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越來越水,農村的孩子讀博士有前途嗎?

梅碧巧

我老公他們村裡就有一個博士,現在被人才引進在青島,雖不至於大富大貴,但是生活還是很安逸的,有一天我和老公在討論這個問題,我說,他以後的孩子跟村裡同齡的孩子的起跑線已經不一樣了,他們所接觸的圈層也不一樣了,人生基本註定是不會一樣了。

讀博值不值,我覺得當然是值得的。雖然說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博士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讀下來的。

很多人說寒門難出貴子,為什麼難出,真的是因為錢的問題嗎,或許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的眼界的問題,寒門之所以被稱為寒門,我想,一方面是經濟上比較貧乏,另一方面就是思想層次比較低,換句話說就是更看中眼前利益,無法長遠去想一件事,但也可以理解,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或許農村孩子讀完博士,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富裕家庭的孩子,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心急吃不了肉豆腐”,事實上完成階層的轉換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每一代人去默默努力的,我們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孩子就能更進一步。

農村孩子讀完博士出來,或許眼前的利益一般,但是我相信,會給整個家庭帶來非常好的向上的力量。


妍小妞

作為農村出來的,我是不太推薦農村孩子讀博士的!


主要原因有三點:

  1. 農村孩子讀博的年齡壓力大,要知道博士一般都要到三十歲多才能畢業!
  2. 讀博想拿到博士學位是非常不容易的!據我所知,川大的博士想畢業要在CSSCI發表三篇文獻(其中一篇必須為權威期刊);或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並獲得省部級的科研獎勵。我有一個同學博士都四年了,就是達不到畢業要求。

  3. 農村孩子讀博的經濟壓力太大,雖然讀博國家給補助,但是同學結婚的彩禮,或者交個女朋友所花的錢相比,太少太少。因為年齡大,你還要面臨結婚買房,等等。
  4. 讀博不見得真的能拿到高薪工作,很多企業是不要博士畢業生的。
  5. 因為博士生研究的東西太專,找個對口的專業不是很容易,所以大部分的博士生最後都是選擇去大學任教去了。

  • 八戒觀點
  • 建於以上五個原因,八戒是不推薦農村孩子讀博士的!如果你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校很不錯的話,你可以直接選擇去工作!要知道人生最主要的戰場在職場不在學校。


  • 你有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嗎?歡迎在留言區找八戒討論!

八戒教育衛視

學歷越來越水,不知道你要學歷怎麼樣就不算水,至於農村孩子讀博士有前途嗎,我可以肯定得回答,只要條件允許,自己能考上,讀博士前途怎麼樣不好說,對個人人生髮展來說,絕對是有利的。

第一,我感覺學歷現在的確是越來越普遍,並不是說學歷越來越水,只能說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相對知識越來越少,但是絕對知識量上絕對是多了,要說學歷水了有點偏激。



第二,至於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我認為還是教育,多少人在今天提倡讀書無用論,多少人貶低高考,但是我認為一個農村孩子,要想離開農村,只有教育,高考是農村孩子最公平的離開農村改變命運的機會,至於說的小學畢業生領導博士生,初中沒畢業創業身價百萬的,那是故事,聽聽就行了,你要真小學學歷去創社會,只有出苦力一條路了。


第三,至於農村孩子讀博士有沒有前至於說的途,不管農村孩子,還是城市孩子,學歷越高選擇的機會就越多,因為那樣你的眼界肯定寬廣,看問題的思路肯定不一樣,前途一定不一樣,要是有機會讀博士,一定要讀博士。


一葦以航2163

從邏輯上講,如果學歷越來越水,那就更應該去拿學歷。因為你不拿,而別人拿,你的競爭力就小了。拿我們這些在高校做行政工作的為例,有的學校允許在職讀博士,於是大家都去讀,你不讀就落伍,沒準哪天要求處長必須有博士學位你就只能哭了。

讀博士肯定不算最有前途的選擇,到一定算是有前途的,畢竟你可以做其他人做不了的職業。在應聘時看到只招博士時你肯定會有種“這個職位為我量身定製”的感覺。凡只招博士的崗位,起薪肯定是不低的,而且大部分都有較好的職業發展路徑,如果自己再努把力,完全可以躍升到中上階層。

