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明武宗昏庸無道,歷史真相併非如此,兩項創舉無人能比

後世評價明武宗時,通常總說他遊樂成性,怠於政事,根本就是個無道昏君。明武宗真如人們評價的這樣嗎?在我看來,歷史真相恐怕並非如此。

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是明武宗,他之所以享有“武宗”的廟號,是因為在位期間所創下的非同一般的武功。具體來說,主要是在任內平定了三次叛亂: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和大敗蒙古小王子。

特別是,他曾率軍親臨戰陣與來犯的五萬蒙古騎兵激戰併成功地打退了他們的進攻。甚至在應州大捷中,還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且在混戰中親手殺敵一人。所以在歷史上,明武宗是一個頗有真才實學的皇帝。

都說明武宗昏庸無道,歷史真相併非如此,兩項創舉無人能比

但清朝統治者出於統治的目的,特別需要讓廣大人民覺得漢族皇帝很差勁,很糟糕,所以就對明朝皇帝做了一些歪曲和醜化歷史的操作。而明武宗是被清朝統治者此一行徑傷害最深的明代皇帝。

明武宗非常博學,他不僅精通佛教等宗教,甚至通悉梵文梵語。此外,他還有很高的外語天賦,比如葡萄牙使者來朝見時,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葡萄牙語,甚至能夠和葡萄牙人進行一些內容簡單的交談。

對於大臣,明武宗也有他寬容的一面。除了厚待楊廷和等重臣外,對於許多得罪他的大臣,他非但不恨,相反卻非常敬佩。比如他北巡的時候,準備取道宣府去草原地區。但宣府御史張欽拒絕為他打開城門。僵持多日後,朱厚照還是趁著張欽去外地視察的機會,才得以進城。

都說明武宗昏庸無道,歷史真相併非如此,兩項創舉無人能比

明武宗雖然在位只有十六年,但卻留下了兩項創舉,做成了前幾任皇帝都沒能做成的事。一是通過改革江南賦稅,僅用兩年時間就順利解決了江南地區拖欠中央累積十年之久的賦稅,使國家財政狀況大大好轉;還有一件就是,通過改革市舶司打開了海禁,從而大幅增加了朝廷的財稅來源。

明武宗在位十六年,國家的實際財政收入,其實要高於他父親十八年“弘治中興”時代。所以在歷史上,明武宗絕不是昏庸無道的帝王,至少他也是一個充滿活力與抱負,並且剛毅果斷、寬仁大度的皇帝。

都說明武宗昏庸無道,歷史真相併非如此,兩項創舉無人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