒即使让潜艇四面出击时,都特意交代不准袭击美国商船,德国和美国的民间交流,以及金融和工业体系之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希特勒曾经专门费劲找游说集团来保证美国对德国人睁一眼闭一只眼。

起码,美国人参战必须是在他成功战胜了苏联之后,但是,英勇顽强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盟友一巴掌拍醒了美国这个巨人,希特勒清楚,他征服世界的雄心恐怕难上加难了。

当然也有人非常高兴,得知消息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差手舞足蹈了,他甚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他说:“今晚我会睡得很香很香!”

在东方苦苦支撑的蒋介石则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美国人终于参与战争,忧的是英美盟军的所谓种族优越感,把中国人视同次等民族的情绪未曾消除。所以在蒋介石日记的记载里,重庆得到消息是第二天凌晨1时。当时,蒋介石正在郊外的黄山官邸过夜。等到凌晨4时,才接到电话,报告开战消息。蒋介石起床后一如往常地进行晨祷,随即返回重庆市区。

按照蒋介石日记的叙述,他对珍珠港事变的第一个反应是后悔,觉得自己早先不应该过度敦促美国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以致日本丧失谈判耐心而决心展开攻击。

大国领导人们反应各异,但是他们都很确定,日本人是死催的,离死肯定不远了。


我们爱历史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希特勒始终没忘记美国干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希特勒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介入。因此他尽量不给美国以参战的借口。他在1939年9月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但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希特勒的世界性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

希特勒希望日本帮他一起从东北进攻前苏联,可惜日本也没听他的,打了一下,失败了,就放弃了打苏联。总之,希特勒打算拿下整个欧洲,日本拿下整个亚洲,把欧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和美国决战,日本却过早动手了。

希特勒责备日本不该与美国开战,不仅使日本陷入两线作战,轴心国也要面对强大的国家。


三四七笑生

根据有关记载,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暴跳如雷,大骂日本人太过自私和愚蠢。




在希特勒看来,他是可以搞定苏联的,如果苏联搞定,消灭英国自然是手到擒来。如果这些都搞定了,即便没有日本的支持,凭着那么大基数的人口、工业基础、经济规模,加上德国的科技水平,消灭美国只是分分秒秒的事,那么,他设计的大战略就完全实现了。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严冬那么快到来,跟当年拿破仑一样,在严冬条件下,跟苏俄作战,就是自找苦吃。其二,苏联的抵抗意志,战争动员能力,工业制造能力,都不是欧洲那些国家包括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所能比拟的。就算是德国,综合国力跟苏联也是比不了的,德国唯一的机会就是闪电战,在苏联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将苏联灭国,但是苏联战略纵深太大了,要想短时间全部占领根本不可能,而且苏联的抵抗、战争意志都超过了希特勒的想象。

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一步蠢棋,但是日本偷不偷袭珍珠港,其实战争结果是一样的。希特勒在欧洲取得一系列决定性胜利之后,已经开始自我膨胀,真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所谓“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是有道理的。应该说,他不应该招惹苏联才是他统治西欧的唯一机会。


谢金澎

1、德国。两个猪队友的战略不表,单说德国。德国的战略和一战大同小异,先打西线,打垮法国、打跑英国(注意不是非要灭亡英法),扶植维希法国、英国无力登陆,然后调动资源到东线打苏联。这套路历史已经证明了,不赘述。那么问题来了,打不打美国?什么时候打美国?打得赢美国吗?能不能不打美国?这些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先打垮苏联”,之前的问题已经很烧脑了,在没有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日本先动手打美国,又增加了一个强大敌人。之前的问题也有答案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打美国、现在就打、打不赢也得打、不打的可能性泡汤了。对德国的战略的影响就是“完全没有战略了”。

2、日本。作为猪队友,日本直接偷袭珍珠港,和德国几乎没有协调。日本的战略,先打朝鲜作为跳板,然后鲸吞东亚大陆(妄图),这时候就有选择题了,北上还是南下?北上打不过苏联,诺门罕战役证明了,只有南下一种选择了。日本面临的问题和德国一样:打不打美国?什么时候打美国?打得赢美国吗?能不能不打美国?和德国理性思考不同的是,日本缺少战略家,石原莞尔本来就是凤毛麟角,还不被高层重用。

综上,日本偷袭珍珠港对德国战略的影响就是完全打乱了德国的战略部署,加速了自身的失败进程,德国完全是“交友不当”。学生说的只是宏大战略里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在讨论区留言哦。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希特勒也是一位军事家,美国派出的潜艇掐断了日本的石油运输路线。当时的士兵肯定看不出来国际局势如何,但是希特勒是法西斯的领头人,他强大的情报收集能力对国际局势的了如指掌。

