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有什么道理吗?

用户65109346209

对于农村里面的有很多书看的都是有很多道理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这些道理那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今天农村新视觉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70不留宿。

古人云呢,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在古时候能活到70岁的人,已经是非常少了,农村里面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活60大便宜。也就是说能够活到60岁,已经很便宜了。

所以70岁那基本上是很少的,所以才叫做七十古来稀。那么70岁为什么不能够留宿呢?

因为,老人家嘛,毕竟已经年纪大了,如果你留在你家里面过夜,那么他们自己,家人会非常担心的,更何况如果出现问题呢,你也要负起很大的责任。

所以70岁的人呢,去到别人家里面一般都是叫吃饭就吃个饭就算了,如果要过夜的话,那是绝对不能够,留他们过夜的。

那么80,不留饭,90不留坐。都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年纪大了吗?这个身体的机能也不一样了,所以不能够勉强的强留。

其中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其实这些熟语那是告诫我们,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能够勉强,做一些事情。

也就是告诫我们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没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不可以,做一些越过,底线的事情。

就相当于一根,钢铁,当很长的时候,可以将它转说,转弯以及各种,摆各种状态都可以,但是短的时候,如果你能够用力将他掰弯的话,那么有可能会断。

也就是说,过刚则断的意思。

意思是到了一定的长度就不可以再勉强,做一些事情做一些,超出了自己范围之内的事情。

农村的俗语呢,有很多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但是不知道上述我说的这些含义,不符合大家的意见呢,请大家有什么意见评论留言一下。

请关注我们,我们和你一起关注农村的点点滴滴。


农村新视觉

农村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有什么道理吗?这是我答题以来最准确的俗语,也是最理智的警告。

七十不留宿

现在人的寿命大幅度延长,但是老话也一样适用,我家这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就是在晚上打完麻将,第二天他老伴推他起来,怎么推都没反应,一看老人已经去世了,连自己的老伴都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去世的,不留老人在自己家过夜,一个是为了怕惹麻烦,二也是为老人考虑,因为我们不知道老人有啥毛病,发生状况我们很可能错过最好的救助时机。

八十不留饭

说句实话八十岁的老人多少都有点糊涂,而且也是各种小病缠身,他们自己根本就不太注意自己的饮食,而我们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忌讳,一顿饭很可能导致老人发病,我见过血压230的老人还吃五花肉呐,幸亏有人看着要不还不得中风啊!

九十不留坐

我太姥姥活到了93岁,90多岁的老人基本上就不能走了,就算要走也要人陪着,他们的身子太脆弱,身体各器官也要达到极限了,随时都有可能去世,一动一做对身体都是很大负担,所以九十的老人尽量不留在自己家聊天,让他活动一下就回家比较好。

老人年纪大了,我们就多多孝敬他们,让他们开心开心,但是对关系不太熟的老人,就遵守以上的警告吧,这样我们也不必好心办坏事了。

欢迎 评论 留言



田俊超白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是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俗信。许多地区的人们认为,老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如果到了亲戚或朋友家,主家不应该强留其住宿;到了八十岁以后,便不要再强留其吃饭;到了九十以后,如果老人自己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如果违背这种俗信,人们认为可能会给老人家和自己家里带来不吉和灾难。尊老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民间俗信看上去似乎与传统美德相违,但从中国传统赡养习俗和人的生老规律来看,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AimeeWEI

这个说法很多地方有。解释应该是:老年人到访,要注意老年人身体情况与青壮年不同。“宿”、“餐”、“坐”只是凑个排比句,不能机械理解。这个说法实际还可以逆向思考:老年人和有老年人的人家,也要注意老年人不要轻易出访。因为一旦到了人家家里,对方就十分尴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