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生產隊談到鄉村振興,想一出是一出的鄉村建設就是勞民傷財

接上篇說到,筆者在最近的工作過程中,有幸認識了某位生產隊長。對於鄉村建設的一些觀點,非常獨到。期間談到關於鄉村振興的實際性建設問題。

鄉村振興,並不是廣撒網、一刀切式的粗放式操作。而應該著眼於現實條件,科學佈局。選取區域中心點,進行重點建設。

但是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是現在建設美麗鄉村出現問題最多的環節。最嚴重的一個點,就在於現在的多數地區的新農村建設項目上,流於形式。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規劃及佈局。想起一出是一出,這一個時間段,上級提到一個點,大家就運動式的一窩蜂往這個點上趕。下一個時間段,提出了另外的一個點,大家就運動式的往下一個點上趕。

這種運動式的美麗鄉村建設,豈能不誤事?

建設美麗鄉村,要解民所憂為民所想,第一步切實瞭解村民最為迫切的需求。

首先一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這是個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基礎建設應該稍微滯後一點於經濟發展。很多地方,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不顧當地的實際情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最後結果是,哪一步都沒到位。

原因也很簡單,一動工就要錢,一個這麼龐大的工程計劃下來,需要用到很多錢,當地經濟不發展,你到哪拿錢?借貸?

從一個生產隊談到鄉村振興,想一出是一出的鄉村建設就是勞民傷財

沒有錢,就先做沒錢的事情,有多大鍋,下多少米。優先解決最為急需的事情。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生產隊長,對於建設美麗鄉村的幾點建議:

1,先加寬進村道路,十米寬,20公分厚。

2,在村口,路邊建冷庫,倉庫,交易市場。

3,加快增設大功率變壓器和線路的升級改造。

4,繼續增加抗旱水井和二十四小時供水。

5,加大衛生廁所,排汙,綠化,空心村治理,環衛,門前三包制度的落實。

6,用產業發展的成果去推動整村花園新村的落成來解決鄉村環境問題。

鄉村建設,就是需要解民所憂,為民所想。村民心中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是路...

先修路,在解決村裡外出,和外面人和物進來的通道。

你一上來就刷那麼多牆,牆上刷那麼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必大家都真的富強了?

你在村裡原來的曬穀場上,修建了那麼多人工花壇的村民廣場,未必大家就真的賞心悅目了?

非也。村民需要的不是什麼廣場,是一個閒時能跳舞,忙時能曬穀的地方...

鄉村建設的初期,首要解決的就是為了未來的產業延伸,而需要提前考慮的基礎設施問題。

做農業產業,需要便利的聯外及聯內交通網絡。外面的人和物要很快速便捷的進來。裡面的產出,也要能及時有效的輸送出去。很多人,都只注重聯外的大幹道。其實內部的村路,還有田地裡的機耕路,才是阻隔農作物到市場最大的攔路虎。

其次,就是農業所需的水、電設施。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兒時在家,每年秋後到春耕前,村裡就會大興水利,清理溝渠雜草,和淤泥。修繕河堤和圍堰。為何?因為只有秋冬季才是枯水期,這個時間段不修,來年夏天暴雨來臨,臨時抱佛腳豈能來得及。

從一個生產隊談到鄉村振興,想一出是一出的鄉村建設就是勞民傷財

農業現代化建設,對於溝渠、水井和電氣設備的要求標準更高。溝渠的硬化施工水平,直接影響到地裡的收成。原因很簡單,暴雨以來,溝渠太淺,水排不出去。莊稼長時間浸泡的水裡,造成爛根,豈能不減產?

電氣設備同理,以筆者老家為例,在沒有更新變壓器及線路之前。大功率抽水機一抽水就跳閘,線路老化、負載太低。最後逼得大家只能半夜或凌晨去抽水,最後被逼無奈之下,筆者家乾脆直接改用柴油機,雖然沉重,好歹不用等...

再有,新農村建設,就是要切實解決村民的生活環境問題。

農村生活過的都清楚,廁所和生活汙水的排放及處理是個大問題。多數地區,以前的農村房子,都是在山邊、地旁,零星散佈。獨門獨戶,少量的生活汙水,自然條件下就能稀釋掉。

隨著農村越來越多的道路硬化,大家都開始將新房沿著道路兩旁開始新建,實現街道的佈局。而在很多的農村,因為有建設時間的差異,以及初期規劃的問題,並沒有預設排汙管道及汙水處理設施。

這樣,農村的上廁所問題,就開始顯現出來,以筆者去過的項目所在地為例。很多的村民家裡蓋新房時建設室內的洗手間,但是常年擱置不能使用,原因很簡單,汙水無處可排。

大家還是要去到外面的集體旱廁方便。這豈能行...

從一個生產隊談到鄉村振興,想一出是一出的鄉村建設就是勞民傷財

所以,在實際的鄉村改造建設過程中,在修路的同時,要建設村莊內部的下水管道,及汙水處理中心。這比你刷幾堵牆,管用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