美国抢先掐断日本的经济命脉,为的不就是日本狗急跳墙,美日之间肯定有一战,这些希特勒肯定能够预测到。

但是希特勒可能预测不了日本会在什么时候以哪种方式向美国宣战。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当时希特勒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遭遇巨大滑铁卢,这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牵制在苏联的大量兵力,德国已经深陷泥潭。当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时,希特勒档案是这样记载的“希特勒对他的军事侍从副官说道“您看,对美国公开宣战对我们多么有利。这下我们可以放开手脚打了。”希特勒强调,这下美国人就被牵制在了太平洋战场上,德国潜艇就有希望更有效地破坏美国对英国的供应。”

这时候的希特勒盲目自高自大,他认为美国的军事装备和美国的重工业都不足一提,他过低的估计了美国对整个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的军事和工业实力。由于美国本土并没有受到二战的影响,反而趁此机会大发战争横财,大力发展军工业,成为世界级的兵工厂。


当时希特勒一直很想和日本汇合占领欧亚大陆,但如今国际局势大变,德国大部分兵力牵制在苏联战场上,日本在中国战场上也迟迟没有进展。再加上日本对美国宣战,希特勒非常义气,在不久之后也向美国宣战。而

日本却不是那么义气,在苏德交战之时,日本却早和斯大林签订互不侵犯协议,让斯大林放心的把远东兵力调入欧洲。


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品读武器装备

刀叔导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打仗总是要死人的,然而在70多年前,日本成功的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一场看似的胜利,背后竟蕴藏着无数的玄机。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的350余架飞机,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他们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机场和军事目标。

美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仓促进行自卫,这场突然袭击在90分钟后结束。

此战日本炸沉了美国的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1250人受伤,而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

第一,这是一场经典的偷袭战;第二,这是美国人的阴谋,是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的。

当然第一种说法一直以来是公认的说法,而第二种说法只是在部分军事迷中流传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随着一些军事文件的解密和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场日军看似非常成功的偷袭,但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后,日军此次的战略意图几乎没有一件达到,除了让美国迅速的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实早在1939年,日本的刚刚发动侵略战争时,日本内阁便拟定了两个作战方略,分别为"南下"和“北上"两个作战计划。

日本最初启动的是“北上"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诺门罕的苏蒙联军发动了试探性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的激战,结果日军不但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最惨重的失败,而且还打出了一位苏军名帅朱可夫。

在"北上"吃了败仗以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日本便掉头"南下",准备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以便为日后吞并世界而储备资源。

当时的东南亚是美国、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地,日本人的南下触动了美国人的利益。为了给日本一点警戒,美国于1940年8月1日宣布对日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银行存款。

由于美国冻结了对日本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了石油,日本的战争机器便无法运转。在双方无法调和的大背景下,日、美之战已无可避免,而日本作为战争的挑起者,他们把首战的目标就选在了美军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是太平洋上的交通枢纽,它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凡是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和轮船,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日本人如果想夺取太平洋的制空制海权,使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就必须摧毁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军太平洋舰队,而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则是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3艘航空母舰及9艘战列舰。日军的战略目的是只要能摧毁美国最大的舰队太平洋舰队,让它在一年的时间内无所作为,日本就能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到那时就可与美国人放手一搏了,于是,日本毫不犹豫的偷袭了珍珠港。

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就必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大格局。

众所周知,在二战中,上至统帅名将,下至普通士兵,很多人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创伤尚未治愈,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已发生。以一战中的战胜国英、法等国为例,法国在面对日益崛起的德国,不是去主动的打压,却修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用来自保。而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与希特勒签订了一纸企图将祸水东引的和平协定返回伦敦时,英国是举国称颂、万人空巷。由此可见,大部分人都怀有厌战情绪,换句话说,他们是让德国人给打怕了。

美国当时的厌战情绪亦是如此,这使得罗斯福总统很多援助英、苏、中国的计划都受到了掣制。

即使在日本已经偷袭了珍珠港,罗斯福总统也作了“国耻讲演”之后,美国的国会女议员珍尼特·兰金,仍然投了反对向日本宣战的一票,而在美国像珍尼特·兰金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的参战,等到轴心国控制了欧亚大陆之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既要唤醒美国民众的觉醒和敌忾,同时还必须让日本的偷袭成功。

如果说这只是理论上的依据,那么以下的事实和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一 ,在日本袭击之前,美军突然向珍珠港调派大量的医药物资和医护人员,并在袭击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进行战备值班(袭击当天是星期天),这是有档案可查的,但在袭击之后,这些记录和当事人被全部调离。

二, 在袭击结束后,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将击沉的军舰打捞出水,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修理好,并且进行了改装,使这些军舰的战斗力上升到新的水平。

须知军舰的改装是非常复杂的,要将新装备对军舰的影响都要考虑进去,当这么多的军舰需要改装,仅图纸就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更不用说各种设备、材料的采购与生产。而当这些军舰开始改造时,工人们却发现什么都是现成的,包括图纸、武器、雷达都是现成的,整个改造就像早就计划好的一样按部就班。