很多人會下意識按西方家族傳承模式來思考,即上一代先有錢,再投入教育,下一代進入精英階層。但實際上,上一代教育水平高,下一代同樣有機會進入精英階層,而這條路,對於想改變家族命運的農村孩子,更容易實現。


高校人才真經

值得,不管是博士,只要一直提高自己的閱歷都是值得的。

思維方式

我就是農村出來的,不過還不是博士,但是深深能感受到學歷不同帶來的影響。其中第一位的就是思維方式。認命的少了,努力奮鬥的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樣,雖然有的人覺得當下沒啥用,但是兩代人之後的差距就很明顯了。

沉澱自己

不斷的深造,去用這些寶貴的青春去沉澱自己,給自己充電。我身邊很多的小夥伴,二十左右就結婚生子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沉澱自己,家庭的壓力,生活的壓力。有的一些學徒工,在當地也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但是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世界在變,那些在師傅家學到的本領可以讓自己過上不錯的生活,但是缺乏不斷學習的觀念與想法。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很容易被淘汰。

生活圈子

當你讀到博士的時候你的圈子也基本上都是碩士以上的學歷。你能接觸到更多的牛人。說句心裡話,每年過年回家,聽他們說自己認識什麼什麼樣牛的人,其實也很一般。他們經常說自己和哪個牛人是朋友,其實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但是博士學歷交往的牛人朋友很多都是真的朋友。朋友說實話更多的是互相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源。

生活的上下限

從概率學的角度去看,博士發展的下限一般都不會很低,上限更是難以估量。

但是一般生活在農村的人的下限就沒有那麼高,當然上限也是不可估量。

未來

目前來看,學歷還是改變命運需要運氣和努力最少的一種方式。

以前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能在大城市裡面落腳,總需要一代人的付出,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後輩子孫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那你就要付出你父輩沒有付出的努力。


怪誕科學

如果家庭條件許可,且本人又有興趣,就堅決地,毫不猶豫的讀下去。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你不要管它水不水,水了,就都水了,再怎麼水,還是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個問題自己一個要弄明白。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用,一定不要死讀書,要做到學以致用。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勸君還是讀下去。什麼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見,萬不可隨波逐流。


中州耕牛堂主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供孩子讀書就像種西瓜。所有人都想把自己地裡的西瓜種的又大又好,當然西瓜種子都是大同小異,播種的季節也都所差無幾。瓜農們你播種來我澆入,眼看著種子發了芽,爬了秧,開了花,扭了瓜……但是為了爭個好市場,賣個好價錢,架不住有的瓜農動了歪心思,給自己的瓜打上催熟劑。的確,藥瓜的板兒正,皮條亮,在市場上銷得俏。但是沒了沁嘴甜、透心涼,早晚被消費者拋棄,萬一遇到質檢,銷了你的瓜,抓了你的人,得不償失。



而一心種好瓜的瓜農,雖然不走捷徑,但最終會因為品質贏得一片市場,之前的付出終會得到回報。因此農村的孩子只要是那塊料,就應該拼一把。


HZ--Ways

不可否認學歷含金量在縮水,但是博士依然是稀缺資源,能讀完博士的依然是少數,博士群體裡的人才比例依然非常高,尤其是在技術決定企業生命的現在,可以說其受歡迎度沒有任何下降。

當然,要正確看待博士給你帶來的回報,大富大貴可能性不大,但是至少保證你過著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並可自食其力,加油吧!


寶璐齊飛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其實當你問出這個問題時,你的內心其實已經有答案啦,只是想確實一下。

現在的學歷確實越來越水了,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都可能是本科,研究生。但就因為這個就不繼續深造嗎?現階段的博士是比較少的,至少沒有爛大街,所以如果有機會有想法還是應該讀的。讀博士不是單純的求學歷,在學習深造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進取和跨越。農村孩子更需要這種跨越,更需要通過學習來開闊眼界,當然過程是痛苦的,或許經濟上會有壓力,但現在讀研讀博都是有補助的,讀博更是可以接課題,獲得相應的報酬,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就業啊。

總之,人不可只看眼前利益,長遠打算,有機會有能力還是值得讀的。加油!


我不是大王是小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