三,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四十分,比日本外交部预定的递交最后通牒的时间晚了四十分钟,此时珍珠港的战斗已经打响二十分钟了。

美国国务卿赫尔在接见日本代表前已经知道珍珠港遭到了偷袭,但是罗斯福总统却要求他只要收下日方的答复,冷淡地把日方代表送走即可,于是赫尔装作很认真地阅读并收下了日方的答复。

四,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驻扎着3艘航母、9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和27艘潜艇,共计大小舰只128艘 。但在偷袭的当天珍珠港内只停泊了8艘战列舰 、3艘轻巡洋舰、3艘水上飞机供应舰、29艘驱逐舰,共计大小舰只43艘。

而日本此次偷袭的终极目标3艘航母,却一艘都不在,据事后美国军方给出的理由是“企业号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顿号数日前刚刚开出,而萨拉托加号正在圣地亚哥做保养”。珍珠港作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却没有一艘航母坐镇,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

当然,日本的此次偷袭,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预计的损失,四艘战列舰被击沉,三艘遭重创。这是因为日本人临时改装了炸弹和鱼雷,使它们的威力大了许多,否则很难对这些拥有厚重装甲的战列舰形成重创。

因此,美军的损伤也超过了战前的预计。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出后,作为盟友,正在备受煎熬苏联统帅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看到美国遭到袭击,却都是如释重负而喜形于色,美国人终于被拖下水了,这仗还有的打,只有希特勒在跺脚大骂日本这头蠢猪队友。


刀墓手札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希特勒怒骂日本人太愚蠢?真相其实并非如此!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美国人终于找到借口加入了战局,至此盟国与轴心国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了倾斜。于是,当一些文学作品描述希特勒得知珍珠港事件之后的态度时,总喜欢用“异常愤怒”、“暴跳如雷”、“怒骂日本人猪队友”等词汇表现希特勒的愤怒与无奈。但是,这更多是人们依据战争结果对当时情况的猜测,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希特勒看来,日本向美国宣战是具有合理性的,对德国而言利大于弊。

首先,希特勒认为日本拥有强大的海军实力,向美国宣战后,日本可以在太平洋战场上牵制美国。在希特勒看来,美国虽然强大,但却不可能同时应对太平洋和欧洲战场,这样一来,美国对于英国和苏联的援助势必减少,德国便可以更快的击溃苏联和英国,称霸欧洲。

其次,在苏德战场上,纳粹德国的军队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如果说列宁格勒战场上,处于包围之势的德军还占有绝对的主动,那么,在1941年12月7日这个节点上,德国人在莫斯科的战场上,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颓势了。希特勒应该能感受到苏联军队正在出现的反扑之势,此时日本将战火烧到了太平洋,对于德国而言无疑也是一针强心剂。日本偷袭珍珠港,恰恰是向希特勒证明了,日本还是那个“能来来惊喜的朋友”。

再次,美国人的军队虽然还没有与德国交锋,但美国早就在事实上“参战”了。从租借法案、到大西洋宪章、到驻兵冰岛,美国人的一系列行动无不表示他们坚定的站在了盟国一侧。而美国人的这些动作对于德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如此看来,日本惹不惹美国人,对希特勒而言可能也没太大影响。而如果日本真的成功拖住了美国,德国受到的来自美国的压力反而会减小很多,这样一来,美国才真正成为了“名义上的敌人”。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珍珠港事件,希特勒应该是持乐观态度的。毕竟在日本取得了一场重大胜利后,希特勒没有理由看衰自己的盟友,他也无法预见日本未来的失败。

《希特勒档案》一书中曾经记载了珍珠港事件后德国大本营的反应。“当日本人1941年12月在珍珠港偷袭美国海军时,希特勒的大本营里又重新鼓起了勇气。”

事实上,珍珠港事件后的另一个事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希特勒对于这件事的态度,那便是不久之后德国向美国的主动宣战。显然,希特勒用实际行动向他的盟友表示了支持。

很多人认为希特勒向美国宣战是与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样愚蠢的决定,但这也是建立在已知战争结果基础上的论断。如果站在当时希特勒的立场上,他不会认为美国强大到无法战胜。恰恰相反,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是被一种军国主义的狂热情绪所笼罩着的,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过高估计盟友,而看低自己的对手。因此对于未知的战争结果,希特勒一定是充满信心、充满期待的。尽管这种信心并不一定符合实际,但是以这种必胜信念为基础,德国向美国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希特勒眼中都成为了合理的选择。

然而,希特勒还是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他高估了德国、日本的势力,也严重低估了美国。美国不但同时兼顾了欧亚两个战场,还制定了欧洲优先的策略。当德国在盟军的夹击之下一路溃败之时,或许希特勒才会发下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多么的愚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